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上最富的國家
摩納哥是一個位於歐洲的微型小國,雖然是世界上國土第二小的國家,但是摩納哥卻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摩納哥國民極其富裕,並且摩納哥也是世界上富豪最集中的地區。
摩納哥國土面積只有台北市的7%,摩納哥共3.8萬人口,有三分之一都是百萬美元以上等級的富豪。國家富裕,自然福利也就豐厚,由於摩納哥國內豐厚的社會福利,世界上很多人都搶著去摩納哥居住,但因為其國土面積實在太小,所以摩納哥也是世界上房價最貴的國家。
(1)2017日本經濟發展現狀擴展閱讀
摩納哥富有的原因:
1、賭場。
博彩業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更不要說摩納哥有著全世界聞名的超級大賭場——蒙特卡羅賭場。蒙特卡羅賭場是以一座宮殿為基礎建設而成,其設計者是巴黎歌劇院的設計師,可以說是歐洲古建築中的佼佼者。
2、旅遊業。
因為摩納哥小國寡民,發展工業農業都不適合,只能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博彩業來發展旅遊業。摩納哥保留了中世紀歐洲的大多數建築,有世界上最奢華的王宮、酒店,而且臨靠地中海,遊艇、假日海灘也應有盡有。
3、摩納哥是避稅的天堂。
因為摩納哥政府通過博彩業和旅遊業就創造了大量的財富,所以在摩納哥並不用納稅,在摩納哥的居民錢都是自己的,並不需要給國家繳稅,而且政府還時不時的給發錢。
也正是因為摩納哥並不需要繳稅,所以吸引了大量的外國資本來此注冊公司,為摩納哥帶來了經濟活力。摩納哥這樣一個小地方,竟有41家銀行,金融行業超級發達。
B. 中國未來有發展的十大行業是什麼
這10大行業包括人工智慧領域,大健康領域,大數據領域,新物流領域,新能源領域,環境保護與改造領域,旅遊領域,智能家居領域,新零售領域,新型保險領域。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10個領域確實是未來發展最有潛力的領域,很多大型企業甚至從現在開始就已經布局了,其實保守的估計,這10個領域最少要在未來30~50年左右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誰先起步的早誰就能佔領行業的頭幾名。其實我個人覺得人工智慧領域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3、軍事領域的應用
可以說在未來幾十年的發展當中,人工智慧被應用到軍事領域是必然的,就好像我們經常在科幻片里看到的一樣,機器人無論是在數據處理還是在反應速度上,面都優越於我們普通人,而且在危險區域勘察或大型規模戰爭的時候,機器人如果參與的話,會極大限度的減少人員的傷亡。
C. 2017年日本經濟為什麼在停滯
因為日本國小,物質欠缺,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D. 日本2017年經濟增長率是多少
2017年日本GDP5457925億日元,同比增長1.6%
E.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什麼時候
在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過三十年的壯觀增長,中國終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10年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GDP超過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2000年,中國還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2007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中國經濟規模何時能超越日本一直是近些年來國內外經濟學家關注的話題。
美國《華爾街日報》用「一個時代的結束」來形容這一歷史性時刻。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袁鋼明昨天再次強調,國際上衡量國富國窮的指標是人均GDP,「目前中國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國還是一個『窮國』的事實並沒有改變,國內媒體應該淡化這一變化,避免國際輿論借機再度炒作『中國經濟威脅論』」。
(5)2017日本經濟發展現狀擴展閱讀:
有這樣幾個事實反映了中國地位的凸顯:
第一,在金融危機條件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保持了高速增長。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二,2010年10月,G20財長會議決定IMF將向中國等新興大國轉讓6%的投票權,其中,中國的份額將由3.72%躍升至6.39%,投票權也將從目前的3.65%升至6.07%,一舉超過英、法、德成為IMF第三大股東。
