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發布時間:2020-11-26 02:26:29

A. 中國的國防歷史對我們有哪些啟示如何建設強的國防

一、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經濟是國防的物質基礎,國防的強大有賴於經濟的發展。早在春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國強兵」的思想,孫子則更直接地指出:兵不強則不可以摧敵,國不富不可以養兵,富國是強兵之本,強兵之急。這一觀點抓住了國防強大的根本所在。我國古代凡是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王朝,無不強調富國強兵。秦以後的漢、唐、明、清各代前期國防的強盛,都是與民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的結果;與此相反,以上各朝代的衰敗,也都由於經濟的衰落導致政治腐敗和國防孱弱所至。無數歷史史實證明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二、政治開明是國防鞏固的根本

政治與國防緊密相關,國家的政治是否開明,制度是否進步,直接關繫到國防能否鞏固,良好的政治是固國強兵的根本。

縱觀我國數千年的國防史,不難發現,凡是興盛的時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實行較為開明的治國之策。原本西陲小國的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修政治,明法度,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國防日漸強大,為吞並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唐初建之時,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正是由於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開明的政治制度,使國家很快從隋末的戰爭廢墟中恢復過來,很快成為國力昌盛、空前統一的大唐帝國。凡是衰落的時期和朝代,無不因為政治腐敗導致國防虛弱。唐朝中期以後,兩宋乃至晚清都是如此。

三、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

翻開幾千年的國防史,人們都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凡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時期,國防就是鞏固、就強大;凡是國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銳的時期,國防就虛弱、就頹敗。

晚清時期,在西方列強的進攻面前,不僅不敢發動反侵略戰爭,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眾進行戰爭,反而認為「患不在外而在內」、「防民甚於防火」。對人民群眾自發組織的反侵略斗爭實行殘酷的鎮壓,最終造成對外作戰中屢戰屢敗,割地賠款,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 我國數千年的國防歷史告誡我們:( )是國防強大的基礎,政治昌明是國防鞏固的根本,

經濟

C. 歷史經驗證明,什麼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國防強大的基礎前提是強大的軍隊,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系美國的國防經費高達8000億美元之多。而中國也就1000多億。但美國的經濟容量是中國的3賠。所以說強大的軍隊靠的是你有足夠多的錢,錢可以引來人才,自然科技技術也就越先進

D. 中國的國防歷史對我們有哪些啟示

一、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經濟是國防的物質基礎,國防的強大有賴於經濟的發展。早在春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國強兵」的思想,孫子則更直接地指出:兵不強則不可以摧敵,國不富不可以養兵,富國是強兵之本,強兵之急。這一觀點抓住了國防強大的根本所在。

我國古代凡是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王朝,無不強調富國強兵。秦以後的漢、唐、明、清各代前期國防的強盛,都是與民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的結果;與此相反,以上各朝代的衰敗,也都由於經濟的衰落導致政治腐敗和國防孱弱所至。無數歷史史實證明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二、政治開明是國防鞏固的根本

政治與國防緊密相關,國家的政治是否開明,制度是否進步,直接關繫到國防能否鞏固,良好的政治是固國強兵的根本。

縱觀我國數千年的國防史,不難發現,凡是興盛的時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實行較為開明的治國之策。原本西陲小國的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修政治,明法度,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國防日漸強大,為吞並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唐初建之時,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正是由於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開明的政治制度,使國家很快從隋末的戰爭廢墟中恢復過來,很快成為國力昌盛、空前統一的大唐帝國。凡是衰落的時期和朝代,無不因為政治腐敗導致國防虛弱。唐朝中期以後,兩宋乃至晚清都是如此。

三、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

翻開幾千年的國防史,人們都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凡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時期,國防就是鞏固、就強大;凡是國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銳的時期,國防就虛弱、就頹敗。

晚清時期,在西方列強的進攻面前,不僅不敢發動反侵略戰爭,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眾進行戰爭,反而認為「患不在外而在內」、「防民甚於防火」。對人民群眾自發組織的反侵略斗爭實行殘酷的鎮壓,最終造成對外作戰中屢戰屢敗,割地賠款,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四、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中國是發展中大國,軍費有限,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必須有自己的「撒手鐧」。

(4)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擴展閱讀:

我國國防的性質:

一,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保衛祖國是全體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即我們的國防是全國人民的國防。

二,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我國的國防不受外國勢力的影響,不與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結盟,即我們的國防是獨立自主的國防。

三,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永遠不做超級大國,不搞霸權主義,我們不要任何國家的一寸土地,也不允許任何國家侵佔我國的一寸土地。即我們的國防是積極防禦的自衛型國防。

全民國防教育日的來歷

2001年8月31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確定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這是中國第一個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國防教育的主題節日。

