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快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根據《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深圳市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包括企業自主、稅收、土地使用、外匯管理、產品銷售、進出境管理等,補償貿易、合資經營、合作經營、獨資經營、租賃等,吸引了大量外資,加快了經濟特區的快速發展。
2、1980年8月,廣東省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利用3000萬元的銀行貸款與部分地方財政,參照「蛇口模式」在羅湖區0.8平方公里的區域興建金融、商業、旅遊住宅設施提供給外商,提供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利潤。這種銀行貸款的「滾雪球」發展,為珠海、汕頭的初步建設提供了經驗。
3、從改革開放初期第一個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工資制度、敲響土地拍賣「第一槌」、第一家外匯調劑中心成立等諸多「第一」,到近期的應屆畢業生落戶「秒批」、商事登記改革「三十證合一」、推進知識產權保護,深圳制度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一直在路上。
(1)我與深圳經濟特區共發展擴展閱讀:
深圳經濟特區發展目標:
到2025年,深圳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典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到本世紀中葉,深圳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先進城市之林,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
2. 紀念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的文章.急急急急急急急!!懸賞高!
第一篇
201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
30年風雨歲月崢嶸,30載奮斗譜寫華章。
今年深圳「三十而立」,在這個而立之年,深圳要回答:過去30年深圳立起了什麼?靠什麼實現了「三十而立」?通過認真回答這個問題,系統總結深圳30周年發展的寶貴經驗,並作為深圳未來發展的重要財富。
迎接特區成立30周年,深圳今年能做什麼?深圳要努力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更要努力爭取政策,積極動員群眾,把迎接特區成立30周年的過程變成為深圳發展上水平的過程,變成為更長時期又好又快發展打基礎的過程。
過去的30年,深圳是特區是排頭兵,未來30年深圳再干什麼?這更要作深刻的思考和研究。未來30年深圳要再領中國風騷,就要在人才集聚上再領中國風騷。從某種角度來說,過去30年,深圳靠一幫有理想、想幹事、敢創新,甚至敢冒險的人創造了發展奇跡,現在的深圳還能否像當年那樣吸引「孔雀東南飛」?這就要求進入「而立之年」的深圳敢於打破現有利益格局,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法制環境,繼續吸引大批優秀人才
創新發展,就是要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龍崗科學發展的重要動力。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通過加強自主創新,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將改革的理念貫穿城市和社會管理各個領域,通過深化改革破解制約龍崗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
安全發展,就是要把平安穩定作為推動龍崗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高度重視綜治信訪維穩和安全生產工作,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加強城市安全運行平台和長效機制建設,深入開展專項整治,進一步打牢社會穩定的基礎。
人本發展,就是要把改善民生作為推動龍崗科學發展的根本目的。加大民生投入,加快民生設施建設,改善民生服務,抓好民生實事落實,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交通、就學、就醫、就業、環保等熱點難點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老百姓。
這些問題如果能夠作出深入思考,並且形成工作舉措,抓好落實,深圳在未來30年將仍然能夠成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深圳創新、創業。
第二篇
巍巍梧桐山
梧桐山象一把直插雲霄的寶劍,「刺破青天鍔未殘」,巍巍挺立在大鵬灣邊。它以獨特的風姿贏得了五湖四海來深圳打工者的景仰禮贊。能攀登一次梧桐山,對我這位看慣漁舟的巢湖人來說,是一大快事。
陽春三月一個周日的早晨,我隨著深圳市羅湖外語學校教師登山隊從深圳水庫出發,經過大望橋,走進了梧桐山。梧桐山是兩座姐妹山,西南邊的叫小梧桐山,東北邊的叫大梧桐山。我們一行三十多人沿著逶迤陡峭的小梧桐山路,穿過蔭翳的林木,向山頂一路攀登。沿途梧桐樹挺拔偉岸,粗可合抱。樹幹上的累累瘢痕,似向我們訴說深圳百年風雨滄桑。石縫里湧出汩汩清泉,淙淙潺流。溪籟聲,像笛語,像琴聲,亦像鍾磬,細微悅耳。手掬溪水,飲上一口,涼甜沁心
九時整,我們登上了小梧桐山頂。山頂上石牆圍起的院落是電視發射台,裡面聳立著幾支發射柱,一柱高大的發射鐵塔直穿雲表。高高的鐵塔,日夜從四面八方收集電視節目和商貿信息,傳向千家萬戶,同時又把深圳人的拓荒牛精神送向海宇天涯。
隨行的一位老深圳手指石壁上依稀可辨的累累瘢痕告訴我,南宋末年,為抵抗外族入侵寶安城,民族英雄陸秀夫曾在山間浴血奮戰,殺敵近萬。鴉片戰爭時期,嶺南人組成的平英團,在梧桐山設伏,痛擊侵略者,為保衛家園,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抗日戰爭年代,東江縱隊抗日健兒們在曾省將軍的率領下,曾經在山上英勇頑強地阻擊日寇,打得鬼子魂飛膽喪。老深圳幾多悲壯感人的傳奇故事,把我的思緒帶到那久遠的血火年代,映入我眼簾的梧桐山高峰,不正是代代中國人摧不垮的偉岸英姿!送入我耳鼓的林濤聲,不正是一曲中華正氣歌!"
