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發布時間:2020-11-26 13:32:39

① 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

中國仍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同時,作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去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中國的工業製成品仍在滿足著世界需求。這些數據均顯示出中國經濟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仍然巨大。

②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誰對中國的經濟影響力最大

中國經濟總量達到82萬億元,而你列舉的這四個城市經濟量最大的也不過是上海的3萬億元,只佔了中國經濟總量的3.67%,因此僅僅一個3-4萬億元是無法影響全國的,或者說這幾個特大城市中誰也無法單獨影響82萬億元的中國經濟,但如果排名前十位的大城市聯合起來,那將對全國經濟具有重大意義。所以,中國經濟是由無數個城市和農村構成的,經濟基數太大了,相對之下個別城市的經濟影響力都是有限的,實在不好說誰的影響力最大。

③ 現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是誰

2003年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 郎咸平教授簡介
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博士,長江商學院(首席)教授,2003年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沃頓商學院,密西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最高學術級別的(首席)教授,搜狐首席經濟顧問,世界銀行、深交所和香港政府財經事務局公司治理顧問,被中小投資者贊譽的「郎監管」,1990年金融學論文引用率排名全世界第一,暢銷書《公司治理》的作者。 在大眾心目中,郎咸平是位觀點鮮明而且具有世界級學術成就、在中國博得極高知名度的大師級學者。他在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於1986年以創世界紀錄的兩年半時間連拿金融學碩士和博士學位。郎教授曾經執教於多家知名的商學院,其中包括沃頓商學院、密歇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等,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最高學術級別的(首席)教授和長江商學院金融學講座教授。郎教授曾擔任世界銀行、深交所和香港政府財經事務局公司治理顧問。

郎教授曾於1998-2001在世界銀行擔任公司治理顧問,致力於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護小股民權益的課題。在東亞地區,此項研究尚屬首次。其論文在美國最富盛名的《2000年金融經濟學期刊》、《2002年美國金融學會期刊》發表,被專業學者、研究人員及《經濟學家》、《華爾街日報》等知名媒體廣泛引用,並且被收存在美國國會圖書館。

郎咸平作為世界級的公司治理和金融專家,主要致力於公司監管、項目融資、直接投資、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破產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根據統計:郎咸平的破產論文和另一篇有關公司兼並論文同時被列入全世界引用率最高的28篇公司財金方面論文。有四篇論文被《金融經濟學期刊》評為「明星論文」。 郎咸平作為金融學家在經濟(管理)學界極富盛名。被列入2002、2003年世界經濟學家名人錄中。而且大多數世界通用的金融管理教科書均引用郎咸平的論文。

郎咸平教授2001年下半年,在國內股市極力推廣「辯方舉證」 以及「集體訴訟」 措施以保護小股民的正當權益。他的觀點受到媒體, 學術界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視, 因此被媒體尊稱為 「郎監管」。眾多的知名媒體報道了郎咸平對各項法律、政治和經濟的觀點。根據《深圳特區報》的統計,郎咸平的觀點以網頁數而言列全國財經人物之前矛。

2003年6月提出制度化解決民企原罪的問題,並被遠在海外的仰融委託,出任「獨立第三方」,為制度化解決日益突出的民營企業與主管部門矛盾的問題進行積極探索。

2003年9月,當關於人民幣匯率的問題討論進入白熱化的階段,郎咸平在廣州某論壇一語「人民幣應該再貶值2%以打擊進入中國市場的游資」,再次驚動天下人。

2003年以來,他把主要精力轉向企業戰略研究,為企業高管人士進行「公司治理與企業戰略」剖析,被稱為「中國民營企業教父」。

2004年郎教授提出「中國企業如要做大做強,只會造成悲劇!」的論點,又在中國企業界掀起了軒然大波。2004年八、九月間郎咸平教授用最為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痛陳國企改革中的國有資產流失弊病,質疑某些企業侵吞國資,並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國退民進」式的國企產權改革已步入誤區。引起巨大的影響,被稱之為「郎旋風」。

④ 中國經濟的影響力有多大

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回升至6.9%,繼續位居世界前列。據世界銀行估測,2017年世界經濟增速為3%左右,按此增速計算,2017年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的比重提高到了15.3%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4%左右。

中國進口貿易是世界經濟再平衡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中國進口需求迅速擴大,為國際貿易繁榮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有效促進了世界經濟再平衡。根據世界銀行統計,2011—2016年,中國進口貨物和服務總額佔全球進口市場的份額由8.4%提高到了9.7%,提高1.3個百分點,而同期美國、歐元區和日本三大發達經濟體的進口份額下降了0.4個百分點。

2017年,中國進口繼續穩健增長,對世界貿易增長的貢獻進一步提高。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17年1—10月份,中國進口(按美元計)增速分別比美國、德國、日本和全球高10.4、8.1、7.6和6.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中國進口增長對全球進口增長貢獻率達17%,進口佔全球份額提高到10.2%。

中國還是世界重要的大宗商品進口國,2017年中國進口原油、鐵礦砂、大豆等商品量刷新紀錄,分別達4.2億噸、10.75億噸、9554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5%、10.1%、13.9%,進口均價分別上漲29.6%、28.6%、5%,對穩定大宗商品價格,拉動原材料出口國經濟復甦起到了重要作用。

實際上,中國改革開放為世界提供了新的重要機遇。

中國經濟在世界的影響日益擴大!

