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分析「非典」對電子商務產生了哪些影響
非典給企業帶來兩重困惑:
一是,「非典」對海內外商務人士造成極大心理恐慌,一些企業面臨海外訂單取消或推遲執行,極大影響業務;
二是,在「非典」的陰影下,各個公司的業務人員都不敢出差,各地展會停辦,許多產品的市場推廣處於停滯狀態。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貿易方式。
在「非典」面前,其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無需人員接觸往來的優越性凸顯,所以網路貿易正受到越來越多商人們的關注。
CRM、ERP的效力更長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近幾年來,中國的CRM、ERP市場持續發展,中國的企業信息化正處在成長階段,它有著光明的前景。雖然在中國的信息化道路上,也出現了很多失敗的教訓。
但實踐證明,它是一條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企業管理人士對信息化的評價仍然是信心多於失望,嘗試多於抗拒,就象五六年前中國對電腦辦公的普及一樣,雖然就當時的情形而言。
對人員素質和設備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它始終是不能逆轉的潮流和軌跡,經過了這個通向簡潔的繁瑣過程,就進入新的企業發展層面。
另外,企業信息化正在走網路化的道路,電子商務在非典時期的復興得益於它的網路功能,如果企業已經實施了信息化管理,那麼企業本身就具備了異地辦公的能力。
即便是在非典時期不能到固定的辦公地點工作,工作也不會被耽誤,當然外貿業務也不例外。企業信息化的優勢在於超規范的管理和實時的信息交流。
它的實施將帶來超強的工作效率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對非典的適應性只是信息化管理一個小優點,而電子商務和信息化管理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就算是暫時得益,也不能引領大局。
而非典的降臨也許會給那些持續觀望信息化發展的企業家一些刺激,但願也能對發展緩慢的中國信息化進程帶來些許促進。
(1)SARS經濟影響擴展閱讀:
企業家在這個時候願意實施企業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有兩個:
其一,利用網路化的管理解決異地辦公的問題;
其二,企業家報有在非典之後也能提高企業整體管理能力,增加效益的願望。因而,企業家要求信息化產品能夠越快使用越好,這就要求企業信息化的建設速度要快。
再者,目前中國信息化管理尚不成熟,企業家對信息化仍持「試一試」的態度,加之非典突如其來,已經造成企業嚴重的損失。
企業不太可能拿出過多的資金投入到信息化的建設上,這就意味著信息化的低成本要求。
電子商務構成四要素:商城、消費者、產品、物流。
1、買賣:各大網路平台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吸引消費者購買的同時促使更多商家的入駐。
2、合作:與物流公司建立合作關系,為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提供最終保障,這是電商運營的硬性條件之一。
3、服務:電商三要素之一的物流主要是為消費者提供購買服務,從而實現再一次的交易。
㈡ 非典引發經濟學家爭論 對中國到底有多少影響
2003年4月16日,WHO宣布,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是SARS的病原,並將其命名為SARS冠狀病毒。(SARS-coronary virus,SARS-CoV)。該病毒很可專能來源於動物,由於外屬界環境的改變和病毒適應性的增加而跨越種系屏障傳染給人類,並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首發病例,也是全球首例。於2002年11月出現在廣東佛山,並迅速形成流行態勢。2002年11月-2003年8月5日,29個國家報告臨床診斷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報告病例的平均死亡率為9.3%。
從2002-2003年防治工作的經驗、醫院內感染控制工作已得到了加強、診斷試劑等已開始應用,有利於及時發現病人。所以,SARS是可防可治的。
㈢ 非典給人們帶來的影響
非典帶來的影響之一,是部分員工將因生病、被隔離等原因而無法正常上班。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這部分受影響的勞動力所佔比例還很小,暫時不會對供給造成真正的壓力。
受非典疫情影響,所有人才集市一律停辦。在有形人才集市暫時隱退的情況下,網路招聘的情況到底如何呢?
另外,中華英才網(ChinaHR.com)提供的相關資料也表明:非典對中國產業的影響,視產業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影響以服務業為重,對製造業的影響最低。而中國大陸的產業結構仍以製造業為主,服務業居於次要地位。因此,中國大陸受非典的影響將小於新加坡、泰國等服務業所佔比重較大的國家。國務院經濟發展中心的相關研究也認為,受疫情影響的主要是第三產業,然而中國的第三產業目前仍然不是主導產業,其發展是比較平穩的,盡管會有所收縮,但幅度不會太大。而第二產業作為中國的主導產業,目前的發展勢頭依然很好,企業尚未因此停工放假,因而,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不大。
㈣ sars事件可能對以下哪些行業產生較大直接影響
口罩大賣,赴韓旅遊減少。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防止吸入這些飛沫就需要佩戴能夠有效阻隔流體和過濾細菌的口罩,比如符合美國醫用最高標準的高級醫用口罩天, 貓。帶普衛欣美國進口高級醫用口罩,能有效過濾病菌,內層防過敏材質更是適合敏感人群佩戴使用。做好預防。
㈤ 非典後經濟不景氣,中央提出一幫一政策
非典後經濟沒有不景氣,相反刺激了大量需求。經濟不景氣是從2008年以後開始
㈥ 非典對世界人口和經濟的危害
胖很多的人喪失了生命,對世界經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㈦ SARS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sars沖擊了中國實體經歷,尤其是服務業,受到了毀滅性的影響,但這一事件直接推動了中國電商的發展,阿里巴巴正是在那個時間崛起的。
㈧ 你認為疫情會對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活動產生怎樣的影響微觀經濟
疫情對國家的總體經濟活動產生的影響,就是各種經濟活動減少,經濟收入也減少,比如說很多部門都沒有復工,所以影響很大的。
㈨ 非典對經濟的影響
非典的危機比1998年大洪水和亞洲金融危機嚴重,因為它直接威脅到中國最大的都市圈:廣州,香港和北京,或許還有山西、內蒙古等地方。應全面反思非典瘟疫流行的深層次原因,全面估計其影響。要說非典對經濟的破壞性,旅遊業首當其沖。假設減少2000萬人外出旅遊,每人少消費1000元,就是200億元。旅遊行業消費乘數極高,在國際為7,即旅遊者每消費1元錢,可以帶動7元社會消費。在中國乘數為5左右,因此200億元旅遊收入的減少意味著1000億元消費需求的減少。其他方面如航空和會議經濟的損失類似於旅遊。既使醫葯和通訊收入大幅度增加,其總量和乘數效應卻遠低於旅遊和航空業。
㈩ 2002年到2003年,sars影響了多少國家
非典最終蔓延到世界上32個國家和地區.
據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統計數字,截至8月7日,全球累計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自7月13日美國發現最後一例疑似病例以來,沒有新發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919人,病死率近11%。
非典,全稱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為一種由SARS冠狀病毒(SARS-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命名為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征。本病為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主要傳播方式為近距離飛沫傳播或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