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疫情沖擊下,石油價格「大跳水」,2020這只黑天鵝還要飛多久
據外媒3月11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考慮宣布「國家級災難」,藉此調度資金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應聲之下,資本市場一片恐慌美股在周三創下新低。每股結束了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牛市,從技術上正式宣告進入熊市。
新冠病毒在北美泛濫愈發嚴重,以至於湯姆漢克斯宣布被感染、NBA宣布停賽,讓之前認為戴口罩就是pussy的美國人,才意識到新冠病毒的可怕。
即便如此,為了維穩自己的選票。特朗普還是發了油價降低是個好消息的推特,在背後也透露著很多的無奈。
所以如果這次疫情和石油價格戰導致了美國大選的格局,那麼這只黑天鵝,還要再飛一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2.疫情對中美兩國經濟的沖擊效果會有什麼差異
疫情對中美兩國的沖擊效果都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兩國應對疫情的措施使得結果不同中國的宏觀調控做得更有效果。
❸ 疫情沖擊全球經濟之際,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改變
疫情沖擊全球經濟導致了世界有了從未有過之大變局,不管是經濟、生活,出行、學習,都遭遇到了影響,從而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而到今天為止,疫情在整個世界都已經蔓延開來,超過了200個國家快速傳播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從未有過的災難。當然,在疫情蔓延的同時,我們的生活又有哪些變化?
疫情的影響,讓外賣和線上購物成為了主流,讓口罩成為了年貨和必需品。在武漢疫情爆發的時候,接近過年的、臨近春節。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口罩居然成了必備的年貨,戴上口罩,防止新冠疫情病毒通過唾沫傳播,多多少少讓我們覺得不自然。
❹ 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惡重衰退,中國經濟也受到影響,說明了什麼
說明地球人類是一個整體,一榮未必俱榮,但一損必定俱損,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置身事外,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必須團結互助,拋開成見宗教信仰等思想觀念,攜手共進。
❺ 春節疫情沖擊波,經濟損失到底有多大
誰也沒有想到在2020年代開始的第一個月,武漢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引發了全國性的封鎖隔離,更對中國的經濟和金融市場產生著或直接或隱形的沖擊。
一個新冠病毒疫情就像一塊石頭丟進池塘,先砸起水花,繼而波紋擴散,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也將是持續擴散的。最後要說的是對經濟的沖擊是必然的,但也無需過度恐慌,因為戰勝疫情也是必然的。
❻ 疫情沖擊過大,哪些國家大買家相繼倒下了
全球經濟在這次疫情中可以說遭受了巨大的沖擊,在各國經濟都萎縮的情況下,很多企業由於沒有挺過這次經濟寒冬,都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甚至連一些國際大買家都挺不住倒下了。
美國前第一夫人鍾愛品牌J.Crew
在兩個月前這家知名的服裝品牌,由於沒能撐過這次疫情沖擊,而申請了破產保護,而這家是在疫情沖擊下,美國第1家申請破產保護的全球零售商。這絕對算是一個國際大買家,因為此公司經營著大約300多家分店,並且有其中一個品牌,還是專門面向年輕人的品牌,並且這個品牌可不簡單,曾經十分受馬國前美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的青睞,當時奧巴馬當上美國總統的那一天,米歇爾所戴的綠色手套以及兩個女兒所穿的衣服,都來自這個知名品牌。
美國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數不勝數,因為全球因此而倒閉的公司更多,比如法航今年就不得不通過裁員的方式來減少成本支出。更是全球著名的飛機製造商,空中乘客公司不得不在全球裁減1500個員工,以此來減少支出,以此沖過這次寒冬,如今美國已經有2294家零售門店倒閉,並且這種情況會持續下去,根據調查會有52%的小企業,也會陸陸續續的倒閉。
❼ 今年疫情沖擊下中美經濟差距詳情
【導讀】疫情沖擊之下,各國經濟增長不一。得益於良好的抗疫表現,中國經濟表現相對出色,幾乎是所有大型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美國經濟則相對較弱,整體屬於負增長。由於兩國經濟增長一正一負,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會加快追趕和超越美國。
