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分享經濟發展特點

中國分享經濟發展特點

發布時間:2020-11-27 03:29:38

A.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1、增長速度要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

目前,中國經濟進入了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長速度的變化,既反映了經濟增長的客觀趨勢,又體現了我國宏觀調控目標新的取向。

2015年我國GDP預期增長目標為7%。即便是7%的GDP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也名列前茅的。數據顯示,2011-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0%,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

分年度看,2011年比上年增長9.5%,2012、2013年均增長7.7%,2014年增長7.3%,2015年上半年增長7.0%。國家統計局表示,「十二五」期間,預計我國經濟年均增長近8%,將遠遠高於同期世界2.5%左右的年均增速。

2、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益型;

從經濟運行的客觀趨勢看,世界經濟增長持續乏力,國際市場需求持續疲軟,我國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放緩,產能過剩問題突出。隨著資源生態環境約束加大、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數量擴張的高增長難以為繼。

3、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

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以來,我國經濟結構優化趨勢加快。需求結構方面,消費需求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別是2013年後消費貢獻率增幅明顯,由2013年的50%增長到2015年上半年的60%。

同時,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消費,網上購物、定製消費等方式廣泛發展,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農村消費等領域的消費升級逐步展開,新的商業機會不斷涌現。

4、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

推動經濟發展的直接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增加資本、勞動力和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投入,二是提高生產要素配置的效率,後者又主要取決於科技創新。從更多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轉變,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個重要表現。

當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正由「跟跑者」向「並行者」「領跑者」轉變,產業、產品、生產方式、產業組織、商業模式、管理體系等各個方面的創新不斷深入。

(1)中國分享經濟發展特點擴展閱讀:

《人民日報》的評論指出:「經濟新常態,需要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培育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

「從根本上說,就是向改革要動力,向結構調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潛力;就是要『激活力』,把該放的權放到位,讓市場主體真正放開手腳;就是要『補短板』,把該做的事做好,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就是要『強實體』,把該給的政策給足,夯實發展的微觀基礎。」

《人民日報》評論認為:「新常態是新的探索,要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以改革開路,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激發企業和社會活力,培育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結構優化,更好地改善民生。」

「新常態」作為中國高層對經濟形勢的清醒判斷和重要定義,對未來宏觀經濟政策導向有著決定性意義。

而《人民日報》的三篇評論恰為人們清晰呈現了「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整體面貌和未來趨勢,正如評論中所說,「面對新常態,我們要有冷靜的心、堅定的心和火熱的心,科學認識新常態,積極應對新常態,學會適應新常態,創造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輝煌。」

B. 中國分享經濟產業融合發展大會有什麼亮點

1、決勝小康戰略布局與政策分析;
2、分享經濟在全球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分析;
3、分享經濟如何在推進全面小康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4、分享經濟——推動雙創、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5、推進商品交易市場發展平台經濟,推動商品生產、流通及配 套服務高效融合、創新發展的新型經濟形態;
6、決勝 2019,實現 2020 全面小康目標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階段。

C. 中國當前分享經濟發展存在哪些問題

分享經濟共享經濟中有一個在本國特定的問題:總有一部分人私德敗壞,不是自家的東西就能破壞就破壞。
共享單車,共享玩具,分享圖書…………都充分暴露這個問題。

D. 中國傳統經濟發展的階段性及特點。

中國古代經濟發展階段特徵
1、奴隸社會——匹馬束絲.
2、封建社會
⑴戰國、秦漢時期的階段特點①商品種類繁多;②中原市場形成;③封建城市興起.
⑵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①城市繁榮,唐中期後商業日益發達;②政府對商業市場在時間、地點上有嚴格限制;③對外貿易發達,政府設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時期的階段特徵①北,南宋商品經濟發展及特點;②城市經濟繁榮,打破時、空限制;③出現新型貨幣——紙幣;④設置邊貿易市場——榷場;⑤糧食、農副產品(茶等)和手工業原料(絲等)大量進入市場;⑥海外貿易發達.⑦元大都、漕運、海運和海外貿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①出現專業性的城市②明初對外貿易發達——鄭和下西洋;③互市;④資本主義萌芽.⑤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一、農業是主導,小農經濟一直占統治地位;
二、手工業、商業是農業的補充,以官營為主;
三、明清時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E. 為什麼共享經濟在中國可以快速發展

