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漳州經濟開發區

漳州經濟開發區

發布時間:2020-11-26 16:53:14

『壹』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台商投資區是不是一樣的

不一樣
現在都屬於漳州管轄,但是不是同一個地方

『貳』 招商局漳州開發區公用事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招商局漳州開發區公用事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07月2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招商局漳州開發區內的公用事業建設、投資等。
法定代表人:鄭明輝
成立時間:1993-07-26
注冊資本:8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60410000075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漳州開發區南濱大道298號

『叄』 漳州龍池開發區的經濟建設

龍池開發區堅持通過項目帶動開發、滾動發展,逐步形成以外資企業為引擎、以優勢產業為支撐的發展格局。至08年2月,已有企業177家,已投產工業企業87家。 2008年全區共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億元,同比增長21.5%;實現工業總產值110.7億元,同比增長17.3%,其中,規模企業39家,規模工業產值110億元,同比增長17.1%,財政收入5.61億元;出口總額6.47億美元。龍池開發區2009年度全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5億元,比2008年增長15%;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125.35億元,比2008年增長15%; 規模工業企業達52家,凈增13家;全年總收入6.4億元,同比增長14.29%;外貿出口總額4.45億美元。.2010年規劃開發區產值將突破200億,稅收超8億。

『肆』 福建漳州藍田經濟開發區的介紹

福建漳州藍田經濟開發區位於漳州市龍文區,由藍田、龍文兩個省級工業區整合而成,總規劃面積10.19平方公里,開發區按照城中有園、園中有城的建設理念,不斷完善園區規劃建設。福建漳州藍田經濟開發區前身系1992年6月經福建省政府批准設立的漳州市藍田工業開發區,106年3月經福建省政府批准,藍田工業區、龍文工業區整合成立福建漳州藍田經濟開發區20,是漳州市第一個省級開發區。

『伍』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優勢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港條件優越。擁有岸線28公里,其中-8米以下深水岸線長達13公里,可規劃建設萬噸級以上泊位33個,有條件發展成為國際中轉港。
區內現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萬噸級以上泊位和多用途泊位13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8個,2個1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是福建省最大的集裝箱泊位,年吞吐能力達到3000萬噸以上。這里是國家一類口岸和首批對台直航口岸之一,已開通至美國、日本、韓國等外貿貨運航線和香港、台灣、上海、大連、青島、深圳等集裝箱航線。與之相配套的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邊檢等口岸聯檢部門和報關行、外輪代理等管理、服務和中介機構齊全。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四通八達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機場、鐵路均在1小時圈內。快艇往返廈門實現公交化,與廈門僅15分鍾航程。區內疏港公路連接縱貫全國南北的324、319國道及沿海高速公路。連接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廈門的廈漳跨海大橋於2008年動工,工程已全線貫通並可管制性試通車(不對社會車輛開放),計劃2013年5月正式通車運營,正式通車運營後漳州灣南北兩岸將融為一體,行車僅需25分鍾,經貿往來更加密集,形成半個小時生活圈。連接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區的漳州港尾鐵路於2009年底開工,建設工期3年。
貫穿全區的招銀疏港高速公路也於2009年底開工建設,預計2012年底完工,建成後將有效緩解港區快速集疏運問題。
同時,連接廈門島和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廈漳海底隧道作為「廈漳第二海上通道」也在加緊推進中,已列入海西建設規劃,將作為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開工建設。
(圖冊資料來源 )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具有科學性、長遠性,配套高標准。全區分為臨港工業區、行政科教商住區、高科技產業園區、港口工業區等四個功能區。
首期開發的臨港工業區按照城市化標准建設的供水、供電、通信和道路系統已經形成。建成了佔地12萬平方米的具國際標準的高爾夫球場、國際四星級標準的商務酒店、中高檔現代海岸住宅風格的公寓、寫字樓、海濱度假村、商業娛樂中心和加走湖公園等設施;設有幼兒園、實驗小學和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可滿足區內企業員工子女學習教育的需要。海內外知名的廈門大學漳州校區也落戶於此,在校生2萬多人,並建立產、學、研一體的高校科技園區,由此可為入區企業在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國務院批準的中國首個生態型人工島——雙魚島項目也落戶於此,面積達2.2平方公里,造島工程總投資達30億元,已於2010年2月5日開工建設,三年完成造島工程。這種開發模式對周邊海域影響最小,最貼合自然,又極富廈門灣特色。它將成為未來海西的新地標,集自然生態、人文科技景觀為一體,旅遊度假、體育休閑、文化娛樂和生態居住的聖地。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體制與國際接軌,實行一個窗口對外的管理模式,按照國際慣例和准則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和公平競爭機制。開發區管理者們以「投資者的成功才是我們的成功」為宗旨,為投資者提供從項目報批到開業投產的全方位、全天候優質服務,努力為投資者營造方便、快捷、仁愛、安全的生產和生活環境。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招商局漳州開發區有限公司實行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根據1992年福建省政府頒發的《招商局中銀漳州經濟開發區管理條例》,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在漳州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行使相當於一級地方政權組織職能,負責統一管理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行政事務,管委會與有限公司實行統一管理體制。
1993年省政府以閩政[1993]綜383號文,批准管委會在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范圍內行使地市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認真落實並履行《管理條例》,各職能部門按照條例精神對口職權已介面到位。漳州市先後派出公安、工商、國稅、地稅、國土、交警、消防、邊防等單位入區開展工作。中行、建行、保險、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也在區內設置機構,開展業務。海關、國檢、海事、邊檢等口岸聯檢單位也相繼入駐開發區。
為開發區充分利用省、市政府賦予的管理許可權和職能,為加強軟環境建設奠定了基礎。為保障開發區長遠及可持續性發展,經漳州市政府和招商局集團批准,漳州開發區自2002年3月12日開始,全面實施「區地合一」體制。開發區的行政管轄權延伸至紅線范圍內所轄區域,規劃控制區達到56.17平方公里。
2010年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給福建省人民政府、商務部下發了《關於漳州招商局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漳州招商局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

