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為什麼要降低經濟發展速度

中國為什麼要降低經濟發展速度

發布時間:2020-11-28 01:03:41

⑴ 中國經濟為什麼30年的發展速度超過國外兩百年,求深刻

⑵ 為什麼中國的經濟發展緩慢呢

中國經濟為什麼感覺比不過以前的韓國,日本?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有十四億的人口,使這么多人擺脫貧困就非常不容易了。第二中國知道1978年才改革開放,1992年才開放市場經濟,所以中國的實際增長應該是在90年代後,至少說中國才大范圍改革。第三,中國沒有外國支持,而且國際市場相對有限,日本在二戰後得到美國支持,韓國也是,中國沒有,當時連出國都很難。第四就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排擠,因為中國是蘇聯解體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害怕中國取代它成為世界霸主。第五,發達國家不願將先進技術轉讓給中國,中國不得不先抄後自主研發,非常困難。第六,市場經濟的局限性,拉大職業收入差距,城鄉差距。第七,中國發展不平衡,三線城市休閑旅遊設施,服務業發展不夠,很多地方沒有電影院,所以很多企業家看好三線城市建設,這將在未來是一個新增長點。第八農村發展,農村的人均收入只有城市三分之一左右,農村小農經濟局限性。第九,養老問題和醫改未解決。第十,腐敗問題,直接影響政府威信和經濟增長。第十一,中國人喜歡對外消費,在外國血拚,流失大量本國財富,人才等。其實中國現在gdp增速不如以前,但大多數經濟專家認可中國的發展道路,中國的潛力依然巨大,農村和三線城市亟待發展,西部地區和中部也有很大發展空間。今年有一項措施讓我期待,就是農村寬頻普及,這項措施相信能降低城鄉差異。農村什麼時候和城市差距小了就是真正的小康

⑶ 為什麼中國GDP一直呈下降的趨勢

中國2015年GDP增速為6.9%,是自1990年以來最低的增長速度,也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連續6年下滑,要從全球變革的角度來分析中國經濟的此輪下行,國際環境共同的外部性、周期性問題不可忽視。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內部動力主要在擴大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

2003年國家統計局發布《關於我國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的改革》,完全規范了GDP數據,發布的GDP分為初步核算數、初步核實數和最終核實數三類,通過各類普查對GDP數據定期修訂。

自2003年啟動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開始,至2013年為止,五年一次的全國經濟普查共經歷了三次,歷次全國經濟普查都對前期國民經濟數據特別是GDP做出了修訂。

(3)中國為什麼要降低經濟發展速度擴展閱讀:

年度數據:

年度GDP核算按照94個行業分別計算。農業包含的5個行業採用生產法計算;工業包含的39個行業同時採用生產法和收入法計算;建築業和第三產業包含的50個行業則採用收入法計算。

在94個行業中,對基礎資料較充分的行業直接計算增加值,對基礎資料不夠充分的行業,通過比例系數推演算法和相關指標推演算法間接計算增加值。年度GDP生產核算基本上是按國際通行的核算原則,根據各種類型的資料加工計算得出。

主要資料來源有:

一是國家統計調查資料。包括國家統計調查項目所獲得的統計資料,如農業、工業、建築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房地產業和固定資產投資等統計調查資料、服務業抽樣調查資料、人口與勞動工資統計資料、住戶調查資料、價格統計資料等;

二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財務統計資料。包括銀行、保險、航空運輸、鐵路運輸、郵電通信系統的會計決算資料等。

三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記錄資料。如財政部全國預算收入執行資料、國家稅務總局稅收資料等。

⑷ 1990年中國經濟增長為什麼突然下降

1990年中國經濟增長因為國內經濟過熱下降。

從國內GDP增長情況看,1990年經濟增長並非當年突然下降,而是從1989年開始。 1989年GDP增長4.1%,1990年GDP增長3.84%。1989-1990年中國經濟增長突然下降,從經濟因素看,主要是壓縮投資規模,控制信貸規模,以及遏制通貨膨脹等因素所致。

