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為什麼選擇農村經濟發展為論文

為什麼選擇農村經濟發展為論文

發布時間:2021-03-09 05:07:39

A. 農村經濟發展,你如何建議

有關農村經濟發展相關論文,可參考 書簽論文網 shu1000.com 上面搜出來的相關論文,
http://www.shu1000.com/search.asp?key=%C5%A9%B4%E5%BE%AD%BC%C3%B7%A2%D5%B9

應該有內對你有幫助的文章!容

推進新農村建設關鍵在於推進農村經濟發展

內容摘要:新農村建設是「十 一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如何在新形勢下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 建設,是當前工作的重點。試從經濟角度出發,探討新農村建設的途徑。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 城市化&n...
社會學 2007-2-7 21:25:56

B. 新農村建設的意義和途徑!論文1000字左右!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任務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義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解決「三農」問題是相互統一的。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解決"三農"問題始終是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構建和諧的農村社會與城市不同,應與農村建設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良好、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社會公平、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發展為重、發展為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加快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從而實現農村社會由溫飽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可靠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對農村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既包括物質文明建設,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既要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形勢下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改變我國農村落後面貌的根本途徑,是系統解決"三農"問題的綜合性措施。 資料來源:www.lunwenqq.com

C. 跪求關於農村經濟多樣化發展的論文,要求4000字

農村經濟發展現狀的題材可以嗎?囊括了目前農村的所有經濟形式。

D. 需要一篇以怎樣發展農村經濟為主題的論文 要求三千字左右 希望大俠們幫幫忙啊 跪謝

我認為,論文還是要自己寫,寫什麼內容,可以參考別人的意見。 我給你的個人想專法屬,就是圍繞如何建設服務型的新農村,來發展農村經濟。 我國現在要通過城市化,來助推經濟發展,農村剩餘勞動力大量進城打工,城市不多擴大,空間卻仍顯狹小,五六十年代,是我國的出生高峰期,十幾二十年後,那個年代出生的人口,就將進入了老齡化階段,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愈趨凸顯,城市老齡化人口的衣食住行,環境、服務等,都將為城市帶來很大負擔。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可否考慮以就近城市為依託,通過建設服務型新農村,吸引城市老年人口前往農村居住?農村的新鮮空氣,新鮮蔬菜,新鮮瓜果,廣闊田野,都將成為老年人頤養天年的好去處。而他們離開城市,為進城打工者提供空間,減少城市生活壓力,他們來到農村,又為農村留守者提供就業機會,是不是一舉多得呢? 圍繞著這個題目,你可以寫一篇超過三千字的論文。關鍵是找出數據支持你的論點。