中國投票權的上升並沒有動搖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擁有的否決權,也沒有動搖發達經濟體的主導權。
第三,中國研製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其速度比原本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國「美洲虎號」快47%,被認為是走向科技大國的重要表現。
第四,中國海軍艦隊多次遠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第五,在全球治理層面,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發揮重要作用,作為G20和「金磚四國」成員參與制定和協調國際經濟規則,作為基礎四國的成員參與氣候變化談判,中國的國際話語權顯著提升。
F. 求日本經濟泡沫的故事
10月底,深秋的東京已經很有些涼意。走在忙碌的東京街頭,隨便哪一個日本人都可以給你講一段泡沫經濟的故事。
年輕的計程車司機會感慨地說,如果趕上泡沫經濟年代開車就好了,那時候動不動就會有人拿出大把錢來,要求從東京打的到名古屋(大約300公里),東京的計程車司機一年的收入可以達到1000萬日元。但現在是錢少車多,計程車的生意大不如前了。言語間滿是對泡沫時代的嚮往。
在地鐵老工作人員的記憶中,JR中央線在泡沫破裂的20世紀90年代,似乎成了破產者自殺的最熱門地點,只要一報告JR中央線緊急停運,那肯定又有人卧軌自殺了。所以你可以看到,東京的地鐵都安裝了半高的屏蔽門,其最初的安裝目的是為了防範自殺的人。
今天的大學畢業生會告訴你:80年代有一種說法叫「割青麥」,就是公司在學生快畢業的時候就把他訂下來,然後以進修的名義送到夏威夷去,因為怕被其它企業搶走。而一進公司的時候,老闆就拿出10萬日元說「今天不用上班了,你拿著錢去銀座買衣服。」市道曾經是如此地景氣。
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吹起的這一個泡沫,是人類經濟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個。在泡沫破裂後的15年間,日本都在為這個泡沫還債:經濟蕭條、政局動盪、犯罪率上升。
「1993年的時候,日本人用了22年的時間,終於使人均GDP從世界第18位,達到了世界第一;但到現在,又經過了14年時間,日本的人均GDP從第一回到了第18。」東京電視台著名的經濟評論家莫邦富告訴本報記者。
泡沫
那是一個迷亂的年代。在日本的街頭巷尾充斥著「煉金術」之類的大眾讀物,「理財技巧」成為全民流行語,一半以上的日本人都持有股票
東京銀座,全球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三越百貨門口那一對石獅子,冷眼看著經濟的潮起潮落。
1989年,泡沫經濟的最高峰,石獅子眼前的銀座四丁目的地價,是每坪(3.3平方米)1.2億日元。東京的另一個地標——東京帝國廣場,廣場下面一平方英里土地的價格,居然比整個加利福尼亞的土地價值還高,一個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土地價格。日本正沉浸在一個「地價不倒」的神話中。「把東京的地皮全部賣掉就可以買下美國,然後再把美國土地出租給美國人住。」莫邦富說,「在當時的日本報紙上這樣的言論經常可以看到,並且被大部分日本人接受並引以為豪。」
據日本國土廳公布的調查統計數據,80年代中期,隨著大量資金湧入房地產行業,日本地價開始瘋狂飆升。自1985年起,東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橫濱和神戶六大城市的土地價格每年以兩位數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價格竟上升了30.7%,商業用地則跳升了46.8%。1990年,六大城市中心的地價指數比1985年上漲了約90%。在東京都市圈,從1986年開始,出現了幾乎是垂直式的地價上漲,高峰期1990年的地價大約是1983年的2.5倍。
隨著地價暴漲,城市住宅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一般來說,勞動者僅靠工資收入所能購入住宅的價格限度應是年收入的5倍左右。在1990年,東京都市圈的住宅價格與年收入之比已經超過了10倍,在核心地區更是達到了近20倍的水平。即使在大阪都市圈,這個比值也超過了7倍。
除了地價,股市正創造著另一個「不敗」的神話。日本證券公司的老闆騎著火箭在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現。1989年末,日經平均股價高達38915.87日元,相當於1984年的3.68倍。1989年末最後一天更是創下接近4萬日元的歷史最高。當時,日本股市的市盈率高達80倍(其時,美國、英國、中國香港的市盈率為25~30倍)。但人們並沒有預計到危機,「當時,日本曾經有40個經濟學家對前景預測,沒有一個人認為會出現經濟危機,都對將來表示樂觀。」山一證券前副社長北川文章向記者回憶起當年的市場。主掌日本經濟的大藏省也發表了預測:平均股價不久將升至6萬~8萬日元。日本舉國歡騰。
