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為經濟社會發展

為經濟社會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6 21:52:48

㈠ 全面發展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普遍聯系的觀點。

普遍聯系作為一般哲學范疇,通常是指事物或現象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要素之間相互連結、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等相互關系。

在無限的宇宙中,聯系不是個別事物之間暫時的、特殊的關系,而是一切事物、現象和過程所共有的客觀的、普遍的本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發生著聯系;世界是萬事萬物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任何事物都是統一的聯系之網上的一個部分、成分或環節,都體現著普遍的聯系。

(1)為經濟社會發展擴展閱讀: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中央政治局分析認為,綜合判斷,雖然國際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充滿變數。

但我國發展仍然具備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條件,同時我國發展仍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有些還相當尖銳。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深入分析問題背後的原因,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緊緊抓住並切實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㈡ 人類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最為根本的保障是什麼

科技發展,當生產更加進一步的提高問題問題依舊有但會解決

㈢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什麼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

以人為本內,是胡錦容濤同志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核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過去的發展觀認為,發展就是經濟的快速運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高速增長,它忽視甚至損害人民群眾的需要和利益。

這種發展觀「見物不見人」,其實質是一種「以物為本」的思想,它和以人為本所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發展觀。



(3)為經濟社會發展擴展閱讀:

以人為本的發展要義

堅持以人為本,同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脈相承的。

新發展觀明確把以人為本作為發展的最高價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就是要把不斷滿足人的全面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

人類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會三個部分構成的,以人為本的新發展觀,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尋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總體性和諧發展。



㈣ 什麼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發展先進文化 ,建設文化強國。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㈤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是什麼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未來發展圍繞以下兩點為基礎發展:

1、穩中求進

「穩」是主基調,是大局。上半年我國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韌性更足、結構更優、質量更高,為我們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打下了堅實基礎。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首先就要做好「六穩」工作,即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以穩定宏觀經濟大局。

2、穩中求進

「進」是積極進取、奮發有為。如何「進」?就是要在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的基礎上,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就是要著眼解決新問題、應對新挑戰,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把穩定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穩」和「進」不是割裂的,而是辯證統一的,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必須把「穩」和「進」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我們講「穩」,不是消極應對、不思進取、自縛手腳,決不能面對外部環境發生的明顯變化無動於衷,決不能面對經濟運行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無所作為,而是要把該穩的堅決穩住,扎實做好「六穩」工作,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5)為經濟社會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使沿線各國通過合作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全球問題需要全球性的解決方案,各國必須展開合作。「一帶一路」倡議契合中國領導人提出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改革開放讓數億中國人擺脫了貧困,助力聯合國提前5年達成了千年發展目標中的這一條,即力爭在2015年前實現極端貧窮人口比例較1990年水平減半。

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評論員:穩中求進,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希望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更大成就

㈥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至今,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眾多條件,分析這些條件具體包括哪些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至今,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眾多條件,分析這些條件具體包括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家政治穩定,

㈦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及其特點是什麼

即指國家關於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的、總體的、長期的部署和謀劃。包括戰略目標、戰略步驟、戰略重點等等。其主要特點:一是根本性,即它所決定的是經濟發生子中的根本性而非次要性或細小的問題。二是全局性,即它所要解決的是全局性而不是個別性和局部性的問題。三是長期性,即它所要實現的是長期而不是短期內的任務。

㈧ 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以什麼為主題什麼為主線

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為主題,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

㈨ 為什麼說經濟社會的發展是以滿足人的需要為推動力的

經濟學角度而言,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反作用於生產,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在經濟發展中起到基礎性作用。
滿足人的需要,就是滿足人的消費需要。因此,可以是經濟社會的發展的推動力。

閱讀全文

與為經濟社會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