國家之所以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一是針對和平時期人們國防觀念淡化,需要加強國防教育;二是為全民參與國防教育活動提供一個大眾化、社會化的載體。

依法確立一個每年都能讓全體公民共同接受國防教育的時機,可以更好體現我國國防教育的全民性、全社會性的特點。此時學校普遍已經開學,便於學校和社會組織活動,不選擇歷史上的某一國恥紀念日,為的是不針對特定國家。

四次「倒逼」的國防現代化之路

第一次「倒逼」是抗美援朝戰爭。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需要休養生息,恢復經濟,醫治戰爭創傷。但是,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中國人民為了保家衛國,進行抗美援朝。這一仗,打出了我們的國威、軍威,也「倒逼」了中國軍隊的發展。

1954年,中國軍隊在裝備上學習蘇軍,共裝備了106個步兵師、18個地面炮兵師、8個高炮師、3個坦克師和23個航空兵師。蘇聯當時援助中國項目156個,落實了150個,其中44個與軍工有關,這為我們三軍主戰裝備的工廠打下了基礎。

中國用不到十年的時間、幾十億的人民幣,建造了自己的國防工業體系,創造了世界上用時最短、成本最低的國防建設奇跡。可以說,敵人的步步緊逼,促使我們打下了國防現代化的基礎。

第二次「倒逼」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對我們進行的「核訛詐」和「核威脅」。1952年,艾森豪威爾上台,把核武器部署在關島。1955年,海峽兩岸發生危機,艾森豪威爾說:沒有任何理由不使用核武器。這明顯是對中國進行核訛詐。

中國領導人認識到,如果我們沒有核武器就會被別人欺負。於是請求蘇聯幫助我們建立核工業設施。然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聲稱,中國不願意加入他們的核保護傘,他敢斷言,中國不僅造不出原子彈,而且很可能連褲子都會輸掉。

這時,毛澤東同志說了句擲地有聲的話:「那好吧,就讓我們自己來干一干,我們也來試一試。」陳毅元帥說:「即使我們把褲子當了,也要生產出自己的原子彈。」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次核試驗的成功,標志著中國國防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第三次「倒逼」是1999年的「炸館事件」和2001年的「撞機事件」。2000年,我到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當訪問學者,參加一次學術報告會,正好美國將軍、前北約駐歐盟軍最高司令克拉克回來述職,講美軍在科索沃戰爭中的武器裝備打擊目標如何精準。

我問克拉克先生:「既然你們的武器裝備打擊目標這么精準,怎麼把我們駐南聯盟大使館給炸了?」克拉克無言以對,美國前國務卿黑格只好站起來圓了一個場,說那次確實是一次誤炸,希望中國朋友對此能予以諒解,並再次向中國表示歉意。

這一「炸」一「撞」使我們得到了兩個戰略啟示:一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二是「落後就要挨打」。

於是,我們調整了改革開放之初制定的「軍隊要忍耐,軍隊要勒緊褲腰帶,國防建設要給經濟建設讓路」的方針,制定了「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同步發展,協調發展」的方針政策,現在又進一步發展為「軍民深度融合」的戰略。

2009年,在國慶60周年大閱兵上,我國亮相了很多新型裝備,這就是「十年磨一劍」。

第四次「倒逼」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南海問題凸顯,我們的島礁被蠶食,資源被掠奪,海域被瓜分,主權受到侵害。2012年的「黃岩島事件」,2013年的「仁愛礁事件」,2014年的「半月礁事件」,都使中國忍無可忍。

然而,我們的國防能力和國防需求之間還有差距。我們不得不加強自己的國防建設。於是,我們自力更生,研發出了自己的預警機,這對增強我們的國防力量有很大幫助。在某些技術指標上,我們的預警機甚至超過了美國的預警機。

美國的預警機(美國E3預警機)是一個機械掃描,而我們的預警機(中國空警2000預警機)是電子掃描。因此,我們的預警機也叫「爭氣機」,給我們中華民族爭了氣。目前,我們的052C、052D導彈驅逐艦,054A導彈護衛艦以及我們的加油機、預警機都已開始裝備部隊。

