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拉美經濟發展

拉美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8 06:11:12

Ⅰ 請問拉美國家他們現在的經濟發展情況怎麼樣了

額。。拉美經濟總體來看是屬於上升狀態的新興市場。但是有個別國家還是不行,比如阿根廷,他為了保護自己本國的企業,各種反傾銷各種提高進口關稅呀~最近還有一些專門做西語B2B的平台,樓主可以去看一看。

Ⅱ 美洲的經濟發展

在中國的網站上,順手引用一個搜來的定義,那就是「拉美地區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由於過度貧富分化,出現了以經濟危機、政權更迭和社會失范為特徵的整體性危機。從經濟上看,主要表現為GDP增長停滯、高失業率、高通貨膨脹率、高外債。從政治上看,主要表現為頻繁的軍事政變和政權更迭。從社會上看,就是連續不斷的罷工、遊行,城市貧民窟化,高犯罪率以及黑社會組織的武裝化和公開化」。

總而言之,把幾乎所有可能發生的負面社會現象都和一個地理名稱——拉丁美洲——聯系起來,這種明顯帶有地域歧視色彩的概念,居然理直氣壯地在全中國的公開出版物上反復使用。請問:有哪個具有現代學術道德的知識分子,會把一個地區的法西斯傾向命名為「德國化」?或者會把鴉片等毒品在人群中的流行現象,命名為「中國化」?

過去幾年中,中國民間同拉美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基本停滯不前。而在知識界,拉丁美洲的存在也只剩下一個理由——讓某些學者們有機會猛批一個概念:「拉美化」。

從未證實過的前提

盡管拉丁美洲國家在過去20年中的確紛紛陷入某種程度上的經濟危機,但是,當中國人開始滿懷同情心地討論「如何避免陷入拉美式的經濟危機」時,整個事情就變得有點滑稽了,一如前幾年,我國流行同情東歐國家那樣滑稽。

拉美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當然比我國高得多。它們的困難,也是更高層次上的困難。我國人均GDP剛剛超過1000美元,而這是拉美主要國家早在20世紀60-70年代就已經達到的水平。今天,拉美國家的人均GDP,普遍為中國的3-6倍。如果我們不相信以名義匯率計算出來的GDP,改為用購買力平價美元衡量,拉美國家和我們的差距仍不會顯著縮小。如阿根廷的人均GDP將高達11000美元,智利將近1萬美元,墨西哥將近9000美元,巴西為7800美元(以上均為2002年數據)。可以說,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落後拉美國家起碼在10-15年左右。

「拉美化」概念不僅帶有明顯的地域歧視色彩,而且隱含了一個從來沒有得到任何證實、甚至沒有任何有力證據的前提——「拉美化是拉美國家錯誤經濟(政治)政策的結果」。沒有人去認真研究過,對於以殖民種植園經濟為起點、以極少數大庄園主和絕大多數貧困農奴的兩極化財富分配為初始條件、以缺乏強有力民族認同感為背景、以行政經驗和能力先天不足的中央政府為主導,這樣一個拉美的獨特發展模式下,所謂「拉美化」是否是一個必經的階段?是否是一個不得不償還的歷史債務?

如果這樣,則所有那些關於「拉美化」之「罪魁禍首」的分析,什麼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啦,什麼國際壟斷資本的剝削啦,就都是無的放矢。所謂「中國應當怎樣避免拉美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舉個例子,這就好像一直按自由經濟政策發展的拉美國家不會陷入東歐前計劃經濟國家的「轉型陣痛」,更不必要去自作聰明地討論「巴西怎樣避免陷入東歐式的轉型危機」。

事實恐怕正是:拉美國家不過是順應自己的歷史軌跡,走了一條獨有的發展道路,陷入了獨有的困難。而且,這困難不是不可克服的。即使在拉美經濟最困難的時期,整個拉美地區也並非一團漆黑,而是有暗處有亮點。例如,90年代初墨西哥經濟陷入困境,到1993年爆發了金融危機;但同期阿根廷經濟是高速增長的,1991-1992年經濟增長率高達10.6%和9.6%。到90年代末,阿根廷經濟遇到麻煩,1998年後連續四年經濟衰退;與此同時,墨西哥經濟卻在1996年至2000年,經歷了年均5.42%的連續增長。

