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發展經濟的經驗

發展經濟的經驗

發布時間:2021-03-15 20:32:21

㈠ 【急】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的經驗和教訓,是1949-1978年

經驗:

黨勇於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犯了錯誤,就嚴肅對待,勇於正視,努力糾正,體現黨對國家、人民的忠誠態度和負責的精神。並且在50~70年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仍取得豐碩的成績。

教訓:

①必須對社會主義的矛盾和基本國情有一個科學的認識,這是堅持和實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決策基礎。

②必須堅持黨的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

③必須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片面誇大主觀能動性

④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後,黨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應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⑤要健全民主和法制,正確處理領袖、政黨和群眾關系,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的原則,防止個人崇拜,保證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⑥ 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既防右又防「左」,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前提。

經驗教訓——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國情出發,正確分析國內主要矛盾;經濟建設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國民經濟建設要有計劃、按比例進行;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我黨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從理論和實踐上解決了在中國這樣的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大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難題;「文化大革命」長時期的社會動亂,造成中國國民經濟緩慢發展,拉大了中國同發達國家這間的差距,使中國失去了一次極其寶貴的發展機遇。

1956—1976年,我國在關於社會主要矛盾和經濟建設方針的認識和實踐上有哪些成功和失誤?從中可總結出哪些經驗教訓?

答:(1)成功之處:

①政治上,中共八大正確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

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與現實落後的農業國之間的矛盾。

②經濟上,提出把中國盡快地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的主要任務,並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堅持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

(2)失誤之處:在經濟上,片面追求建設的高速度。提出社會主義總路線,掀起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3)經驗教訓:

①搞經濟建設必須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立足國情,不能照搬別國模式。

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生產力放在首位。

③經濟建設必須遵循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不可超越生產力水平,片面追求高速度,同時經濟比例也要協調發展。

④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揚黨內民主,堅持群眾路線。

⑤調整生產關系的同時要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㈡ 在發展經濟方面,我們應該向埃及借鑒哪些經驗

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適應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現狀主要表現為:一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個文明建設不協調,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二是在發展經濟方面習慣於走傳統工業化道路,缺乏科學的產業發展規劃,不能從本地資源環境和人口實際出發,挖掘和充分發揮本地的比較優勢,容易成為珠三角地區淘汰產業的承接地。在招商引資、園區開發建設等方面各自為政,還是傳統計劃經濟條件下的以行政轄區為主導的落後經濟發展觀;過分追求速度、總量,忽視了結構、質量和效益。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忽視生態環境保護。三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對新農村建設在當地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新農村建設進程沒有很好地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相結合,容易成為傳統工業化的承接地;四是人們的觀念與改革開放30年發展進程不相稱:一方面有等、靠、要思想;另一方面又有急躁冒進、蠻干快上的思想。
形成這些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有多方面。從外部因素看,長期以來,欠發達地區的發展缺乏科學的發展規劃和充分的扶持政策,導致欠發達地區交通、產業等配套設施滯後,當地的資源優勢難以發揮,加上項目審批體制、投融資機制、財政轉移支持政策不完善,使得欠發達地區走傳統工業化道路的內在沖動仍然十分強烈。此外,現在對欠發達地區幹部的政績考核指標不夠科學,過分注重GDP,沒有考慮到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在發展成本上的不可比性,一定程度上也挫傷了一部分幹部的積極性。從內部因素看,欠發達地區幹部在理解認識上還有偏差。因為欠發達地區發展相對滯後,社會環境問題、資源枯竭問題、勞資矛盾不像發達地區那麼突出,使欠發達地區一些幹部產生錯覺,認為只要考核指標體系作出調整,欠發達地區就自然而然地可以成為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忽視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仍然是發展,強調的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㈢ 該從幾個方面來總結70年來廣西經濟發展的經驗