那是一個迷亂的年代。在日本的街頭巷尾充斥著「煉金術」之類的大眾讀物,「理財技巧」成為全民流行語,一半以上的日本人都持有股票,一向以高儲蓄率和節儉出名的日本人在銀座排著隊買LV的包。這種現象在日本是前所未有的,因為從明治維新後的殖產興業時代開始,日本一直有一種基本傾向:重視實業、輕視虛業。所謂「虛業」主要指投機,尤其是股票市場上的投機。日本人把炒股的人稱為「株屋」,就是「炒家」,一直沒有什麼好印象。老百姓的錢財主要是存在銀行、保險公司和郵局。在「股市不敗」和「地價不倒」的泡沫經濟時期,老百姓紛紛把存在銀行里的錢拿到了股市,「你不買股票,你就是笨蛋,一年的投資回報就有100%。」莫邦富說。「銀行拿著大把的錢來勸你買地,地價在不斷上漲,而利息又接近於零。如果從銀行借入資金來購買土地的話,肯定會因土地升值而大賺一筆。買了土地,銀行又會以這塊土地為擔保,去買別的土地,如此循環反復。」邱永漢告訴記者,邱永漢在日本被稱為「賺錢之神」,是一個歷經日本幾十年的經濟風雲而不倒的投資家。
日本的資本家四面出擊。1989年,在夏威夷,可以建高爾夫球場的山谷只有一個還在美國人手中,其它全部被日本人買了。最有代表性的是東京億萬富翁橫井英樹,他購買了倫敦郊外的泰姆公園、英國南部的朱比特山以及蘇格蘭久負盛名的標志性建築——格萊乃普城堡和西班牙巴塞羅那郊區的菲爾格拉宮殿。1991年,還以4000萬美元將被視為紐約心臟與靈魂的帝國大廈收於麾下。
哈佛教授傅高義在驚呼《JAPAN IS NO.1》,日本人接著高呼《日本可以說不》,在這個狹小的島國上,一億人都沉浸在全球經濟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個泡沫之中。
破裂
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曾經回憶,他在東京的表哥在泡沫經濟前夕,用5億日元買了一套房子,結果到1990年中期,只值1億日元
格林斯潘說:「不到泡沫破裂人們便無法斷定它是不是泡沫。」
1990年市場交易的第一天為轉折點,日經股價落入了地獄。自那時候開始,日本股票市場陷入長達十多年的熊市之中。直到今天,日經指數仍然在1.7萬日元的位置振盪。
緊接著是地產。許多日本人還清楚地記得,1990年9月,日本國營廣播電視台NHK連續5個晚上在黃金時段播放了有關土地問題的特別節目,指出地價是可以下跌的,並提出應讓日本的地價下降一半,同時主張進行土地稅制的改革,限制房地產融資。這一節目像顆重磅炸彈,其巨大的輿論沖擊力揭開了日本泡沫經濟破滅的序幕。以這一節目的播出為轉折點,日本的地價自二戰結束以來第一次開始急速下跌。
1991年,巨大的地產泡沫自東京開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賣不出去,陸續竣工的樓房沒有住戶,空房到處都是。房地產價格狂跌,當年,六大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就下降了15%~20%。據2005年日本國土交通省發表的地價統計數據,日本全國的平均地價連續14年呈下跌趨勢。與1991年相比,住宅地價已經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產泡沫產生前1985年的水平;商業用地下跌了約70%,為1974年以來的最低點。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曾經回憶,他在東京的表哥在泡沫經濟前夕,用5億日元買了一套房子,結果到1990年中期,只值1億日元。
當日本政府意識到泡沫的嚴重性時,他們採取了強硬的擠泡沫手法。首先提高銀行利率,進行宏觀調控。自1989年5月始,日本央行3次上調貼現率。1990年8月,為防止海灣戰爭帶來的油價上漲的沖擊,日本銀行將貼現率從4.25%一次性上調到6.0%。在短短的一年零三個月里加息3.5個百分點,可見其力度之大。
其次是從財政政策上入手。1990年3月,大藏省在政府稅制調查會中設置了土地稅制小委員會,探討對土地稅制的強化問題。10月,確定了以設立地價稅為支柱的土地稅制的改革方向,並制定了《土地基本法》,次年4月開始徵收地價稅。1990年12月,土地政策審議會決定要拉低地價,正式開始擠壓泡沫。
事後的統計表明,日本因股市和房地產暴跌而造成的損失達6萬億美元。破產者開始大量涌現。經濟的蕭條直接漫延到了政治和社會領域,並且直抵民族文化的根基。日本的電視節目曾經流行對90年代的首相進行排序的游戲,十多年的政治動盪、內閣走馬燈似的變換,連日本人都說不清90年代日本到底出了多少個首相。日本即便在二戰後極度困難的時候,都沒有出現如此混亂的政治局面。
在日本國會議員,曾在宮澤喜一內閣任經濟企劃廳長官的野田毅看來,用「禮崩樂壞」來形容泡沫經濟破裂對日本社會的影響一點也不為過。在這一點上,作家宮崎駿的眼光無疑更加敏銳。
在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里,主人公是1990年出生的獨生女千尋。宮崎駿從孩子的視角出發,講著日本社會的故事:泡沫經濟破產後的長期不景氣,舊有社會體制的難以改革,國民對政府內閣的強烈不信任感,這些都是成人的麻煩;而在孩子的世界裡,學校道德敗壞,校園暴力不斷,少年犯罪更是司空見慣的黑暗。怎樣找一把鑰匙打開光明之門,在宮崎駿的故事裡,千尋最終激發出身體里全部的潛能,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冒險。但野田毅認為,「日本社會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種海納百川的胸懷,利益主導了一切。」
