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作為經濟第一大國,特朗普面對此次疫情究竟為什麼要畏畏縮縮
因為特朗普害怕民眾去批評他沒有作為,並且特朗普一直注意的就是經濟利益,同時現在也在籌備著總統的換屆演講會議,所以在這個時候他更要注意國內的太平,保全自己的利益,讓自己能夠連任
2. 對比中美兩國應對疫情的不同,你有什麼啟示
啟示:我國面對突發狀況的處理能力比較強大。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還要看一個國家的基本政治和經濟條件。深受傳染病困擾的國家,往往是經濟落後、治理薄弱、社會動盪的國家,只要疫情及時控制,對經濟的影響將是有限的。
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第一次認定國際公共衛生緊急情況,受H1N1禽流感病毒影響最突出的是墨西哥和美國,美國近27.4萬人住院治療,1.2萬餘人死亡。2018-2019年美國流感季,3000多萬人被傳染,3萬多人死亡,但都沒有改變其長期經濟趨勢。
同這些國家相比,我國的經濟基本面更好、應對疫情能力更強、制度優勢更突出,就更能有效應對疫情,減緩對經濟的沖擊。
(2)這次疫情對美國經濟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武漢為抗擊疫情做出巨大貢獻以及犧牲,世衛組織對此高度評價。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表示:「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做的貢獻,世界欠你們的。當這場疫情過去,希望有機會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謝武漢人民,我知道在這次疫情過程中,中國人民奉獻很多。」
武漢及時遏制新冠病毒傳播,不僅為中國抗疫勝利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全球各國抗疫爭取到非常寶貴的時間。在經濟發展與老百姓性命面前,中國沒有任何猶豫就選擇了後者,但願其它國家也能向武漢學習,爭取昨日控制住疫情。
3. 美國疫情如此嚴重,會讓美國經濟崩潰甚至失去霸權地位
當前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疫情必然會對美國經濟,以及美元直接受到很大的沖擊,讓美國出現走下坡路的必然趨勢。
有句話這樣說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畢竟美國稱霸近百年,世界沒有永遠的霸主。隨著其他國家高速發展,必然會趕超美國。直接或者間接性地讓美國失去霸權主義,美國的霸權一切都是建立在經濟之上,只要美國經濟崩潰了,軍事,科技,美元等都是廢的。
隨著近幾年美國經濟疲弱甚至衰退,但還不至於美國經濟崩潰,美元霸權地位絕對會慢慢的動搖,同理美國軍事,美國科技也會走下坡路,這一點也是毋庸置疑。
總結起來就是美國已經稱霸百年,不代表美國還會再度稱霸百年,必然會由其他國家來接替美國的強大。所以美國經濟崩潰,美元失去霸權地位,只是時間問題,一切該來的終究會來的。
4. 蘋果再次關閉11家美國門店,這次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到底有多嚴重
6月20日消息,據美媒報道,在美國多州陸續重啟後,過去一周內,美國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佛羅里達州、內華達州、俄克拉荷馬州、南卡羅萊納州、得克薩斯州以及猶他州8個州的日均新冠肺炎新增病例都創下新高。
今年3月,蘋果關閉了在中國境外的所有門店,以阻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隨後,一些門店陸續重新開放,有的允許店內購物,有的僅允許店外取貨。蘋果還要求顧客在店內遵守健康檢查、保持社交距離並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5. 美國疫情蔓延經濟下滑,這是不是自食惡果
美國由於疫情蔓延,所以導致了經濟下滑,這絕對是自食惡果,如果不是美國的民眾對於佩戴口罩這種最基本的防護措施,採取了輕視態度,以及不配合政府一系列的防疫措施,那麼疫情就不會這么嚴重,如果美國政府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能採取科學且謹慎的態度來對待這一次疫情的話,那麼線下的美國疫情也不會如此嚴重。
所以導致在後來即使是政府已經開始轉變了態度,美國民眾都不願意接受這些一系列的事情,都導致了美國成為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而疫情一嚴重,那麼經濟必然會下滑,因為邊境會封鎖,就算是你本國依舊敞開了國門,邀請外國來你們國家玩耍,其他國家的人為了自身安全考慮也不會以身犯險。
6. 中國經過這次疫情和美國打壓中國背景下,中國經濟為什麼能夠行穩致遠
1.中國人口多,國內市場廣闊;2.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經濟合作的國家很多;3.中國領導始終堅持正確的方針,穩步發展;
7. 疫情過後對經濟有影響嗎
我國產業鏈與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國深度融合,這些國家疫情加劇將在短期顯著沖擊我國工業生產,「滯銷」和「斷供」的風險雙重存在,部分地區出現「無工可復」的現象。從原料/元部件出口依賴來看,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是我國重要的產業增加值增值渠道。
在一般工業部門中,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金屬及其製品的工業原料出口占該部門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22%、16%、19%和20%,其中,對美國和歐盟出口占各產業原料出口增加值的比重為39%、43%、37%和18%,對日本、韓國分別為17%、12%、12%和10%,合計分別為56%、55%、49%和28%。
在高端製造業中,電子產業、電器設備、機械設備和交通運輸設備最終產品產值中,進口元部件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31%、19%、17%和18%,其中,從美國和歐盟進口占元部件進口增加值的比重為23%、25%、28%和39%,從日本和韓國進口比重為29%、21%、19%和18%,合計52%、46%、47%和57%。因此,若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降低原料/元部件供給,導致「斷供」風險極大,直接沖擊我國工業生產,其中,高端製造業面臨的問題更為突出。(趙忠秀,楊軍,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