共享經濟,是由個人或第三方平台將閑置資源或服務以有償分享給需求者,並從中獲得報酬的經濟模式,其核心特徵是基於信息技術平台的資源優化配置。在討論共享經濟的內涵與現狀時,有必要對共享經濟的廣義與狹義概念進行一定程度的區分。

F. 1700—1820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26.(15 分)中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閱讀 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 1700——1820 年間,中國的 GDP(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 GDP 中所 佔比重從 23.1%提高到 32.4%。 而整個歐洲的 GDP 在世界 GDP 中所佔的比重僅從 23.3%提高到了 26.6%。 (註: 當時印度的 GDP 在世界 GDP 中所佔比重約為 24%) ——(英)安格斯?麥迪森《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 材料二 (18 世紀的清朝)不僅西南以及東北得到大開發,中部也得到進一步 開發,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統一的國內市場。……在 18、19 世紀,中國東部由於 居於東亞貿易圈的內核,所以日本的銅,美洲的銀,東南亞的糧食、木材、錫、 香料、葯材,印度的棉花、染料,俄國、美國的皮毛,都流向中國東部來了。…… 珠江三角洲人民用印度輸入的棉花紡織出來的棉布,大部分出口到英國。 ——劉東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國》 材料三 到 1979 之後,中國的國際地位變得越來越好,能夠以和平的方式進入 世界市場,在其中揚長避短,獲得利益??麥迪森運用 PPT 方法計算,1995 年 中國的 GDP 在世界的比重已經從 1978 年的 5%上升到 11%, 因此, 早在 1995 年, 中國 GDP 就已經超過日本和前蘇聯地區,僅次於歐洲和美國。 ——劉東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國》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國經濟在 1700——1820 年間發展的哪些特點?(4 分)

【原題答案】
26. .
(1)經濟發展速度快; (2 分)
1820 年中國的 GDP 超過歐洲,躍居世界第一位。 (2 分)

