『壹』 朝鮮的經濟發展水平為何與中國相差甚遠
第一,長期以來由復於害怕侵略,制朝鮮實行以軍事為重心的發展策略,沒有將經濟作為國家工作的中心,龐大的軍事力量嚴重消耗著社會資源,遲滯了經濟的發展。相比之下,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了百萬大載軍,全國上下掀起經濟建設的高潮,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第二,西方世界長期以來對朝鮮實施制載,尤其是蘇東劇變以來,由於朝鮮的主要貿易夥伴和援助國家減少了與朝鮮的貿易,停止了對朝援助,使朝鮮失去了重要經濟夥伴和收入來源。而中國,自七十年代以來,隨著中美關系的緩和,西方國家對中國敞開了大門,外部經濟條件由緊變松,使得大量外資、先進的管理經驗、生產技術得以進入中國,中國的產品可以順利地出口西方市場,從而極大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第三,朝鮮沒有實行有效的內部改革,仍然沿用斯大林式的計劃經濟體制,雖然計劃經濟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輝煌的時期,但今非夕比,經濟體制上僵化還是影響廣大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制約了經濟的發展。與之相反,中國自改革開放,採取了多種改革措施,在工農業等各個領域進行一系列廣泛而深入的改革,調動了廣大群眾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市場競爭,搞活了經濟。
『貳』 目前朝鮮的人民生活現狀,以及軍事、經濟的發展情況!
朝鮮人民生活的很幸福,上學看病住房不要錢,每隔幾年發一身布料,吃的雖然差一些,但精神食糧很充足,正在金將軍的帶領下朝著建設社會主義強盛國家的目標(吃大米飯喝肉湯)奮力前進.。朝鮮人民長期處於封閉狀態,在長期洗腦教育下,他們認為自己很發達,韓國民眾處於水深火熱的環境下急需拯救,至少朝鮮人覺得自己是幸福的。軍事實力,陸地上遠遠超過韓國。朝鮮是先軍事經濟體制(軍事優先發展)。海軍落後於韓國。空軍可以自主生產米格-29戰機。也就是說韓國在沒有美國幫助情況下,打不贏朝鮮。經濟發展閉塞落後,長期停滯。
『叄』 朝鮮經濟有哪些特點,評價該經濟發展有哪些優缺點
計劃經濟手段對經濟發展的調節作用日漸衰弱的情況下,朝鮮力圖藉助市場經濟的手段來達到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目的。
『肆』 南北朝鮮經濟為什麼差別這么大
因為南北朝鮮實行不同的制度,所以經濟差別大。
南朝鮮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所以貧富懸殊、民不聊生。南朝鮮的自殺率、過勞死率、孤獨死率、不婚率、不生育率、女性歧視程度、老人和兒童受虐待率、老人和兒童貧困率、兒童受性侵率、霧霾程度均居於世界前列。
北朝鮮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所以公平民主平等。北朝鮮是全世界唯一實現免費住房、醫療、教育的國家,國民也不用交稅,境內沒有黃賭毒、艾滋病。北朝鮮雖然面臨帝國主義經濟封鎖等困難,但依然實現糧食生產量高於南朝鮮的佳績,由此可看出社會制度的不同對經濟有何其重要的影響。南朝鮮長期從國外進口糧食,如果被封鎖,早就死了千萬人。
『伍』 朝鮮的農業等經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朝鮮重視發展冶金、電力、煤炭、鐵路運輸四大先行產業和采礦、機械、化工、輕工業,努力實現生產正常化、現代化。
朝鮮集中力量發展糧食生產,繼續推行種子改良和二熟制,擴大馬鈴薯、大豆種植。糧食生產以水稻和玉米為主。
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玉蜀黍、棒子、包穀、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蘆、大蘆粟,東北遼寧話稱珍珠粒,潮州話稱薏米仁,粵語稱為粟米,閩南語稱作番麥。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異花授粉植物, 植株高大, 莖強壯, 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農作物, 其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僅次於水稻和小麥。玉米一直都被譽為長壽食品, 含有豐富的蛋 白質、 脂肪、 維生素、 微量元素、 纖維素等, 具有開發高營養、 高生物學功能食品的巨大潛力。但由於其遺傳性較為復雜, 變異種類豐富, 在常規的育種過程中存在著周期過長、 變異系數過大、 影響子代生長發育的缺點, 而現代生物育種技術不但克服了上述缺點和不足, 同時也提高了育種速度和質量。