從以往到今 分七個10年來總結
從經濟產業 一二三產業來總結
從廣西說到全國 再說到世界
望採納

㈣ 根據新加坡發展經濟的經驗,你認為我國發展經濟可以借鑒那些成功做法

新加坡的經濟發來展模式主要源也是東亞模式。其中我認為我們應該借鑒以下幾點。一,改善基礎設施,鼓勵投資創業,改進金融機制,發展製造業、電子工業等勞動密集型工業,加快工業步伐,以及公共住房建設,吸引外資,引進先進技術。二,發展第三產業,形成製造業與服務業雙引擎。三,鼓勵創新,切實的在教育科研方面加大投資,發展高新科技,鼓勵跨國公司發展,同時傳播本國優秀文化。四,發展信息產業,加速經濟國際化、自由化、高科技化,由傳統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對於我國現況,加入我國社會主義特色全面推進經濟重組。向你推薦一片文章《論新加坡經濟發展模式》,可供參考。

㈤ 亞州四小龍經濟快速發展的經驗是什麼

開放,大膽去干

㈥ 經濟方面的輝煌成就的經驗

1、如何全面認識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和寶貴經驗
「十一五」時期我國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等取得重大進展,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1.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2.統籌東中西部共同發展。「十一五」期間,中國經濟發展的版圖在細化,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由南向北、從東到西,一個個被圈定,一步步在展開。3.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五年來我們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創造的精神財富影響深遠。主要是:注重把抓住發展機遇和創新發展理念、發展模式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注重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努力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注重處理好經濟發展和收入分配的關系,努力促進經濟良性循環和社會和諧穩定;注重把維護中央權威和發揮地方積極性統一起來,努力增強政策執行力和發展活力;注重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有利於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有利於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於增強人們對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我們要把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把自主創新作為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著力點,加強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企業的規模效益和競爭力。
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加快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農村面貌,促進城鄉同步發展。要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使地區間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務的相對差距逐步縮小。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力度。
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要按照和諧社會的要求,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更加註重社會公平,認真研究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強化對食品、葯品等的監管。
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加強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形成有利於轉變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

㈦ 陝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經驗

冷靜汽車發展的成功經驗,那你可以去他們的網站上進行查詢了解

㈧ 我國取得經濟發現成就的主要經驗

改革開放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是在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基礎上進行的,但其意義更偉大,影響更深遠。因為它豐富了社會主義的內含,充實了社會主義的外延,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使偉大的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理論具體化為更加貼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踐,給社會主義帶來了新的無限生機、活力、動力和巨大生命力。1949~1977年我們在推翻舊制度的基礎上,根據廣大人民的願望、意志、要求和社會發展規律建立起新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奠定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基礎和物質基礎;改革開放則是根據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改革已經落後了的舊體制,建立更加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體制,進一步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促進社會生產力更好更快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長遠發展。

一、改革的必然性和偉大意義

新中國建立以後,在黨的領導下,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和發展國有經濟,確立了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通過土地改革,使廣大農民擁有了基本生產資料;爾後又通過"三大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在這期間,依靠廣大群眾,執行了幾個五年計劃,投資上萬億元,進行大規模基本建設,建設了9470個大中型工業項目,實現了工業化的第一步,逐步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齊全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使我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變成為農業工業國,為我國的發展打下了物質基礎和生產關系基礎。

1949~1977年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偉大成就,開辟了我國歷史的新紀元。但是,由於缺乏經驗,經濟管理體制是學蘇聯的,其特點是權力高度集中,地方和企業缺乏自主權;同時執行"左"的路線,誤以為所有制結構越純越好,公有制的比重越大越好,公有制形式越高級越好,對非公有制經濟視作社會主義的絕對對立物而加以打擊和排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僵化管理體制和公有制一統天下的所有制結構。當時也查覺了這種體制是有毛病的,採取了一些措施企圖解決,但由於沒有抓住根本,一直不得解決,而且積重難返,越演越烈,嚴重地束縛了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和生產力的發展。

1978年以來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在於,在正確認識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深刻認識原有體制弊端的基礎上,從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出發,抓住舊的經濟體制中的症結,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有體制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環節和部分,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經濟基礎的環節和部分,建立起了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生機勃勃的經濟體制,給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動力和巨大生命力,形成比較成熟、完善、符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發展要求的優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而進一步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使廣大人民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第一,解決了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問題,完善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過去,我們沒有弄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把社會主義與公有制劃等號,誤以為所有制越純越好,公有制占的比重越高越好,完全排斥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和發展。1977年,我國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占工業總產值的99.9%;在農村,連農民多養幾只雞也當作"資本主義尾巴"來割。這種做法,顯然違背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水平的客觀規律,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在弄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重新全面認識中國國情的基礎上,採取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方針,對所有制結構進行了適當調整,使之更加適應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現實客觀要求。首先是對農村經濟體制進行了改革調整,解散了人民公社,實行了以家庭聯產承包為基礎的農村經濟責任制;然後又轉向城市,對國有經濟為中心的經濟體制進行改革。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終於形成。

