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國實行外匯管制是為了防止本幣貶值,但外匯管制使外幣供給變的緊俏,會使外匯匯率升值,反而導致本幣貶
首先 關於這兩點你都有所誤解,
1,外匯管制並不僅僅是為了防止本幣貶值,而是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不僅僅防止貶值,也防止過度升值。
2,關於外幣供給緊張導致升值這個理解也是錯誤的,這不是商品(雖然很多貨幣被稱為商品貨幣),外匯管制更多時候為了防止資產流出和過度流入以影響經濟穩定(配合外匯儲備),而關於本國貨幣的貶值神升值更多的時候是受到本國經濟數據,經濟政策,以及利息的影響。
PS,不是什麼時候都是物以稀為貴,所謂的推升匯率大多數是在利率的影響下出現套息交易,和套匯的投機交易,其他情況匯率變動是看本國經濟的。
⑵ 國家為什麼要實行外匯管制
原因:
1.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或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長期的國際收支逆差會給一國經濟帶來顯著的消極影響,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是政府的基本目標之一。政府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調節國際收支,但是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其他調節措施可能意味著較大代價。例如,政府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可能改善國際收支,但它會影響經濟發展速度,並使失業狀況惡化。
2、穩定本幣匯率,減少涉外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
匯率的頻繁地大幅度波動所造成的外匯風險會嚴重阻礙一國對外貿易和國際借貸活動的進行。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國家或有很強的借款能力的國家可以通過動用或借入儲備來穩定匯率。對於缺乏外匯儲備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外匯管制是穩定本幣對外幣的匯率的重要手段。
3.防止資本外逃或大規模的投機性資本流動,維護該國金融市場的穩定
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存在著非常多的可供投機資本利用的缺陷。例如,在經濟高速發展時商品價格、股票價格、房地產價格往往上升得高於其內在價值。在沒有外匯管制的情況下,這會吸引投機性資本流入,後者會顯著加劇價格信號的扭曲。一旦泡沫破滅,投機性資本外逃,又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造成經濟局勢迅速惡化。外匯管制是這些國家維護該國金融市場穩定運行的有效手段。
4.增加該國的國際儲備任何國家都需要持有一定數量的國際儲備資產。
國際儲備不足的國家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增加國際儲備,但是其中多數措施需要長期施行才能取得明顯成效。外匯管制有助於政府實現增加國際儲備的目的。
5.有效利用外匯資金,推動重點產業優先發展
外匯管制使政府擁有更大的對外匯運用的支配權。政府可以利用它限制某些商品進口,來保護該國的相應幼稚產業;或者向某些產業提供外匯,以扶植重點產業優先發展。
6.增強該國產品國際競爭能力
在該國企業不足以保證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的條件下,政府可以藉助於外匯管制為企業開拓國外市場。例如,規定官方匯率是外匯管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當政府直接調低本幣匯率時,或限制短期資本流入時,都有助於該國增加出口。
7.增強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指一國在金融國際化條件下具有抗拒內外金融風險和外部沖擊的能力。開放程度越高,一國維護金融安全的責任和壓力越大。影響金融安全的因素包括國內不良貸款、金融體制改革和監管等內部因素,也涉及外債規模和使用效益、國際游資沖擊等涉外因素。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經濟結構有種種缺陷,特別需要把外匯管製作為增強該國金融安全的手段。
⑶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經濟主要有哪些影響 和訊網
