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未來廣西最具發展潛力有哪些城市
第一位:南寧——作為廣西的首府、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廣西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排第一是理所當然。
第二位:柳州——廣西第一工業重鎮,工業產值廣西第一,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廣西的重要鐵路樞紐,地處八桂要沖腹地,排名第二必無異議。
第三位:梧州——曾是廣西首府和工商業龍頭老大,成立自治區後因各種原因累被邊緣化,鐵路不通,公路等級低等因素制約,發展每況愈下,但遂著洛湛鐵路、南廣高鐵、廣梧高速、南梧高速、桂梧高速的建成,打破了制約發展的瓶頸,梧州的粵港情結和兩廣通道要沖,必使其成為粵港澳客商投資的首選地,中短期發展大可有趕柳超柳之勢,排名第三眾望所歸。
第四位:貴港——八桂中心地帶,座落廣西最大的潯郁平原,廣西內河大港,全區鐵路、公路樞紐,排第四理所當然。
第五位:桂林——廣西最具盛名的旅遊城市,高精工業有一定基礎,其盛源自得天獨厚的山水,但也終為山水所累,發展受到制約,保護大自然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為了不破壞天造地設的桂林山水,城市發展受到限制,只好屈居第五。
第六位:北海——沿海及南寧為主的城市提出的南北欽防戰略,北部灣出海通道的建設及臨海工業的建立,北海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因全中國的沿海港口城市太多,加上北海的區域優勢有限,分流到北海的出海貨物也不會太多,加上沒有大江河缺水也是制約北海發展的瓶頸,排名第六也是恰當之選。
第七位:玉林——因地處平原,在此之前也屬廣西較富裕地區,但遂著梧州的交通硬體的完善,大大削弱了玉林的優勢,過去以黎湛鐵路而稱雄的日子已不復存在,加上缺水也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據此玉林雖有發展空間,但較為有限,以後仍適宜以發展農業為業,不宜作為建設大城市的適合選址,排名第七也算合理。
其餘,百色、欽州、防城港、來賓、河池分別排第八、九、十、十一、十二位,百色地處邊遠,各種發展皆受制約,唯有天賜的平果鋁為百色搶到第八的位置,欽、防二市地處沿海是其優勢,但缺水沿邊是缺點,缺水制約人口發展、沿邊欠安全,且分流此二處的出口貨物有限,雖可有限度發展沿海工業,可是有限度,排名九、十不冤。
B. 廣西經濟最發達的三座城市,未來哪座城市更有前景,你
廣西欽州市就是其中一個,所以很看好老家北部灣中心海邊城市,房價現在也開始漲價了
C. 未來10年貴州會趕超廣西嗎
不知道你說的是拿方面。但是貴州在未來10年,肯定有很多方面會超過廣西的。因為貴州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氣候。從最近幾年的發展趨勢看,在不久的將來,貴州會成為整個西南甚至全國經濟強省。
D. 廣西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目前廣西大力開展對周邊國家的經濟和貿易合作,且在國家「兩帶一路」的宏觀政策下,我想廣西未來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E. 廣西未來10年經濟比得上江西省
廣西是海省份,經濟一直排在江西前面,想追上廣西太難!
F. 中國廣西經濟未來十年如何發展
【標准】第一個重點就是積極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區的合作,利用中國—東盟「一軸兩翼」區域合作戰略,把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的一極。要完善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基礎設施,重中之重是把北部灣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發展上來,真正發揮其龍頭作用。在產業布局方面要給予傾斜。目前有個問題,產業布局方面難度大。廣西的鋁毫無疑問是一大優勢,但目前廣西各市提出建鋁工業園區有12個,自治區黨委、政府一定要下決心,一定要把廣西的優勢產業集中布局在沿海。
北部灣的物流要發展起來,要建設成一等級大港,從基礎設施建設來說,鐵路、公路、港口都很重要,特別是港口建設要有一個新的飛躍,建設一批10萬噸級、20萬噸級甚至30萬噸級的碼頭,使其吞吐能力達到億噸以上,與廣西經濟總量相匹配,甚至超前。
把北部灣(廣西)經濟區打造成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構造金融平台,籌措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建設需要的資金,盡快組建好北部灣銀行、發展基金、投資公司等。
二是集中力量把一批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起來。在廣西「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有一批產業項目,如鋁加工業、欽州特大型煉油廠加工基地建成,爭取2008年投產,加工能力過1000萬噸以上,完成相關配套產業;以汽車、工程機械為龍頭,把廣西工業發展起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已經提出的13大重點產業規劃已經討論通過,很快就要頒布,包括林漿紙、醫葯、生物制能、食品加工、製糖等。
三是推進城鎮化建設,使城鎮化水平在「十一五」末達到40%以上,通過建設「四群四帶」,建設沿海城市群,真正打造一批具有集聚人口、具有輻射、擴散能力的城市群。
四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通過提高農業綜合開發能力,發展廣西熱帶、亞熱帶資源優勢,把廣西糖業、水果、生物質能、中草葯基地、林漿紙基地等建立起來,通過農業產業化這一個重要的手段,實施「十百千」工程,建設10個銷售收入達到全國前列的大型農業產業化企業,帶動一批農民發展起來。農村的道路建設、電力、衛生、教育、能源等也要充分發展。
G. 廣西柳州未來的經濟發展怎樣
廣西未來來的北部灣經源濟區前景看好,臨海工業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主要發展化石工業,物流等,柳州是目前廣西最大的工業體,在廣西優勢明顯,依託東盟經濟貿易區,對柳州的汽車,機械,化工等產業有較大的利好,柳州未來還是西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一旦西江發展起來,柳州前途不可限量,不僅樞紐地位更加穩固,三產也將獲得極大的發展,柳州目前柳南區的工業實力最強,三產是城中區最強。
H. 廣西的未來發展趨向是什麼
從"泛珠"略談廣西未來發展!
