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0-11-28 06:28:55

1. 中國經濟形勢和發展趨勢

實體經濟面臨轉型和創新的挑戰,發展趨勢盛極必穩定一段很長的時期,動態平衡

2. 中國經濟發展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可以從最通俗的GDP經濟指標變化顯示,平均環比增長速率達到了13.42%(1979年至2012年間)。GDP總值的環比增速與人均GDP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但是兩者之差在1989年達到最大值,隨後一直呈現差值下降趨勢。這預示著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小於人口總量的增長。而且,GDP總值的環比增速以1994年為分水嶺(圖1-1),1998年以後雖然總體看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但是環比增速在減小。這些都預示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可能永久地這樣快速進行下去,必須遵循經濟發展的規律。因此,今後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速增長將是大概率事件。

圖1-1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情況統計趨勢(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2)

中國全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統計見表1-1。2000年到2008年間,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呈現不斷增長態勢,2008年達到最高峰值後開始下降,2013年該系數為0.4730。

表1-1 中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情況統計

(據參考文獻[4-5])

* 2014年1月2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

2010年中國人均收入接近8000國際元,2012年達到9000國際元左右,2013年預計接近10000國際元[6]。如果今後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速,2014年最遲2015年就可達到11000國際元水平這個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的回落「點」。在人均11000國際元水平上增長速度「自然回落」是順利渡過工業化高速增長階段的成功標志,這是一種潛在增長率的下降[7]。到那時能源的供求狀況就會出現不同於現在變化的新情況。因此,從長遠的經濟發展趨勢來看,必須解決能源供給或將成為瓶頸的問題。

3. 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趨勢

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特點(趨勢);①對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漸減,趨向生產性和商業專性。②政府的屬限制逐漸放鬆,但「重農抑商」的政策沒變。③政治和經濟格局變更影響城市商業活動。④以市、鎮、大城市為單位形成中國古代商業三級市場體系。
附錄;
(一)中國古代商業特點
1、我國古代商業起源較早,商業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發展繁榮;從發展趨勢上看,城市對政治中心的依賴性逐漸減弱;
2、國內貿易、邊境貿易和對外貿易全面發展;
3、政府對城鎮商業活動的行政限制逐漸減少;
4、政府長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商業始終是自然經濟的補充,沒有占據主導地位。
(二)關於中國古代經濟中的城市發展變化一部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處理
一、落實概念
古代的「城」是統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換的場所。以後「城」、「市」結合,成為社會的中心,商業的繁榮也就總是與城市聯系在一起。

4. 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很好,因社會是人創造改變的,中國人們會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推動社會的前進,人們的財富越來越多。

5. 我國經濟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1、中國經濟是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受到政治周期的明顯影響版,財政收入對房地產業權的依賴過大;

2、經濟是投資推動型,不管以前是短缺經濟時代還是過剩經濟時代,投資佔GDP的比重過大,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而另一方面居民消費佔GDP的比重在下降,未來也看不到消費提高希望,加上近幾年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世界經濟周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日益突出;

3、國有經濟逐步收縮,從全面開花逐步過渡到控制關鍵行業、基礎行業和自然壟斷行業,國有經濟以壟斷型大企業為主,存在明顯的利益集團特徵,利益取向經常與國家和老百姓想反;

4、外資白白享用各級地方政府提供的優惠,迅速壯大,逐步控制了中國主要行業;

5、民營經濟逐步活力漸顯,在充分競爭市場和低准入門檻市場表現突出,但受到外資和國有經濟的壓制和各級政府歧視;

6、市場經濟這座大廈的許多基礎比較薄弱,例如所有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獨立公平公正的司法、審慎嚴格的會計制度、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為先金融監管、信用缺失、道德淪喪等等。

6. 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未來

十九大報告對未來發展作了整體部署,十九大報告提到: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來安排。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我國在2010年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之後,經濟增速開始出現放緩,經濟增速已經從前三十年年均10%以上放緩至2016年的6.7%。未來經濟增速繼續放緩是必然,但增速放緩的幅度和程度就取決於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和鼓勵創新等措施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帶來的經濟潛力釋放的情況。分基準、積極及消極三種情景來模擬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

在基準情況下,我國經濟改革穩步推進,全要素生產率逐漸釋放,使增速穩中趨緩,經濟增速達到亞洲發達經濟體在同樣人均收入水平時的平均水平。只要我國經濟改革到位,增長潛力得以順利釋放,經濟將完全具備保持平穩增長的能力,經濟增速下降過程較為平緩,有望實現目前全球先進國家進入中上等收入之後的增長狀況。這種情景出現的概率很高,大約為50%左右。在基準情況下,預計2016-2020年均經濟增速為6.5%;2021-2035年均經濟增速為5%。

在積極情況下,意味著我國經濟改革取得全面成功,使全要素生產率達到改革開放之初的較高水平,增長潛力得到充分釋放,經濟增長狀況將好於基準情況,繼續書寫全球經濟增長奇跡。積極情況出現的前期條件是期間在傳統動能保持高增長的同時,全要素生產率也要恢復到改革開放之初的高水平,而且不能發生任何內外部的風險沖擊。預計這種情景出現的概率大約在40%左右。這種情景下,預計2016-2020年均經濟增速為6.7%;2021-2035年均經濟增速為5.5%。

在消極情況下,如果各項改革措施難以推進,社會問題逐漸爆發,外部或內部爆發金融風險等沖擊,則會帶來經濟失速的風險,此時經濟增速可能出現持續較快下滑,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預計這種情景發生的概率極低,大約只有10%左右。在這種情景下,預計2016-2020年均經濟增速跌至6.3%;2021-2035年均經濟增速為3.5%;2035-2050年經濟增長可能停滯不前,中間可能會出現階段性負增長。

由於經濟增速是剔除物價波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