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貴陽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以前相比有重大性突破嗎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從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到今天,西部的許多城市已經一改原先窮困潦倒的樣貌,形成了日新月異的新局面令人刮目面相看。我們的千年古都西安市,憑借著悠遠的文化歷史和人才的引進已經早早地站了起來,西南地區的重慶市、成都市和昆明市甚至加入了“新一線城市”的陣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場面。今天的西南地區既三足鼎立之後也有其他的城市即將崛起,今天我們說的這座城市不是蘭州也不是西寧,這一座於人們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城市揮舞著希望的手臂,從山區里朝我們飛奔而來了,這里就是貴州省會貴陽市。
貴州省和浙江省一樣,僅僅抓住了互聯網時代的機遇,走上了IT新行業的列車,同時不忘借其自身早早發掘的環境優勢發展旅遊業,踏上了可持續發展的征程。
B. 貴陽經濟怎麼樣
省會城市不窮,屬於中型城市,吃的口味很豐富,高中低檔消費都有,物價不算便宜。金陽區是新區,全是高樓大廈,綠化很好。老城區這兩年改善很大,交通有點擠。大學都在花溪大學城,花溪是旅遊區。現只開通一條地鐵,兩條線還在建設中。公園多,空氣好,城市建設改觀大,shopping mall也還多,檔次也在提高。貴州下面有些地縣,就比較窮了。
C. 貴陽的經濟發展支柱產業是什麼
冶金、機械、化工、食品、建築業,同時旅遊業有很大發展潛力。
D. 從地理位置上分析,貴陽與上海經濟發展差異巨大的原因
1、貴陽地處我國內陸的雲貴高原,以卡斯特地形為主,地形崎嶇,給陸路運輸的修建和發展帶了一定局限性和困難性。而且貴陽雖然是貴州的省級行政中心、交通中心、商業中心等。但從西南地區的大區域來看,它所處的位置並不是中心地帶和很重要的一個交通樞紐地。
2、上海地處我國東部沿海,是我國面向世界的一個重要平台,有眾多的商業、信息、金融等等在這里交融。而且我國第一大河——長江由此匯入東海,從上海所處的水運位置看來,它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河港:由於長江我我國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地,處秦嶺淮河以南冬季河流不結冰,也被稱為我國的「黃金水道」。長江下游的江面更寬更有利於河運的發展,所以長江的河運最發達的應該在下游,而上海就處在這個發達的河運與海運交匯的樞紐站。海運:上海處在東部沿海的中間點,南、北方的近海運輸都必須從這里通過,是我國近海運輸的一個樞紐站。上海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對於發展陸路運輸提供了良好的先決條件。因此上海的陸路運輸也異常發達。從非地理因素分析,貴陽與上海經濟發展差異巨大的原因還有歷史原因。就是上海正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以至於上海工業、經濟等等發展得早,基礎好,而且規模大。二我國西部地區發展的較為遲緩,現在正在發展中。這也是為什麼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城市的原因。
E. 成都,重慶,貴陽,南寧,昆明城市發達情況排名(從經濟和城市發展方面)
重慶市直轄市,省級,不能和其他四個省會城市比!
成都,昆明,南寧,貴陽。
F. 貴陽的經濟發展為什麼這么慢
1大數據大數據解決了很大一部分外來人口的就業問題,貴州不管能在大數據上獲得多少科技成就成果,就就業來講應該還是帶來了影響。提高了人們的收入。
2.交通
城市因交通發達,高鐵正在四通八達,現在在修建地鐵。
3.旅遊
貴陽的旅遊資源不是很豐富,但貴陽的優勢就在於它是貴州旅遊的中轉站,隨著貴州旅遊業的發展,貴陽也會因貴州旅遊業的興盛而興盛。
G. 貴陽有什麼經濟發展
1大數據大數據解決了很大一部分外來人口的就業問題,貴州不管能在大數據上獲得多少科技成就成果,就就業來講應該還是帶來了影響。提高了人們的收入。
2.交通
城市因交通發達,高鐵正在四通八達,現在在修建地鐵。
3.旅遊
貴陽的旅遊資源不是很豐富,但貴陽的優勢就在於它是貴州旅遊的中轉站,隨著貴州旅遊業的發展,貴陽也會因貴州旅遊業的興盛而興盛。
H. 貴陽經濟發展狀況如何
貴陽市委七屆十五次全體會議的報告,對今年貴陽經濟作了初步的測算,今年GDP增長14.5%以上,達到507億,財政總收入達到130億,比2000年翻了1.2番,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接近一萬,達到989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00,城市化率63.2%.
