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開發區區管委會主任的職責
開發區管委會的主要職責
1、編制開發區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社會發展規劃,經批准後實施。
2、依法制定實施開發區各項管理制度和服務工作規定。
3、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按照規定許可權,審核開發區內投資項目,並報有關部門批准或備案。
4、在服從碭城總體規劃的前提下,統一規劃、管理進區項目和區內基礎設施及公共設施建設。
5、協助國土部門辦理開發區內土地徵用,土地使用權出讓以及其他土地管理工作。
6、編制及報批開發區環境保護規劃,協同環保部門做好區內項目的環保審核和審批工作。
7、負責開發區內房地產開發管理工作,協助主管部門搞好開發區房地產市場管理。
8、負責開發區的財政預算,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9、負責開發區社會治安及社會中介組織的管理工作。
10、負責開發區農業、農村管理工作。
11、興辦和協助有關部門管理開發區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科技等產業和公用事業,協助縣人口和計生部門管理轄區內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
12、協調、指導、監督有關部門設在開發區的分支機構的工作。
13、行使縣政府賦予的其他職權,完成縣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② 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和開發區投資公司是什麼關系
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和開發區投資公司兩是者間接關系,開發區投資公司是管委會的市場化。開發區管委會屬於政府的機構,是政府。開發區投資公司屬於個人企業,管委會的市場化企業。
經濟開發區根據開發區的規模等級,可以分為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市級開發區等。中工招商網資料記載,由國家劃定適當的區域,進行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集中興辦一兩項產業。同時是給予相應的扶植和優惠待遇,使該區域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
開發區由某一個地方政府規化一個專門的區域,成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開發區投資有限公司,投入資金進行開發區的載體建設,開發區也具有政府職能部門的性質,開發區的主要管理人員經常是當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層人員來兼任或專職。
(2)台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擴展閱讀:
國家對經濟開發區實行的優惠政策:
1、區內開辦中外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外商獨資經營的生產性企業(統稱開發區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15%的稅率徵收所得稅。其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經企業申請、市稅務機關批准,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和第二年免徵所得稅,第三至第五年減半徵收所得稅。
2、對開發區企業徵收的地方所得稅,需要給予減征、免徵優惠的,由開發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決定。
3、開發區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外商將從企業分得的利潤匯出境外,免徵匯出稅。
4、外商在中國境內沒有設立機構而有來源於開發區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依法給予減征企業所得稅優惠。其中,提供資金、設備的條件優惠或者轉讓的先進技術,需要更多給予減征、免徵優惠的,由開發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決定。
5、開發區企業進口自用的建築材料、生產設備、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交通工具和辦公用品,免徵關稅和進口稅。
6、開發區企業用進口的免稅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加工的產品轉為內銷時,對其所用的進口料件,照章補稅。開發區企業生產的出口產品,除石油、成品油和國家另有規定的產品外,免徵生產環節的工商稅;內銷產品照章征稅。
③ 台州經濟開發區的園區簡介
