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為什麼對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懷有期待
自特朗普當選和就職以來,其外交內政引發了許多爭議,其給全球治理和世界經濟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其作為成功商人的背景,以及競選時和就職演講中所表達的實用主義甚至孤立主義的政策主張,令我對其經濟政策,尤其是美中經濟交往仍懷有期待。特朗普總統也許明了,如果中美經貿沖突,美方牌不多;如果深化經貿投資合作,中方牌不少。合作雙贏還是斗則俱損?我傾向於認為美中最終會選擇理性互利之路。
現實主義與孤立主義
第一,特朗普及其團隊始終表現出強烈的現實和功利色彩,這使得摩擦之後的妥協成為可能。
通常民主黨人講究理念和價值觀,而共和黨人則更多地偏向現實和保守主義。建制派的價值觀外交有其不可逾越的雷池,而現實、功利甚至孤立則更多地具有基於利益再分配的沖突和折衷。特朗普圍繞美國優先的政策設想,似乎試圖修改已有國際規則並使之更有利於美國,並且不太在意對他國的利益損害。但如果損人利己蛻變為損人不利己,特朗普還會繼續其要價嗎?
與此同時,中國也並沒有在全球治理中有何咄咄逼人的擴張之勢,只是在擔憂全球治理的碎片化,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因此一個功利保守的美國,以及一個無意修改既有國際規制基本框架的中國,和形成類似美蘇對抗的新冷戰格局相比,雙方似乎更容易突破紛爭,更有可能在美國逐漸審視和修補其主導的國際秩序的進程中,中美以務實態度重新劃定利益分割和角色扮演。
第二,特朗普的全球安全觀似乎尚未定型,但孤立主義色彩濃厚,這使得中美之間的安全競爭將持續,但妥協餘地也隨之浮現。
就特朗普而言,在亞洲一些區域性問題上似乎並不存在比中國所主張的更優的,域內相關國家地區通過對話協商機制逐步縮小分歧,達成共識的解決之道。東南亞的首要問題仍是發展。因此也許存在這種可能,在美國和加拿大加強能源合作,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能源輸出者時,美國將意識到,包括中日韓,印巴和東盟多國和地區在內的東南亞地區,可能是全球能源最龐大和最穩定增長的需求者。如果美中能在能源領域強化合作,那麼相關區域安定就有可能成為美中和東南亞共同的政策選項。
難以過度「分離」前任「遺產」
第三,特朗普既難以復制里根主義,也恐怕難以過分偏離奧巴馬遺產。
許多人將特朗普和里根相比,認為兩者也許有相似性。但兩者就職時經濟背景不同,里根就任時,美國財政赤字的GDP佔比不足30%,美元利率處於歷史高點;而當下美國財政赤字年高達19萬億美元,美元處於加息初期,這制約了特朗普的政策空間。許多人認為特朗普將顯著有別於奧巴馬,但再製造業化、重振基建、出口倍增等政策,奧巴馬在第一個任期內也曾提出過,但效果不彰。
由此看,特朗普的經濟政策盡管較少受到價值觀輸出和建制派的影響,但特朗普仍將受制於美國經濟的基本面,有可能以更著重實際經濟利益的方式,引導美國經濟繼續運行在復甦之路,但難以作出過於劇烈的改變。當特朗普從一個商人轉為總統之後,角色的轉換決定了他遲早會認同,歷任美國總統及華盛頓精英的所作所為,盡管因時代、理念和視角的不同而令特朗普不快,本質上無論里根還是奧巴馬的主要政策都必然遵循美國國家利益優先之道,這決定了特朗普執政之道難以顯著有別於其他歷任美國總統,但個人特質會讓特朗普彰顯美國利益優先時,手法有異而已。
第四,特朗普本人及其團隊多次批評過人民幣匯率問題。我們至少需要考慮兩種現實制約因素之後,才能看出人民幣匯率是否構成特朗普的可出之牌。
一是中國政府從未曾持續單方向影響匯率。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其升值幅度甚至超過了美國一些持續批評中國匯率政策的保守派議員的期待幅度。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後,人民幣匯率基本反應了經濟基本面的變化。目前中國政府在維持外匯儲備的穩定和匯率大致穩定,同時在資本管制方面繼續保持謹慎開放。人們容易聽到批評一國操縱匯率貶值的聲音,但要「批評」中國政府避免匯率貶值的努力、並將其視為「匯率操縱」,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上都是聞所未聞,這種「批評」都是虛妄的。次貸危機以來,人民幣和新興經濟體的匯率劇貶相比,其表現有目共睹。