"泛珠"具體的全稱應是:泛珠江三角洲(既泛珠"9+2"區域合作區)."9+2"省份包括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貴州省,雲南省,四川省,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廣西與廣東合稱"兩廣","兩廣"自古是一家,廣西"近水樓台",按常理上來講,廣西的發展應該是如花似錦,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廣西卻是中國西部一個落後地區,一個落後省份,基礎薄弱,工業化及現代化程度落後於全國水平!"泛珠"理念從提出到得以實踐,廣西地理優勢與其它"泛珠"省份相比之下,更顯優越!擁有北部灣沿海地帶及黃金水道"西江"沿帶地區的廣西,如何更好參與到"泛珠"區域合作中?值得廣西人好好思考,更值得廣西高層為之深思.
泛珠9+2合作論壇"於舉辦了四屆,第五屆將會在2008年由我們廣西承辦!廣西機遇與挑戰同行,如何抉擇廣西"泛珠"命運?我想,廣西重點抓好兩點,理順兩點,參與到"泛珠"區域合作中會得到更多"雙贏"!
一:重點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跨省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廣西與"泛珠"省份的交通連接,主要是依靠鐵路,這體現在與雲南省,貴州省,湖南省的交通連接上,廣西的"南昆鐵路","黔桂鐵路"及"湘桂鐵路"都是三條重要跨省交通要脈.雖然鐵路基礎設施廣西顯得比較"發達",然而公路卻是廣西很薄弱的環節.我們廣西擁有高速公路里程雖然在全國排位中上游,但是跨省份的高速公路卻極少,廣西連接廣東省的高速公路有幾條?查下地圖,只有廣梧高速是已建成通車的,南廣高速公路仍未完全完工呢,而廣賀高速只建成賀州鍾山至桂林平樂段,這樣的跨省高速公路里程,試問,又如何與廣東實現快速聯通呢?我們的經濟又如何承接廣東的產業轉移呢?兩廣來往一直很繁忙,南梧公路,綿綿千里,卻還是一條二級公路?為什麼廣西不重視下這條出粵大動脈呢?難道廣西高層沒慧眼嗎?難道廣西人真的自閉自封,不願接受廣東經濟的輻射和帶動?太多的疑團和不解,讓我對廣西發展顯得一次失望又失望.
二,重點抓好政府建設及幹部作風,投資環境建設.
廣西之所以落後,很大原因是"自食其果",我覺得,廣西如果擁有一個高效率,廉潔公道的政府,那廣西的今天不應是這樣的成就,也不會是落後地區!
三,理順廣西發展大局!
廣西的大局是什麼?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不發展只會越來越落後."北部灣(廣西)經濟"是廣西未來的大局一點也不值得疑慮.我覺得,雖然劉書記調離廣西,但廣西的道路始終是靠自己去走,去探索.廣西沿海地區無疑是廣西崛起的籌碼賭注,廣西明天是輸是贏?很大程度已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成敗所決定.
四,理順廣西的發展道路.
廣西的十一五規劃是:把廣西打造成中國與東盟的商務基地,製造業中心,積極開展更多區域合作與嘗試.廣西與東盟,廣西與泛珠,雖然是兩個區域合作話題,但卻可以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所以把他們相提並論,我覺得廣西更應融入"泛珠"省份合作中去,使廣西積累參與區域合作經驗,更好促進與東盟國家的合作與交流.
"泛珠合作發展論壇"2008年來到廣西,廣西,你作好准備了嗎?
I. 廣西在未來十年有什麼計劃
如果這樣的情況正常哪么幾年會是怎麼樣的呢,最終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不知道,起碼10年還是趕不上廣東的,廣東改革20年了,怎麼一下子就超過?
打個比喻:廣西像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廣東就象美國經濟的發展,雖然廣西增長率高,但底子薄,還是不如廣東的.