經過改革,我國公有制企業的數量有所減少,產值的比重有所降低,但公有制的總體規模進一步擴大,質量明顯提高,結構和布局有所改善。到2006年底,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已增長到29萬億元,比1977年(4052.9億元,固定資產原值)增長了70.5倍;比2003年增長了45.7%;實現利潤1.2萬億元,比1977年(工業實現利潤和稅收605.6億元)增長了18.8倍,比2003年增長了147.3%。國有經濟掌握國家經濟命脈,國有資產在最重要的行業和部門居控制地位。優質資產向關鍵領域和國有骨幹企業集中,國有大企業得到發展,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有所增強。

非公有制經濟以年平均30%的速度增長。現在非公有制經濟在經濟總量中佔40%左右。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增加了就業的機會,擴大了稅收來源,滿足了人民多方面的需求,對我國現代化建設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第二,解決了社會主義經濟管理體制制度和管理方法問題,改革了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擴大了企業和地方的自主權,使企業成為自主生產、自主經營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

過去,我國經濟管理權力高度集中於中央,企業和地方缺乏自主權。企業實際上是政府的下屬機構,只有執行上級指令的義務,沒有自主經營的權利;企業從廠長任命、生產方向、企業規模、產品結構到產品分配,一切由上面說了算。這種情況極大地阻礙了企業自主經營的積極性和地方根據當地特點發展建設的積極性。

針對這種情況,改革開放以來,對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進行了堅決改革,實行政企分離及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明確劃分中央與地方、政府與企業的權、責、利關系,擴大了地方和企業的自主權,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生產、自主經營的生產者和經營者。企業和地方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一個又集中又分散、又有宏觀管理又有微觀搞活,兩個積極性充分發揮的生機勃勃的新體制開始形成。

第三,解決了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方式和運行方法問題,沖破僵化的計劃經濟制度,把市場作為經濟運行的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形成。

過去,我們把計劃經濟看作社會主義的特徵,把市場看作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和社會主義異己物而加以排斥。而計劃又是指令性的,不管是否符合實際,必須執行,不能違背。一有重大盲目性和隨意性就會造成大范圍的巨大損失。經濟發展一旦被這種僵化的計劃指標框住,就把經濟運行的靈活性和各方面的積極性框死了,把再生產運行過程被弄得僵死扭曲遲滯,一會兒搞"計劃外",一會兒物物交換滿天飛。

1979年,鄧小平同志指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鄧小平理論破除了原有思想的禁錮,對原有計劃經濟體制進行了徹底改革,同時又對金融體制、財政體制、價格體制等進行了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形成。現在我國國家計劃已從指令性計劃改為指導性規劃,國家計劃直接管的經濟指標已經不多,絕大部分商品和經濟活動完全由市場調節。

第四,解決經濟發展的內外關系問題,打破了封閉半封閉狀態,擴大了對外開放,使我國在獨立自主發展的基礎上,走向世界,跟上世界發展的步伐。

建國初期西方國家對我國進行制裁封鎖。後來"四人幫"把什麼都說成是"崇洋媚外",把我們同世界隔絕了。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關起門來建設是不能成功的。擴大對外開放,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借鑒、學習和吸收外國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是加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

1978年以來,我們通過引進外資,建立經濟特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擴大進出口貿易,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過7800億美元,進出口總額佔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8%。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從開放中得益,世界也從中國開放中也得到好處,初步實現合作共贏。

這四個方面,以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中心,一個是調整所有制結構,一個是改革管理方法,一個是改革運行方式,一個是改善外部條件,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形成為一個符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發展要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體制體系,使中國出現一個從來沒有過的上下一心、共同奮斗,億萬群眾積極性充分調動,一心一意建設社會主義的繁榮局面。

