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消費對經濟發展有什麼作用
消費對
經濟
有絕對的推動作用。消費促進
經濟發展
。因為人們消費,所以提高了對經濟的
需求
,也帶動了
資金
的流通。消費可以刺激
社會
市場
,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貳』 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我省經濟發展 2008年金融危機給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去年四季度以來,全省經濟特別是工業經濟出現了大幅下滑,煤炭、焦炭、冶金等主導產業的產品價格快速下跌,宏觀經濟運行出現了多年未遇的困難。為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2009年,省委、省政府把加快重點工程建設作為重要抓手和落實重點,為山西經濟的長遠發展注入了強動力。
2009年,我省共安排了12大類、152項省級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分別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類項目5個、農業水利基礎設施類項目15個、鐵路類項目18個、公路類項目15個、機場類項目6個、醫療衛生和文化教育類項目18個、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類項目6個、產業結構調整類項目15個、自主創新和科技製造類項目2個、電力類項目29個、煤炭能源類項目13個、省城十大建築項目10個。總投資5920億元,2009年全年計劃完成投資約為1494億元。據初步預測,今年山西省重點工程對GDP的增長貢獻率有望超過20%。
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於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共同拉動,而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金融危機影響下的我省出口量持續下降,消費增長緩慢。因此,對於我省經濟增長而言,投資是保持經濟增長的有效動力。加大投資不僅對我省當前經濟增長形成強大的拉力,並將為全省經濟社會的發展打下強有力的基礎。今年以來,在政策和市場的積極引導下,重點工程呈現四大亮點:投資規模顯著增長,2009年計劃投資約為1500億元,比2008年提高1120億元,是去年投資規模的4倍;投資范圍顯著擴大,從原來偏重基礎設施擴展到12大領域;項目數量顯著增多,由原來的幾十個項目躍升至今年的152項,比去年多出89項;對經濟引領拉動作用顯著增強,預計2009年重點工程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將從原來的10%左右增加到20%以上,重點工程建設將真正成為我省經濟增長的有效牽引力。
據近日省重點工程建設領導組辦公室公布全省重點工程運行情況顯示,1~10月份,省、市兩級重點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3065.91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01.2%。其中,省級重點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182.47億元,累計完成投資占年度投資計劃的79.4%,投資完成率比去年同期高9個百分點,投資完成額比去年同期增加908.51億元,同比增長3.3倍;各市市級重點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883.44億元,完成市重點工程年度投資計劃的122.3%。按照11月份省、市兩級重點工程投資計劃要求,11月份,省重點工程需要完成投資180億元、市級重點工程要完成投資180億元左右。
有關人士分析,當前對於山西而言,投資不僅是一時之策,更有長久之效,加大投資不僅會對山西目前經濟增長繼續形成強大的拉動力,還將為今後全省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叄』 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經濟發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能得到很大提高。有了物質基礎,才能思考精神上的追求。
『肆』 當今經濟發展對社會產生的作用
要實現我市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就必須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而以科學的發展觀推動新一輪發展,就必須堅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相協調,也就是要克服單純以經濟增長衡量發展水平的觀念,做到經濟與社會,城市與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經濟增長是發展的核心內涵。人類的發展,首要的是物質的增長、技術的進步和與此相關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經濟增長代表著我們奮斗目標的一個重要指向。而社會發展的實踐表明,社會進步是通過協調發展來實現的,是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結果,是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的結果。可以說,只有做到協調發展,全面、可持續發展才有可能。如果我們不能全面、准確地把握發展的內涵,把全面發展等同於經濟發展,把「發展是硬道理」簡單地理解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是硬道理,就會導致重經濟發展、輕社會發展的偏向,在經濟增長中產生的一些社會矛盾就可能不僅得不到解決,反而會愈演愈烈,最終制約經濟增長,全面、可持續發展也就會落空。
堅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相協調,就要求我們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牢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一方面要增加促進經濟增長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增加促進事業發展的投入,不但要關注經濟指標,也要關注人文指標,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眼於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積極順應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大力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
堅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相協調,就要認真研究解決影響和諧社會建設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一要積極擴大就業,在堅持發展中解決就業問題,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和再就業援助制度,切實解決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二要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繼續做好「兩個確保」和「三條保障線」的銜接工作,不斷完善城鎮社保體系,推進農村社保體系建設。三要解決好睏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解疾苦。四要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扎實做好信訪工作,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進一步加強各民族之間的團結;要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治安大局穩定,努力構建和諧平安許昌。
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相協調的發展,是良性的、有質量的、可持續的發展。只要全市上下樹立起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協調發展的意識,我市的全面發展就會有理論的依託,更會有實踐的收獲!