玉米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餚,如玉米烙、玉米汁等,它也是工業酒精和燒酒的主要原料。
工業還是現時朝鮮最主要產業,並以重工業以及國防工業為主除了少數容許外資的經濟特區外,熙川市是本土國營工業重鎮,其主要製品有機器製造、化學、采礦、冶金、紡織、食品加工。礦產有煤、鎢、石墨、磷酸鹽、鐵、錳、銅、鉛和鋅。其中煤礦、鎢礦、石墨較為豐富。同時朝鮮是全球最15大的產螢石國,也是12大的產銅國和產鹽國。2003年,朝鮮公布電腦發展計劃書,並計劃在2023年成為全球主要的軟體大國。
『陸』 朝鮮經濟的發展狀況
朝鮮的商業幾乎全部由國家控制。商店分為便民店,國營店和外匯商店。外匯商店出售的是各種進口商品,有食物,傢具等。經濟改革後,外匯商店的美圓標價全部改為朝鮮圓。倘若要去那裡購物,可持外幣;但如外國人持朝鮮圓購物,必需出示兌換許可證,而且朝鮮人普遍不接受外國人使用朝鮮圓購物、相反地只接受遊客以美元、歐元或人民幣付款。朝鮮的外匯商店平壤有第一百貨等三家。朝鮮國營商店全部是本國產品。朝鮮便民店的東西則多數從中國大陸地區進口。在朝鮮,在除便民店以外的商店裡購物的人很少。朝鮮截止2014年已經開放了部分外匯的匯兌,朝鮮元以與歐元的聯系匯率制為基礎。
朝鮮已經開通移動通信服務,但是費用高達近800美圓的開通費以及使用地區的限制使擁有手機成為特權。朝鮮仍沒有對外網路通信。
朝鮮是典型的社會主義國家。它實行「住房免費(改革後有些變動)」,「醫療免費」,「教育免費」,這是朝鮮人驕傲的「社會主義優越性」。
穩定的國際糧食援助對滿足人民的基本食品需求十分重要。葯物供應以及農業援助之類的其他人道救援被限制實施。人口中營養不良的比例為全球最高。由飢荒所導致的死亡不計其數,慈江道和兩江道都是飢荒的重災區。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朝鮮最大的援助國。每年向朝鮮提供大量的糧食和燃料等援助。 截至2014年初,朝鮮在取得40多年經濟建設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民族經濟的發展,進行了發電廠(站)建設、企業改建和擴建工程,推進了沙里院鉀肥聯合企業等重要項目的建設;為在短期內解決住房問題,平壤市大力建設統一大街,在1990年一年內興建了3萬套現代化住房;興修了2000公里水渠把大同江和禮成江、鴨綠江和大寧江連成一個大灌溉網,解決了西部產糧區農田的灌溉問題。 1991年朝鮮經濟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優先發展國民經濟的先行部門;在高水平上實行生產正常化,進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具體是:在投資上優先保證採掘工業、電力工業、冶金工業和鐵路運輸業的發展;加快「10月9日」鋼鐵廠、發電站、沙里院鉀肥聯合企業等重點項目的建設,迅速發展農業和輕工業;建設更多的現代化住宅。
由於2009年11月底朝鮮貨幣改革徹底失敗,朝鮮新幣不斷加速貶值,朝鮮市場各類商品均是有價無市,朝鮮經濟已經走向崩潰。2009年朝鮮貨幣改革失敗導致經濟癱瘓後,原朝鮮勞動黨計劃財政部部長朴南基因主導貨幣改革而被免職。
根據韓國中央銀行的報告顯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朝鮮經濟增長率分別為負0.9%、負0.5%與0.8%。
『柒』 朝鮮經濟建設取得新成就,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韓國的經濟建設主要在基礎設施建設及國民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自從他們的新戰略路線實施了一年之後,金正恩頻繁的到各地視察工廠建設工地以及發電站等地方。各行各業都積極的開展經濟建設,並且超額完成生產目標,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成果。目前朝鮮在全國范圍內修了370多公里公路,新建了120多座橋梁。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朝鮮的基礎建設和國民經濟正在蓬勃發展之中,在他們的首都街頭到處都可以看到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高樓大廈不斷拔地而起,新的商店以及零售網點都陸續開個張,確實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變化。
『捌』 朝鮮現在的經濟為什麼發展的那麼慢
韓國的發展是建立在依附美國,向美國人搖尾乞憐的基礎上的,朝鮮雖窮,但有骨氣!!.....這都是意氣用事的話啊.