請採納~

G. 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特點

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特點的是實現經濟發展的基本穩定,也就是穩中求進的發展戰略。
毋庸諱言,盡管今年GDP7.5%的目標值能夠實現,但經濟發展受到世界經濟發展趨緩的復雜局面和國內因結構調整和產能過剩導致,消費、投資、出現的暫時困難,使得穩增長遇到了很大的困局。有些企業運行困難,社會消費不振,投資趨緩,外貿增長有限,經濟發展處於一個相對低谷的時期,有下行的風險。
因此,明年的經濟發展依然是防止經濟發展的大起大落,應有效控制經濟下行的趨勢和風險,促進經濟的穩定發展。
在經濟處於危機和低谷的非常時期,不能迷信那些在經濟正常時期的規則和原理,應在非常時期行非常之策,四平八穩會貽誤戰機。宏觀政策應以量化寬松、刺激救急為主,該下猛葯出組合拳就得不遲疑地出手。
預計,適當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是主題。央行將會綜合採用降息、降准等綜合措施,財政部會提出給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費的政策,來刺激經濟發展。
當然,為刺激消費,個人所得稅應稅門檻也可能進一步提高,稅率有可能調整優化。通過量化寬松,定點、精準貨幣刺激來促進經濟發展將是明年經濟的一個主題。 為了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民營銀行會有很大的發展。
預計,房地產管制政策會進一步放鬆,改善性住房需求會得到鼓勵。房地產的支柱產業地位沒有改變,房地產業健康穩定發展是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撐。
預計,明年GDP指標可能會根據經濟發展形勢,實事求是的調整到7%左右。
第二個特點是,更加重視高新技術產業、新產品、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和投資,更加重視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創新。
投資拉動依然是不可忽視的促進經濟發展的手段。只是,政策導向會更加關注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
因此,互聯網產業、新媒體行業、太陽能利用產業、電動汽車行業高鐵、核電、風電、、節能產業、環保產業都有很大的機會。
國家通過航天、航空、航海的技術攻關,如探月工程、航母、大飛機以及導彈和衛星定位等軍工產業的技術攻關,會帶動出現一批尖端、高新技術,民用化後可以促進許多行業的技術進步,帶動產業升級,拉動經濟發展。這些行業的創新產品和技術如果出口,將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
第三個特點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平衡。
中國經濟存在著發展的不平衡的矛盾,東部和中西部,沿海和內陸發展的不平衡。可以通過產業政策和發展戰略調整來促進欠發達地區發展。
具體來講的是通過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三大經濟帶的引領,加上之前提出的長三角、珠三角、東北工業區振興等經濟路和帶以及區的發展規劃、計劃的落實,通過結構的優化調整、產業的轉移和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縮小區域差距,拉動經濟上行。
第四個特點是,通過自貿區的實踐,來推動進、出口貿易的轉型、升級和發展。
上海自貿區已經在積累這方面的經驗,預計上海自貿區的經驗將在天津和沿海、延邊的重要城市區域逐步地推廣實施。
第五個特點是,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會縮小城鄉差距。
預計在試點的基礎上會形成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模式,中央會積極穩妥的推進。
需要著重提出的是城鎮化過程我認為關鍵是要做好產業和服務業規劃以產業化和服務業的集群發展帶動城鎮化,不能單純靠發展房地產業盲目建城,而忽略產業發展。沒有產業、服務業發展,城鎮化就可能變成海市蜃樓。
城鎮化還有一個重要的難點需要破題,就是農村土地的確權和市場自由交易的問題,必須讓農民在城鎮化的過程中成為土地出讓收益的最大受益者。應讓農民自主決定是持有土地繼續當農民還是出讓土地成為市民,避免戶籍游戲,一夜讓農民變市民,那樣的城鎮化會留下後患。
第六個特點是,更加重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適應汽車時代的變化。
由於需求的變化以及美國等國的頁岩油產出,油品的價格在2015年很大的幾率將會在低位運行,這對中國經濟利大於弊。
油價低位運行會促進經濟復甦,會帶動汽車行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
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城市道路的新建、擴建和改造,完善路網,搞好城市規劃,鼓勵民營資本進行停車場建設以適應汽車時代到來的新情況。
城鐵、地鐵、公交也會有大的投資建設和完善,方便中低收入群體出行。
不能簡單粗暴的採用侵害公民財產權利的尾號限行和限購的措施去限制汽車消費的需求,阻礙經濟的發展。

第七個特點是,更加註重民生事業的發展,更加註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經濟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其實就是為了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沒有民生的改善和發展,就是走偏的發展,民眾不能在發展中獲益,自然就會增加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應完善養老和醫療養老、保險制度,規范教育收費。把因公款消費節約下來的錢,去充實保險賬戶,穩定民眾的消費信心,提振民眾的消費預期。讓民眾敢於消費、樂於消費,消費提振必然形成經濟的良性循環。
新常態下,一系列的民生工程會讓民眾獲益。
比如醫療衛生行業、養老行業的發展會解決民眾就醫難、養老難的局面得以緩解。
比如,保障性住房建設,政府會承擔起更大的責任,為中低收入階層解決住房的問題。
比如,對貧困群體的救助會更加的成為常態,為競爭失敗者和勞動能力喪失者提供兜底的保障。
還有一個特點經濟發展的微觀行為會更加多的交由市場去決定。
政府會適應這個新常態,不斷的實現從管理型政府到服務型政府的轉變。負面清單制度會成為常態,政府的審批項目會逐步減少,對市場的公平競爭會更關注,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查處會更給力。
不論什麼形態的經濟發展都離不開經濟主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因此鼓勵群眾的首創精神,鼓勵大膽的試,大膽的闖,也會是新常態的應有之義。

閱讀全文

與中國分享經濟發展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