開發區成立以來,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近55億元人民幣,建成區內道路60條,總長度65公里,已具備良好的開發條件。東區啟動的16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已達到「六通一平」(道路、通訊、通電、供水、排水、排污和土地平整)的要求,12平方公里東擴新區建設全面啟動,區內總長度21公里的「二縱四橫」主幹道路正在緊張施工。西區已形成以62米寬的中心大道、50米寬的市府大道、42米寬的東海大道等為骨乾的道路框架,電信、電力、供水、污水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和金融、商業、文教、衛生、體育等一批配套服務項目正逐步建成並不斷完善。迄今已有美、德、奧、港、台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商在區內投資,形成了反光膜、節日燈、汽車配件、橡膠製品、工業縫紉機為主的產業群,產業結構合理,企業機制靈活,產品外向度高,呈現迅猛發展的良好態勢。台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是台州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代表市政府行使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具有經濟管理權、稅收征管權、工商行政管理權和統一收費權。為了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更好地吸引境內外企業和個人來開發區投資辦企業,促進新台州經濟社會的發展,管委會相繼出台了招商引資中介人獎勵政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優惠政策、稅收、地價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對國家鼓勵的主導產品,替代進口產品,技術含量高、企業關聯度大、市場前景廣闊的項目,以及帶項目在開發區成片土地上從事基礎設施開發建設的企業,可實行「低門檻」的「一企一策」或「一項一策」,提供投資融資、進出口市場和管理等方面「一條龍」、「全天候」式的服務,而且實行「一個窗口對外」,簡化審批手續。
台州市是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位於浙江沿海中部,轄3個區、2個縣級市和4個縣,陸地面積941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萬多平方公里,總人口556萬。
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稱的台州,兼得山海之利,物產豐富,人文薈萃。她是中國著名的果品基地和水產之鄉,黃岩蜜橘、玉環文旦、仙居楊梅、三門青蟹等10個特色農產品產地獲得「中國特產之鄉」稱號;她還是中國民間藝術、中國圍棋、田徑、武術之鄉,是中國佛教第一宗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誕生地。
台州山水神秀,風光旖旎,擁有天台山、神仙居、江南長城、長嶼洞天等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新千年第一縷曙光照耀的地方。
台州是中國股份合作經濟的發祥地,依託先進製造業基地,正迅速崛起為中國經濟型轎車之都、中國摩托車之都、中國縫紉機之都、中國塑料製品之都、中國家用電器之都、中國閥門泵類之都、中國工藝品傢具之都、中國果蔬罐頭之都、服裝鞋帽之都。 台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戰略目標是:把台州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先進製造業基地、東南沿海現代化港口大城市和中國民營經濟創新示範區,力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中走在全省前列。
台州,北鄰寧波,南接溫州市,是浙江中部沿海新崛起的港口城市,上海經濟區十六個城市之一。陸地面積9411平方公里,海洋面積8萬平方公里,人口556萬,其中市區人口150萬。
台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海雄奇,風光秀美。台州是一座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城市。台州是民營經濟的搖籃,民營經濟占經濟總量的96%以上,在這里誕生了國內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業。台州更有發達的市場經濟和強大的製造業,擁有吉利、飛躍、錢江、星星、海正、蘇泊爾、寶石等海內外著名企業,有七個中國馳名商標,八個中國名牌產品,有48個工業產品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台州發展目標:打造成長三角地區先進製造業基地,東南沿海現代化港口大城市和中國民營經濟創新示範區。
台州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7年,集省級經濟開發區、省級台商投資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於一體的綜合性開發區,肩負「發展經濟,建設新城」的雙重任務,受台州市政府委託,承擔開發建設的面積為73.9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區30平方公里,台州濱海工業城中部區塊約30平方公里,台州市三山北塗圍墾區13.9平方公里。