1989年前,國家經濟處於過熱狀況。1986年雖然開始採取緊縮政策,並沒有取得相應的效果,沒有實現經濟的「軟著陸」,經濟依然處於過熱的狀態。1987年的GDP增長率達到11.6%,位於該周期的波峰階段。

由於經濟過熱,社會總需求大於總供給,國民經濟主要比例結構失衡,導致1988年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1988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達到18.8%。為了控制物價,國內決定進行價格改革。價格改革加劇了人們的通貨膨脹預期,掀起了全國搶購的高潮,使得1988年的物價進一步上漲。物價上漲,超出了人們的承受能力,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4)中國為什麼要降低經濟發展速度擴展閱讀

經濟過熱產生條件

當經歷了長時期的良好的經濟增長及經濟活動後,消費者增加的財富所帶來的高通貨膨脹水平和過度的無效投資造成生產能力過剩,最終阻礙經濟的增長,並導致經濟衰退。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率通常是經濟發展過熱的第一個跡象。因此,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通常會提高利率,以試圖降低金融開支和借貸。

經濟過熱發生時,其生產能力無法跟上日益增長的總需求。這是普遍的特點是一個不可持續的高比率的經濟增長速度。經濟處於景氣時期往往是經濟過熱的特色。

經濟過熱的具體表現: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連續幾年明顯快於GDP的增長,是經濟過熱在一個方面的重要反映。能源原材料供應緊張,價格上升太快。

產能過剩、產品積壓。

資源環境壓力增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經濟增長所帶來的資源消耗高、浪費大問題,加劇了環境保護的壓力,也是經濟過熱在一個方面的重要表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過熱

⑸ 為什麼說中國經濟要軟著陸

中國經濟軟著陸就是意味著國內經濟增長模式要改變,GDP增長速度要放緩,經濟平穩地回落到適度增長區間。國民經濟的運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各年度間經濟增長率的運動軌跡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圍繞潛在增長能力上下波動,形成擴張與回落相交替的一條曲線。國民經濟的擴張,在部門之間、地區之間、企業之間具有連鎖擴散效應,在投資與生產之間具有累積放大效應。當國民經濟的運行經過一段過度擴張之後,超出了其潛在增長能力,打破了正常的均衡,於是經濟增長率將回落。「軟著陸」即是一種回落方式。
「軟著陸」是相對於「硬著陸」即「大起大落」方式而言的。「大起大落」由過度的「大起」而造成。國民經濟的過度擴張,導致極大地超越了其潛在增長能力,嚴重地破壞了經濟生活中的各種均衡關系,於是用「急剎車」的辦法進行「全面緊縮」,最終導致經濟增長率的大幅度降落。