十時許,我們登山隊沿小梧桐山北麓崎嶇山道,再攀大梧桐山。大梧桐山海拔九百四十四米,是深圳市第一高峰,它比小梧桐山景色更宜人,山之雄,泉之清,更令人賞心悅目。梧桐樹挺拔參天,林間山風拂拂,使人心曠神怡。野花萬紫千紅,芬芳撩人。綠草茵茵,沁心潤脾。鷹隼盤旋,鶬鶊啁啾,蜂蝶飛舞。大梧桐山敞開了它那寬廣美麗的胸襟,在熱情迎接我們這些攀登游覽者。我們揮汗如雨,披荊攀崖,相互幫助,費盡辛苦,好不容易登上山巔
在大梧桐山極頂欣賞山景,別有一番情趣。山腰的弘法寺,金碧輝煌,遊人如潮。仙湖像一方明鏡,靜靜鑲嵌在山谷中,湖水澄澈,蓮葉綻綠,槳聲唉乃伊呀,輕舟隨波盪漾。在湖邊園林里,鄧小平同志當年手栽的高山榕,已高丈余,綠蔭如蓋,枝條搖曳,正在廣迎四海賓朋,無數的遊客正在樹下拍照留言,緬懷一代偉人的豐功偉績
這時老深圳又給我們講起了歷史傳說,很久以前,大鵬灣邊,驕陽似火,久旱不雨,莊稼枯萎,田園荒蕪,瘟疫流行,餓殍遍野,人們背井離鄉,苦難不堪……天上瑤池三位善良美麗的仙女知道了,姐妹三人一同從天上來到大鵬灣邊的山下小漁村,帶來奇花瑤草,為人們根治瘟疫,祛病健身。她們又開掘溪泉,澆灌田園。她們還在兩座山上栽種了許多梧桐樹。幾年後,梧桐樹參天林立,引來百鳥翔集。把一座偏僻荒涼的窮山溝,變成了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米糧川。從此人們把這兩座山叫作大、小梧桐山。西天王母娘娘知道後,派來天兵天將,把她們抓走了。三位仙女痛苦的眼淚流進了山壑的溪潭裡,匯聚成了一汪大湖,人們為紀念她們,將此湖叫做仙湖。每年春來,三位仙女常化作彩鳳,蹁躚來儀,棲鳴梧桐樹梢,為人們消災祈福。人們又在山腰建起了寺廟,世代朝宗仙女神祗。不是嗎,千古以來多少為民造福者,受到人民的景仰歌頌;多少擾民坑民者,受到人民的無情鞭笞
遠古的神話傳說,使梧桐山籠罩著美麗的色彩,也使我們游興倍增。
在大梧桐山頂上,騁目東方,大鵬灣海浪滾滾,勢如奔馬,波光鱗鱗。鹽田港商船雲集,汽笛長鳴,碼頭工人們在忙碌著裝卸集裝箱,萬噸遠洋貨輪正滿載著中國人民的對外友好情誼駛向遠方。
南觀香港,瑞氣繚繞,樓宇歷歷在目,香港這顆璀璨明珠,曾受盡外國的侵吞奴役,歷經劫難,受盡凌辱,1997年7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如今正萌發勃勃生機,呈現一派繁榮景象。香港正攜手深圳,共謀發展,一輪經濟建設的春潮,正在大鵬灣激流涌動。
西瞰深圳市,萬千氣象奔入眼簾,遠方綠蔭點綴,公路交織,車龍滾滾。曾經創造了「深圳速度」神話的國貿大廈,遠遠向我頻頻招手,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巨變。荔枝園荔花飄香,羅湖橋熙來攘往,老東門人流涌動,深南路車水馬龍。
老深圳興致勃勃地告訴我,深圳原是梧桐山下的一個貧困小漁村,三四十戶人家依山濱海而居,以漁為業,生活拮據,常有人不甘窮苦,偷渡到香港謀生。一九七九年深圳建立經濟特區,深圳邁開了改革開放脫貧致富的堅強步武。三十度風雨滄桑,百萬人艱苦創業。眾多的工業園區和科技園區,廣廈林立,櫛比鱗次,目不暇接,馬達隆隆。「縱橫街道棋盤畫,重疊層樓翡翠箱。」 江山似畫,美不勝收。一座人口達一千二百多萬的現代化大都市已矗立在大鵬灣邊,今天的深圳已經成為全國經濟建設和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我放眼向北眺望,龍崗和寶安歷歷在望。煙塵迷漫,雲霞飄逸,百川絢麗,萬壑蒼茫。清歌盈耳,神馳八宇,我隱約聽到了深圳人走向世界的腳步聲,彷彿看到了中國繁榮昌盛的燦爛前景