最近兩年來,拉美地區經濟更呈全盤復甦勢頭。2003年阿根廷經濟率先以5.5%的增長率實現反彈。2004年拉美經濟則全面開花,整個地區經濟增長5.5%,創下了1980年以來的紀錄;人均GDP增長4%,是1979年以來的最高點。其中,委內瑞拉和烏拉圭的經濟增長率分別高達18%和12%。阿根廷勢頭不減,仍然保持在8.2%的高位上。巴西經濟增長5.2%。墨西哥也實現了4.2%的經濟增長,結束了前3年經濟一直徘徊不前的狀態。

彌漫於我國學界的對拉美經濟的悲觀描述,依筆者看,很大程度上是帶著有色鏡片觀察的結果。值得深思的是,這有色鏡片是怎麼來的?是誠實的學術工作被錯誤的研究範式誤導了,還是壓根兒就是主題先行的宣傳文章?

有關貧富分化的主觀感受

不過,我國學界近幾年對拉美地區的種種批評中,有一點確是言之有據的,那就是該地區嚴重的貧富分化。若以基尼系數為衡量標准,拉美國家均在0.5以上,屬分配嚴重不公的范疇。2002年,阿根廷為0.53,墨西哥為0.55,巴西則最高達0.59。相比之下,中國這幾年貧富分化雖呈加劇的趨勢,但官方公布的只有0.40。不過,其將城鄉人口分開計算的做法,顯然不合常理。聯合國發布的《人類發展報告》給出中國2002年的基尼系數為0.45,雖然也屬分配相當不公,畢竟比拉美國家要強一些。

但是,基尼系數衡量的是收入兩極化。拉美地區基尼系數高於中國的原因之一,是其極少數高收入人口占據了相對大份額的收入。這種財富的集中雖然不公,但在一定時期內對經濟發展不完全是壞事。從社會正義的角度,更值得關注的是極少數低收入人群的狀況。中國不像拉美地區那樣,有一個龐大的極富裕階層。這拉低了中國的基尼系數。但是,若比較最貧困階層的相對貧困化情況,則中國的收入差距並不比拉美小。

衡量最底層人口的相對貧困化程度,一個指標就是看最貧困的10%人口總收入佔GDP的比率。目前,中國仍有3000萬絕對貧困人口(年收入637元以下),以及6000萬未穩定脫貧的人口(年收入在637元上下徘徊)。兩者相加已有9000萬。中國最貧困的1.3億人口(占總人口10%)的平均年收入應當在800-1000元之間。以GDP總量11萬億計,10%最貧困人口總收入佔GDP的0.95%-1.2%。把這個數據和拉美主要國家對比,智利為1.2%,阿根廷、墨西哥為1.0%,哥倫比亞為0.8%。除了明顯強於巴西(0.5%)和秘魯(0.7%)外,中國最底層人口的相對貧困化程度和拉美主要國家其實是相當的。

在大眾傳媒表面化的報道和一些所謂專家的觀察中,拉美的貧富差距要比中國的大得多。許多時候,這僅僅是因為一些主觀的觀察。到拉美走馬觀花的人很容易發現,在一些拉美大城市裡,貧民窟位於城區中心,裡面遊民遍地,槍手橫行。距其不遠,便是富人美女如雲的豪華住宅區。這種貧富比鄰而居的現象,不用說必將給初到拉美的人以極大的視覺震撼。

問題在於,這類主觀觀察是不可靠的。越是尊重人權、強調個人自由的國家,越不可能對貧困人口採取強制的「清理」和「隔離」措施,越有可能導致貧民窟和海灘豪宅比鄰而居的視覺現象,造成「貧富分化極為嚴重」的主觀觀感。一個典型的例子:看看印度孟買、新德里等大城市的貧民區,再看看整潔和充滿秩序的北京與上海,你也許會認為印度貧富差距比中國大得多。許多中國遊客的印象正是如此。而真相呢?印度的基尼系數只有0.33,遠遠低於中國。