「十一五」時期將是台州經濟開發區「大開發、大投入、大集聚」和進行「二次創業」的重要時期。圍繞「做大總量、做強產業、做優功能」,開發區將成為市區產業發展主平台和先進製造業基地,成為市本級經濟主要增長極。 台州經濟開發區實際開發建設區域由中心城區、濱海新區、三山北塗圍墾區三大區塊組成。一是中心城區。位於台州中心城市規劃中的核心區塊,其中東環大道以東主要為工業科技園區;東環大道以西為城市新區,其中3平方公里的城市核心區包括市級行政中心、金融商貿中心和文化體育中心三個組團。二是濱海新區。2004年,台州市委、市政府為加快台州沿海產帶建設,拓展台州工業發展空間,作出建設濱海工業新城的重大決策,並決定由台州經濟開發區負責濱海工業城中部區塊的開發建設。三是三山北塗圍墾區。2005年,為加快台州沿海灘塗資源利用,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台州市委、市政府決定由台州經濟開發區和台州市水利局作為建設業主,負責台州市三山北塗圍墾工程的建設工作,圍區總面積13.9平方公里,總投資概算4.8億元。
台州經濟開發區作為台州對外開放的窗口、本級經濟的載體、區域經濟的龍頭、中心城市的核心區和體制改革的先導,承載著「發展經濟、建設新城」的雙重任務。開發區管委會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在市政府的領導下,對開發區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代表市政府負責對區塊進行開發、建設和管理。管委會現有辦公室、政治部、財政分局、外經貿局、經濟發展局(統計局)、現代服務業辦公室、建設局、國土分局、社會發展局等職能機構,同時下設招商中心、土地儲備中心、拆遷辦、商業街管理辦公室(與社會發展局合署辦公)、土管所等5個事業單位以及3傢具國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台州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總公司、台州市濱海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和台州市三山塗圍墾開發有限公司。
台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按照「三年打基礎,完成齊備的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構輪廓,完成中心城市的框架構建;四年增內涵,實現產業集聚,提升產業內涵、文化內涵」的發展思路,加快區塊的開發建設工作,已直接投入資金55億元,帶動社會投資350億元,在昔日的荒郊田野上崛起了一座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的現代化新城。 台州經濟開發區的「十一五」發展目標是:圍繞城市建設、發展速度、發展質量和生態環境等「市區爭第一」的發展目標,通過實施「工業立區、開放興區、服務富區、創新強區」四大戰略,把台州經濟開發區打造成台州的中心商務區、轉型升級的先進區、構建和諧的示範區、最佳的創業城區和最佳的人居城區。
④ 台州經濟開發區的介紹
浙江省台州制經濟開發區創立於1997年1月30日,集省級經濟開發區、省級台商投資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於一體,是新台州對外開放的窗口,本級經濟的載體,區域經濟的龍頭,中心城市的核心區,體制改革的先導。開發區規劃總面積73.9平方公里,以東環大道為界分東、西兩區:東區約16平方公里為工業科技園區,以技術密集型、出口導向型為主,興辦各類符合環保要求的現代製造業、加工業,內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台州經濟開發區創業中心、台商投資園區、機電工業園區、留學生創業園區等特色園區;西區包括3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市核心區和它周圍的住宅區、教育區,其中城市核心區由行政文化中心、金融商貿中心、體育中心和輔助景觀軸線組成,是新台州人流、技術流、信息流、資金流最密集的核心區塊。
⑤ 請問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是做什麼的在裡面的規劃部待遇如何
一)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制定各項實施辦法;
(二)編制開發區區域內的總體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經批准後組織實施;
(三)按國家和省規定的許可權,報批或審批在開發區內的投資項目;
(四)負責開發區內土地的規劃、徵用、開發和管理;
(五)負責開發區內林業、水利、旅遊等事業的統一管理;
(六)負責開發區的財政、國有資產、稅收、勞動人事和工商行政管理;
(七)規劃、建設和管理開發區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
(八)興辦和管理開發區文化、教育、衛生等各項公共事業;
(九)負責開發區資源和環境保護工作;
(十)按國家規定處理開發區的涉外事務,管理開發區的進出口業務;
(十一)指導、協調、監督各駐區單位的有關工作;
(十二)負責開發區的社會治安、交通和戶籍審批管理;
(十三)行使上級政府授予的其他職權。
個人認為還是企業好些
⑥ 工作去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好嗎
根據我曾經在省級工業經濟管理部門工作過的體會 ,管委會,是一個沒有技術難度的崗內位,很適合剛畢業的容各專業大學生。但你要有心理准備:工作大多是事物管理性或服務性的,政策性相對強,具體工作比較繁瑣。你學計算機的,從專業上完全勝任在這里工作,不嫌平淡就好。而且你在學校的時候有做過生意賺過錢,也比較適合跟別人談生意以及自己組織策劃,那這個工作就很適合你。
