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疫情之下消費觀的改變,對於中國未來經濟市場有哪些影響
買房子的人會增多。這次疫情有很多人都宅在家裡呆了一個多月,有很多好心的房租會幫租客減房租,但是大部分房東還是不會減免房租的。很多人在交房租的時候就會覺得非常不公平,就萌生了買房的念頭。很多人在感嘆自己沒房子,新的一年的目標就是要買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所以今年一定會有很多原來不買房的人,都會選擇買房,對於房地產來說今年會好做一些。
菜品,肉品銷量高。這次的特殊情況讓大家知道了家裡有餘糧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即使現在解封了也會有很多人在每次買菜賣肉的時候多買一點,即使不吃也會放家裡面放著,只有冰箱是滿著的大家才會覺得有安全感,今年的銷量一定會增高。
⑵ 禽流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有什麼
禽流感對我國經濟影響有限
禽流感疫情對我國整體經濟的影響遠低於非典
2004年初禽流感席捲美國和亞洲部分國家,中國、日本、越南等國相繼爆發了禽流感,造成上百萬家禽染病死亡,10多人可能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去世。目前禽流感疫情還未得到有效控制,許多國家、地區實行「封關政策」,明令禁止從疫區進口禽及禽製品,市場上活雞、雞製品及其他禽類製品銷售狀況明顯不如往昔,養雞場、禽類生產加工企業及以禽產品為原料的餐飲業、相關上下游產業效益下滑明顯,部分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小企業甚至面臨倒閉風險,相關從業人員則面臨收入下降及失業的威脅,但與上半年的非典疫情比較,其影響僅僅局限在非常有限的特定行業及特定地區,並且由於雞及禽製品作為食品之一,具有較廣泛的可替代性,人們普遍心態平穩,工作、生活秩序及飲食習慣未受較大影響。在禽流感病毒無進一步變種的情況下,禽流感對我國整體經濟的影響將遠遠低於非典,影響我國GDP總體增長速度不會超過0.1個百分點。
禽流感對家禽業造成一定的沖擊
由於擔心禽流感的傳染和進一步蔓延,許多地區對可能染病的雞、鴨及其他禽類實行「撲殺」,某些地區家禽市場暫時關閉,活禽交易和屠宰也暫時停止。如上海市發現疑似禽流感病例後,當地組織力量對疑似病例發現點附近的3.5萬羽染疫禽進行全部撲殺。工商部門在全市所有市場內張貼了市政府通告,要求立即停止活禽交易及屠宰。由於擔心食用雞、鴨等禽肉會染上病毒,消費者紛紛減少食用這類食物,造成市場上雞及禽製品銷售滑坡、價格下跌。據調查,南昌一些肉禽市場交易波動較大,大多數禽類經營者銷售額都下降過半,有的甚至下降了2/3。但情況也有例外,某些家禽進口量大、本地又無疫情的地區,由於突然停止從疫區輸入禽類及限制本地養殖場雞上市交易,在市場消費需求尚未大幅萎縮情況下,造成市場上雞、鴨等禽類產品供應緊張、價格上揚,比較典型的有香港地區,雞只的批發價由平日每斤約7元急升到最高每斤約12元,價格上升3成,未來數天零售價有可能上升至每斤50-760港元。
禁止進口禁令所帶來的損失額遠遠超過捕殺禽類所帶來的損失
我國部分省份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以來,一些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禽類及其產品實施禁止和限制進口措施,1月27日收到中國政府的關於在中國發生禽流感通知後,日本農林水產省隨即宣布於當天停止進口中國產雞肉(含內臟),此前,中國的鴨肉已被禁。此後,東亞及東南亞發生禽流感的各國之間紛紛「封關」。截至2月5日,已有日本、韓國、歐盟等41個國家和地區(含歐盟15國)採取此類措施。同時民眾出於對禽流感疫情的恐懼心理紛紛排斥此類食品,使得禽類生產、加工及流通企業損失慘重,相關從業人員收入下降甚至面臨失業威脅。實際上,捕殺可能染疫禽類的實際損失額並不大,對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目前我國疫區捕殺的雞只是20~30萬只,以每隻雞價值50元計算,統共損失也就1000~1500萬元,而國內一家中等規模的禽類加工企業實際和預期損失額就超過這一數字。以北京華都肉雞公司為例,該公司未來兩個月出口和內銷上損失將高達4~5億元,而且部分以養雞為業的農民將暫時失去收入來源,該公司的放養量樂觀的估計也會比正常減少50%。