⑹ 為什麼中國要控制經濟發展過快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先搞清楚另一個問題:增長和發展是一樣的嗎?
當然它們是不能等同的,也就是經濟發展不等於經濟增長!
不做系統性分析,通俗的講: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各要素的一個方面,經濟發展更多的體現經濟運行的質量(如產業能耗,生產力水平,社會分配情況,社會保障情況,增長的持續性能力等等),而經濟增長則主要體現的是一個數量和規模的問題(如GDP,NDP,GNP之類)。
我們的國家是絕對不會控制經濟的發展的,這個是我們建設的最終目標,以此來更好的解決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比如我國改革開放多年以來,我們的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體現在人民的生活相對更加富足,我國的生產力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先進的技術進步給經濟發展提供的長足的動力,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開始完善,貧困人口大幅度下降。
而我們要控制經濟增長,為什麼呢,增長只是一個數量指標,也就是中國的經濟總量是個什麼水平,那麼經濟效率呢,各種單位效率呢,結構問題它是不能體現出來的 。國家從其他一些指標可以看到,這樣的增長是低效率的,危險的,總量是增加了,但我們換句話可以說「爛攤子可以也鋪大了」——體現在:我們經濟總量增長,社會總財富增加的同時,成本也急劇上升,我們的」收益率「並不高,這里的成本既有經濟成本,也有社會成本,更多的是經濟成本,但最終作用在社會生活上。
比如:我們國家生產1T鋁要3000度電,10T水,而美國只要1000度電,5T水,我們國家每年生產的鋁的數量都比美國多,那麼在鋁的經濟產值就比美國多,但那又怎麼樣,我們的產值是多,但我們消耗得更多啊,我們的成本更高啊,如果加上我們生產的鋁過剩,消費不了那麼多,那麼很多資源不就百百浪費掉了嗎!這樣的數量要來何用啊,反而是浪費。我們國家控制增長就是在控制經濟過熱,提高經濟效率和持續發展能力(國家的資源始終是限的,財富的創造也是有成本的)
再比如在我國經濟增長的增長量有結構性問題:更多是由固定投資帶來的,比如今年中國經濟增長5000億,3000億都是由固定投資帶來的——地產、金屬冶煉、水泥、電力等等,這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呢?這里的增長可能有很多的泡沫——因為我們衡量價值的標準是價格,那麼價格虛高,那些所謂的增長是不是就有水分了呢,並且過量生產也會導致將來價格下降,短期房地產的價格是不是虛高!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好的,「出來混的,總是要還」;我們國家控制經濟增長是控制那些具有價格泡沫和需求危機的高固定投資行業,而轉向能最直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行業,比如各種第3產業和高效農業
再舉一個例子,中國的經濟總量提高很快,但是社會分配問題呢?由於生產資料的佔有問題,我們國家的經濟分配公平性越來越值得考慮了,經濟總量是增加了,但增加的部分是以更快是速度流向了少數階層,我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舉個例子,A群體去年單位收入為2W,而B群體去年單位收入5W,C群體去年單位收入100W,今年A群體單位收入2.4W,B群體是7.5W,C群體是150W,而C群體數量相當少,從總量來看,社會財富增加的很大部分或許是由多數群體取得了,但是單位差距缺是越來越大!所以有了中國所謂的「仇富」,當然筆者在這里是不贊同這種心態的!雖然也有所謂的「為富不仁」。
那麼這種增長是否會帶給國家社會問題,甚至是危機呢,這點其實管理層早有預見,所以也有了相關的政策!
以上三個例子主要反映可我國經濟增長主要存在的經濟效率問題、結構平衡問題、以及財富分配問題。對應也可以看出這樣的增長與發展的差距!所以國家才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或還未奏效的調控措施,

希望這樣的答案你能滿意。^-^

⑺ 中國經濟為何需要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長

周小川說,中國央行正在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市場形勢,以確定下一步利率調整政策。他表示,中國央行將積極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幫助穩定國際金融市場。

周小川預測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大約在8%至9%之間。他強調,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將有助於國際金融市場恢復正常。

佐利克

中國經濟政策明智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8日在巴西聖保羅指出,中國的經濟政策「十分明智」,使得中國抵禦金融危機的能力強於任何其他國家。

佐利克當天舉行了一次小范圍記者會。他說,中國政府成功利用了前幾年國際金融形勢較好的機會,通過吸納大量外資來改善基礎設施,這是「十分明智的政策」。

他指出,中國積累的巨額外匯儲備使得中國目前抵禦金融危機的能力強於其他任何國家,具備了在金融危機肆虐的時刻實行擴張性經濟政策的條件,從而起到保證經濟平穩發展的作用。

庫德林

「金磚四國」將共同應對金融危機

俄羅斯財政部長庫德林8日在巴西聖保羅表示,「金磚四國」(俄羅斯、中國、巴西和印度)一致同意採取共同措施,減少金融危機對四國經濟的影響。

庫德林說:「"金磚四國"的財長們已經確定了針對近期形勢的措施,並一致同意促進相互之間的貿易往來和資本流動。」

他指出,目前金融危機遠未結束。美國和歐盟經濟明年可能陷入衰退,但是「金磚四國」的經濟將繼續增長。但他同時表示,受全球經濟減速影響,2009年俄經濟增長率將從此前預測的5.5%降至3.5%。

⑻ 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為何會下降

據報道,從1978 年改革來開放源到2011 年,長達33年的時間里,實現了年均9.9%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是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專家表示,現在最重要的經濟問題就是增長速度下行,但是應該長期趨勢角度分析。

網友紛紛表示,就算不刺激,經濟也跌不到哪兒去,推進改革肯定可以取得更好的結果!

