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會組織以什麼為特徵,在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社會組織的主要特徵
主要特徵有:①特定的組織目標。組織目標一般是明確的、具體的,表明某一組織的性質與功能,人們圍繞某一特定的目標才形成從事共同活動的社會組織。組織目標是組織活動的靈魂,它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具有內在聯系的目標體系。②一定數量的固定成員。社會組織是由至少兩個個體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組成的系統。組織成員是相對固定的,成員明確地意識到自己屬於某一組織;社會組織如無固定的成員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實體基礎,進入或退出一個組織必須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特別是組織成員資格的取得一般都要經過組織的考核與審查。③制度化的組織結構。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並提高活動效益,一般都具有根據功能和分工而制度化的職位分層與部門分工結構。只有通過不同職位的權力結構體系,協調各個職能部門或個體的活動,才能順利開展組織活動並達到組織目標。④普遍化的行動規范。它一般是以章程的形式出現,並作為組織成員進行活動的依據。組織的行動規范是每個成員必須遵守的,它通過輔助的獎懲制度制約組織成員的活動,以維護組織活動的統一性。⑤社會組織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就每一個社會組織來說,它不僅自身要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成員、信息的交換,而且還根據與其他組織的關系,組成不同的組織體系,在更大的范圍內和更高的水平上與外界環境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換。一個組織如果絕對的自我封閉,組織的生命也就停止了。社會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工廠、機關、醫院、學校、商店等都是社會組織的具體形式及一種群體。
Ⅱ 發展「公益經濟」後,海航的負債率有什麼變化
我覺得海航負債率沒什麼變化,還是在合理的范圍內。因為海航集團發展「公益經濟」,將公益之心融入企業發展之路。
Ⅲ 慈善事業的意義
「慈」是長輩對晚輩的愛,「善」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和互動。中國現代語匯中的「慈善」概念,其涵義直接承襲了我國古代的「慈善」概念。據《漢語大詞典》,「慈善」指的是慈愛、善良、仁慈、富有同情心。在英語中,「慈善」一詞有兩個對應的詞,一是charity,另一個是philanthropy。Charity更強調針對窮人或困難群體的幫助和救濟,而philanthropy則不限於僅僅幫助窮人,它有博愛的意思。所以,國外著名社會學家貝克爾(Gary
Becker)的定義為:「如果將時間與產品轉移給沒有利益關系的人或組織,那麼,這種行為就被稱為『慈善』或『博愛』。」*
_8
v$
d.
I,
T:
X6
i
2、慈善事業特徵5
D.
?'
O&
j(
y*
^
慈善的特徵一是無償性,二是雙方並無利益關系。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以社會成員的慈善心為道德基礎;(2)以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和資源捐獻為經濟基礎;(3)以社會性的民間公益團體或公益組織為組織基礎;(4)完全以捐助者的意願為實施基礎。慈善事業的這些特徵將它和政府從事的社會救助事業區分開來。政府的社會救助事業以社會穩定為政治基礎,以財政撥款為經濟基礎,以政府機構為組織基礎,以法律制度為實施基礎。+
P8
y.
L1
H)
Y6
A/
S/
X*
m
3、慈善行為'
d$
F.
K(
~4
z
慈善行為是公眾以捐贈款物、志願服務等形式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自願行為。通過某種途徑自願向社會及受益人提供無償的社會救助和社會援助的行為是慈善的核心所在。這些援助包括資金、勞務和實物等方面,是社會廣泛參與,慈善組織運作,由社會募捐、項目實施等組成的慈善活動體系。慈善事業就是發揚人道精神,調節、救助困難群體與社會的事業。
0
Q:
g:
]3
i!
P,
r'
y3
V4、慈善事業的意義
-
z&
I)
S$
J:
G+
r(1)有利於組織和調動社會資源,促進慈善事業與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工作的相互銜接、相互補充,為完成社會保障體系和發展公益事業提供更廣泛的社會支持;
+
v4
n6
o7
a1
u#
`:
k8
J*
P3
P(2)有利於調節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維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
'
d9
`$
D5
{4
s8
u.
m"
G(3)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倡導團結互助、關愛奉獻的慈善精神。
:
T.