真實社會發展水平

貧富分化僅僅是「社會發展」諸項指標中的一個。即便有嚴重的貧富分化存在,拉美國家整體的「社會發展」水平依然大大高於中國。

以聯合國制定的「人類發展指數(HDI)」衡量,2002年,在全球177個國家中,拉美各主要國家的HDI排名均大大高於中國。其中,阿根廷以0.853的高分(滿分為1.000)排在第34位,領先於波蘭(第37位)、匈牙利(第38位)。此外,智利以0.839分排在第43位,墨西哥(0.802分)排在第53位,都屬於人類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高於像俄羅斯(57位)和馬來西亞(59位)這樣的中等發展程度的國家。至於委內瑞拉排68位,巴西第72位,哥倫比亞第73位,在拉美國家中算是差等生了。然而中國呢?中國排名第94位,其HDI得分(0.745)只相當於阿根廷60年代、墨西哥和智利80年代初的水平,甚至比哥倫比亞還要落後10年!

當然,HDI指標編制時,包括了人均GDP的因素。有人或許會爭辯說,這是因為中國人均GDP較低而拖了後腿。但是,仔細觀察可以看出,在HDI指數的另外兩個部分,即人均預期壽命和人均受教育程度上,中國也相對落後。從附表的數據不難看出,中國無論在公共教育還是公共健康投資方面,都遜色於幾乎所有主要拉美國家。這是中國在社會發展方面落後於拉美國家的根本原因。

必須指出,人類發展指數中尚不包括其它那些對社會發展至關重要的項目。例如:性別平等,環境保護,社會文明等等。而在這些方面,中國同樣普遍落後於拉美。例如,性別平等可以用聯合國編制的性別發展指數(GDI)來衡量。在被測試的國家中,中國排名第71位,略優於秘魯(74位),但顯著落後於巴西(60)、哥倫比亞(59)、委內瑞拉(58)和墨西哥(50),大大落後於智利(第40位)和阿根廷(第36位)。

中國的優勢

當然,和拉美國家相比,中國在很多地方有值得自豪的成就。中國政府的行政能力和管制效率高於拉美,後者普遍存在地方勢力坐大的局面。特別是中國在維持社會穩定、打擊犯罪方面明顯強於拉美國家,無論全國范圍還是在大城市裡,中國的犯罪率遠遠低於拉美各國。

中國強調「科教興國」,雖然在教育投入上落後於拉美,但在科技投入上還是肯下本錢的。以科技投入佔GDP的比率論,取1996-2002年7年的平均數,中國為1.1%;而拉美主要國家除巴西能與中國持平外,其它均在0.5%以下,其中秘魯和哥倫比亞分別只有0.1%和0.2%。投入的差距反映在科技產出成果上。2000年,每百萬居民所獲得的專利數,中國有5件,拉美國家除阿根廷4件,智利2件外,其餘均在1件以下。科技對經濟增長有長遠的推動作用。對科技的重視,使我國在長期的經濟競爭中對拉美應當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這些優勢不足以否定中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兩方面都明顯落後於拉美國家這個基本事實。因此,中國人還沒有資格輕視拉美,更沒有資格造出一個「拉美化」的負面概念來,把拉美國家當成「經濟和社會政策失敗」的反面教材。

Ⅲ 作為美國的後院,其拉美國家為什麼經濟發展總是不盡如人意

拉美國家作為美國的的後院,可是這個後院可沒有美國這個前廳那樣金碧輝煌,美國也容忍了這樣的一個後院存在,也並沒有著力去幫助他們發展經濟和科技,這樣的拉美國家,難免讓我們想到一個政治專有名詞,香蕉共和國。