1 廣西十四城市實力排名
1、南寧市(在東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開放城市政策後,經濟飛速發展廣西城市的老大)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簡稱"邕",擁有1680多年的歷史。從遠古到近代,這座城市都在不斷的創新發展,時至今天,它是中國西部各省區唯一沿海的省會城市,是中國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樞紐城市,是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溝通中國和東盟的前沿城市。2004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88.86億元,財政收入74.63億元,
2、柳州市(強大的工業體系使柳州屈居南寧穩居廣西第二把手把交椅)
又稱龍城,是以工業為主、綜合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山水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名城。全市轄六縣四區,總面積18686平方公里,總人口351.3萬人,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和承東啟西的地理位置,構成了柳州的稟賦特色,日趨發展的工業經濟彰顯著柳州的時代特徵。2003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27.82億元,財政收入58.18億元,
3、桂林市
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它地處廣西東北部,是桂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桂林市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過去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得到緩解,城市建設和改造步伐加快,現代化國際旅遊城市構架初步形成。「十五」期爭取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40億元,城市建設有重大進展。
4、玉林市(繁榮的民營經濟,和眾多的消費人口,支撐玉林保持桂東南老大廣西四哥的位置)
所轄二區五縣市的建成面積達 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區常駐人口近40萬人;以北流、容縣、陸川、博白、福綿、興業、玉州為衛星城,使玉林成為具有亞熱帶風光的園林式現代化城市1996年,國民生產總值達154.25億元(90年鄉鎮企業在廣西、在全國享有盛名,是玉林經濟具活力的增長點。
建立了以機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葯、糖紙、化工、卷煙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培養出以玉柴機器、玉林制葯、廣西運美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業集團。
5、北海市(從地產泡沫中走出,開始謀求新的機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臨海工業造就北海迅猛發展使之超過老工業城市梧州,屈居第五)
近十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年是2004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58.1億元,增長12.1%,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40.8億元、52.9億元、64.4億元,
6、梧州市(隨著鐵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廣東輻射的效果初步顯現成為兩廣樞紐,開始聚積底氣准備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發展的第一步)區位優勢比較明顯。梧州市是我國西部大開發12省(市)區中最靠近粵港澳的城市,是廣西乃至西南地區接受粵港澳台地區產業、技術、資金轉移的最前沿地區。東鄰廣東,南接玉林,西連貴港,北通賀州、桂林。潯江、桂江匯於市區為西江。三江交匯處黃綠分明,人稱鴛鴦江。梧州集廣西水流85%以上,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與粵港澳一水相連。水路距廣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門384公里,為廣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對外貿易歷史,設施齊全,基礎較好,與世界五大洲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梧州市是廣西最早的工業基地。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電、火柴、肥皂、電池、機械、紡織、治煉、醫葯、化工等行業就享有盛譽。林化林產工業、輕化工業、食品工業、房地產業、對外貿易已發展成為梧州的優勢產業。
7、欽州市(整合為一個經濟體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飛速發展)
是廣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塊寶地。這里氣候溫和宜人,河流水庫眾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然資源豐富,依水臨海,山川美麗,游覽風景迷人,名優產品繁花似錦,有興旺發達的農業。也有大有可為的海洋捕撈養殖業,城鄉市場廣闊,開發建設有著很大潛在優勢。全市工業目前已形成製糖、醫葯、食品加工製造、建材、化工等為主的地方工業體系。製糖、醫葯工業是全市的兩大支柱.
8、防城港市(獨特的區位優勢,
決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開發戰略格局中居於特殊的戰略地位。)
是1993年5月23日設立的地級沿海開放城市。防城港市因港而得名,依港而發展。全市擁有大小港口10多個,其中防城港是廣西乃至中國西部第一大港,是全國樞紐港之一,以水深、避風、不淤積、航道短和可用岸線長而著稱於世。,年吞吐量超過1300萬噸,與71個國家和地區的227個港口通商通航,躋身全國大港行列。21世紀的防城港已成為大西南與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國貿易往來最現實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
9、貴港市(經過十幾年的工業建設,已經走上了工業強大穩定發展的道路)
1998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02億元,比上年增長7.3%,財政收入8.08億元,增長10.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64億元,增長14%。目前,貴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工業新格局,是廣西新興的工業基地。形成了製糖、造紙、建材等支柱產業以及機電、化工、冶金、紡織、醫葯、皮革、食品、印刷等10多
10、百色市(新型的工業建設和南貴昆經濟圈中心等優勢開始化為百色發展的實際動力)
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02.99億元,增長15.3%;財政收入完成24.7億元,政府決定把百色打造為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鋁工業基地。如果我這輩子註定要孤單,我會選擇在路上漂泊一生。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陌生的地方認識喜歡的陌生人,可以是朋友、兄弟甚至知已,我只需要陪伴。然後和自己喜歡的陌生人握手,擁抱,一起看繁華世界人間蒼涼,然後告別,然後期待下一次驚喜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