E. 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怎麼寫

自己去參考
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特別是在2005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作為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公布,「三農」問題再次成為全黨、全國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農村經濟獲得長足發展的同時,農民增收、經濟發展、提高農業生產能力也再次獲得新的機遇,但是農業扶持政策給農村帶來了什麼變化?農村經濟總體狀況如何?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在那裡?需要怎樣的發展思路和觀念等?是需要我們深入調查研究和分析的。
帶著這些疑問,筆者進行了一項農村經濟狀況調查,由於各地農業狀況千差萬別,調查只能從一個局部反映農村實際情況,由點及面,所以這次調查選擇了一個本地區具有一定代表意義的調查點---郟縣渣園鄉,希望這次調研能對了解農村經濟情況提供一定的參考,有助於本地區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 渣園鄉的基本情況
渣園鄉位於郟縣城以西6公里,廣闊渠、北汝河、洛界公路穿境而過,地勢北高南低,總面積44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47個自然村、8068戶、3.2萬口人,(數字統計至2005年6月底,以下同)人均耕地1.2畝,屬中等農業鄉鎮,支柱產業為農業和畜牧業。
二、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狀況
(一)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繼續增加。稅費改革取消農業稅、糧食補貼資金的發放到位,進一步減輕了農民負擔,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全鄉夏糧總產量達到1.1萬噸,比上年增加7%,農業總產值實現4138萬元,同比增長10%,其中畜牧業持續發展,總產值1862萬元,同比增加12%,紅牛育肥基地建設初見成效,新發展紅牛養殖戶410戶,新增存欄800頭,使1200戶從「公司+基地+銀信+農戶」模式中受益。非公制經濟穩步發展,2005年上半年實現總產值42397.4萬元,同比增長118%。
(二)農業科技含量明顯提高,農業結構調整初顯成效。一是農業適用技術推廣應用面擴大,地膜覆蓋、配方施肥、秸稈綜合利用,機械精播面積繼續擴大;二是優質農產品比重上升,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優質專用糧食基地、實施訂單農業,優質小麥推廣達到10000畝;煙葉面積達到4000畝,比去年增加15%;蔬菜、瓜類、油料等經濟作物面積不斷擴大,普通糧食作物繼續萎縮;三是優質畜產品明顯增加,生豬、牛、羊存欄分別達到1.6萬頭、1.2萬頭、1.3萬頭,良種覆蓋率分別達到95%、82%、80%,專業養殖場達到目的72家;四是林果業發展迅速,經濟林、用材林、生態林面積大幅度增加,共造林1200畝,新增林地300畝。
(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近年來,該鄉加快了沼氣養豬,鄉村道路,人畜飲水,節水灌溉和農田水平基礎設施建設,2005年新建沼氣池310座,新修鄉村道路7公里,新修水渠5千米,新打井8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50畝,旱澇保收田320畝,解決3000多名群眾飲水難問題,全鄉1.2萬群眾從這幾項建設中受益。
(四)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結構趨於多元化。在對外推介力度不斷加強、投資環境的不斷優化、優惠政策不斷落實下,2004年建成招商引資項目12個,規模企業5家,農村個體私營企業戶由較大幅度提高,分別達到1200家和85家,實現利稅20萬元,吸引了農村剩餘勞動力8000人。
(五)勞務輸出不斷擴大,勞務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通過外出務工就業信息發布、農民工技能培訓和中介服務,引導農民工有序流轉,提高農民擇業能力水平。2006年上半年外出務工4088人、創收2500萬元,僅此一項,全鄉人均收入增收700餘元。外出務工以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拓展了農民外部增收空間,對農民增收貢獻率達40%以上。
(六)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得到較好落實,農民負擔明顯減輕。2002年以來,該鄉圓滿完成了土地延包政策,農村稅費改革進行順利,取得階段性成效,2005年共減免農業稅78.8萬元,發放糧食補貼36.8萬元,涉農「三亂」專項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並得到有效歇制,全年共查處涉農違法違紀案件6起。
(七)農村各項社會事業投入力度加大,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2005年,對農村教育科技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加大,逐步縮小了城鄉社會事業發展的差距,改善農村辦學條件,提高了教育質量,開展了對貧困學生扶助,使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開展了農村合作醫療,改善農村醫療條件,上半年對農民看病補助大40.8萬元,已使數千人受益。「文明村鎮」、「文明戶」創建、「科技下鄉」活動的開展,在農村形成了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移風易俗、蔚然成風。