為降低「禽流感」所造成的損失,中國出台稅收優惠政策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公布消息稱,為保持和促進家禽業持續穩定發展,盡量降低「禽流感」疫情所造成的損失,國家稅務總局發出緊急通知,對家禽行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通知稱,自2004年2月1日至2004年7月31日,對屬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家禽加工企業和冷藏冷凍企業加工銷售禽肉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並減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對家禽養殖業(包括種禽養殖)、加工和冷藏冷凍企業進行家禽養殖(包括種禽養殖)、加工和冷藏冷凍所取得的所得免徵2004年度企業所得稅。對企業或個人由於禽類撲殺所取得的財政專項補助,免徵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對企業由於禽類撲殺所造成的凈損失,允許其在所得稅前全額列支。通知要求,對禽類加工產品出口應退稅款實行及時足額退稅,對已於去年出口但未能在規定的出口備案截止日期(今年1月15日)前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的部分,應在企業抓緊備案的基礎上給與退稅。此外,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或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地區對家禽行業適當減免其他一些相應稅收。
下面這篇文章更能表述它的危害
http://unpan1.un.org/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APCITY/UNPAN017096.pdf
⑶ 受疫情影響我國的出口需求萎靡,怎樣以內循環經濟為主
簡單的說內循環就是讓國內的各種需求和各種供給之間形成配套的產業鏈內部循環,甚至是要形成長期的良性循環,這樣才能使我國的經濟有所穩步增長,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才能長期站穩腳跟,穩步快速的發展我國經濟。
由於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對於全球產業鏈沖擊巨大是世界各國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歐美疫情爆發導致的外部需求一度萎靡,直接讓我國的出口需求受到嚴重影響。那麼如何提振國內經濟,以最小的代價度過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減少對於全球產業鏈的沖擊,提速我國內循環發展經濟是目前我國面臨的頭等大事。
⑷ 新冠肺炎疫情過後,中國經濟會倒退很多嗎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我國的領導人就做出了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將所有從武漢逃出的人用包機接回了自己的祖國,而且從此關上了祖國的大門。所以很多人都覺得中國的經濟在新型冠狀病毒及情下倒退了很多,甚至有很多人想要了解中國的經濟到底倒退了多少?
除此之外,商務部還對對外出口貿易的企業進行了幫助。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支柱,缺少不了對外貿易,雖然說疫情對中國對外貿易的經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國家也出台相關的政策和法規來幫助對外出口企業渡過難關。例如進一步的簡化外貿管理程序,進一步的強化外貿企業的法律服務,進一步的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最後一點很重要,就是加大貿易融資的支持。
⑸ 新冠疫情在歐美已二次爆發,中國經濟面臨什麼沖擊
中國護國了中國沒有面臨的沖擊,這樣的裙款他們的爆發我們對我們中國一點影響都沒有
⑹ 其他國家疫情狀況不斷,是否會持續影響我國防疫
目前我國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國外還是有很多的國家仍然處於混亂之中。我們國家目前的新增病例基本上都是來自境外輸入,所以有關部門一定要加強檢測,防止疫情再次大規模的爆發,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做好相關的防護措施。勤於洗手,多開窗戶進行通風,經常鍛煉自己的身體,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各國的經濟等都出現了嚴重的影響,長久以往也會對我們國家有很嚴重的影響。
我國對於疫情的控制疫情取得了明顯的成功。疫情一旦控制住了,就業以及糧食問題就基本上不用擔心了。病毒是並不會被完全消滅的,它會與人類共存亡。但是即使是再次爆發新冠疫情,我們國家也有了豐富的防疫經驗,並且在較短的時間內將其有效的控制住。到了冬季就有可能會再次爆發新冠疫情,但是我們已經研發出來了有關的疫苗來控制住疫情。疫情還是需要我們自己也要配合並且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