⑦ 台州經濟開發區的園區概況
開發、建設台州濱海工業區塊,是台州市委、市政府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浙江建設成為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方針、加快台州沿海產業帶建設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區塊位於台州主城區東部濱海地帶,北至外沙岩頭、南至金清新港、西至規劃中的疏港大道、東至海塗,總面積148.8平方公里。整個濱海工業區塊由椒江區、路橋區和台州經濟開發區按照「一個規劃、分區實施」的原則實施開發建設。
開發區濱海工業區塊位於濱海工業城中部區塊,面積約30平方公里,是台州沿海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先行區,於2005年3月正式啟動建設。圍繞建設「市區工業發展主平台、產業集聚示範區、沿海產業帶建設主戰場」這一工作目標,台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和濱海建設指揮部根據「科學布局、系統規劃、便於啟動」的實施策略,確定了濱海17.53平方公里啟動區並分為三期建設。其中,濱海一期區塊位於啟動區八塘路以東區域,南北長約6500米,東西寬約550米,佔地5095畝;濱海二期區塊位於一期區塊西側,面積5.28平方公里,區塊建設涉及的標准農田異地遷建指標和農保指標已基本落實。
自2005年3月濱海工業區塊正式拉開大規模開發建設序幕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濱海區塊建設各項工作快速推進。
一是抓好區塊規劃。發揮其在區塊開發中的先導和龍頭作用,完成濱海啟動區控制性詳規、濱海區塊高壓配電網規劃、防洪排澇規劃、水域保護、市政詳規、區塊環評等一系列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組織實施濱海中心城區規劃、長浦生態公園等生活服務設施規劃建設。加強濱海區塊產業規劃與引導,進一步明確濱海產業定位和開發導向。
二是改善投資環境。開發區投入5億多元資金,大力開展道路、水電、排污、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濱海一期區塊「二縱六橫」路基和主幹道路面硬化工程,開展濱海二期主幹路路基層建設,拉開濱海二期區塊道路框架;完成一期區塊電力設施以及濱海引水工程,開工建設濱海110KV海堡變;建設濱海區塊排污管線及污水泵站工程;完成濱海區內九條河、長浦河疏浚整治,區塊配套能力明顯提高。
三是加快產業聚集。積極開展區塊策劃和產業招商,認真實施項目考察篩選,促進科技型、外向型、效益型、環保型企業向園區集聚。一期區塊現落戶工業項目86個,其中,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家,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外資大項目6個。同時,積極推進入園項目建設,明確階段性工作目標和建設要求,出台項目建設激勵政策,集中精力抓服務,突出重點破制約。截止目前,10家企業基本建成投產,21家企業正在進行主體工程建設,24家企業完成或正在打樁。春節前有20家企業建成投產。
四是促進和諧建設。建立每周工作例會制度、領導聯系制度、企業聯系卡制度、項目聯系員制度,及時溝通、協調和指導各方面工作。開辟項目審批、基建審批、企業融資三個「綠色通道」,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設計並創新服務載體,開展了濱海建設「百日會戰」,得到市裡的充分肯定,並在全市得以推廣。妥善做好征地、拆遷補償等政策處理工作,注重保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加強與各級各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破解難點制約,形成合拍合力的開發氛圍。
⑧ 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是一個什麼性質的部門
管委會是當地政府的派出機構,行使政府權力。
《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認定無效。這否認了管委會的主體資格。
在我國行政機構序列中,並沒有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這樣一個機構。伴隨著全國各地出現的開發區熱,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這種特殊的機構應運而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不僅負責招商引資,而且作為政府的派出機構,行使著政府機構才能行使的權力。這些年,許多開發區管委會不但對外招商批租土地,而且設立了司法機關、檢察機關,儼然成為了當地的特區。
⑨ 開發區管委會是干什麼的
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不僅負責招商引資,而且作為政府的派出機構,行使著政府機構才能行使的權力。
在我國行政機構序列中,並沒有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這樣一個機構。伴隨著全國各地出現的開發區熱,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這種特殊的機構應運而生。