l1
g9
j5
T3
?*
d(4)有利於增強社會責任,激發社會活力,增進社會各階層之間的理解、交流和合作,營造團結友愛、和諧相處的人際關系。&
s&
}4
C"
E,
n%
w%
Q1
h8
g3
g;
}+
D
因此,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對於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共同進步,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Ⅳ 如何發展壯大一個公益團體,公益創業是否有可行,既然社會企業具備公益性和經濟效應,為何沒有慈善基金
成為社會企業家是未來的趨勢,可行。
可以申請成立私募基金會,200萬注冊資本
Ⅳ 國家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有哪些現實意義(4分)
可以安排一部分人就業,帶動經濟發展,同時文化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最高標准將帶來文化出口,藝術產品出口的效益,比如影視,藝術品,游戲,軟體,在社會產業的比重越來越普及,並發展壯大。
Ⅵ 一篇闡述由於盲目公益導致經濟發展的文章
中國要警惕日本財團白菊梅5年前,社科院日本經濟學會理事白益民的第一本書《三井帝國啟示錄》剛剛出版,當時雖然引起了一些反響,國內許多經濟學家對它卻不以為然,認為書中的很多說法是危言聳聽,誇大了日本財團的作用。不過,到了2012年11月4日,一條消息引起了中國經濟界人士的警覺:日本三洋食品株式會社持有康師傅所屬的頂新控股集團33.18%的股份。知情人士稱,實際上,中國四大方便麵企業中,日資持有股份的已經有3家。在其他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如高鐵、核電、鋼鐵製造等,也都有揮之不去的日資身影。以三井財團為例,它的勢力已經從中國的基礎製造業、高科技產業擴展到能源礦產。日資財團的精妙布局,讓眾多中國企業被層層「捆綁」。在白益民看來,主力銀行、綜合商社、大型製造企業「三位一體」的准軍事化財團體制始終是日本經濟的脊樑,之前一直不被中國人所熟知,而現在,到了該研究它們的時候了。在實踐中研究日本財團1991年,23歲的白益民進入北京市第一輕工業總公司工作。1993年12月底,經過北京市外企服務公司的推薦和一次簡單面試,他誤打誤撞地進入了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北京事務所的糧油食品部。當時他還不知道這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面試他的部門總經理內田龍太郎告訴他:「三井物產是日本最好的商學院,你是來學習的,需要做好長期在這里工作的准備。」1994年,美國《財富》雜志評選1993年度世界500強企業,三井物產名列第一。「此時,我才意識到我進入的這家公司在日本乃至世界經濟中的重要地位。」1996年4月,白益民被派往三井物產東京總部研修和工作。學習中他發現,三井物產每年的貿易量非常大,但其來自貿易的凈利潤率卻只有3‰,近90%的凈利潤來自資源、原料投資收益。不過,盡管貿易利潤很低,卻可以產生巨大的現金流,因此銀行願意以低利息為三井提供資金。同時,在貿易過程中,三井也可以找到其他的投資項目。具體來說,三井物產為多家企業提供原材料並幫助其銷售成品,因此掌握了大量企業的采購與銷售數據,這正是其做投資所需要的重要資料。在與企業的長期交往中,三井可以掌握該企業的人員素質、企業文化等。一旦發現某企業值得投資,三井會立即與其洽談參股合作、參與經營,並繼續提供原料、協助銷售,從而獲得投資和貿易的雙重長期收益。這些業務知識讓白益民受益匪淺,三井物產總部的核心運作機制以及日本職員的精神風貌也讓他深受觸動。「耳濡目染中,我自己就變成商人了,關心的是市場,接受的是商人的理念和做事方式,這跟很多學者的出發點不同。他們大多是從美國回來的,接受的是西方經濟學理論。這也是我後來做產業研究和別人不同的地方。」上世紀90年代,在「走出去」戰略影響下,學習日韓模式曾經成為一種主流趨勢,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日本經濟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國內很多經濟學家也認為,日本的商業模式已經過時,而美國「金融和產業一定要分離」的西方經濟學模式成為中國學習的榜樣。「但中國政府忽視了一點,與金融分離的產業是有風險的,而中國經濟需要以產業為根基。中國並沒有美國的產業基礎,卻要硬生生地把產業和金融分離開。而且,在中國的大學教育中,從理論、案例到教材全部是以美國模式為主的西方經濟學,幾乎無人關注日本模式。」2005年,白益民辭去在三井物產的工作,專門研究日本經濟模式,希望中國能「師夷長技以自強」。