同時,我找到了一條2003-12-26 的消息,是關於建設"大貴陽"的戰略目標,當時是這樣寫的:到2013年,力爭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財政總收入突破250億,建成區面積達到17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達到60%,初步構成「大貴陽」的框架,2007年,力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0000和3200以上,恩格爾系數(城鄉)在38%左右;2013年,力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6000和5000左右,恩格爾系數(城鄉)在35%左右;2020年,力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26000和7000左右,恩格爾系數(城鄉)在32%左右。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這些數據.先看GDP,計劃是說要到2013年才能力爭達到1000億.但是從今年的數據來看,因為是初步測算,所以14.5%只是一個估算值,市委報告中也稱是14.5%以上,那麼也就是說,當統計公報出來以後,增長率應該是大於14.5%,甚至達到15%.那麼按照這個速度,2010年就能達到1000億.至於"十一五"期間是否可以做到年均增長15%左右,我個人感覺應該沒問題.因為以前貴陽發展一直存在一隻缺腿就是引資比較少,投資作為拉動經濟的一架馬車成為了貴陽經濟發展的軟肋.外資排斥貴陽,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觀念上的問題.但是從這幾年的形式來看,外資以及國內其他地區的資本開始出現大規模進入貴陽的勢頭,比如前不久在香港的招商活動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外來資本中又有相當部分屬於消費零售類企業,所以會大大促進貴陽的消費增長.再加上貴陽本土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大迅速壯大,可以預見,在未來的五年,貴陽經濟增長的後勁是相當足的.所以保持15%的增長率應該問題不大,而且今年507億這個數據是根據經濟普查以前的老數據推算出來的,如果用新的數據,今年GDP應該不止507億,而達到1000億的水平甚至不需要到2010年.
再看財政收入,比2000年翻了1.2番,也就是5年增長了2倍多,那麼按照這個速度,到了2010年就能達到260億以上,比計劃中2013年達到250億大大提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890,這個只是初步值,還需要等12月份的數據出來,不過由此已經可以看出,2006年的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就已經在1萬以上,比計劃中的2007年提前了一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3200,比計劃提前了兩年.城市化率達到63.2%,已經超過了2013年計劃中的60%,開始接近沒有三縣一市之前的水平.
除此以外,貴陽市的人口,在2001年到2002以及2002年到2003年之間均增長了4萬多人,但是2003年到2004隻增長了2萬多人,由此可以看出,貴陽的人口增長開始逐漸減緩,那麼今後人均水平也可以快速增長.
所以由計劃與現實的對比可以看出,貴陽這幾年大搞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發展旅遊業,大力發展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同時不斷承辦各種國際國內大型活動比賽,發展會展經濟是很有成效的.今後隨著金陽新區的深度開發,非公有制經濟以及各種高科技園區的壯大,外來資本的拉動,商貿旅遊的發展,貴陽必將越跑越快.
I. GDP直追省會貴陽,未來有望成為二線城市,這座城竟發展如此快
隨著我們國內經濟不斷的發展,我們國內城市間經濟發展的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了,特別是在我們國內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之間的競爭,特別是我們的新一線城市,在去年也有幾座之前從未上榜的城市上榜了新一線城市榜單
海龍屯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這里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了,並且這里也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遊玩的景點,這里的環境非常的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