二、改革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1985年鄧小平同志指出:"要發展生產力,經濟體制改革是必由之路"。 又指出:"改革的意義,是為了下一個十年和下世紀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續發展的基礎。沒有改革就沒有今後的持續發展。" 實踐表明,鄧小平同志的論斷是完全正確的。

1.改革開放促進了生產力的飛躍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了發展。我國經濟總量由1978年的3624.1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246619億元,年平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到2005年,我國的經濟總量連超法國和英國,在世界上的位次由第6位躍居為第4位。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不僅是我國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建國以來增長最快的,西方國家增長就更不可比。與改革開放前比,1952~1977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每平均增長約為5.8%,1978~2007年平均增長為11.5%,改革開放的30年比之前高近1倍。1949~1977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平均約增加84億元,而1978~2007年平均每年增加675億元,也即平均每年要多增加591億元,每年的增量高6倍。近30年,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平均約為3%左右,我國比它們高7~8個百分點。200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相當於美國、日本、德國的13.9%、37%和71.8%,到2006年已分別相當於美國、日本和德國的20%、60.6%和90.7%。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1%上升為2006年的5.5%。

2.經濟質量顯著提高,社會全面發展。建國初期,我國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農業手工業產值佔90%,工業產值占不到10%。人口80%以上是文盲。現在已發展成為一個工農業大國和文化大國。農業發展顯著。1978~2007年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5%以上。全國糧食總產量從1978年的30477萬噸增長到2007年的50150萬噸,增長了64.5%;棉花總產量從216.7萬噸增長到760萬噸,增長了2.5倍。在生產總值中,第二產業佔52.9%,第三產業佔31.9%,工業化水平達到中期階段。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已佔15%左右,許多科技生產研製已進入世界前列。年年有上千個重大基本建設項目和重點企業骨幹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建成投產。交通運輸、通訊網路、能源基礎設施大大加強。高速公路從1990年的0.05萬公里發展到2006年的4.5萬公里;鐵路運營里程從1978年的5.1萬公里發展到7.7萬公里,公路里程從89萬公里發展到199.4萬公里,民用航空航線里程從14.8萬公里發展到211.3萬公里。已建成覆蓋全國、通達世界、技術先進、業務全面的國家信息通信基礎網路。地區布局有很大改變。中西部經濟顯著增長,中西部工業產值由1953年的131.7億元上升為2005年的31774億元,上升了240倍;中西部工業產值在全國所佔比重由1953年的29.5%上升為2005年的32.8%。人口素質有極大提高。全國85%的人口地區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0%。文盲率下降到6.7%。目前我國工業現代化、科技進步和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總體水平還落後於工業發達國家,但我們已奠定了比較踏實的基礎,具備了實現現代化的基本條件。這是堅持社會基本經濟制度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

3.人民生活得到明顯改善。建國以來,我國人口增長不到3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15.1倍,人均國內生產總產值增長了6.1倍,從而使全國居民消費水平由1952年的76元上升到2004年的4556元。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改善速度明顯加快。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按可比價計算2002~2007年年均增長9.8%;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140元,按可比價計算2003~2007年均增長0.8%,是建國以來增長最快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家庭恩格爾系數明顯下降,擁有的資產和存款增加。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鎮每年新增就業人口1000萬人,農村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5億萬人減少到2007年的1479萬人,減少了2.4億萬人。人民生活實現了從實現溫飽到初步小康的跨越,現在正向實現全面小康邁進。我國人民多少年來所夢寐以求的願望得到初步實現,充分體現了新的社會經濟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和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三、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經驗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在黨的領導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的。解放思想,積極開拓,大膽探索,敢於試天下先;又小心謹慎,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一步一個腳印,反復摸索,錯了的及時改,正確的大膽前進。盡管改革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困惑、困難和矛盾,但整個來說是比較順利的,方向正確,方法措施步驟得當,因而在較短的時間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之所以比較順利和取得豐碩成果,關鍵是由於做到了以下三點:

一是有正確的指導思想。1978年以來,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以人為本的重要思想來指導實踐;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時俱進,根據實踐中提出的新問題及時進行總結,不斷提出新的理論和政策,來推行改革實踐。

