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經濟發展對韓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報道稱,韓國企劃財政部在八頁的「參考材料」中稱,中國不斷上升的影響力可能加劇兩國之間的競爭,尤其在出口市場及能源外交領域。企劃財政部在聲明中說:「在拉丁美洲及亞洲等出口市場與中國的競爭預計將加劇,因中國最近簽署的貨幣互換協議將可以使人民幣用於貿易結算。」
韓國媒體及政策制定者們均擔憂出口市場可能輸給中國,從而危及其追趕全球最發達經濟體的努力。企劃財政部稱:「在『北京共識』不斷擴散的情況下,我國也需採取先發制人的對外經濟政策。」
四面楚歌的韓國雙龍汽車,在破產邊緣苦苦掙扎。而雙龍與其大股東上汽之間的沖突也進入白熱化狀態。
■數據資料
中國商品競爭力的提升嚴重影響韓國商品在美國市場地位
2008年6月13日,韓國國際貿易研究院發表了《美國客戶眼中的韓國商品》的報告中指出,隨著中國商品競爭力不斷提升,韓國商品在美國市場逐漸失去優勢。在237家受訪的美國企業中,83.2%的企業對韓國商品的品質表示滿意,60.3%和67.9%的企業分別對其價格和設計表示滿意。29.1%的受訪企業認為是「中國產品競爭力急速提升」是韓國產品在美國市場上的佔有率逐年下降的原因。分析指出,韓國進一步提高美市場佔有率,必須研發高附加價值產品,通過韓美自由貿易來加強價格競爭力,主動搶占市場份額。
韓國經濟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從崩潰的邊緣走向復甦;60年代韓國成功地進行了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開始實施第一個5年經濟發展計劃;70年代躋身於新興工業國行列;80年代發展成為國際市場上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90年代開始向發達國家行列邁進。
韓國經濟實力雄厚,鋼鐵、汽車、造船、電子、紡織等是韓國的支柱產業,韓國是農產品主要進口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增長速度屬居亞洲乃至世界前列。2002年汽車產量320萬輛,位居世界第6位,造船訂單標准貨船為世界第一位,電子工業為世界十大電子工業國之一。
韓國再改口徑 稱中國崛起有損韓國經濟
韓國的政府今天是對中國的經濟崛起表示了擔憂,那麼就是說,中國的崛起加劇了中國跟韓國之間的競爭,同時可能會損害到韓國的經濟增長。
韓國企劃財政部星期一在一份長達8頁的參考材料中表示,中國的經濟實力增強,可能會加劇中國與韓國的競爭,特別是在出口市場和能源外交方面,包括拉丁美洲和亞洲市場。因為中國近期與一些國家簽訂貨幣互換協議,將容許人民幣用於貿易結算。為了回應所謂的北京共識的擴散,韓國也需要採納先發制人的對外經濟政策。這份參考資料與韓國政府之前的口徑不同,之前韓國政府形容中國的經濟增長是韓國的機遇,可以讓韓國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不斷生產產品來出口到其他市場。但同時也會對韓國的出口構成威脅。有分析師認為韓國缺乏經濟規模或天然資源與中國競爭,因此韓國應該集中焦點在有優勢的外交與經濟能力方面。目前有接近兩萬家韓國企業在中國營運,而中韓貿易去年達到1680億美元,占韓國對外貿易的兩成。
2. 韓國經濟對中國到底有多依賴
據韓國貿易協會發布的數據,2016年,韓國對華出口額、進口額比1992年建交時分別增長47倍、23倍。
自韓國決定部署「薩德」以來,在明洞的中國顧客人數大為減少。有媒體預計,今年赴韓中國遊客有可能減少一半以上,甚至六七成。其中,免稅店營業額受到的影響首當其沖。
明洞商戶稱,現在來明洞的人少了很多,基本上都是日本或東南亞的,很多商戶都受到了影響。
3. 中國和韓國的經濟差距