三、農村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一)農村和農業結構矛盾依然突出,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表現在:一是落後的思想觀念是農戶走入市場,致富的障礙,部分農民延續過去計劃體制下的習慣,思想不解放、保守,在需求資金項目上希望政府給予扶助,「等、靠、要 」思想嚴重;二是種植結構單一,優質產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經濟作物面積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夠,農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不強;三是林牧業在農業總產值中比重不高,農村二、三產業發展緩慢,主導產業優勢沒有發揮,輻射帶動能力不強,這導致農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增幅較慢。
(二)基層債務負擔重,是制約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由於種種原因,鄉村兩級債務負擔越來越重。實施農村稅費改革後,規范了農村稅費關系,減輕了農民負擔,但農村基層又面臨了兩個新情況:首先是阻斷了稅費收入的路子,相繼財政收入減少,造成已負債累累的鄉級財政雪上加霜,機構運轉困難自身支出得不到保障,對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支出減少。其次,各村失去了原來的村提留收入,又沒有創收渠道,隨之而來的是村裡公益事業無錢來辦,償還債務成了無源之水。基層債務不解決不行,解決又沒有辦法,處於「兩難」境地。由於基層債務負擔過重,導致對發展經濟投入資金減少,農村經濟負重前行,挫傷了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存在「有心幹事、無力幹事」的現象。
(三)農資漲價過快,幅度過高,延緩了農民致富進程,本地區2004年農資價格上漲10.2%,以尿素復合肥為例,近年上漲幅度分別為15%、12%,畝均化肥支出比上年增長9.8元,由於農資價格上漲,平均每畝增加投入17.2元,種糧投入的增加主要是因為農資價格的上漲,其中化肥價格的上漲對農民種糧收益影響最大。農民由於農資價格上漲負擔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央的涉農優惠政策打了折扣。
(四)勞務輸出整體素質不高,農民工就業增收能力不高。表現在:一是獲取市場信息和外出務工渠道狹窄,據調查通過親朋好友介紹外出務工的佔60%以上,政府、中介組織只佔15%左右,自由外出達到了25%。二是農民工收入偏低,月收入在300—500元佔20%,500--100元的佔70%,月收入1000元以上的佔10%。三是農民工整體素質不高,應對風險能力較弱。
(五)農村社會事業投入不足。表現在:農村教育投入不夠,部分學校還存在臟亂差現象,農民科技知識和精神文化生活缺乏,還存在因教育和醫療犯困現象。
四、發展經濟的思路與政策
(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業,焦點在農村,作為農業鄉,民不富則鄉不興,因此必須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進一步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是立足本地區實際,發揮區域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向導,抓好以優質小麥為重點的優質糧基地建設,發展高效農業和特色農業,把優勢農產品做大作強,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壓低品質差市場滯銷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促進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二是以規模化養殖為重點,加快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畜牧業是實現糧食轉化增值、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要大力發展規模經營,優化畜產品區域布局,搞好農產品深加工,推廣「公司+基地+銀信+農戶」的模式,以牛、羊、豬三大宗畜產品為重點,搞好配套服務,力爭畜牧業在兩年內占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把畜牧養殖園區建成全省乃全國有名的優質畜產品生產基地,吸引農村富餘勞動力從事畜牧養殖,增強企業輻射帶動能力。
(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工業化進程。工業化是振興區域經濟的必經之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跳板和撐桿,工業興則鄉興,工業強則鄉強,這已被許多地方的實踐經驗所證明,而招商引資資源共享則是加快工業化進程的有效途徑。一方面要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作為振興經濟的突破口,堅持放心放手原則,鼓勵、支持個體、民營等經濟在數量、規模、效益上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努力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在億元甚至幾億元的骨幹企業。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上大項目,大上項目。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改善投資條件,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創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務和輿論環境。加大自我推介力度,立足優勢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與企業支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解決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沿著健康的道路發展。第三、要圍繞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做文章,用先進技術提高傳統產業,幫助其上檔次上水平,盡快打造競爭力強的骨幹企業,形成優勢,提高競爭力。
