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保就業對經濟的影響

保就業對經濟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0-11-27 05:09:01

⑴ 為什麼經濟增長才能保持就業

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這樣來理解:在技術水平和其它社會經濟條件短期內保持不變的前提下,由於人口在不斷增長,充分就業意味著較往年更多的勞動力就業,為此,必須投入更多的資本,勢必導致更多的產量,也就是經濟增長。

一句話:充分就業導致經濟增長。充分就業是邏輯上判斷經濟是否增長的充分條件,而經濟增長,則是判斷是否充分就業的必要條件。如果經濟增長不存在,就證明充分就業沒有實現。只有經濟增長實現了,才會有充分就業。但經濟增長並不一定意味著充分就業。

請注意問題的前提是,短期內,技術水平和其它社會經濟條件不變,並且人口在不斷增長。在長期內,經濟增長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效率,這時經濟增長就不能促進就業,而是反過來,增加失業了。另外,在城市化以後,一個國家的人口基本穩定不變,甚至下降,這時候增加就業就不一定需要經濟增長了。

⑵ 國際經濟學 就業保護論的優缺點

國際經濟學就業保護論的優缺點就業保護論的優點就是在於它對學生的一個保護出發點是好的缺點就是讓同學們並沒有體會到就業的一個困難

⑶ 結合材料根據經濟生活知識說明為什麼要穩增長保就業

為什麼要穩增長,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才能實現就業穩定,生產發展,保持樂觀預期,人們收入水平穩定,保持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為什麼要保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保證就業,有利於居民收入穩定,獲得生活來源,才能促進社會財富創造,生產發展,社會穩定繁榮。

⑷ 根據本講保住就業機會基本民生和企業就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保住了經濟增長抓住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所以說保住就業就是保住勞動者的最基本的民生。擴大就業也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

⑸ 對於穩就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措施

以中國為例:目前中國採用的是降低企業稅費與社保費率,降低企業負擔,使得企業可以僱傭更多的工人來擴大生產。
提供各種職業技能培訓與創業貸款等,鼓勵勞動者自謀職業創業。
擴大財政支出,招募公務員、事業編、國有企業,政府購買崗位等吸納社會的勞動力。而且修建各種工程吸納大量的勞動者。

⑹ 結合材料根據經濟生活知識說明為什麼要穩增長保就業

1.國家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2.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社會財富創造、人的全面發展重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
所以要增長保就業,才能穩定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與消費水平,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⑺ 優先保就業對我國經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增加就業機會有助於改善民生,同時也有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社會公正有兩個基本價值取向:

共享,為每個人自由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而就業問題與這兩個基本價值取向息息相關,因為提升就業率才能共享,也只提升就業率才能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提供基本的平台。

是有助於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對經濟的意義很大,甚至不可替代。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的直接拉動力無非來自三個方面:外貿拉動、投資拉動和內需拉動。在這三個經濟動力當中內需拉動最重要,它的份量占這三大動力總合的70%以上,而民生問題和內需拉動直接相關。

(7)保就業對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根據通知,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12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限額標准最高可上浮20%,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此幅度內確定具體限額標准。

企業招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以及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且持《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註明「企業吸納稅收政策」的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自簽訂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當月起,在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優惠。定額標准為每人每年6000元,最高可上浮30%,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此幅度內確定具體定額標准。

⑻ 用經濟學解釋農民工價格保護制度及其就業的影響

你學姐是農民工價格保護制度及其就業的影響。

⑼ 就業率對當下中國經濟有多重要

5月22日,北京的最高氣溫達到了三十攝氏度。人民大會堂外的樹木在猛烈陽光的照射下,映照出斑駁樹影。因為疫情原因,全國兩會從往年的三月份推遲到今年的五月份召開。兩會召開時恰逢如此初夏光景,已是幾十年未曾遇見。

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同樣不同尋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只用了57分鍾,與往年近兩個小時相比,是近年來時間最短的一次。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只有一萬字出頭,相比往年的接近兩萬字,縮減了幾乎50%。但是如此精簡的報告,「就業」一詞就被反復提及39次,已成報告最高頻關鍵詞。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解讀報告時指出,穩就業是今年最重要的任務,穩住就業就保住了基本民生。失業問題是全球性問題,盡管中國作出最大努力,但失業率還可能會略有增加,失業人數也可能進一步增加。


今年的就業形勢有多嚴峻?


那麼,今年的就業形勢到底有多嚴峻?我們還是以數據說話。就業數據一般會看兩個權威指標,就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和城鎮調查失業率。那麼,這兩個指標具體是代表什麼呢?

首先來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按照國統局公布的口徑,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等於年末城鎮新增加就業人數減去年內自然減員人數。這個數據是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概念,上承經濟,下啟民生,是國家、各級人民政府制定和檢查就業工作計劃和完成情況的重要指標。


而城鎮調查失業率,是指城鎮失業人口占就業人口與失業之和的百分比,這個數據是根據抽樣調查推算的,是衡量失業的重要指標。還有一個城鎮登記失業率,這是中國特有的失業統計指標,分子是城鎮登記的失業人數,分母是城鎮從業的人數與登記失業人數之和。但去登記的失業人群一般是有資格領取補助的人群,並不包括農村勞動力,所以該指標多年來一直被質疑其無法全面反映國內失業狀況。自2011年起,國家開始採用城鎮調查失業率作為就業指標予以公布,同時發布包括登記失業率在內的一系列輔助指標。

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的就業情況受到了很大沖擊,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和城鎮調查失業率都不如人意。據國統局公布的數據,2020 年 1-2 月的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為 108 萬人,為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較2019 年同期減少 64 萬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失業率為5.7%。其中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同比和環比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升,環比看,2020年1月份該數據為5.3%;同比看,2019年2月份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今年2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6.2%)創了有公布記錄以來的新高記錄。

數據來源:國統局

今年嚴峻的就業形式,除了給宏觀指標帶來壓力,也集中作用於某些勞動群體,例如各類進城務工人員。由於2、3月份全國各地的封閉式管理,人員流動幾乎停滯,大量農民工只能留在家中,暫時失去收入來源。不過4月份,在經過一系列有序對接、促進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等措施的作用下,農民工就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轉,4月末外出農民工規模已經恢復到往年的九成左右,但離正常水平仍然有距離。


另一個群體就是高校畢業生。今年有874萬的高校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創歷史記錄的新高。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如何解決和克服「畢業即失業」這個老大難問題,也是老百姓非常關心的民生熱議。

政府工作報告出台哪些重拳保就業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國家已有充分認識。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為就業定的目標是「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去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是1100萬,900萬的目標相當於調降了18.2%。去年該指標實際完成1352萬,900萬相當於下降33.4%。從截至4月的情況看,累計新增就業人數為354萬,累計同比為-23%。而2019年,月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0%-5.3%之間。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把就業作為「六穩」和「六保」的首位,可以說是在特殊情況下,把就業問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出台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穩就業。努力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


隨著疫情的大范圍穩定,4月份開始復工復產已在我國有序進行。人民群眾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第三產業的需求和供給也逐步回到常態。在政府如此給力的政策支持下,廣發證券研究所宏觀團隊認為,只要經濟不再繼續下滑,今年的就業目標就有把握實現。

作者:吳丹,CFA

執業編號:S0260618010026

閱讀全文

與保就業對經濟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