發展中國家要想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避開中等收入陷阱,不光要生產勞動搞實業發展,還要防範發展成果被剪羊毛割韭菜。上世紀末的東南亞經濟金融危機以及拉美國家長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都與因匯率波動而被西方國際資本洗劫盤剝有關。匯率波動對於開放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安全的影響很直接很嚴重。我國改革開放之初經濟實力落後,為了盡可能地規避匯率波動的影響,我們實行了外匯管制、匯率釘住美元的策略。我國有先見之明和自知之明,讓人民幣堅守家園但不搞人民幣國際化,將我國對外經濟主動地讓給外幣主要是美元來定價和交易結算。我國主動地付出了這個代價,但也成功地防範了匯率波動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防範了西方國際資本通過匯率戰洗劫盤剝我國經濟發展的成果,事實證明這個代價是值得的。反觀東南亞國家由於過早地不自量力地放棄外匯管制推進本幣國際化而成為匯率波動的戰敗方被人洗劫盤剝。
當我國經濟發展到上規模上水平的時候,我國初步建立了獨立自主又能開放包融的具有完整鏈條的規模龐大的現代產業體系及其標准體系的時候,就是到2005年的時候,我國匯改的時機終於成熟了,朝著放開外匯管制、匯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方向逐步地穩健地改革了。我國的實力終於到了既有能力防範匯率波動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同時又有能力讓人民幣走出去為我國對外經濟定價和交易結算的時候了,不必繼續付出讓美元給我國對外經濟定價和交易結算的代價了。用人民幣國際化來打破美元天花板對我國發展經濟的桎梏和寄生,來拓展和支撐我國發展經濟的新天地。2005年7月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保持了長期緩慢升值短期對美元匯率穩定的狀態,保持了10年的這個狀態是有利於境外接受和持有人民幣的,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但是,由於人民幣美元匯率短期保持穩定,這就有利於促進中美經濟往來也有利於美元為此定價和交易結算,這也讓人民幣很難取代美元為此定價和交易結算。這10年中國對美國出現超巨額順差的輸血供養美國的現象,中國出現超巨額外儲美紙又只能購買美債的現象,這就有人民幣美元匯率短期保持穩定以方便經濟往來的功勞,這也避免了因人民幣升值而影響美元包攬中美經濟往來的定價和交易結算。所以,你可以說這是雙贏,你更可以說血供美國以及美元包攬中美經濟往來的定價和交易結算這是由於中國實力仍然不夠強大而必須繼續付出的代價。
當我國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的時候,也就是我國境內經濟轉型升級初現成效、境外經濟隨著「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布局而開始大力拓展的時候,石油人民幣敢於也急需誕生的時候,就是到了2015年8月的時候,我國再次匯改的時機終於又成熟了,朝著獨立自主地市場化地自由波動的方向改革了,人民幣不再與美元保持短期匯率穩定了,與美元脫鉤了,人民幣匯率走勢開始了長期緩慢升值短期波動不定變化莫測的獨立自由的新姿勢。由於中國及亞太地區與西方國家的經濟往來主要是由美元定價和交易結算的,人民幣與美元匯率變化莫測地波動不穩這就不利於中美、中西方國家的經濟往來,進而不利於亞太國家與美國及其它西方國家經濟往來,所以你能看到美國和亞太地區的股市和匯率乃至西歐國家的股市也都受到影響而下跌。這次導致的動靜真的很大呀,這次的人民幣國際化動作以及之前的石油人民幣動作對美元霸權那是致命地打擊呀,打擊了美元為東西方國家的經濟往來的定價和交易結算,所以你也能看到必須由東風41東風5這些專門對付美國的大殺器的試射來為這次匯改開路呀。
那麼,為什麼中國股市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呢?因為中國是實體經濟,中國已成為資本和商品的主要輸出國,而且10年的人民幣國際化努力讓境外不缺人民幣了,讓境外對人民幣有一定的信心了,讓人民幣能夠為中國與其它國家的經濟往來定價和交易結算了。為什麼新姿勢以突然大跌開始呢?因為境外的人民幣老想著睡大覺也能保值增值賺錢,就是不想用來交易流通。大跌就是逼境外人民幣買中國東西,實現人民幣流通循環服務於國際經濟往來,排擠美元。為什麼中國不再在意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經濟往來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呢?因為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貿易和投資的總量已經夠高了不可能再高了;貿易順差也是空前出奇地超巨額,今年頭7個月的順差都達到了3000億美元了,還需要還能夠增加對西方國家出口嗎?