(三)強力推進城鎮化,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三農」問題,一直是困擾經濟發展、社會公平、實現現代化的核心之一。「三農」問題的解決,其根本出路在於減少農民的數量,實現農村富裕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專家認為,當農村人口數量下降到總人口的25%以下時,農村土地的價值才能夠達到市場化的要求,農業土地集約化生產、規模化生產和專業化生產才能達到一定水平,農業的科技含量、服務水平和農業成本才會有大幅度的改善,農民的收入水平和整體素質才會有明顯進步。大量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只有靠實現城鎮化戰略、提高人口的素質和技能、創造就業機會才能夠完成。城鎮化有利於工業產業聚集,有利於服務行業成長,有利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同時,城鎮化為工業化載體,為農業產業化創造條件,城鎮化進程的快慢,直接影響著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一是要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大膽將一些基礎設施、公用事業推向市場,做到政府出政策,市場出資金,走綜合開發、滾動發展之路。二是加快發展小城鎮,小城鎮是統籌城鄉發展、搞活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要搞好城鎮定位,充分利用市場力量和市場機制,廣辟投資、融資渠道,集中建設一批工業帶動型、農業產業化型、資源加工型、商貿旅遊型等各具優勢和特色的小城鎮。吸引非公有制企業布局,使鄉鎮企業和城鎮規劃有機結合起來,發揮集體作用和輻射作用,綜合利用資源,提高經濟效益。
(四)做好對外勞務輸出工作,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牢固樹立抓勞務輸出就是抓經濟,抓勞務輸出就是抓增收,抓勞務輸出就是抓就業,抓勞務輸出就是抓開放的觀念。積極做到「五個加強」推進勞務輸出工作,即: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勞務輸出網路。健全鄉村勞務輸出機構,負責收集勞務輸出信息並定期發布、組織培訓和輸出、開展職工介紹等工作;二是加強市場建設,提供信息服務。嚴厲打擊非法職介機構,堅決取締「黑中介」,維護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三是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務工人員的素質和勞務技能,提高其就業增收能力;四是加強教育引導,保證有序流動。避免盲目外出、無功而返,變無序輸出為有序流動;五是加強跟蹤服務,掌握務工人員的思想、工作、生活情況及用工單位的意見和要求,穩定輸出隊伍,加強外出人員回鄉創業引導,就近消化轉移農村富裕勞動力。
(五)落實中央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促進經濟發展,農民增收。一是加強農村各項事業建設投入力度。要不斷的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實行教育救助;繼續搞好農村合作醫療,提高農民參加率,擴大合作醫療的覆蓋面;發展農村衛生事業,改善農村醫療條件,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堅強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活動,傳播先進文化,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改變農村面貌。二是通過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城鎮化等,實現經濟的多元化,廣開創收渠道,化解基層債務,增加財政收入,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投入力度,調動干群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是加大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投機行為,完善農資流通渠道,降低農資價格,切實給農民減負。四是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落實涉農優惠政策,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統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途徑,也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發展農村經濟的必由之路,我們要按照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原則,促進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為提前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F. 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農村經濟發展論文3000字怎麼寫