「警惕日本哭窮」日本「失去的10年」是經濟學領域經常談論的一個話題,指1985年至1995年間日元升值,導致財富向美國轉移、日本本土經濟蕭條的10年。日本經濟模式之所以被很多經濟學家忽視,就是因為「失去的10年」之後GDP增長不盡如人意。然而,在白益民看來,當時日本房價跌了一半、股市跌了一半多,但是日元升值了一倍多。如果用美元計算,房價和股市都沒跌。日元升值促使產業升級,把那些不賺錢或者低附加值的產業外移,集中精力做高精尖的東西。因此,日本在海外賺取的利潤遠遠高於在本土的損失。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日本的全球性產業布局從未停歇,這個布局的大後方就是東亞地區。這實際上還是當年「大東亞共榮圈」的戰略思路,只不過當時用的是刺刀,如今用的是綜合商社的組織能力。綜合商社在貿易、投資、金融、人才、情報和物流等領域發揮著綜合機能的特殊作用,實質上成為財團內部乃至日本社會的總參謀部。近年來,日本經濟看似不景氣,GDP增長水平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已藉助綜合商社,把產業轉移到了海外。日本現在有六大財團:三井、三菱、住友、三和、富士和第一勸銀,它們就像一個大家庭,主銀行是家庭中的父親,為產業服務的綜合商社則相當於母親。主銀行和綜合商社共同將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捆綁在大企業的戰車上,從而易於贏得國際競爭。「比如三井財團,扮演父親角色的是三井銀行(現三井住友銀行)及其他一些金融公司,扮演母親角色的是三井物產這樣的綜合商社。在兩大機構下面,就是包括豐田、東芝在內的多個世界一流企業。得益於這種發展模式,日本的經濟實力遠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強大,我們不要聽信日本哭窮。」白益民說。最近的新聞也似乎驗證了這一點:受釣魚島事件影響,10月份豐田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同比下降44%,然而,今年前三季度其全球銷量達到740萬輛,超過美國通用,穩居世界銷量第一的寶座。據白益民介紹,日本財團擴張時,通常是以極低的股權進入一個國家的產業市場,並將自己的技術、金融、貿易快速輸入,使自己成為該產業背後的真正掌控者。以石油為例,沙特是中東產油大國,目前已經發展成世界第一大石化產業國,從過去一個只會出口石油的國家一躍成為擁有頂尖石化技術的國家。然而,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沙特的石化技術、石化發電廠、海水淡化設備等產業配套設施都不是自主開發的,以三井、三菱為首的日本綜合商社才是該國石化產業的真正掌控者,即商權掌握者。這是日本財團的可怕之處。美日模式,中國選誰對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經濟而言,是要繼續學習美國的股權模式,還是借鑒日本財團的商權模式?白益民將二者進行了對比:日本取得了堪比美國的經濟成就,其經濟結構卻與美國大不相同。美國的立國之本是金融,華爾街左右著經濟,所以,美國企業是典型的股權模式,習慣於以盈利來決定是否要收購某家公司,往往忽視其社會價值、產業價值和生存能力等,這種戰略缺乏對整個產業鏈條的觀察與考量。而日本的立國之本是產業,財團發揮核心作用。每個財團都掌控著數十家企業,實行立體作戰:金融是空軍,商業是海軍,產業是陸軍,金融和商業為產業發展護航。這也決定了日本企業海外投資戰略的最大特點是普遍以商權為中心,即更看重所投資企業的商業價值,以及該企業在產業鏈中所發揮的作用,其目的是讓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和商業資本有機結合,從而達到企業利益最大化。因此,當金融危機爆發時,日本選擇保護產業而犧牲金融,這與美國的做法大相徑庭。目前,中國公司的海外發展戰略思維更接近美國企業,白益民認為,這種模式使中國公司在進軍海外時容易急功近利,而缺乏精密布局,導致一些國內企業在海外並購時落入了股權陷阱。而以商權為中心的日本企業,更願意通過先合資,再稀釋股份的方式,慢慢蠶食。不過,日本的財團體系也只能在某些方面給予中國參考,而不能成為盲目模仿的對象。「中國目前還很難建立起一家綜合商社公司。征戰商場時,中國企業必須掌控產業主導權,就是說,中國公司也必須有一個強大的產業組織者,不僅立足於資本運作,更重視產業鏈條的整合與搭建,以此在世界各地尋找商機,占據資源。」關鍵是不要失去自我「財團這種組織形態其實與我們中國曾經廣泛存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頗為類似。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商權模式發源於中國的浙江台州一帶,其核心其實是中國文化。」