第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鄧小平同志在1979年中央工作閉幕會上說: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能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思想不解放,很多的怪現象就產生了,條條框框就多起來了,不從實際出發的本本主義就嚴重起來了,書上沒有的,文件上沒有的,領導人沒有進過的,就不敢多說了,就不講黨性,不講原則了。"只有思想解放了,我們才能正確地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解決過去遺留的問題,解決新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正確地改革同生產力迅速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確定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具體道路、方針、方法和措施。"

第二,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義會主義制度,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奮斗,和長期奮斗。

第三,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必須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前提下進行。改革不是改變社會主義制度,而是使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它。

第四,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我們搞四個現代化,是搞社會主義的四個現代化,不是搞別的現代化。我們採取的所有開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總的都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中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不搞社會主義是沒有前途的。"

第五,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黨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確立了這一根本指導思想,不僅明確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而且也明確了改革開放的根本目標和發展方向。

第六,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是總結我國實踐,借鑒外國經驗,適應新的要求提出來的。它不僅是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也是改革開放的根本指導思想。

第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是人類孜孜以來的社會理想,也是我們共產黨人不懈追求的目標。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這是改革開放必須遵循的原則和應該達到的目標。

第八,以人為本。胡錦濤同志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是堅持黨的堅強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堅強領導和直接指揮者。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沒有黨的領導是不可能的;堅持改革開放的方針,促進中國興旺發達,沒有黨的堅強領導也難以正確順利進行。改革開放的方針是黨提出的,改革開放的政策、重大措施和實施步驟是黨制定的,改革開放的實踐過程始終是在黨的統一領導下,按照黨的方針政策有序進行的。黨的領導是改革開放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

黨的領導,主要是通過制定正確方針政策,並通過黨的各級組織和政府組織領導廣大群眾貫徹實行進行的。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總方針以來,黨中央不斷總結改革的實踐經驗,適應深化改革發展的要求,提出新的方針、政策、重大舉措和要求,來組織指導改革的實踐。例如黨的十二大提出二十年分兩步走的發展戰略,把進行機構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放在四項任務的第一條。指出改革要堅持國營經濟的主導地位,同時發展多種經濟形式;正確劃分指令性計劃、指導性計劃和市場調節的范圍和界限。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作出《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為了建立充滿生機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增強企業活力是改革的中心環節。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市場經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任務和發展方向。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根據改革的新進展,又提出抓住大的、放活小的,有進有退;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循序漸進,走自己的路;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等一系列重要的根本指導思想。

三是有比較適當的改革方法和步驟。改革是按照鄧小平同志提出的"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的原則,採取"走一步,看一步","走一段要總結經驗","每走一步,都兢兢業業,大膽心細,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就做些調整,使之符合實際情況"的方法,逐步展開的。"膽大心細"又叫"摸著石子過河"。不知水之深淺,事關國家發展前途和十幾億人的切身利益,看準了的就大膽改;一時看不準的先在小范圍試一試,試好了再逐步擴大。有必要有條件的先改;有必要無條件改的,待具備了條件時再改。改革源於基層和實踐。改革的呼聲和要求是實踐發出的;改革的許多方法多是基層首先提出和創造的。中央及時進行總結、歸納、集中,形成符合客觀規律的理論、方針、政策,再進一步指導改革實踐深入開展。這種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由點到面,由面到點,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的既積極又慎重的態度和方法,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避免出現重大的失誤,出現失誤能夠及時發現糾正,是真正對人民和社會主義事業負責,是改革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有待解決。並且,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還會不斷出現新的矛盾。矛盾不斷產生,又不斷解決,推動事物發展,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改革任重道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要進一步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進一步發展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提高公有資產的質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調整和完善戰略結構,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和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和支柱作用。我國集體經濟的比重太小,適應廣大群眾的現實要求,要進一步支持和扶助各種形式的集體經濟發展。進一步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鼓勵、支持人們自主創業。繼續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改善引進結構,邁更大的步伐走出去。完善宏觀管理,健全市場體系。金融體制、財政體制、稅收體制、醫療衛生體制、教育體制等方面問題很多,更需要深入細微的進行改革。我們改革取得了重要經驗,但在許多重要方面認識還是初步的,由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還存在很大距離。堅定不移地執行改革開放方針,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和經濟體制,才能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求是雜志社)