⑼ 中國經濟為什麼要平穩發展

一、已經沒有高速發展的動能了
原來賴以發展的模式及支撐該模式的要素優勢沒有了,例如低成本勞動力、肆意揮霍的自然資源、國外必需品的巨大需求等等;
二、發展速度的顯著下降甚至衰退的代價是高昂的
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GDP的顯著下降或衰退,將個人收入、公司利潤、消費者支出、投資支出、工業生產、零售額、住房銷售額、企業銷售額也都將減少,這些年取得的經濟成果將付諸東流;
基於以上兩點,只能平穩發展了----

⑽ 為何中國經濟發展會下降

伴隨著美國幾家銀行的倒閉和股市的迅速下跌,金融危機儼然已經成為一個熱點。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形勢一片暗淡,再加上歐洲債務危機禍起蕭牆,愈演愈烈,長時間沒有得到好轉和明朗,致使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出口量縮減,企業倒閉,裁員潮,工作難找,工資低等問題困擾著廣大民眾。政府出台多種對策來解決問題,幫助人民群眾和各大企業度過難關。
今年以來,歐債危機從希臘向西班牙等大國蔓延,發達經濟體增長乏力,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回落,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使得我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特別是4月份以來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呈全面趨弱態勢,就業形勢進一步惡化,出口量存在下降態勢,而物價上漲壓力明顯減緩,國際收支趨向平衡。展望下半年,在「穩增長」預調微調政策效應顯現、房地產市場企穩等因素影響下,我國經濟有望逐步企穩回升,初步預計,上半年及全年GDP分別增長7.6%和8.1%左右,CPI分別上漲3.4%和3%左右。我國應妥善處理好「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著力落實結構性減稅,加大企業技改投入,增強經濟穩定增長的後勁。
進入2012年,物價高位滑落,企業融資成本增加,工廠開工率不足,出口量減少,庫存量增加,失業率上升。截止目前,鋼鐵價格、水泥價格、煤炭價格、生豬價格有了連續5個月降低。資金鏈的斷裂,房地產開發商迎來一輪又一輪的倒閉潮。央行年內有過三次下調准備金率、降低存貸款利率,以應對增速下滑的中國經濟。6月份物價指數為2.2%,再創新低,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為7.6%,三年來首次跌破8%,中國經濟增速的回穩或將推遲。
值此艱難時刻,關鍵是鼓起勇氣和信心,這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危機是挑戰,也是機遇。
經濟全球化經過調整後,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持續深入發展,各國經濟互相之間的依存性不斷上升。全球資本與生產技術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帶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當前世界經濟對我國有以下影響:1、世界經濟保持增長,我國外貿市場空間仍較大,但近期出口量又有了下滑。2、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對我加工貿易影響顯著,一般貿易保持高速增長。3、主要經濟體失業率高企加劇了世界經濟摩擦的風險,歐美等國對我發起的貿易摩擦多由失業部門發起。4、油價高企加劇了我國的進口成本,可能導致我國生產企業成本高企。
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依然較強,經濟仍具備實現平穩快速增長的有利條件。但也應看到,經濟運行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因素,財政政策是繼續加大調控力度,還是繼續保持原有的增長率,陷入兩難。並且,一些長期性的矛盾和問題還有待通過深層次的改革和調整來加以解決。
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短期難有所改善,外部需求恢復增長需要較長時期。世界各大主要經濟體均出現不同程度增長停滯。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呈現復甦艱難的跡象,目前仍面臨失業率飆升、財政赤字劇增和消費不振等諸多挑戰,經濟刺激計劃也將收縮或陸續退出,經濟全面復甦將是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因此,增長率放緩的中國經濟恢復期或將推遲。
經濟形勢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增大