⑤ 為什麼要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國有經濟是我國抄社會主義的主襲體經濟成分,增強其活力,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升級以及社會財富增長,增強我國經濟在全球內的競爭力;
因我國是公有經濟佔主體地位,關繫到國計民生,增強其控制力和影響力也就是確保公有主體佔主導地位,確保公有經濟性質不變。
只有國有經濟有了活力,經濟增長質量才能得到保證,才能增強我國經濟的厚度和深度,才能提供其他各形式經濟成分以廣闊的市場和空間發展,相互促進。

⑥ 中國對亞洲經濟影響力將超美國是真的嗎

日媒1月7日報道稱,原本依賴美國的亞洲經濟結構正迎來重大轉折期。到2030年前後,中國對亞洲各國(包括日本)的經濟影響力將超過美國,亞洲地區的「中國化」進程將加快。

美國在戰後對於亞洲各國而言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國,長期占據各國出口對象排行榜首位。然而,在2010年,東盟對中國的出口額就已經超過對美國的出口額。2016年,東盟對中國出口額達1430億美元,比對美國出口額高出約9%。

到2030年,中國1%的需求對日本的經濟拉動效果是46億美元,比2015年增加約60%,中國1%的需求對日本和東盟五國的經濟拉動效果之和是美國產生的拉動效果的1.4倍。2015年,中國1%的需求對日本的經濟拉動效果和日本名義GDP之比是0.064%,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升至0.096%。中國1%的需求對東盟五國的經濟拉動效果和東盟五國名義GDP之比到2030年將達0.074%。

報道稱,從全世界來看,美國到2030年對世界各國經濟的拉動效果將為529億美元,仍比中國多20%以上。但由於地理位置近等原因,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將大大高於美國。美國一「打噴嚏」亞洲都得「肺炎」的時代將成為過去式。

⑦ 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開始獲得公認了嗎

據報道,日前相關部門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整體形象好感度穩中有升,隨著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獲得公認,正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

中國企業給當地帶來了資金、技術和就業機會。在海外受訪者眼中,中國企業的進入與發展給當地帶來了新的資金技術,並增加了就業機會。與2015年相比,認為中國企業影響當地企業和品牌發展的人群比例明顯減少。

希望中國的影響力可以持續提升!

⑧ 歷史上有經濟影響力很強,文化影響力卻很弱的國家嗎

這類國家在世界上有不少,比方說韓國就是一個例子,韓國雖然經濟非常的強勁,GDP總量已經超過了俄羅斯,人均GDP也已經進入了發達國家的標准,可以發展速度的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韓國畢竟國土面積非常狹小,在政治上也是依附於美國,所以韓國的文化很難擁有輸出影響力,雖然韓流文化的影響力在東亞地區還是很大的,但是到了歐美國家就屬於小眾文化了,反而是日本的娛樂文化,在歐美國家還是挺受歡迎的。
再者韓國在政治上面依附美國,這也就說明了韓國沒有足夠的政治地位和話語權,終究還是地方小國,雖然GDP超過了俄羅斯,但是論世界上的話語權還是不能跟俄羅斯相提並論的,加上韓國文化說到底還是來自於中華文化圈的,但是與周邊國家比,又顯得相當的匱乏和狹隘,不過韓國雖然沒啥文化底蘊,但是他們民族的自尊心還是相當的強,超出了這個國家的地位。

⑨ 我國經濟影響力與日俱增嗎

經濟實力實現新躍升的同時,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也與日俱增。2017年,中國GDP折算超過12萬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的比重15%左右,比5年前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穩居世界第二位;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進出口規模有望重回世界首位;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網、高鐵運營網和移動寬頻網;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重要引擎。

「就國際影響力而言,應該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勁表現帶動了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同時,金融危機以來,在全球經濟低迷期,中國為世界帶來了信心,這推動了世界經濟逐步復甦。此外,中國經濟的發展與崛起為很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經驗,中國模式的吸引力越來越強。」趙錫軍說,未來,在保持經濟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的同時,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還將不斷提升。

⑩ 經濟發展速度與國家競爭力/影響力的關系

經濟發展速度是指當年國民生產總值同去年相比而得到的比率,是從宏觀上研究一國社會再生產狀況和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成就和問題、現狀和趨勢以及與其他國家進行對比研究的綜合性指標,也是簡要地表明一定時期經濟發展目標的指標。

國家影響力是指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影響著別的國家甚至世界的能力大小。該指標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反映國家發展的各方面。

國家競爭力是指一國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場條件下,能夠生產出滿足國際市場需要的產品和勞務,同時又能維持和擴大本國居民長期的實際收入水平的程度。具體測算包括經濟總量、經濟效率、經濟結構、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若干指標。

閱讀全文

與經濟影響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