城市與農村生育觀念
——差異,變化趨勢及原因分析
摘要:人口問題——無論是上世紀人口增長過快、還是現在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等等,一直都是困擾我國的一個大問題。下面通過對生活環境、文化程度、經濟基礎、社會政策四方面對城市與農村生育觀的差異變化趨勢及成因進行分析。
關鍵字:城市與農村 生育觀 差異 變化趨勢 成因
前言:人口問題——無論是上世紀人口增長過快、還是現在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等等,一直都是困擾我國的一個大問題。無疑,人們的生育觀念主導了人口的數量與質量,作為我國建設的主體——城市與農村,在人口生育觀念上究竟有怎樣的差異?它們在上世紀一直到現在分別是怎樣變化的?它們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主體:從上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我們就在不斷的發現和找出問題,從農村觀念的落後,教育的欠發達,城市普通家庭經濟的壓力,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保障都是農村和城市生育觀念產生更大的區別的原因。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城市中夫婦的生育觀發展到了「一個太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的程度;而農村由於生產需要,任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加上傳統觀念「傳宗接代」的桎梏,「重男輕女」的生育觀比較普遍。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只生一個好」的口號響徹全國,全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城市中夫婦的生育觀逐漸轉變為「只生一個好」;而農村中,由於種種原因,計劃生育政策得不到普及實施,在農村夫婦中任然有部分保留原有生育觀念。在廣大農村,由於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社會保障能力薄弱,部分群眾想生男孩、多生孩子的願望比較強烈。但懷孕後沒有經濟基礎,也沒有技術支持鑒別胎兒性別,只是簡單的懷孕、生小孩,如果是女性,繼續生,一直生到男孩為止。廣為流傳的「超生游擊隊」就是這種現象的真實寫照。對於這一部分人群,控制手段不同於其他,需要採取的措施是在積極宣傳的同時,建立健全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扶助制度,要積極建立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有利於計劃生育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單純的法律控制手段效果不太明顯。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至本世紀初,國家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嚴厲懲治「多
生、偷生」,加上各類環境因素等,城市與農村的生育 觀基本趨於一致,都提倡「獨生子女」政策,「只生一個好」真正的到貫徹。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從部分發達的大、中城市所做的人口普查來看,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國家雖然持續進行計劃生育政策,但為了緩解國家老齡化趨勢,在計劃生育政策的控制尺度上有所放寬,部分符合生育第二胎條件的夫婦開始考慮是否生育「第二胎」。
我們都知道,城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以非農業產業和非農業人口集聚為主要的居民點。城市以非農業產品作為主要生產物,重視手工及工業技術,科學發展速度遠遠大於非城市地區,因此,城市居住人口素質相對農村人口素質較高。城市人口的平均素質較高體現在文化水平較高、生產力較高等等。
變化趨勢:近幾年來,一個數字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不少媒體稱,中國男女比例出現嚴重失衡,到2020年,中國處於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3000萬到4000萬,這意味著平均五個男性中將有一個找不到配偶,將有數千萬的男子無妻可娶,而且這一現象已經開始逐漸顯現出來。不難發現有以下幾個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
(一)、與此相對應的數字是,2004年7月15日,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透露,目前全國男女出生性別比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達到135:100,大大偏離了103-107的正常范圍,形勢不容樂觀。
(二)、性別比例嚴重背離正常范圍,勢必會給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而男女性別比例失衡主要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因此,我們國家應當加大對非法鑒別胎兒性別的查處力度,力爭扭轉這種不利趨勢。
(三)、出生嬰兒性別比,是指每百名出生女嬰對應的出生男嬰數。2004年以來,隨著國家領導層的關注,新聞媒體的持續報道,公眾對於該問題的認識逐漸深入,已經意識到,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既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倡導男女平等、少生優生的社會新風,同時還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解除生育女孩家庭的後顧之憂。在依法治國的今天,法律作為調控社會、平衡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控制出生嬰兒性別比方面也應發揮其自身獨特的作用,與其他手段形成一個控制體系,共同為控制出生嬰兒性別比作出貢獻。
原因分析: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的改革創新首先是理念的創新。只有確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這一核心理念,確立依法宣傳教育、按需宣傳教育、宣傳教育也是服務、宣傳教育虛實結合等新理念,才能做到在宣傳教育理念創新的前提下,創新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的內容、方式等,進而提高宣傳教育的效果,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了我國近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而要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又必須抓緊抓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由於宣傳教育在整個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中始終處於首要地位,其改革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思想是行為的先導。」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以下簡稱宣傳教育)的改革創新首先是理念的創新。為此,本文擬就宣傳教育的理念創新作一初步的探討,以求教於方家。
宣傳教育理念的創新涉及諸多方面,很難在一篇短文內闡述清楚,所以,只能擇其要而言之。我以為,在宣傳教育理念創新方面,至少要確立如下幾種新的理念:
一、宣傳教育的核心理念