當前,雖然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減小,西班牙卻因國內銀行危機被迫提出接受外部援助的請求,歐債危機呈現進一步擴散和惡化的趨勢,歐元區大部分國家同時深陷債務與景氣「雙重危機」境地。美國失業率出現反彈,消費者信心下降,經濟復甦動力不足。新興經濟體面臨結構調整壓力,經濟減速超過預期。因此,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加,我國經濟發展的外圍環境依然嚴峻。
2、消費需求持續低迷
今年以來消費增勢不盡如人意。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和實際增速分別為14.5%和10.9%,同比分別下降2.1和0.7個百分點。消費增速減緩主要受到汽車、家用電器和石油及製品等大額商品銷售不景氣的影響。初步測算,1-5月限額以上企業汽車、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石油及製品銷售額分別下拉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約0.48、0.56和1.54個百分點。在經濟減速的同時,消費需求以更快的速度減緩,說明結構調整沒有朝預期方向發展,廣大居民對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新期盼沒有得以滿足,不利於轉變發展方式,擴大消費任重道遠。
3、房地產調控面臨兩難境地
經過兩年多的嚴格調控,我國房價過快上漲的局面得到初步控制,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連續出現負增長,房地產業的泡沫不斷得到擠壓。但是,過去幾次房地產調控越調房價越高的經歷,使我國房地產政策有可能陷入「塔西佗陷阱」[1]的困局,降息傳遞出貨幣政策轉向寬松的政策信號,使得房地產市場預期發生較大改變。盡管有關部門一再強調房地產調控政策取向不變,但居民半信半疑,居民購房意願明顯增強,5月份以來住宅成交量和土地出讓成交量環比明顯上升。當前,房地產調控面臨兩難困境,一方面,為了防止經濟減速過於明顯,需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房地產成交量放大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房地產調控尚未取得根本性成效,一旦房地產成交量連續放大有可能帶動房價和土地成交價回升,似乎再次驗證「塔西倫陷阱」效果,房價反彈將使民眾再次失望,房地產調控有前功盡棄的風險。
4、企業轉型升級困難重重
目前我國工業增速減慢,一方面受到出口減少、國內需求不旺的影響,另一方面在於企業發展缺乏技術創新、缺乏新的增長引擎。發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價值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和風險大的特點,而目前大多數工業企業都面臨「去庫存化」和「去產能化」的雙重壓力,在企業經營困難普遍、實現利潤大幅降低的情況下,產業轉型升級缺乏資金和技術支持,製造業的結構優化和調整依然處於陣痛期。
5、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效率不明顯。
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為7.6%,上半年為7.8%,為三年來首次破8%。6月份物價指數為2.2%,再創新低。年內有過三次降低存貸款利率、下調銀行准備金率,以應對經濟增長放緩。此外:
1、房地產價格的回落,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抑制房地產價格的途徑和辦法,主要是通過國家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實行的。換句話說,之所以房地產價格會降低,是由於有了央行的收緊市場流動性的手段;
2、央行收緊了信貸規模和流動性,就會迫使市場價格降低,降低的市場價格不僅僅是房地產價格,同時還會使得鋼材價格、煤炭價格、水泥價格等品種物資價格同步降低,社會用電量也在降低;
3、央行增加准備金率,收緊銀根就使得市場流動性資金量減少,從而就降低了企業的生產經營的活力;上調大型銀行存貸款利率,就使得企業融資成本增加,企業融資成本的增加,就使得企業整個生產成本的增加。這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產性企業、商業性流通企業就會不堪重負,難以為繼。前個時候,就有部分房地產企業由於資金鏈斷裂,出現經營者「逃遁」、「跑路」的現象。
並不是房地產價格的降低,就必然會導致中國經濟增速下滑,而是通過國家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在起作用。這是一個原因多種結果的因果關系和連鎖反應。

閱讀全文

與中國為什麼要降低經濟發展速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