白益民說。自古以來,由於封建王朝重農抑商,所以商權模式更注重長期戰略,商業心境也更穩重,不因短期的經濟波動而輕易改變商業戰略,從而避免因環境的浮躁而使企業毀於朝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壯大起來的都是這種集體所有制企業。現在,三井有26家核心企業集團,其中很多都進入了世界500強的榜單。中國有的科技企業實行的也是這種集體所有制模式。30多年的經濟改革過後,中國的國有經濟和私有經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惟一受到打壓的卻是本應發揮重要作用的集體經濟。因此,中國應該認真研究國情,發展集體經濟,而非對美國模式一味推崇以致經濟發展偏離了方向。」白益民最後強調:「中國企業家應該認識到:不能將商權和股權兩極化,要保留東方商業文明的底蘊,不可盲目崇拜外來商業文明而失去自我,一定要融合並靈活運用。面對日本綜合商社這類產業大鱷,中國必須沉下心來打造自己的產業技術、貿易網路和金融力量,才能真正保持獨立。只有運營自如,才能在世界上獲得的商權並規避各國民族主義情緒,成為一個能夠輸出資本的真正的經濟大國。」
Ⅶ 馬雲對中國經濟有什麼貢獻
馬雲對中國經濟的貢獻體現在四方面:
第一,有效拉動了商品零售額。構建了信任體系、信用體系和保障體系,為中小創業者搭建了與大企業同台競技的平台。
第二,改變了觀念,網路營銷完全可以與實體店媲美。改變了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推動了中國經濟的自發式轉型升級。
第三,有效地增加了就業。逼出了一個高效的快遞行業,提升了整個社會的流通效率。
第四,示範作用,證明電子商務潛力巨大,完全可以作為經濟支柱。但他也應服從監管。
(7)公益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2020年5月9日,11萬阿里人抗疫(武漢新冠疫情)一百天,阿里巴巴經濟體便累計投入30億元。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捐贈超2億件防疫物資,馳援全球150個國家、地區和國際機構抗疫。
阿里重啟「春雷計劃」,墊資2000億為商家提供免費的「0賬期」服務, 設立總額200億元、為期12個月的特別扶助貸款,幫助小微商家渡過難關。
2020年5月23日,阿里巴巴公布了抗疫投入明細,截至3月31日,阿里巴巴經濟體實際投入抗疫已達33.56億。其中,阿里集團累計投入27.63億,螞蟻集團累計投入5.93億。
Ⅷ 求《論經濟公益訴訟的發展》論文答辯會問哪些問題
大哥,且不說你關鍵字N多,錯別字也是一籮筐,無語!
什麼叫經濟公益訴訟?經濟法領域的公益訴訟?還是經濟領域的公益訴訟?環境公益訴訟算不算?
我認為重點是這個經濟公益訴訟的內涵是什麼,你說的可行性中最好有現實案例作為支撐,現實依據從訴訟法的角度去找,祝你好運。
如果我是答辯組組長:
1.什麼是公益訴訟?
2.什麼是經濟公益訴訟?
3.經濟公益訴訟存在的必要性?
4.我國法律對這一塊的規定有何缺陷和不足?怎麼解決?
Ⅸ 社會效益怎麼寫
社會效益就是項目實施後對社會能起到的積極作用。一般包括:促進地方回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答、帶動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等一些內容。這個沒有明確的指標和考核內容,只需根據項目實施內容進行文字描述即可。
拓展資料:
社會效益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資源滿足社會上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包括項目實施後為社會所作的貢獻、企業經濟活動給社會帶來的收入、學校培養人才的數量與質量、畢業生在社會上做出的成績與貢獻、軟科學研究成果對社會的科技政治文化生態環境等方面所做出或可能做出的貢獻等等,涵蓋了人類生存的各個方面。
這問題一般都是針對項目申報,獲驗收寫的。
可以分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方面,社會效益您可以重環境,對當地的帶動作用,對同行業的引導,就業等方面回答;經濟的比較泛,可以從現在說達到的效益和未來預計的效益來寫。
Ⅹ 您認為「購買公益性性崗位」項目對當地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效益產生什麼
不產生任何效益。
政府開發公益性崗位只有一個目的:安置就業困難人員。與你所說沒有任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