二是特朗普究竟需要怎樣的美元政策?從共和黨人的執政歷史看,從特朗普批評歐元、日元甚至人民幣低估,以及批評強勢美元傷害了美國等表態看,特朗普要的是相對穩定甚至軟弱的美元。在匯率領域,也許最終需要適當的國際協調,來保持美歐中日等大國在匯率政策方面相互照顧對方的舒適度,但急風暴雨的「匯率戰」,可能並不是一個精明實干總統的政策選項。
中美合作可以雙贏
第五,特朗普也被認為對美中貿易關系持強硬態度,從功利視角看,美方從中美經貿中獲益甚大,而非受損巨大。
許多人可能關注到了美中貿易失衡,但很有可能忽視了中國將大量國際收支順差投資於美國國債及其其他金融資產;同時美國經常賬戶收支逆差已顯著改善到可持續的水平。回顧歷史,美國在新經濟之前和之中,曾採用超級301條款、自願出口限制等手段,強行調整了美國和日本、德國之間的貿易關系。在特朗普就職之後,他很快簽署了美國退出TPP協議的總統令,其對NAFTA、對墨西哥和中國的貿易政策究竟會怎麼走?存在著美歐日聯手,避免兌現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協議義務,但這同時也幾乎意味著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其自身的國家信用,並損害了主要由其制定的全球貿易秩序。
蘇東劇變之後,全球化生產協作的深度,決定貿易失衡的調節必須非常謹慎,如果輕易挑起全面貿易摩擦,可能會對美中乃至全球經濟都代價沉重。美國經常項目收支已從次貸危機時一度佔GDP的10%,大幅改善到GDP佔比約3%的可持續水平,這一點特朗普不可能視而不見,同時中國也日益成為美國金融、地產和實業的重要投資來源國。特朗普也許會在強硬和試錯之中,逐漸意識到中國雖然得益於全球化和美中貿易;但在貿易價值鏈的利益分配方面,美國跨國公司和消費者可能所得更多,並在短期振盪之後探尋和中國經貿關系的重新平衡。同樣地,特朗普總統可能也需要和墨西哥、德日等在貿易領域面臨重新調試。
第六,特朗普強調美國製造業的重要性,以及創造就業崗位的重要性,這無疑是正確的。但再製造業的姿態需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後倒退。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我們拒絕現代電信和互聯網技術,重新使用傳統的郵局、馬車和郵差寄送郵件,那也許可以輕易創造出無數就業崗位,美國歷史上曾有1/10的耕地被用於養馬。但這種向後倒退只能導致郵件成本過高,從業人員收入過低和國民收入更低水平的均衡。因此任何一國的再工業化,都不能不向科技和創新去尋找新產業新機遇。
中國政府清醒地意識到了產業遷徙和跨區域合作的不可避免,較早地提出了「騰籠換鳥」,新近則強調「一帶一路」戰略。特朗普及其團隊也會有足夠智慧,採取向前看,走向高科技重構製造業的趨勢。全球製造業會有限地迴流美國,但深度廣度已很有限。美中事實上都會面臨持續的製造業就業崗位的消退潮,都面臨著製造業如何繼續創新升級的挑戰。
第七,特朗普強調基建和減稅,這些舉措所需要的配套政策和實施能力錯綜復雜,中國有能力扮演重要角色。
特朗普的基建和減稅主張都面臨如何擴大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籌集龐大資金的壓力,很不幸,全球主要國家的外匯儲備都在逐漸減少,中國官方外儲在過去兩年半已減少了1萬億美元。特朗普政府可能需要主要國際收支盈餘國和國際投資者將資本投向美國。日本已表達了向美國基建投資的興趣,據傳願為美基建投入4500億美元。但更為重要的是,從全球范圍看,很可能只有中國具有為大國建設現代基礎設施的資金、技術、設備、人力以及運營管理能力。也許特朗普需要考慮推動美國加入亞投行,在多個國際機構內深化和中國的合作,這也許是其落實基建雄心的可能途徑。歷史上中國勞工以血汗甚至生命在北美參與建設了兩條太平洋鐵路,而今天中國之基建能力,特朗普不會視而不見。
2. 特朗普稅改,對美國和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低稅率會吸引中國的流動資本,造成資本流向美國
3. 特朗普對我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是否能挽救美國低迷的經濟
美國又對我國下手了,開始對我國輸美產品強加關稅,正值中美貿易協議談判關鍵的時候,美國這一行為無疑又升高了雙方的緊綳關系。雖然大家都清楚美國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這樣做,但這種做法真的能讓他們低迷的經濟回升嗎?