從政治上來看美國主張民主共和,國家內部基本和平沒有反動勢力,而拉美地區一會兒有獨裁者,一會兒有反動勢力,一會兒有右翼上台,國家動盪不安,經濟業發展不起來,而且跟美國做了鄰居,美國視拉美為自家後院,不許他人染指,但是自己又小肚雞腸不想讓拉美國家發展壯大,對自己造成威脅,也會明著暗著出手阻止其發展。

拉美國家為什麼經濟發展總是不盡如人意,既有外部的強國阻撓的原因,也有自身內部的動盪不安。

Ⅳ 拉丁美洲現在的經濟狀況如何

拉丁美洲均為發展中國家,自然資源豐富但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拉丁美洲地區居民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工業以初級加工為主,經濟平穩較慢發展。
拉丁美洲許多地區氣候適宜。雨水充足,土壤肥沃,農產豐富。主要糧食作物有稻米、小麥和玉米。經濟作物以甘蔗、咖啡、香蕉、棉花最重要。糖產量約佔世界糖產量的四分之一,加勒比海地區有「世界糖罐」之稱,古巴是世界上出口唐最多的國家。咖啡產量已遠遠超過非洲,國際市場上的咖啡,60%以上來自拉丁美洲,巴西生產和出口的咖啡,均居世界首位。香蕉產量也大,出口量約佔世界總出口量的80%。此外,還有面積廣大的森林和豐富的沿海漁業資源,秘魯沿岸海域是世界著名大漁場之一。
拉美地區具有發展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巨大潛力。全地區耕地面積達1.6億公頃,約占總面積的7.7%;適宜耕種的土地面積為5.7億公頃。拉美地區普遍種植玉米、小麥、水稻、豆類等多種糧食作物和甘蔗、香蕉、可可、棉花、柑橘、咖啡等經濟作物。
此外拉美地區河流眾多,縱橫交錯,大的河流主要分布在南美洲,水力資源十分豐富,估計水力蘊藏量為4.67億千瓦,約佔世界水力蘊藏量的16.9%。
拉美地區礦業資源豐富,現代工業所需最基本的20多種礦物資源的絕大部分都有,有些礦物儲量居世界前列。
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海岸線綿長,東西有兩洋環抱,又面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漁業資源豐富,有許多天然漁場,如秘魯、智利沿海,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巴西沿海以及南大西洋等海域都是世界重要的漁場,盛產沙丁魚、金槍魚、鱸魚、鯖魚、鱈魚以及多種蝦類。

拉美地區是發展中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是中國實施市場多元化政策和走出去政策的重點地區。目前,中國與拉美加勒比地區所有國家和地區都有經濟貿易往來。中國高度重視發展與拉美的經貿合作關系。近年來,中國與拉美國家之間高層互訪頻繁,政治互信增強,各種多、雙邊機制不斷完善,企業間交流日益增多,使中拉雙邊經貿關系得以健康穩步發展,合作水平和質量大大提高。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華爾街金融風暴已經演變成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對國際金融體系和世界經濟都產生了嚴重的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下,拉美國家憑借其經濟結構性改革以來逐漸形成的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使得全球金融危機在拉美的影響目前仍處在可控制的范圍內。盡管 如此,結合拉美經濟的自身特點及其對世界經濟的依賴,以及拉美經濟的近期走勢,我們有必要對全球金融危機對拉美經濟影響的滯後性保持清醒的認識。

Ⅳ 拉美債務危機為什麼會導致拉美經濟崩潰

拉美經濟崩潰原因:

1、發達國家大量輸出過剩資本轉嫁危機,拉美國家為了發展經濟大舉接受國際貸款;

2、世界性貿易保護主義日趨嚴重,拉美經濟主要依賴出口,從而導致拉美國家巨大的貿易逆差,國際收支嚴重不平衡;

3、高利率加重了債務負擔,造成了借新債還舊債的惡性循環;

4、國內盲目城市化,經濟發展計劃的資金需求超出國力,使得陷入更嚴重的債務危機;

5、長期推行財政赤字和信用膨脹政策,引起嚴重通貨膨脹;