看不夠梧桐山的旖旎風物;聽不完梧桐山的感人故事。梧桐山,是中華兒女俊美英姿的象徵,是深圳自強崛起的見證,是南中國的一顆綠寶石。我愛巍巍梧桐山,愛它的俊美雄渾,愛它的聖潔高雅,愛它的博大胸懷,更愛它蓬勃發展的美好未來。
希望能有用。
3. 深圳等經濟特區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作用和影響是什麼
經濟特區的創新實踐,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通過經濟特區為突破口和強力引擎,我國實現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改革開放的歷史跨越。
經濟特區在我國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一是在體制改革中發揮「試驗田」的作用。二是在對外開放中發揮重要的「窗口」作用。三是在自主創新中發揮重要的排頭兵作用。四是在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示範區」作用。五是對香港、澳門順利回歸和繁榮穩定發揮重要促進作用。中央領導多次指出,發展經濟特區,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貫穿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
建立經濟特區的重大意義在於: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4.有利於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
5.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窗口。
4. 深圳經濟特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共同點是什麼
香港與澳門的共同特點是他們都發展旅遊業
5. 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這些年深圳的發展有多大
這些年深圳的變化當然是很大的,在以前深圳只是一座落後的小漁村,別說是和上海北京比了,就算是和一些普通的地級市,深圳的底蘊也是遠遠不足的,但是如今這一座小漁村已經變成了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最高的城市,同樣也是一座著名的國際大都市,可以說在我國的經濟特區當中就屬深圳的變化最大了,現在深圳的經濟總量已經超越了香港,雖然在其他方面距離香港還是存在差距的,但是這種發展速度也不得不讓人敬佩。
深圳火車站和香港非常近,在以前的深圳火車站因為地勢低平,所以一旦遇到台風這里就會積水,使得人們出行非常不方便,而慢慢的火車站重建,修繕了以後,現在的深圳火車站已經是集成鐵路,地鐵和公交三位一體的交通樞紐,也是內地前往香港的必經之路,深圳的商業中心也逐漸開始轉移,從以前的東門老街慢慢轉移到了福田商務區,萬象城以及海岸城,這些都是深圳著名的購物中心,高樓大廈也是拔地而起,成為了全國天際線最震撼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