經濟學家和專業行業咨詢師認為特朗普這樣倉促做出的迫使我國就範的貿易戰行為,美國的消費者也可能在一段時間後感受到切身之痛。雖然中國製造在我國有點偏貶的意思,但在外國基本中國製造已經深入到每個家庭裡面,所以說這種貿易戰對美國的消費者其實是有一定損失的。
所以說特朗普這樣的做法對雙方都沒好處,兩敗俱傷的局面誰也不想看到,還是希望特朗普再不要這么作了,不然真的對美國的經濟回升沒什麼好處。
4. 特朗普對中國態度怎樣 特朗普上任對中國經濟影響中國
特朗普說了一句話,代表了他的傾向性:我對中國人民沒有看法,我對人民幣有看法。意思是對中國的經濟對美國的影響是有看法的,可能會採取比如加關稅等措施來保護本國產品,限制中國產品在美國的銷售。
5. 特朗普上任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現在看來,川普對當總統的4年,對我國會非常強硬,中國經濟、軍事摩擦會增大版,中美會走權向對抗,原因如下:
川普希望能因阻擋製造業外流並促使其迴流美國而名垂青史,而迫使中國讓步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為實現這一目標,川普正以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威脅中國,以作為交換條件。而台灣,則是川普對中國的手段之一。
當前美國在中國投資者和商人正越來越抱怨在華業務利潤太低而且知識產權遭到竊取。這些人很多是川普的支持者。川普必須為他們撐腰。
另外:美軍中將麥克·福林將擔任川普的國家顧問,他認為中國與「I++S」聯系密切,並且意圖攻擊美國。這一無稽說法簡直令人震驚。
還有,將來能對美國造成威脅的只有中國,所以一定要遏制中國的發展。
所以,川普必須敲打一下中國。當然了,結局可想而知。川普必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6.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 對中國政治經濟有何影響
問的好 我喜歡
在川普上台之前呢 我們都樂於叫他大嘴巴
川瘋子
當然了 這只是我們的一種娛樂方式 萬萬不可當真
眾所周知 特朗普將榮入白宮
成為美國新一任總統
那麼再這期間
特朗普提拔的國務卿以及幾位部長都是鷹牌
對外極其強硬
這幾乎註定讓我國接下來的政治有很強的波動
川普是個商人 睿智
他知道藉助台灣「一中」問題向中國施壓
以此作為籌碼迫使中國在貿易上讓步
但顯然 現在的中國已經很強大
並且基於現在的軍事實力和國際地位以及日益提升的國際影響力和大國尊嚴
所以中國肯定不可能讓步
所以我們以後對美國一定會越來越強硬。
我們在十二月份搶奪的美國水下潛航器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
特朗普上台 還主張美國製造業迴流
如果這是真的, 會讓中國損失數百萬個工作崗位
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很大
但同時對美國的傷害也極大
我敢保證 如果特朗普真的這么做
他會面對重重阻力
其次 特朗普會為了美國經濟而對中國發動貿易戰
這樣的經濟傷害對中國是極大的
但同時 對於美國也是傷敵一千自損一千二的情況
如果特朗普真的要這么做
白宮的智囊團以及民主黨可就不開心了
綜上所述
2017年國際上註定是個不平坦的一年
但是 我們依然要好好生活
對吧
祝我們愉快
7. 特朗普當選總統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目前,其施政綱領還沒有正式宣布,但從其言論看,對中國經濟有利有弊的。
有利的是,是川普反對TPP,這是一個排斥我方的一個聯合經濟組織。其次,其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特色,有可能在世界到處搞貿易摩擦,各國只能需求他國合作,給我們與他國合作更多地機會。
不利的是,其揚言要提高中方出口關稅,加厚貿易壁壘,貿易摩擦加大,影響對我方出口。其次,其只是實體經濟迴流,可能會挖牆腳;三是操弄匯率政策,造成我方持有的美債貶值,並可能造成資金流出。
8. 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對中國經濟有哪
特朗普上台後,其美國優先政策對中國經濟帶來沖擊如下:
川普希望能因阻擋製造業外流並促使其迴流美國而名垂青史,而迫使中國讓步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為實現這一目標,川普正以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威脅中國,以作為交換條件。而台灣,則是川普對中國的手段之一。
另外:美軍中將麥克·福林將擔任川普的國家顧問,他認為中國與「I++S」聯系密切,並且意圖攻擊美國。這一無稽說法簡直令人震驚。
還有,當前美國在中國者和商人正越來越抱怨在華業務利潤太低而且知識產權遭到竊取。這些人很多是川普的支持者,所以,川普必須敲打一下中國。
當然了,結局可想而知。川普必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9. 川普上任後對中國經濟格局有何影響
現在看來,特朗普上台中國肯定會打貿易戰的。中美貿易戰不是會不會爆發的問題,而是會爆發到什麼程度,多麼激烈的問題。
川普對當總統的4年,對我國會非常強硬,不單單是中美貿易摩擦,中美在軍事、南海、台灣等問題都會摩擦加劇,甚至會走向對抗,原因如下:
川普希望能因阻擋製造業外流並促使其迴流美國而名垂青史,而迫使中國讓步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為實現這一目標,川普多次挑戰「一個中國」原則,來威脅中國(或者試探中國底線),以作為交換條件。而台灣,則是川普對中國的手段之一。
縱觀特朗普的班底,絕大多數都是對大陸不友好的人士:
白宮幕僚長雷恩斯表示支持對台灣出售武器
總統顧問蓋瑞表示美國的敵人包括中國,關注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
白宮貿易委員會主任卡爾是對大陸強硬派
總統科技顧問托馬斯是反對()共產主義的
內政部的部長萊恩表示美國應該保護南海周邊國家安全
商務部的部長威爾伯表示中國是貿易保護主義最厲害的國家
交通部的部長趙小蘭對台灣蔡總統祝賀
貿易代表羅伯特是對大陸強硬派
.....................
這就是為什麼,在特朗普當總統的幾年,中美之間摩擦會增加的原因。
當然了,結局可想而知。川普必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10.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對中國經濟有哪些影響
美元會繼續放水,一定程度緩解人民幣壓力,但是中美貿易摩擦會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