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看待疫情壓力下中國經濟的活力
疫情及防控工作的進展對於我國宏觀經濟及資本市場將有何影響?就此,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
劉鋒認為,如果能夠通過嚴格措施使疫情拐點在一季度出現,則疫情進展對於全年經濟的影響不必要過度悲觀。應科學客觀冷靜應對內外復雜局面,立足市場化思維激發經濟活力。宏觀政策應當全力施為,果斷降准降息。適度階段性給中小企業減免稅費。資本市場應著重引導機構投資者的理性投資行為,避免非理性的恐慌情緒宣洩。
客觀評估疫情對於宏觀經濟的影響
記者:您認為當前疫情對於經濟活動有多大影響?
劉鋒:疫情對於經濟活動到底有多大影響,首先應該弄清兩個關鍵因素:第一,疫情影響經濟的作用機制;第二,影響會持續多長時間。在此基礎上客觀評估疫情及全國防疫工作對於經濟和市場的影響。
從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機制看,主要是從防疫角度,各地主動(政府作為)或被動(居民部門自發)地限制並大量縮減經濟社會活動,導致人流、物流與資金流的萎縮而帶來需求緊縮。旅遊、餐飲、娛樂、酒店、交通運輸及零售等服務行業的終端需求顯著減少;隨著終端消費需求的減少,經由供應鏈傳導,整個經濟體系的生產、投資與進出口將會受到顯著影響,各類企業將面臨顯著增大的經營壓力;進而居民收入可能因上述形勢減少、失業人口可能因上述原因增加;財政收支與信用擴張受阻;最終經濟運行將因此而進一步放緩。
從疫情影響持續時間看,依據現有的疫病傳播速度和廣度、治療效率與公共衛生應對措施,並參考2003年SARS病毒傳播及消亡的經驗,預計疫情完全得到控制並消亡要到5~7月,也即初夏。換言之,有較大概率是整個事件會持續到第二季度,而一季度經濟運行將受到疫情進展的顯著影響,全年角度預計疫情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沖擊在0.5個百分點左右,估計2020年經濟增速將放緩至5.5%左右。考慮經濟政策對沖效果之後,估計實際經濟增長處於5.5%~6.0%的增速區間。
既不能輕視也無需恐慌
記者:那麼,經濟預期豈不是不容樂觀?
劉鋒: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既不能輕視也無需恐慌。預計2020年的就業與居民收入情況也會面臨顯著壓力,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估計高於2019年各月保持所在的5.0%~5.3%區間,對5.5%的控制線構成顯著壓力。但也應看到,上述經濟影響並未使得經濟增速和失業水平顯著滑出合理區間,況且2019年四季度開始,由於各項政策措施得力,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階段性反彈,屬於短周期復甦態勢,上遊行業出現一定的被動庫存回補也有利於對沖疫情帶來需求弱化,因此總體上不必對2020年的經濟增長過度悲觀。
對於因防疫需要而推遲的春節後復工對經濟的影響不必過於擔憂。最遲2月10日前後,全國經濟部門生產經營秩序將得到基本恢復。目前,廣東、福建、浙江、江蘇與上海等東南各省市已經要求非必要企業不早於2月9日(正月十六)24時復工。那麼,可以預見之後全國(除湖北之外)的生產經營秩序將基本恢復。根據國家專家組鍾南山院士及曾光教授的估計,正月十五左右現有防疫措施會看到效果,那麼整體上看3月開始全國生產經營將進入相對較好的狀態。
『貳』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面對國際國內經濟的下行,學前教育專業要如何發揮特長
學前教育發揮特長,就是照顧好孩子,孩子健康,就是最大的貢獻了!
