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唐朝的上州,中州,下州分別指哪些州
唐代上、中、下州的劃分主要依據人口多少而定,武德年間3萬戶者為上州;開元十八年規定4萬戶以上為上州,2.5萬戶為中州,不滿2萬戶為下州。
唐初政區實行州縣二級制,由於州的數量太多,達300多個,唐太宗苦於記各州長官們的名字記不住,只好將它們寫在屏風上。於是,他在即位之初的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便將天下分為十個監察區,稱「道」。
其中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長江以南、南嶺以北、西至今貴州、東至海的一大片地區。由於這一次區劃的數目實在太少,南方各區大多過於廣袤,到了風流天子唐玄宗的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將道的數目增加到15個。
唐代開創了中國行政區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為10道: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等十道,不過這些道沒實際權力,唐代城市等級主要是總管府、都督府、節度使等,府以下為州、縣。
(1)歙縣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唐朝的疆域在極盛時期版圖東起朝鮮半島,南抵越南順化一帶,西達中亞鹹海以及呼羅珊地區,北包貝加爾湖至葉尼塞河下流一帶。唐朝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很多,為有效管理突厥、回鶻、鐵勒、室韋、契丹、靺鞨等各民族。
安史之亂後數十年間,由於大量河隴邊兵參與平亂導致邊防空虛,吐蕃趁勢進逼,並佔領河隴及湟水地區,而河套地區則仍由天德軍與振武軍管轄。晚唐大中至咸通年間沙州人張議潮起兵收復河隴地區,重新打通絲綢之路,趁吐蕃內亂,於咸通七年擊潰吐蕃,使其分裂為一百多個部落。
② 黃山市歙縣各鄉鎮經濟與發展潛力綜合實力排名
桂林、北岸、富堨、鄭村、王村、深渡。
③ 中國最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中國最好玩的地方有以下幾個:
1.麗江古城
鼓浪嶼是廈門西南禺的一座小島,面積1.77平方千米,以700米寬的海峽與市區相隔。島上四季如春,島上樹木叢生,丘陵起伏,有海上花園的美稱,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因為島上有一中空巨石,海浪拍擊聲如鼓鳴而得名。島上最高處叫日光岩,附近有民族英雄鄭成功當年訓練水師的水操台遺址。
④ 安徽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大部分在南方地區,少部分在北方地區。安徽省的地理位置,處於我國東部,長江中下游地域,屬於南方北方的分界線上。因此,安徽的部分縣市位於江南,屬於南方人;部分縣市則位於江北,又有北方人的文化習俗。
(4)歙縣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南方,指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常特指位於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點以南的地區。在我國,「南方地區」一般指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廣大地區。北方地區位於秦嶺-淮河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東臨渤海和黃海,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其中漢族占絕大多數。
⑤ 歙縣以下幾個鄉鎮哪個經濟發展比較好溪頭、長陔、武陽、小川、璜田、岔口鎮
溪頭吧。
⑥ 簡短的京劇歷史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
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6)歙縣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京劇誕生於市民文化尚未高度繁榮的時期(最初是為宮廷演出才進京的),鼎盛於藝術門類有限的時期,從未經歷過如此沖擊,所以說它衰落過、難以恢復舊日風采是有理由的。
但以此判斷它會消亡未免武斷。 京劇藝術被稱為「國粹」,其唱腔融合了「西皮」與「二簧」。京劇分為四大行當分別為生,丑,凈,旦。
京劇代表人物:
1、盧勝奎
盧勝奎(1822~1889)中國京劇形成初期演員,工老生,也是最早的京劇劇作家。乃丑角巨匠蕭長華之義父。江西人(一說安徽人)。
綽號「盧檯子」。出身仕宦之家,自幼酷愛戲曲,常與劇界人士交往,因考試不中遂入梨園,初演即為三慶班主持程長庚賞識,約其入三慶班學藝,宗余派(餘三勝)。
深受程長庚器重,為程長庚得力輔弼。入劇界後隱去真名,時張二奎正值紅極之時,便取"勝奎"為藝名。譚鑫培常與他配戲,做功身段亦受其影響。同名的有早期山東梆子知名老藝人盧勝奎。
2、梅蘭芳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
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
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梅蘭芳在50餘年的舞台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
其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並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3、徐小香
徐小香(1832~1912),京劇小生。同光十三絕之一。原名馨,別名炘,字心一,號蝶仙,小名阿大祖籍江蘇常州,1832年1月11日,道光十一年(辛卯)十二月初十日生於蘇州吳縣;逝世:1912年,農歷壬子年。
4、時小福
時小福(1846年10月28日~1900年6月13日),京劇青衣演員,原名慶,別名小馥,字琴香,又字紉之,號贊卿,乳名阿慶。江蘇吳縣(今蘇州市)人,幼年至北京學唱京戲。
寓所名「綺春堂」,位於北京宣南豬毛胡同(今朱茅胡同),嗓音委婉,高亢嘹亮,略欠圓潤,吐字發音真切,但仍不脫徽調味道,唱法屬陽剛性質,唱腔極富情韻。
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譽。時小福與梅巧玲,時人稱其為四喜班之「二絕」,弟子眾多,梅蘭芳也為其弟子之一。庚子年已卧床不起,又遭八國聯軍兵驚嚇病故寓所,後葬於永定門外。
5、譚鑫培
譚鑫培,1847年4月23日出生於武漢市江夏區,中國內地京劇演員。譚鑫培10歲隨父到北京,11歲入小金奎科班習武丑,後改武生及文武老生。
1863年出科。23歲搭三慶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灘》及"八大拿"等武生戲為主。曾傍程長庚演《青石山》馬童,得"大老闆"賞識,委以武行頭。
在《同光十三絕》畫中,譚鑫培是唯一的武生演員。譚鑫培為京劇老生的表演藝術開拓了新的天地,影響深遠。
在京劇史上起到了繼往開來的作用。代表劇目有《定軍山》、《四郎探母》和《戰太平》等。譚鑫培1917年逝世,享年70歲。
⑦ 歙縣三陽鄉的經濟發展
得天獨厚的地理、交通優勢,豐富的農產品資源以及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為三陽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廣闊的美好前景。三陽鄉在2006年基礎上力爭2007年突破2000萬元。目前正在編制《三陽集鎮總體規劃》、《項目區建設控制性規劃》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推進小城鎮規劃建設步伐。走「產業富民,工業強鄉,物流活鄉」之路,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改善投資環境,優化農產品結構,提升農副產品科技含量,活躍集貿市場,逐步使三陽成為投資和發展的黃金寶地。歡迎來三陽鄉投資興業。
⑧ 黃山市有三區四年,黃山區,徽州區,屯溪區,祁門,黟縣,歙縣,休寧,哪個地方的經濟最好,發展最有前景
黃山市發展最有前景的地方是歙縣,人口多,工業發達,旅遊資源豐富,對外交通方便,毗鄰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