6、經濟結構單一,易受世界經濟影響

由此,導致拉美債務危機日趨嚴重,最終導致經濟完全破壞,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陷於一片混亂和癱瘓狀態,即經濟崩潰。


補充:


Ⅵ 委內瑞拉的歷史經濟發展如何

委內瑞拉是拉美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曾經是拉美最富的國家。1991年經濟增長率為9%,是拉美國家中增長最高的。但1993年至今,特別是1994年初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委經濟一直不景氣,國內生產總值呈負增長,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1996年高達103.2%,居拉美各國之首。居民實際生活水平大幅下降。1996年政府被迫制訂並實行經濟調整計劃後,1997年經濟開始復甦,1998年因國際市場油價下跌,經濟重陷困境。
委內瑞拉經濟的主要支柱是石油。除石油外,委內瑞拉還有品位高、儲量大的鐵礦、鋁礬土、黃金和金鋼石等資源。委內瑞拉的石油勘探和開采、煉油工業比較發達,石化工業、鋼鐵工業和制鋁業有相當規模。委內瑞拉利用巨額石油收入和豐富的礦產資源,大力發展基礎工業和製造業。1960年,政府創立了「委內瑞拉瓜亞那開發公司」,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瑞在瓜亞那地區已經成為委內瑞拉重要的工業基地,是委內瑞拉鋼鐵工業、煉鋁業和礦業的中心。此外,製造業、建築材料工業、電器、水泥、紡織、橡膠、造紙、食品加工、化肥等工業也都初具規模。近幾年,石化工業和包裝工業呈發展趨勢。但機械製造工業、輕工業和電子工業不夠發達,農業不發達,糧食和食品不能自給。 瓜亞那開發公司(C V G)包括鋼鐵工業的支柱「奧里諾科鋼鐵公司」,「委內瑞拉鋁公司」,「卡羅尼煉鋁公司」和「泛美氧化鋁公司」等數十家企業和公司。
在世界經濟增長減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低迷,拉美地區國家經濟普遍下滑的大氣候下,2001年委內瑞拉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7% (增幅低於2000年),不僅實現了連續兩年的持續增長,而且高於拉美國家平均增長幅度(根據拉美經濟委員會,2001年拉美國際經濟增長0.5%),被「拉美經濟體系」評定為拉美地區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根據委財政部統計2001年委內瑞拉國內生產總值1185,07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817美元。公司」等數十家企業和公司。相對而言不是很差,只是外界對他認識不夠而已!

Ⅶ 有關美洲各國經濟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拉丁美洲各國都屬於經濟發展中國家B.巴西、智利和美國

原題為:
有關美洲各國經濟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A.拉回丁美洲各國都屬於經濟發展答中國家
B.巴西、智利和美國都屬於發達國家
C.阿根廷的汽車和飛機製造業十分發達
D.加拿大是經濟發達國家
解析:美洲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美國是當代實力最為雄厚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高度發達,加拿大也是發達國家.其餘國家都屬於發展中國家.南美洲有巴西、阿根廷、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智利等12個國家.目前,巴西是南美洲工農業最發達的國家.阿根廷為重要的小麥出口國,牛肉、羊毛等畜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突出地位.
故選:D.

Ⅷ 拉丁美洲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是() A.巴西 B.阿根廷 C.委內瑞拉 D.秘

南美洲有巴西、阿根廷、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智利等12個國家.目前,巴西是南美洲工農業最發達的國家.阿根廷為重要的小麥出口國,牛肉、羊毛等畜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突出地位.
故選:A.

Ⅸ 如何評價拉美的依附性發展。

首先,這種依附性的發展模式嚴重限制了拉美的現代化步伐,在全球產業鏈條中處於劣勢地位,抑制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其次,拉美各國難以形成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對各國的經濟基礎構成潛在的威脅。一旦美國施壓,或是美國大動盪,拉美各國經濟上會受到相當大的沖擊。
然而,從一定程度上來看,這種依附性發展實際上使得拉美各國納入了「美國經濟共榮圈」,託庇於美國的「羽翼」之下。

閱讀全文

與拉美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