『伍』 經濟發展的好處
失業率下降
就業率上升
財政蛋糕越來越大
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
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全面完善
...等等
『陸』 經濟發展快有什麼好處
這么說吧,假如我想買一斤蘋果,為什麼要花錢購買,是因為我沒有,此時通過貨幣實現了交換,正是因為有了交換的需求,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掙錢來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要通過提高自己的水平(個人能力,業務水平)來在眾多人群或者企業中脫穎而出,獲得較高的酬勞。經濟發展(交換的更加頻繁)意味著在各行各業的整體水平都在提升,直觀感覺就是生活水平、科學人文醫療等的提升。
『柒』 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有什麼積極作用
澶淵之盟,當時除了極少數主戰派,滿朝上下都勸真宗要遷都避戰,真宗本來御駕親征的意圖也就此作罷。但寇準無可匹敵的勇氣終於讓他下了決心,親臨戰陣達成澶淵之盟,30萬的歲幣和遷都比起來,代價簡直不值一提。(當時宋年收入1億以上,而宋當時一場中等規模的戰事所耗費的軍費就高達3000萬以上)而歷史走向證明一切,此戰之後,北宋邁向顛峰——宋仁宗朝就算稱為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顛峰,都不為過。遼國關南之地得而復失,但年三十萬歲貢再加上日後富弼允諾的二十萬,這些錢帛對於經濟拮據的契丹來講,無疑是天上掉的大餡餅。不過契丹上下因此而與宋交好達百年之久,契丹鐵騎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對於北宋來說,「澶淵之盟」是個平等的合約,微不足道的歲幣換得北宋幽燕地區的和平,可以將主要的精力實力放在內政建設和西北的戰事上(西夏)。對於遼來說也是一個很合適的條約,當時的遼內部暗流涌動,及時從南方宋政權的糾纏中脫身是明智之舉。從整個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來看「澶淵之盟」有其積極的一面它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使此後遼宋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有利於邊境地區的生產和發展,從長遠來看,有利於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
『捌』 試述價值規律的內容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規律。它的基本內容是:(1)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2)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商品實行等價交換是商品經濟的法則和客觀規律。
價值規律在商品經濟中,主要作用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生產的各部門之間的分配。第二,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第三,促使商品生產者在市場競爭中實現優勝劣汰。歸結為一點就是資源的優化配置和
經濟效益的提高。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市場為基礎進行資源配置,是價值規律通過價格、競爭和供求實現的。也就是說,市場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實質上是價值規律發揮調節作用、刺激作用、優勝劣汰作用的結果。
『玖』 發展經濟的重要性
一、經濟實力是軍事力量的基礎
對於一個人而言,生存和繁衍是第一位的,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亦是如此。現代以前,各國家民族等共同體之間的生存斗爭之殘酷是超乎想像的。經濟實力是軍事力量的基礎,也就決定了能否在殘酷的生存斗爭中生存下來。
二、經濟水平發展使社會治安更穩定
在亂世,一切秩序崩壞,人的基本權利得不到保障,絕大多數平民要受到天災人禍的毀滅性打擊,中國歷史上經歷過數次人口銳減。每一個現代人,其祖先都是在無數次大滅絕中堅強存活下來的。而經濟發展以後,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大部分人都會維護秩序,秩序反過來保障每個人的權利。
三、經濟水平決定生活水平
現代的絕大多數人,即便是社會底層,都能夠享受到比古代帝王更多更好的服務,如醫療、交通、飲食等。比較直觀的指標便是壽命。人生七十古來稀,到現代已是稀鬆平常。對比非洲因飢餓而死去的兒童與發達國家的兒童,就知道經濟有多重要了。
四、經濟一般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生活中需要的物品(生產資料、生活資料)都跟生產息息相關,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有多高,他能創造的物質財富就有多充足。
五、經濟是基礎,是決定上層建築的。國家一切外在力量的展示,都是經濟實力的體現。當然,經濟並不只是GDP與人均GDP那麼簡單。還有很多維度的衡量,比如說整個經濟體的發展潛力,這可能跟本國對於科技、創新、教育、醫療等層面的發展水平以及政府的重視程度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