『叄』 疫情影響經濟,香港有什麼應對措施
香港受到中美貿易戰、社會動盪,以及近月發生的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而帶來經濟下滑的壓力。為協助企業應對挑戰並減輕其負擔,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布多項支持企業和保障就業的措施。為應對疫情所帶來的挑戰,政府至 2020 年 4 月 8 日已宣布涉及 2,875 億港元(約 3180 億人民幣,占本地生產總值約百分之十)的一系列紓援措施,當中包括 2020/21 年度《財政預算案》的 1,200 億元紓困措施、第一輪 300 億元「防疫抗疫基金」和在 4 月8 日公布涉及 1,375 億元的多項措施。政府會繼續密切注視最新發展,在需要時適時採取新的紓困措施。
『肆』 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幾乎停擺,該如何穩定當前市場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 ,由於疫情迅速擴散嚴重影響了生產、投資、貿易、消費等領域,進而影響了全球的經濟發展。面對疫情人們應該繼續保持防範意識,不再引發大面積感染 。其次保障醫療體系高效運轉 ,讓病人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保證國民的健康,讓經濟能穩步運行 。很多企業的破產、轉型也意味著很多人面臨失業,降低失業率是目前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其次針對企業,也應該制定一些政策,企業在守法經營的前提下,政府給予一些競爭空間,讓每一個企業都有機會競爭,得到鍛煉。其次要維護好廣大群眾的利益,全民的利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進而帶動全民消費,促成各行各業的經濟發展。
『伍』 2020上半年,我國是如何協同使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使用貨幣政策與只相對應的影響,就是一定要增加進出口貨物。
『陸』 作為普通大學生如何防範和應對疫情引起的經濟衰退所帶來的挑戰
作為一名學生,還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吧,學好知識,以後再找工作。
『柒』 若美國應對疫情不力導致經濟被拖垮,對世界經濟影響究竟有多大
若美國經濟因疫情被拖垮,將對世界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惡劣影響甚至可能引發全球經濟大幅倒退。
3、若美國經濟被拖垮崩潰對中國、日本、歐盟的經濟貿易打擊是致命性的,而中國、日本和歐盟的貿易體系幾乎遍布全球各個貿易地區,所以若美國經濟崩潰則將直接導致全球性的經濟災難和危機,甚至有很大可能將引發全球經濟大幅倒退。
『捌』 巴西經濟持續受疫情影響,該如何重新恢復流動性
首先巴西的政府應該盡早解決這一次疫情,等到疫情完全控制之後,再開始實行經濟復甦同時,一定要採取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因為在此前的歷史進程中,巴西做出了很多次錯誤的戰略決定,導致了巴西的經濟走向發生了偏差。
同時巴西也應該呼籲世界做出正確的疫情防護,幫助世界共同度過這次疫情危機。因為現在已經實行的是全球化經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如果巴西的經濟好轉,可是其他經濟仍然持續惡劣,那麼巴西的農產品,原材料以及礦產品就沒有辦法進行出口,那麼巴西的經濟依然會持續性萎縮。
其次,巴西一定要在一起完全得到控制之前頒布一系列的措施,扶持中小企業減輕企業的壓力,同時想盡辦法增加一些新的就業崗位給那些失業人群,其次要鼓勵創新進行改革。因為巴西一直是新興經濟體,所以一直受到國外投資者的青睞,只要此時巴西能夠選擇正確的經濟戰略,那麼巴西的經濟就能夠在疫情結束之後得到快速的回暖。
『玖』 為應對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以下哪個國家己專門出台政策,支持本國企業將工廠
應該就是我國吧,因為我們國家的宏觀調控是比較厲害的,其他國家是調控的不是很好,我們的國企其實一旦發生什麼事情,他們就會首先承擔著一些作用。
『拾』 如何看待疫情後中國的經濟
疫情影響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節奏,而不是趨勢。
1、實力大、家底厚,基礎扎得牢。
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外匯儲備規模超過3。1萬億美元,為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生產的齊全性、規模性,金融市場的厚實性,使外生沖擊難以引起經濟趨勢性變化,更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充足「彈葯」。
2、動力足、潛力強,發展空間大。
中國仍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處於城鎮化過程中。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是「剛需」,不會因疫情而消失。中國擁有14億人口,超4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仍在穩步擴容,國內市場潛力巨大。
(10)疫情影響經濟如何應對擴展閱讀:
積極應對,努力實現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一是繼續對疫情嚴防嚴控。嚴防嚴控的關鍵是嚴在防控的意識,嚴在自控自律,嚴在日常防護措施,至於說非常時期、非常情況下採取的過分嚴厲措施,應該按照情況的變化,適時作出調整。作為地方來講,不能長時間停擺,必須根據疫情變化,對過去的隔離措施作出適當調整。
二是抓緊復工復產。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按照疫情風險劃分,差異化分區分類推進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