中國總理都頭痛這么多外匯怎麼花出去了。這些也就是意味著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經濟往來關系發展到頂到頭了,中國對外經濟發展必須另尋出路,開辟新天地。新天地就是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布局,與相關國家大力大規模發展經濟往來,人民幣為其定價和交易結算就是順其自然、再好不過的了。西方國家如果還需要保持與中國的經濟往來,那就要多用人民幣來規避匯率波動對經濟往來的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要想更上一層樓,就必須想出這樣的辦法來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往來中多使用人民幣少使用美元。中國的買辦們是不希望用人民幣與西方乾爹們搞貿易搞投資的,但是為了規避匯率風險今後也得考慮多用人民幣了。真是個好辦法,而且是市場的辦法,用西方的市場辦法來打擊西方的貨幣霸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通過以上的三步走,就是貨幣戰爭的持久戰,就是先由戰略防禦再到戰略相持最後到戰略反攻的三步走,最終打破美元霸權實現人民幣國際化,規避匯率波動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實現中國國際崛起,實現西風壓倒東風向東風壓倒西的歷史轉變,帶領人類走向嶄新未來。這也可以說是毛澤東思想在市場經濟的靈活運用。東南亞國家和拉美國家不懂得本幣國際化要搞持久戰要分三步走,或者沒有實力搞持久戰和控制好三步走步伐。當今的俄羅斯也應該吸取盧布國際化被慘痛打擊的現實教訓,借鑒人民幣持久戰三步走經驗,不能過早和不自量力地維持和推進盧布國際化,應該退回國內先搞戰略防禦。為了更好地推進「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布局,更加便利地與相關國家發展經濟往來,今後人民幣與相關國家貨幣的短期匯率應該做到盡可能地穩定起來,至少要比人民幣美元匯率穩定,與其的長期匯率可以緩慢地變化。這樣彼此之間的相對穩定的匯率就有利於促進各方使用人民幣定價和交易結算,從而促進各方之間的經濟往來;這也能夠讓各方團結起來、相互幫助、一致對付共同的對手——霸權的美元。美元霸權讓美國對外經濟往來不受匯率波動影響,無論美元怎麼升值貶值,美元定價和交易結算能讓美國境內外經濟不受匯率波動影響。但是,美元加息是提高資金使用成本的,是不利於美國經濟復甦的,美國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加息的。一旦中國和其它國家一起打破了美元霸權,這就逼迫美國不得不加息來維持美元地位了;否則美元要面臨崩潰危險,美國也就完了。所以大家一起採取辦法打破美元霸權,這就要了美國命了,讓它再也無法復甦了。這是美國的命門,這也是美國集中精力維持美元霸權而不是主動退縮來集中精力復甦國內實體經濟的原因。
俺還注意到了,有人說匯率大貶是為了促進出口,為了減緩外資流出。俺覺得匯率下跌客觀上的確有這個作用,但顯然這些不是這次匯改的主要目的。俺也注意到了,央行發言人意思說基本面決定人民幣長期還會升值的,央行只是讓匯率更加市場化,也會用市場的辦法通過交易商干預匯率過度波動的。所以俺覺得在央行的授意下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會加大而且會是變化莫測的,不可能一直單邊穩定地貶值的,除非央行和匯率市場上的中國邪路派和腐敗分子的力量仍舊強大囂張。
⑷ 外匯流入太多的話對我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一方面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解決就業;另一方面:目前外匯流入太多,導致人民幣升值,而流入的外匯兌換成人民幣,導致市場上貨幣過多,物價上漲,還有地方上盲目招商引資,帶來環保等問題。
⑸ 為什麼要進行外匯管制
1、擴大本國的商品生產:通過外匯管制限制外國商品的輸入,促進本國商品輸出,以擴大本國的商品生產。通過外匯管制來限制威脅本國幼稚產業存在與發展同類廉價商品的大量進口,同時鼓勵本國產品出口,可以使國內幼稚產業在國內市場通過規模擴張而迅速成長起來,促進民族經濟的提升和發展。
2、保持國際收支平衡:通過外匯管制限制資本外逃和外匯投機,以穩定匯率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保持匯率穩定是發展對外經濟的先決條件,平衡國際收支是任何國家始終堅持的經濟政策目標之一。國際收支一旦惡化,本幣匯率下跌,導致資本外流,加劇國際收支逆差。運用外匯管制可以限制資本外逃和外匯投機,達到穩定匯率和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的目的。