從經濟規模上看,中國多個省份已經趕上或者接近韓國GDP總量;從人均GDP來看,沿海省份或者部分大中小型城市跟韓國相較也毫不遜色;從人民生活水平來看,中國的物價水平遠低於韓國,人民可以更好的滿足自身的水果蔬菜肉食需求(部分臆斷)。雖然中國在多方面開始占據優勢,甚至擴大對韓國的優勢,但中國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整體人均GDP遠低於韓國,整個國家的交通運輸網路還不夠完善,現代科技技術應用還不夠廣泛,中國經濟還有待進一步發展。 補充:韓國國小民少、國內消費市場不足,是出口導向經濟模式,其嚴重依賴中國、歐美向其進口商品,嚴重依賴外來資源能源,當面臨經濟危機或者其他挑戰時,經濟上更具脆弱性。例:97金融危機、韓國三星公司等
4. 日韓經濟 對中國影響
你這個話題,要討論兩三分鍾可以,討論二三十年也行。要深入研究的話,夠寫10篇博士論文了。
國家與國家的關系,主要是經濟關系,主要體現在貿易關系。日韓經濟對中國的影響,看貿易總額就知道了。
5. 中國制裁韓國 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暫時不會有太大影響的。韓國國內亂七八糟。來不及和中國對抗。對旅行社和航空公司當然都是不利的。
6. 韓國經濟破產之後對中國的影響為何
1.對中國投資減少,大批在中國的韓國中小企業關門走人,中國職員大量失業
2.從中國進口減少,中國出口萎縮
3.韓國對中國出口增多,韓國企業對中國企業競爭優勢增強,其主要競爭對手我國民族企業生存日趨艱難。
7. 中國現在對韓國的經濟影響很大嗎
中國是韓國最大的對外市場,韓國的大企業,對中國市場都非常的重視,中國的銷售占據公司整體銷售比較大的份額
8. 經濟危機影響下韓國對中國的需求
韓國是一個人口相對就多,領土較小,國內市場狹小,自然資源缺乏的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的外向型國家.在經濟危機之下,它的國情決定了光靠韓國要戰勝危機是相當困難的,所以,韓國首先希望中國能降低關稅,並且保持中國國內的消費,特別是對電子產品和汽車等的消費的上升.其次,韓國希望中國政府能大量采購韓國貨,再次,韓國希望中國到其旅遊的人總量有大幅度上升,這樣有利於帶動韓國第3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總量.至於人力資源,當然希望高素質且相對低廉的人才進入韓國,這樣有利於韓國產品的更新換代,也不會對韓國人就業造成太大的影響.最後,韓國希望中國的蔬菜和煤炭等降價.希望滿意,謝謝
9. 中韓自貿區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根據中韓談判成果,在開放水平方面,雙方貨物貿易自由化比例均超過「稅目90%、貿易額85%」。協定范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共17個領域,包含了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采購、環境等「21世紀經貿議題」。有預測指出,中韓自貿區一旦建成,預計中國的GDP將增長1%-2%,韓國增長2%-3%,屆時,中韓有望形成一個人口高達13.5億、GDP高達11萬億美元的共同市場。
對老百姓來說,中韓自貿協定一是增加了可供選擇的商品品種,二是有利於獲得合理價格,三是質量上有了進一步保證。
10. 中國對韓國的5項經濟制裁是什麼
中國對韓國的5項經濟制裁主要內容:
制裁接納薩德導彈部署的具體韓國行政郡,制裁與部署薩德導彈有聯系的韓國企業和服務機構,中國不再與它們發生經濟聯系和其他交往,也不再接受它們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對參與薩德導彈部署的企業和服務機構進行經濟制裁。
制裁積極鼓吹部署薩德導彈的韓國政界人士,限制他們進入中國,制裁他們的家族企業。對積極參與薩德導彈系統的個人採取制裁。
解放軍研究、制定最大限度降低薩德對我戰略安全損害的應對方案,它們應至少包括對薩德的技術性干擾,以及對該系統進行戰備性導彈瞄準,制定應對薩德導彈系統的方案,盡可能減少薩德導彈系統對我軍的影響。
重新評估制裁朝鮮對東北亞局勢的長期影響,將制裁朝鮮與薩德導彈部署後地區局勢的失衡聯系起來考慮。
探討中俄聯合採取行動抵消美韓部署薩德所產生影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