朝鮮窮啊,和他們的體制有關的,金日成在建國初期就確定了三個不變,即:計劃經濟不變,先軍政策不變和社會主義道路不變.應該說,這三個不變從各個程度影響了朝鮮的發展,對比一下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能看出來了.
朝鮮雖然窮,但他們的社會主義優越性也有許多,比如說在朝鮮,看病治病是不用花錢的,社會主義嘛~~
朝鮮的社會主義思想是很頑固的,其實不論什麼主義,人民填得飽肚子才是硬道理嘛,有時候變通也是非常需要的.但朝鮮人民還是有很強的民族國家自尊心和社會主義優越感的,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還能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容易啊.
『玖』 朝鮮的經濟發展到底怎麼樣有具體的參考數據更好,謝謝。
一、朝鮮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脈絡
本文把朝鮮六十多年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歷程分為五個時期來考察,每個時期主要整理了朝鮮勞動黨和政府制定的經濟發展計劃、各計劃期間確定的基本任務、採取的具體措施、取得的發展成果等內容,試圖較為明確地說明朝鮮經濟的發展脈絡。
(一)解放後及戰後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時期(1945~1956年)
這一時期,朝鮮經濟發展的主要目的在於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及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奠定,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來考察,即1945~1950年的解放後經濟恢復期和1954~1956年的戰後國民經濟恢復三年計劃。
1945年朝鮮擺脫日本的殖民統治下,獲得了解放。解放後,針對日本殖民統治留下的工業畸形發展、農業凋零落後、封建和殖民地生產關系束縛生產力發展等現實情況,1945年10月成立的北朝鮮共產黨中央組織委員會[1]著手進行了各項民主改革,以圖復興和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其中,土地改革消除了封建土地佔有關系,使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愛國熱情、政治熱情和生產積極性,並為正在迅速恢復的工業提供原料和保障居民的口糧創造了條件;民主的勞動法令的實施,保障了工人勞動和生活的基本權利;產業國有化,即工廠、礦山、煤礦、鐵路、郵電、銀行等的國有化,奠定了建設自主獨立國家的經濟基礎,為保證國營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的領導地位,有計劃地發展國家的經濟創造了條件;男女平等權法令解放了北朝鮮婦女,使她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和男子同等的權利,積極參加勞動。
從1947年開始,朝鮮有計劃地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提出自力更生建立自立的民族經濟的路線。勞動黨和政府領導人民恢復和改造現有的重工業工廠,生產和供給發展國民經濟所需的機器設備、原料和材料,新建還沒有任何基礎的輕工業,發展農業,以安定和改善人民生活,另外,著重加強國營部門在整個經濟中的領導作用。為此,朝鮮制訂了1947年和1948年的兩個一年計劃和1949年~1950年的兩年計劃。
在1947年的工業總產值中,國營工業所佔的比重達到80.2%,民辦工業的比重佔19.8%,其中礦業部門,國營佔百分之百。這說明在國民經濟的領導部門——工業中,國營經濟佔了壓倒性優勢。此外,鐵路運輸、郵電、對外貿易和銀行等也已經掌握在國家手中。這一切條件,成為朝著依靠國營經濟的領導作用,控制和調節個體經濟,有計劃地經營國民經濟和不斷增進廣大人民群眾福利的方向,發展國家經濟的可靠保證。[2]這一時期,從中央到地方設立了計劃部門,要求企業在對設備、材料、資金、勞力等進行詳細了解的基礎上,制訂並嚴格執行計劃,以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同時採取了整頓生產組織、加強勞動紀律、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學習技術、開展勞動競賽等多項措施。