3、穩定國內物價:通過外匯管制穩定國內物價,避免由於國際市場價格變動對國內經濟造成沖擊。外匯管制可以阻斷國際通貨膨脹的輸入。國際通貨膨脹可以通過商品貿易傳入國內,引發進口型的通貨膨脹,貨幣趨於堅挺的國家常面臨外國資本的沖擊,通過外匯管制,限制商品的進口和資本流入,阻斷國際通貨膨脹的傳入,維護國內物價水平的穩定。
(5)外匯管制對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外匯管制注意事項:
外管局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但按照我國《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出境人員攜帶外幣現鈔不應超過等值5000美元,如果超過5000美元,應向外匯指定銀行申領《攜帶證》。也就是個人攜帶外幣額度有限,如果大額的資金想帶出國,還是要應該採取其他方式。
對於還未在國外開立銀行賬戶的市民,可以辦理匯票後攜帶出國。個人匯票是銀行根據客戶要求簽發的,以外匯標明面額的,由客戶持有、攜帶,並到境外憑此辦理外匯支付或取款的銀行票據。因為一般剛出去留學的學生都沒有海外賬戶,可以攜帶匯票出國,並在國外的銀行辦理托收,轉存入用戶開設的海外賬戶內。
匯票需要支付一筆額外的手續費手續費,與電匯的相比較要便宜,但缺點是資金到賬慢,匯票跟市民到達國外後,要到國外銀行進行托收,10個工作日才能到賬。同時匯票通常還有有效期限,通常為半年。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丟失需要本人回原網點辦理掛失手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管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品生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際收支平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穩定物價
⑹ 單一匯率和多種匯率對國家經濟的影響
單一匯率「復匯率」的對稱。一國政府對本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兌換只規定一種兌換率。在實行單一匯率的國家,貿易、非貿易外匯收付均按一種匯率結算。
復匯率又稱「多元匯率」。「單一匯率」的對稱。一國在外匯管制情況下,對同一外國貨幣,因其目的不同,而規定不同的匯率。設置復匯率的主要目的在於:
(1)鼓勵或限制某些商品出口;
(2)鼓勵或限制某些貨物進口;
(3)鼓勵某些商品在國內生產;
(4)借高價賣出或低價買入以充實國庫。
比如德國在30年代曾對戰備物資的進口給予較優惠的匯率,對其他物品進口則以較高的匯率來兌換。
影響:限制國外游資流入;擴大出口,限制進口。
⑺ 當前中國採取了那些外匯管制的措施,並分析採取這些外匯管制的得與失在哪裡
外匯的話也是採取了很多的管制措施,然後他們可能會增長匯率。
⑻ 外匯管制的經濟效益
您好,經濟效益可以從收益和成本兩方面來看。
外匯管制的收益和成本分析:維持目前的匯率體制和匯率水平有何利弊?其收益在於匯率穩定,預期穩定,免除了匯率調整的弊,維持出口商的利益,使外貿的「馬車」作用繼續有效發揮。其成本在於匯率扭曲帶來了錯誤的市場信號和錯誤的資源配置,也使貨幣政策完全陷於被動,利率、准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都栓在匯率上,公開市場的長期單向操作,上萬億的央行票據發行。有人說,央行發行票據對沖外匯占款增加的基礎貨幣投放要付息,而將外匯存放國外或者購買美國國債要取利,因為美國國債的利率高於票據利率,因而是有利的。其實,如果考慮匯率風險,就很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從2002年以來,美元貶值了15%—20%,帶來的美元資產縮水損失應當計入。不僅如此,央行發行票據的初衷是通過對沖外匯占款達到緊縮貨幣,但是,由於票據期限很短,發行是回收了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到期時卻使流動性被動增加。這種用平抑流動性短期波動來應對長期性的流動性變化,無法從根本上收縮由外匯儲備增加導致的流動性的單邊擴大,而且過度使用有可能加劇流動性的短期波動(汪洋,呂江林,2004)。現在央行票據已經成為商業銀行進行信用擴張和營利的工具,進一步扭曲了貨幣市場,同時票據也到了贖回期,不僅要發新回舊,而且要進一步增發,以對應滾滾而來的資金流入。由此可見,維持現行匯率體制和匯率政策的弊大於利。然而,匯率改革的成本和收益卻不一定與此相同,這就提出了匯率改革的額外損失問題,不調整匯率的成本和收益反過來構成了調整匯率的收益和成本。另外還有幾項調整成本是必須計算的。一是由於匯率低估和升值預期,大量熱錢流入套利,升值後很大一部分必然流出。估計2003年流入的熱錢在600億美元左右,2004年又流入1000億美元。