『陸』 龍海縣的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區

2010年04月國務院批准原龍海市管轄的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直屬於漳州市政府管轄。該區分為臨港工業區、行政科教商住區、高科技產業園區、港口工業區四個功能區,以及國務院批準的國內首個生態型人工島--漳州雙魚島。 2012年1月,國務院批准同意將龍海市角美鎮,角美開發區、龍池開發區設立國家級漳州台商投資區管轄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漳州台商投資區下轄角美鎮、福龍開發區、龍池開發區 鎮/開發區片區下轄地區角美鎮 角美片區共和社區、解放社區、僑興社區、團結社區、下士社區、社頭村、田裡村、龍田村、龍江村、鋪透村石美片區石美社區、石美村、南門村、沙坂村、埭頭村、埔尾村、蔡店村、東山村、石厝村、橋頭村、西邊村東美片區東美社區、江東社區、東美村、玉江村、流傳村、楊厝村、恆倉村、吳宅村、坂美村、課堂村、沙洲村、內丁農場、江東農場福龍開發區洪岱村,上房村、福井村、蒼坂農場、角美工業園、福龍工業園龍池開發區 龍池社區、白礁村、鴻漸村、金山村、錦宅村、龍池工業園、文圃工業園 2014年9月,國務院批准同意將南靖高新區,圓山新城(龍海市顏厝鎮、九湖鎮、程溪鎮大部分區域以及薌城區橋南片區)、薌城區天寶鎮成立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轄靖城鎮,橋南,天寶鎮,程溪鎮,九湖鎮,顏厝鎮。 直轄 靖城鎮蘭陵社區、草坂村、靖城村、湖林村、東阪村、靖安村、大房村、草前村、天口村、古湖村、徑里村、滄溪村、部前村、游坑村、武林村、下割村、龍合村、下魏村、鄭店村、田邊村、珩坑村、湖山村、瀝陽村、阡橋村、尚寨村、院前村 橋南南山社區、大橋社區、南星村天寶鎮天寶居委會、天寶村、山美村、路邊村、塔尾村、墨溪村、田寮村、後巷村、珠里村、茶鋪村、張坑村、鳳園村、後塘村、過塘村、大寨村、月嶺村、盤谷村、後寨村、洪坑村、仙都村、埔里村程溪鎮 程溪居委會、白雲村、下庄村、內雲村、南坑村、後安村、頂葉村、下葉村、和山村、葉侖村、塔潭村、東馬村、東樓村、粗坑村、上坪村、人家村、浮山村、東頭村、官園村、洋奎村、奎坑村、浮山農場九湖鎮荔都社區、琪塘村、嶺兜村、九湖村、庵兜村、小梅溪村、大梅溪村、田中央村、洋坪村、蔡坂村、下庵村、新塘村、新春村、林下村、鄒塘村、蔡坑村、衍後村、長福村、埔美山村、恆春村、馬嶺村、木棉村、林前村、田墘村、內寮農場顏厝鎮長邊村、水頭村、洪坂村、馬州村、丹州村、洪塘村、下宮村、田址村、東珊村、顏厝村、宅前村、上洋村、 路邊村、巧山村、庵前村、後壠村、石牌村、下半林村、園中村、上溪村、長社農場 1960年龍溪、海澄合並為龍海縣時,縣城由縣級漳州市和海澄縣城遷至石碼鎮。
石碼位於縣域中部,九龍江北溪、西溪匯流處下端的錦江南岸,西距漳州薌城21公里,東距廈門特區18海里。鎮區東與海澄鎮山後村交界,西與榜山鄉平寧村接壤,南至高坑村,北靠錦江及紫泥鄉,面積3.34平方公里。
石碼原名石溪。宋初屬龍溪縣始安鄉惠恩里,淳祐間屬龍溪縣十一都地。元仍之。明代為十一都錦江社。弘治元年(1488年)置錦江埠。嘉靖初,沿江壘石築壩,因名石碼,五年(1526年)建石碼鎮。清順治元年(1644年)設立文武官署和水陸關卡,遂成為「郡之門戶」。康熙元年(1662)年建石碼城,駐水師,五十九年,江東柳營司移駐石碼。乾隆八年(1743年)置石碼廳,五十四年起兼轄龍溪、海澄、南靖、長泰四縣的海防。宣統年間立憲、石碼為第六區,設鎮自治會。民國2年擬建「石碼縣」而未果,4年駐縣佐。25年8月設石碼特種區,與龍溪縣分治,直屬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27年8月石碼特種區改為普通區,還屬龍溪縣,翌年屬龍溪縣第六區,31年屬龍溪縣石碼區,民國34年撤區改為石碼鎮。1950年屬龍溪縣第三區,1955年改稱石碼區,1958年4月撤區改為石碼鎮。1960年石碼成為龍海縣治所在地。
黨政機關駐地:中共龍海縣委員會,1960年設在920路114號;1964年4月遷至大埕路28號今址。龍海縣人民政府,1960年(時稱龍海縣人民委員會)設在新華路85號樓房;1962年遷至高坑辦公大樓(今縣人武部址);1979年(時稱龍海縣革命委員會)遷至大埕路28號今址。石碼鎮人民政府,今設在公園西路32號。
石碼鎮1991年轄9個居民委員會,4個村民委員會。