㈨ 【高分懸賞】歷史問題:新中國建立以來經濟建設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1957~1976年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和國家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因此必須以經濟建為中心並以堅持,妥善處理好經濟建設與階級斗爭之間的關系;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可照搬別國模式。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必須遵循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中的失誤(即建國以來「左」傾錯誤的發展)
探索在中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需要經歷復雜的考驗。當時面臨的主要是兩大問題:一個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的階級斗爭問題,一個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規模速度問題。在前後約達二十年(1957—1976年)之久的時間內,我黨在這兩個大問題上連續發生嚴重失誤,主要表現為將階級斗爭擴大化和盲目追求經濟建設的高速度。更嚴重的是兩方面的失誤相互影響,使探索過程出現了歧途和曲折,給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帶來巨大的損失。

㈩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基本經驗

(一)縮小地區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歷史經驗表明,國內地區差距的縮小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它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市場的力量和政府幹預相互作用的結果。當前,中國正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經濟發展中市場調節的成分不斷增加,市場機制的作用日益加強,這些因素都不利於地區差距的縮小。90年代,盡管中國政府強調區域協調發展,出台與實施了系列政策措施,但是區域差距擴大的態勢並沒有根本扭轉和解決。因此,繼續採取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逐步縮小地區差距特別是東西差距,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將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也是今後應該堅持的一個長期發展戰略方針。
(二)建立區域經濟關系協調機制
區域經濟增長機制是保證區域經濟持續、穩定和協調發展的重要基礎。要確保區域經濟快速增長,就必須有一個能促使區域經濟增長運行良好的機制。區域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是經濟利益,建立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就必須在有利於區域經濟利益的提高上做文章。
90年代中央政府在制定區域政策時,注重運用政策手段建立區域經濟關系協調機制,這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首先,逐步增強中央政府協調地區經濟利益關系的能力;其次,加大向中西部地區投入的力度,實現增長速度上的協調。具體表現為建立規范化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適當調整國家投資布局政策,有限度地減少國家在東部地區的直接投資比重,逐步提高國家在中西部地區的投資比重,並且對西部地區實行一定程度的投資優惠政策;再次,利用經濟杠桿,促進比較優勢的發展,實現區域分工的協調。具體表現為充分發揮國家投融資政策在地區經濟布局中的調控作用,協調國家產業政策與區域政策之間的關系;最後,成立區域間協調發展組織機構,協調區域合作。
(三)正確處理好沿海發達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與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的關系
區域經濟差距過大,必然造成區域間的矛盾和沖突,甚至引起一些不穩定的因素。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雖然我國在改革開放後經濟增長勢頭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從總體上看,我國經濟的整體水平還很低,至今仍是發展中國家。沿海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也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我們不能因為沿海地區相對內地較為發達,就迫不及待地挖肉補瘡,以抑制沿海地區的發展為代價換取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在今後較長一段時期內,中國經濟發展將同時面臨著縮小兩大差距即國際差距與國內地區差距的問題。
要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需要更多地依靠沿海地區,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率先實現現代化;要縮小國內地區之間的差距,就必須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積極扶持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客觀上,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沖突,如何協調這一矛盾,將影響未來中國政府區域經濟政策的決策與實施。
(四)中央政府區域政策的目標取向:區域統籌
實踐表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與國家的宏觀政策有著密切關系。國家宏觀調控可以減輕或緩解市場化過程對區域發展的消極影響,是市場機制的必要補充。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家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及其相關政策,以引導生產要素和社會資源的流向,使資本、知識、技術、商品和人力資源向中部和西部地區流動。中國未來的區域協調發展,中央政府的宏觀區域政策仍將扮演著重要角色。增長與協調是中央政府區域政策需要解決的兩個重要目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增長目標應主要依靠市場機制來取得,宏觀經濟政策主要是解決區域協調問題。由於單純的市場力量一般會擴大而不是縮小地區差距,因此,中央政府需要採取逆市場調節而不是順市場調節的方式,從多方面幫助欠發達地區發展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區域政策更應注重區域統籌發展。

閱讀全文

與發展經濟的經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