如果匯率升值10%,假定一半流出,升值的弊為80億美元;升值後流出880億美元。二是外商投資的利潤匯出。到2004年9月底,外商直接投資約5500億美元,按10%的利潤率計算,利潤為550億美元。如果一半再投資,升值後另一半(假定300億美元)匯出,升值的成本(凈損失)為30億美元;升值後匯出330億美元。兩項合計,升值成本(凈損失)為110億美元,這是升值不得不付的代價。升值後共流出1210億美元,是2004年外匯儲備增加額的一半多,目前的外匯儲備還能夠應對得起。此外,美、日、歐盟等國對我國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頗有微詞,使我國在政治上陷於被動,貿易摩擦也日漸增多。我國目前進行的匯率改革的成本收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升值對外商投資和對外貿易的影響。外商直接投資的數量主要取決於外商對投資利和風險的判斷和權衡。而影響外商決策的因素主要有東道國的外資優惠政策、生產成本、市場規模和匯率變動以及國際投資形勢。在優惠政策和生產成本以及國際投資形勢一定的情況下,外商投資主要取決於匯率變。
望採納~
⑼ 外匯管制是政府幹預經濟生活的一種政策工具對嗎
是的,現在外匯市場已經慢慢步入國內,我也是做外匯的
⑽ 外匯管制新規對匯率有影響嗎
1.匯率扭曲,不利於資源:合理配置無論是政府規定官方匯率,還是政府限制外匯買賣,都會使匯率偏離市場均衡匯率。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匯率扭曲主要表現在本幣匯率過高。這可能是由於政府為本幣規定了偏高的官方牌價,也可能是由於政府對外匯供求施加限制的結果。這種扭曲的匯率對資源配置有不利影響。首先,它會打擊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在發達國家普遍對農產品出口提供巨額補貼的情況下,世界農產品市場價格已經偏低;高估本幣匯率進一步降低了進口農產品的本幣價格,使發展中國家該國農產品價格隨之下降,這是許多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緩慢、城鄉差別較大的重要原因。其次,高估本幣匯率會普遍性地打擊該國的出口產業和進口替代產業,因為它抬高了該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並壓低了進口商品的本幣價格。最後,從世界范圍來看,匯率是指引國際資本流動的價格信號之一,匯率的扭曲使人們難以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本幣匯率過高不利於吸引外資,它使外資只能支配較少數量的該國實際資源;從長遠來看,這不利於該國的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國際競爭能力的提高。
2.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進程:
從世界范圍來看,外匯管制阻礙著自由多邊結算體系的形成,自然阻礙了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的正常進行。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高估本幣匯率和限制外匯自由交易會打擊出口企業的創匯積極性,而外匯短缺也影響該國進口貿易的發展。限制資本外流和限制投資收益迴流的做法也會打擊外商對該國投資的積極性。許多國家的經驗證明,要打破國際收支逆差、外匯儲備不足、外匯管制、對外開放程度低、經濟發展速度慢之間的惡性循環,需要在逐步取消外匯管制上尋找突破口。
3.出現外匯黑市,而且外匯官價和黑市並存可能帶來權錢交易:
當外匯牌價被顯著壓低之時,就很難避免外匯黑市的出現。當外匯黑市規模較大時,政府甚至不得不開放外匯調劑市場,使該國出現合法的雙軌制匯率。為了以較低的官價購買外匯,某些個人和企業可能向掌握外匯配給權的官員行賄,助長社會的腐敗風氣。對於世界經濟的長遠發展來說,各國逐步放寬和最終取消外匯管制是一種歷史趨勢,但是這將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需要實施一定程度的外匯管制,因為它們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經濟結構中存在不少缺陷,政府缺乏足夠的經濟實力運用經濟手段調節經濟運行。在當代游資充斥的國際金融市場上,市場機制本身也存在重大缺陷,完全聽任市場自發調節並非是各國最優的選擇。外匯管制是一把雙刃的劍,
它既能產生積極作用,又能帶來消極影響。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是在何種情況下實施何種外匯管制,在什麼條件下取消某種外匯管制,以及如何盡可能地利用外匯管制的積極作用,避免或減少其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