『柒』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概況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開發區,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漳州灣,處在上海、台灣、香港三大經濟區的中間地帶,是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漳州市港口經濟發展的龍頭。
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56.17平方公里,由招商局集團、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漳州市人民政府、龍海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港航管理局聯合開發,招商局集團負責經營管理。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有限公司實行統一的管理體制,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管委會行使地市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統轄開發區的一切行政事務。
自1992年12月28日動工興建以來,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高起點、高水平、高標准規劃開發,以港口為龍頭,狠抓基礎設施配套,累計投入基礎建設與配套資金百億元,完成移山填海土石方量8000多萬立方米,造地10.23平方公里,開發規模達19.42平方公里,具備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開發區優越的投資環境吸引各類企業紛至沓來。開發區全力打造廈門灣南岸港航物流、臨港工業、高尚人居新天地,積極培育金屬製品加工業、交通機械製造業、糧油食品加工業三個百億元產業集群。已有來自美國、德國、荷蘭等國家和我國香港、台灣地區的400多家中外企業落戶,總投資達30多億美元。

『捌』 福建漳州藍田經濟開發區的開發區

整合後的開發區改變以前市、區兩級管理的體制,歸屬龍文區政府管轄。 開發區地處漳州市未來行政、經濟、文化中心的龍文區腹地。龍文區屬九龍江沖積平原,區內三面臨江,水網稠密;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4攝氏度,無霜期330天,年平均降雨量1450mm,年平均日照時數4430小時。 開發區產業布局為輕型、低能耗、輕污染及高新技術產業。據官方網站顯示,開發區擁有國家級高科技企業7家、國家火炬科技項目2個、博士後工作站2個,5個品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省名牌產品、著名商標40個。

閱讀全文

與漳州經濟開發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