G. 日本面積多大人口多少
日本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總人口為.268億,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
日本國(日語: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英語:Japan),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
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日本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許多方面堪稱世界典範,其國民普遍擁有良好的教育、極高的生活水平和國民素質。至今保存著以茶道、花道、書道等為代表的日本傳統文化。
(7)2017日本經濟發展現狀擴展閱讀:
日本的國家象徵:
1、國名
日本,意為「日出之國」。最早稱「和」或「倭」(均讀作yamato,中文譯作邪馬台),「日本」這一稱呼大約使用於7世紀後期。其來歷在日本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但中國的《新唐書》則記載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
2、國旗
日章旗(或日之丸、日の丸),亦稱太陽旗,呈長方形,長與寬比為3:2(標准國旗長度尺寸)。旗面為白色,正中有一輪紅日。白色襯底象徵著純潔,紅日居中象徵著忠誠。傳說日本是太陽神所創造,天皇是太陽神之子,太陽旗來源於此。日章旗古已有之,作為正式國旗是明治三年(1870年)根據太政官布告第57號(商船規則)頒布制定的。
3、國徽
日本國徽是一枚皇家徽記,在日本,由於法律並沒有確立正式的國徽,因此習慣上,日本皇室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紋」,即菊花紋章被廣泛作為日本代表性的國家徽章而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本
H. 為什麼日本沒有入選亞洲經濟四小龍
亞洲四小龍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新加坡、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先專後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屬,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所謂「東亞模式」引起全世界關注,它們也因此被稱為「亞洲四小龍」。
而日本60年代到70年代就已經是一個發達的國家了,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國,而不是發展中國家,這樣的國家哪裡還算是小龍,那是大龍.
I. 數據分析這塊前景如何
國產工業機器人某些關鍵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工業機器人已經初具規模,目前我國已生產出部分機器人關鍵元器件,開發出弧焊、點焊、碼垛、裝配、搬運、注塑、沖壓、噴漆等工業機器人。一批國產工業機器人已服務於國內諸多企業的生產線上、一批機器人技術的研究人才也涌現出來、某些關鍵技術已達到或接近世界水平。
受制於下遊行業發展不景氣,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速放緩
2018年度,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出現高開低走的態勢,增速有所放緩。受宏觀經濟影響,國內汽車、電子等機器人下遊行業發展受限,機器人需求增速放緩。2018年度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累計達14.8萬台,同比增長4.6%。同時,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由於競爭加劇、廠商擴產等因素導致產品價格持續下探。價格下降,有利於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推廣,但短期內行業利潤將面臨沖擊,具有資金優勢及技術積累的企業有望勝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6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3680台,較去年同期下降11%。累計方面,2019年1-6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累計達75406台,較去年同期下降10.1%。6月份月產量降幅較上月繼續拉大。
2012-2019年H1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