從中美GDP增長歷史看,2020年中美GDP增速之差並不特別醒目。從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到2020年這42年間,中國每年經濟增速均高於美國。其中又有兩個階段經濟增速差尤為明顯。第一個階段是1991年到1995年。在這5年中,中美GDP增速差年均為9.7%。第二個階段是2006年至2010年。在這5年中,中美GDP增速差年均更是高達10.4%,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縮小與美國經濟差距最顯著的階段。在中美經濟年度增速差前10的排位中,有8年屬於這兩個階段。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美兩國2020年GDP增速分別為1.9%和-4.3%,中國GDP增速超過美國6.2%,這一數字要大大高於2018年的3.78%和2019年的3.82%。由於2020年的增速差,中國GDP將持續地縮小與美國的差距。按照匯率計算,今年中國GDP佔美國GDP之比大概率會超過70%。
中美GDP增速差大小,一是看中國GDP本身增速高低。二是取決於美國經濟好壞。當然,如果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中美GDP增速差通常就會顯著擴大。這集中體現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一段時間。
中國經濟總量由小到大,逐漸接近美國,是較長時間作用的結果。2020年6.2%的增速差,事實上只能排在中美建交42年的第24位。由於疫情有突發性和偶然性,2021年各國經濟有可能回歸常態,增速同比大都會上漲明顯。同樣根據IMF預測,2021年中國GDP為8.2%,美國為3.1%,增速差回落到5.1%。因此,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時段看,處於疫情階段的2020年,恐怕不是中國經濟追趕美國的關鍵之年,也非加速之年,但卻又是非常扎實的一年,構成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版圖中持續擴大份額的重要年份。
中美經濟增速差,是兩國國內經濟發展好壞的正常反映。哪個國家能充分調動經濟發展要素,通過不斷改革釋放經濟增長的活力,創造有助於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就必然會取得更好的發展成績。過於強調疫情對於中美經濟增速的不同影響,恐怕是誇大了疫情的歷史作用。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帶來嚴重的負面沖擊,沒有國家能夠倖免。中國不會從狹隘的中美競爭出發,為新冠疫情所帶來中美經濟差距的縮小而歡喜。更何況,中國已經明確了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經濟發展理念調整。如果說中國經濟總量未來超越了美國,不是、也不需要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這只是中國過去數十年經濟發展成功機制的累積結果而已。
危機之下,中美兩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整體地位反而進一步凸顯。從IMF的預測看,今年美國經濟增速要遠遠好於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其在發達經濟體中的經濟比重將進一步提升。中美兩國GDP佔全球比重也將超過40%。在這個意義上,中美兩國確實肩負著全球經濟增長這一特殊而重要的責任。中美兩國要超越雙邊經濟競爭,發揮全球經濟領導者的作用,通過國內經濟穩定和宏觀政策協調確保疫情之下的世界經濟穩定增長。
疫情對於全球經濟的真正塑造,不在於中國經濟加速縮小和美國的差距,而在於中美兩國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將進一步擴大與其他經濟體的差距。這和2008國際金融危機衍生的全球政治後果相似。
❽ 政治題:面對全球疫情沖擊帶來的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各國應該怎麼樣做
面對全球疫情帶來的沖擊,我覺得世界各國都應該攜起手來,共同戰勝這個病毒,這個病毒才是我們人類的公敵。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地球村,只有大家都好了世界才能變好。
❾ 如果央行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造成的不利沖擊而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該如何使
減少稅收,政府加大采購力度
❿ 受今年疫情影響線下實體經濟沖擊很大,該怎麼拓展客源
今年疫情影響下實體經濟的沖擊非常大,實體經濟要拓展客源應該注重樹立正確的經營戰略,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