E. 為什麼說經濟是國防的基礎

對於這個問題 中國古代的軍事思想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深入研究過 比較著名的是《孫子兵法》孫子曾經說過「凡用兵之法……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管仲也曾對此加以論述 「一期之師,十年之蓄積殫;一戰之費,累代之功盡。」也就是說 經濟是戰爭的物質基礎 戰爭是以巨大的物資消耗為代價的 經濟對戰爭具有決定性作用
從現代角度講,現代國防也好 戰爭也好 都離不開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和士兵的寄養 從武器角度說 沒有先進的武器 戰爭和國防都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這就要求在國防建設中 對新武器的研發 實驗還有對現有武器裝備的改進和維護的投資不可忽視 沒有經濟的繁榮 國家就不可能在武器方面給軍隊提供雄厚的資金支持 可以舉個例子 英國本來要建設新型航母 以維持大英帝國海上強國的地位 可是由於經濟持續低迷 政府不得不取消這個計劃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還有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完善的工業體系 先進的工業技術 特別是重工業和高科技的發展程度和水平等硬性指標的支持 就不可能有強大的國防 因為國家防禦所需要的各種武器系統都不能做到自己 在戰爭的時候就會受制於人 陷入被動 沒有戰爭潛力可言 比如說印度 印度雖然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 但是他的武器基本可以說是「萬國牌的」和新中國剛剛誕生的時候一樣 印度現在是俄羅斯 美國 法國的 都有 自己研製的幾乎沒有 這就有幾方面的問題1是戰爭損耗不可能迅速得到補給 很快就會陷入沒有武器可用的危險境地 2 武器的保養 維修都是問題 不同國家的不同武器都會有不同的保養系統 萬國牌的武庫 就會造成維修和保養的復雜和混亂 3 不利於軍隊威望的形成和士兵自信心的樹立 影響戰鬥力 這很好理解 一個國家連自己士兵的裝備多不能自給的話 還有什麼臉面自稱大國呢?怎麼給士兵沖鋒陷陣提供強大的後盾呢?
從士兵給養角度說 國家沒有充裕的資金的話 就很難維持一個足夠規模的軍隊和很難改善士兵的條件 這在某種程度來講會影響軍隊的戰鬥力和國防的效果
還有 軍隊為了達到某些戰略意圖 會主動展示戰力以達到保衛國家安全的目的 最常見的就是軍事演習 特別是實彈實戰演習 這些演習雖然不是真的戰爭 但是他的耗費依然十分巨大 沒有經濟做基礎 根本不可能實現
綜上所述 國防高度依賴於經濟 特別是重工業和高科技部門 可以說經濟是國防的基礎 他直接決定了戰爭的勝負和國家防禦的實力 手段和效果。

F. 為什麼說國防的強大是國家和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沒有國防,天天被人打還能說生存和發展蠻?

G. 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是的,這是一個亘古不變的道理,經濟是物質基礎,這有一個網路文庫的材料,雖然很八股,還是可以看一下的。

H. 國防的地位和作用分別是什麼

《國防法》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用於調整國防體制、武裝力量建設、國防科技建設、戰爭動員體制、國防生產、全民防禦和國防教育等方面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國家國防政策的法律體現,是指導國防活動的行為准則,又是國家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防法規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用於調整國防體制、武裝力量建設、國防科技建設、戰爭動員體制、國防生產、全民防禦和國防教育等方面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國家國防政策的法律體現,是指導國防活動的行為准則,又是國家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I. 中國國防歷史對我國國防建設的啟示用自己話說100字內

一、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經濟是國防的物質基礎,國防的強大有賴於經濟的發展。早在春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國強兵」的思想,孫子則更直接地指出:兵不強則不可以摧敵,國不富不可以養兵,富國是強兵之本,強兵之急。這一觀點抓住了國防強大的根本所在。我國古代凡是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王朝,無不強調富國強兵。秦以後的漢、唐、明、清各代前期國防的強盛,都是與民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的結果;與此相反,以上各朝代的衰敗,也都由於經濟的衰落導致政治腐敗和國防孱弱所至。無數歷史史實證明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二、政治開明是國防鞏固的根本
政治與國防緊密相關,國家的政治是否開明,制度是否進步,直接關繫到國防能否鞏固,良好的政治是固國強兵的根本。
縱觀我國數千年的國防史,不難發現,凡是興盛的時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實行較為開明的治國之策。原本西陲小國的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修政治,明法度,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國防日漸強大,為吞並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唐初建之時,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正是由於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開明的政治制度,使國家很快從隋末的戰爭廢墟中恢復過來,很快成為國力昌盛、空前統一的大唐帝國。凡是衰落的時期和朝代,無不因為政治腐敗導致國防虛弱。唐朝中期以後,兩宋乃至晚清都是如此。
三、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
翻開幾千年的國防史,人們都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凡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時期,國防就是鞏固、就強大;凡是國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銳的時期,國防就虛弱、就頹敗。
晚清時期,在西方列強的進攻面前,不僅不敢發動反侵略戰爭,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眾進行戰爭,反而認為「患不在外而在內」、「防民甚於防火」。對人民群眾自發組織的反侵略斗爭實行殘酷的鎮壓,最終造成對外作戰中屢戰屢敗,割地賠款,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閱讀全文

與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