1947~1949年的3年期間,朝鮮經濟得到恢復發展,工業總產值年平均增長率達到49.9%,其中國營及合作社工業年平均增長率高達61.6%,到1950年6月朝鮮戰爭前夕,朝鮮北半部的工業生產規模(除煤炭和冶金部門外)和工業總產值已經超過了1944年的水平。在這一期間,農業也得到了迅速恢復和發展。1948年糧食產量達到266.8萬噸,比日本統治時期產糧最多的1939年還多0.4%。1949年同1946年相比,農業總產值增長51%。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人民生活有了改善。1950年3月,工人基本工資比1947年提高38%,同時幾次降低物價,從而使工人實際收入有了較大提高。農民生活也有了顯著改善,有相當一部分農民生活水平達到中農水平。[3]
1950年6月~1953年7月的戰爭使朝鮮的國民經濟遭受到嚴重破壞,與1949年相比,1953年的工業生產總值下降了36%,農業生產總值下降了24%,國民收入減少了30%。
停戰後,1953年8月5日召開的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會確定了「優先發展重工業,同時發展輕工業和農業」的戰後經濟建設基本路線。優先發展重工業是為了消除日本殖民統治造成的殖民地畸形狀態,打下建設自立的民族經濟、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同時發展輕工業和農業是為了安定和提高遭到摧殘的人民生活。1954年4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第七次會議通過了「1954~1956年恢復發展國民經濟三年計劃」,其基本任務是:恢復和重建北戰爭破壞的國名經濟,使工農業生產達到並超過戰前水平,為經濟、科學、文化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在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大力支援下,朝鮮提前完成了1954年~1956年的「戰後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三年計劃」,工農業生產全面恢復並超過戰前水平。
工業部門提前四個月達到目標,1956年末工業生產增加到1953年的2.8倍(其中生產資料生產增加到4倍,消費資料生產增加到2.1倍),增加到1949年的1.8倍。1954~1956年工業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為41.7%。
工業布局和工業結構有了改善。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費品生產在工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1953年分別為37.7%和62.3%,1955年則分別為51.7%和48.3%,生產資料生產比重已經佔了優勢。機器製造工業和金屬加工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1944年為1.6%,1949年提高到8.1%,1955年則提高到17.9%,同一時期紡織工業比重從6%提高到11.4%和17.2%。這說明,朝鮮工業已經顯著地消除了日本殖民統治遺留下來的片面性和畸形狀態,並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在農業方面,1956年糧食產量達到287萬噸,比1953年增加24%,超過戰前1949年的產量。農業發展主要由於戰後三年計劃期間國家投資74億元,大力興修水利,增加農業機械和化肥生產,並在農村推進農業合作化運動。1953年7月,朝鮮北半部各地開始試辦農業合作社,國家從法律上和財政上予以大力支持。到1956年底,入社農戶在總農戶中的比重達到80.9%,在總耕地面積中的比重達到77.9%。
戰後工農業的迅速恢復和發展,為改善人民生活創造了條件。1956年國民收入為1953年2.1倍,為戰前1949年的1.5倍。1956年工人、技術人員、國家職員每人平均工資同1953年相比增加58%,同1949年相比增加65%。在提高職工工資收入的同時,朝鮮政府採取低房租、降低商品零售價格等政策,使國家職工的實際收入有較大提高。此外,國家為職工修建了610萬平方米的住宅,並大力發展社會保險、醫療、休養等人民福利事業。在農村,1954國家廢除肉類義務繳納制度。1956年全面降低農業稅,實行固定稅制,並將農民拖欠的9萬噸農業稅和貸糧及14億元貸款全部給予核銷。這期間,國家還降低了工產品零售價格及灌溉費和機耕費。[4]
『拾』 為什麼朝鮮宣布發展經濟
朝鮮將從21日開始,不再進行任何核試驗和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廢棄朝鮮北部核試驗場。專只要朝鮮不屬受核威脅挑釁,朝鮮絕對不使用核武器,不泄露核武器和核技術。
朝鮮將集中全部力量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營造對發展經濟有利的國際環境,維護朝鮮半島和世界和平,朝鮮將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積極展開緊密聯系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