(9)台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擴展閱讀:
這些年,許多開發區管委會不但對外招商批租土地,而且設立了司法機關、檢察機關,儼然成為了當地的特區。對待這一現象,國務院有關部門早有警覺。清理各地的開發區成為這些年國務院議事日程中重要的內容。
但是,由於開發區涉及面廣,開發區管委會權力來自於方方面面,所以,在清理的過程中,如果只是減少開發區的數量,或者縮小開發區的規模,而沒有從憲法和法律的高度弄清開發區管委會的性質,那麼,今後還會出現開發區膨脹的現象。
我國憲法對國家的權力機構作出了十分明確的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縣、鄉政府必須在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職權范圍內開展工作。可是,幾乎在憲法頒布實施的同時,為了因應部分地區特殊需要;
我國先後設置了許多獨立於國家權力機關之外的權力機構。比如在新疆設置了建設兵團,在內地有些地方,勞改農場也有自己的公安局、法院和檢察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政府派出機構,行使憲法和法律所賦予行政機關的權力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存在,說明憲法和法律的剛性約束並沒有真正落實。在一些地方官員的腦海里,只要為了促進本地生產力的發展;
什麼樣違法亂紀的事情都可以干。在這樣的改革思路下,凡是在正常的行政區無法辦理的事情,都可以安排在開發區,由管委會自主決定。所以,從表面上來看,開發區是經濟特區,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開發區就是文化特區、法律特區,是可以逃避國家法律規定的避風港。
⑩ 台州經濟開發區的區域規劃
濱海工業區塊發展規劃
台州濱海工業區塊是台州市區今後二十年工業發展的重要平台,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濱海工業區塊的開發建設,2002年,市委、市政府就著手謀劃台州濱海工業區塊的規劃建設工作,提出要按照「城市新區、工業新城」的要求,建設一個專業化、集約化、國際化和生態化的工業區塊。
濱海工業區塊的發展目標是:建成新型工業化、經濟集群發展的大型工業區;國際化的以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的外商投資密集區;工業功能突出、配套服務完善、環境優美舒適的城市新區。在開發導向上,主要是緊緊依託台州市現有產業基礎和抓住國際產業轉移機遇,積極集聚汽摩及配件、塑料模具、家用電器、服裝機械、泵閥門五大優勢行業,使濱海工業區成為優勢產業的升級基地,戰略產業的培育基地,國際產業的承接基地,新興產業的孵化基地。
濱海「十一五」建設目標
市三屆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加快台州沿海產業帶建設,實施工業經濟重心東移」。作為我市「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濱海工業區塊建設也是開發區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的建設目標是:按照「工業新城,城市新區」的要求,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根據建設專業化、集約化、現代化的環保型工業新城的發展定位,進一步整合區域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加大工業投入,堅持外向帶動,加快產業集聚,把濱海工業區塊建設成工業功能突出、配套服務完善、環境優美舒適的現代工業園區。全面實施17.53平方公里啟動區開發,將濱海工業區塊建成台州的外商投資密集區、市區產業發展的主平台、市本級經濟主要增長極。力爭「十一五」期末濱海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超200億元,稅收超10億元。
2007年,我們按照建設「科技型、集約型、開放型、生態型」工業園區要求,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效率意識,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推進濱海區塊開發建設進程。加快一期項目建設,打好項目建設攻堅戰,一期區塊入園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加快區內道路、水電、排污、通訊、服務設施等基礎工程,及時跟進亮化和綠化工作,提升濱海工業區的建設形象;貫徹「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的開發原則,開展項目引進、產業集聚、基礎配套、征地拆遷等濱海二期開發有關工作,年內安排爭取一批項目入園;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落實鼓勵投資和扶持重點項目的優惠政策,幫助解決工程建設和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強區塊治安綜合治理和在建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在全市沿海產業帶建設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