最近,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主要指導方針。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絕不能離開發展這個主題,否則,就離開了它的「第一要義」,就無所謂發展觀。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要發展,宣傳教育的理念要創新,其核心就是要確立這科學發展觀。確立了這一全新的理念,方能在宣傳教育工作實踐中創新內容、形式等,從而營造一個好的強烈的社會輿論氛圍,引導廣大育齡群眾確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推動社會主義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建設,最終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二、依法宣傳教育的理念
依法宣傳教育是依法行政的內容之一。過去,在計劃生育系統,一提到依法行政,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政策法規部門,認為只有政策法規部門才涉及依法行政的問題,而宣傳教育部門似乎與依法行政關系不大。事實上,這正是宣傳教育理念需要創新之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以下簡稱《人口與計生法》)第一章第二條第三款明確規定:「國家依靠宣傳教育、科學技術進步、綜合服務,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以法的形式將宣傳教
育確定下來,使之有了法定的重要地位,這在我國是史無前例的。其意義是極其深
遠的。宣傳教育不再是停留在計劃生育工作經驗的層面上,而是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是依法必須進行的。依法宣傳教育,除了以上所說的宣傳教育在《人口與計生法》中具有法定地位外,還有一層含義,就是宣傳教育必須依法進行,宣傳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律法規,以此規范人們的生育行為,同時,為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而營造輿論氛圍。這也是宣傳教育理念創新的又一個重要方面。
三、宣傳教育虛實結合的理念
宣傳教育的虛實結合,至少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宣傳教育必須既務虛又務實,做到虛實結合。最近,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全國范圍內啟動「關愛女孩」行動,以人為本,從人們群眾最關心的具體問題抓起,從建立有利於女孩及其家庭發展利益導向機制出發,將宣傳新的生育觀念融入為群眾辦實事之中,便是宣傳教育虛實結合的一個典範。
(二)、是宣傳教育也有硬指標。過去,人們總是將宣傳教育視為「軟任務」,認為宣傳教育就是「搖搖筆桿子,耍耍嘴皮子」,沒有硬指標,也不能直接產生效益,因而,經常要宣傳教育給所謂的計劃生育中心工作如年終考核等讓路。這種宣傳教育僅是「軟任務」的理念,也是一種亟待更新的理念。宣傳教育,雖說不能立竿見影,但其長遠效益是毋庸置疑的。這種長遠效益突出地表現在人們婚育觀念的根本轉變上。況且,新的時期,新的形勢,給宣傳教育帶來了新的變化,新的要求,宣傳教育已不全是「軟任務」,而有了「硬指標」。此外,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是我黨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將這項工作納入黨的宣傳工作的大系統,統籌安排,這也是需要確立的新的理念。這一問題不難理解,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總而言之,要創新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的理念,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者必須加強學習,深入調查研究,唯其如此,才能以全新的理念指導宣傳教育工作實踐,使中國人口保持平衡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緒論、第四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第六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
3.《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第一章第八章人民出版社06版、
4.《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下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5.《人民日報》2002年3月4日。
6.《應用文寫作》中調查報告部分。http://..com/question/201627701.html?si=4

G. 幫我寫篇論文4000字的以農村經濟發展為主的

4000字論文還有這么多要求才100分

個人認為是沒有人願意給你寫的

我不是在罵你之類的,只是告訴你事實

所以別罵我

H. 農村經濟或農業發展方面的論文題目

學術堂整理了十五個農業發展方面的論文題目供大家參考:

1、當前內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幾個重要容問題

2、現代農業發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對"三農"工作新形勢的綜合判斷

3、德國農業和農村發展政策特點及其啟示

4、農村勞動力流動、農業發展和中國土地流轉

5、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綜合效益評價指標體系探討

6、國外公共財政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主要途徑及啟示

7、生態農村--中國生態農業發展的新思維

8、"十五"期間農業、農村發展思路和政策建議

9、蘇南地區可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探索

10、中國有機農業發展對農村勞動力利用和農戶收入的影響

11、試論農業女性化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影響

12、生物質能與農村能源及農業發展的關系

13、可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研究述評

14、可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定義與內涵

15、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 : SARD的理論與實踐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選擇農村經濟發展為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