之前,世界銀行的行長,對此做出了預判,因為疫情的原因全球將會有將近一億的人重返極端貧困,如果疫情還將持續下去,那麼這個數字將會變得越來越高。疫情的確會導致很多的問題出現,甚至是很多嚴重的影響及其後果。但是這些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發生在中國的。因為對於糧食自給率還可以,所以對我國來說並沒有什麼較大的影響。
⑺ 疫情全球爆發,我國汽車出口影響有多少
截止截稿日子3月22日,國外受疫情的國家及地區已經達到135個,最近一周國外各種「花式抗議」受到不少消費者關注,美股也在短期內發生了四次熔斷。受到疫情與經濟下行的影響,全球范圍的汽車產業陰影彌漫,2月國內車市遭遇了21世紀罕見的跌幅。
奇瑞、吉利、長城、力帆等均將俄羅斯作為海外主戰場之一,其中,長城和力帆分別在俄羅斯的圖拉州和佩茨克州建有工廠。去年,長城汽車在俄羅斯的圖拉工廠正式投產,這也直接帶動了長城汽車在俄羅斯的銷量。去年長城哈弗在俄羅斯市場的增長率高達289%,成為中國汽車品牌在俄銷量冠軍。俄羅斯的疫情防控措施也正在逐步升級。俄羅斯的防控升級必將對當地的汽車產銷造成一定影響。
今年1-2月,我國汽車出口量為15.2萬輛,同比微增0.5%;出口額20.24億美元,同比下降1.3%。2019年全年,我國汽車出口量為121.8萬輛,增速為6.2%,出口額為153.41億美元,同比增長3.3%。今年1-2月,汽車出口相對於2019年全年增速減少了5.7個百分點,出口額增幅由正增長轉為負增長。
上汽、奇瑞等多家企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疫情對3月份出口銷量以及海外市場零售量的影響當前還無法評估。但從車市大環境來看,3月中國汽車出口量恐再度收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經濟學分析疫情如何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
疫情如何影響中國哪些世界的京劇,因為我們知道現在疫情時期,特別是禁止從國外運來一些海鮮。因為發現海鮮有冠性病毒,這樣就影響了國內外的。物品的進口和輸出。
⑼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1至2月企業復工復產加快,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民經濟實現有序運行,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前兩個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較大沖擊。但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2.第一季度GDP會否出現「負增長」?負面趨勢會持續到二季度嗎?
毛勝勇:目前,全國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基本判斷是3月GDP增長會有明顯起色。疫情影響將逐步減弱,前期壓抑的經濟活動將逐步釋放,二季度會比一季度有明顯回升,下一步還將出台一系列對沖政策。
3.失業率會否持續攀升?
毛勝勇:2月失業率整體有所上升,但重點群體總體情況比較平穩,25至59歲失業率(5.6%)比整體低0.6個百分點,20至24歲大專以上人員的失業率比上月低0.4個百分點。隨著生產秩序恢復,中央將以更大力度促進就業,下半年失業率整體會下降。主要包括:
加大宏觀政策的對沖力度,努力穩住企業,特別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業。穩住企業、穩住經濟運行,也就穩住了就業;
加大就業優先政策的力度,加大對重點人群如大學生、農民工就業培訓的幫扶,進一步推動靈活就業。
4.物價會持續上漲嗎?
毛勝勇:從價格構成的角度看,食品價格漲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豬肉價格上漲。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資運輸成本等。下一階段,生豬存欄和出欄環比將上升,價格呈現高位回落的趨勢,疫情影響逐步減弱。而在貨幣政策方面,有關部門將採取精準幫扶措施,不會對價格上行帶來明顯推動。整體來講,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回落的趨勢是大概率事件。
5.樓市漲幅持續回落,對國民經濟影響有多少?
毛勝勇:「房住不炒」的定位沒有改變,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政策,這一點很明確。中國投資領域和空間非常大,下一步既要擴大有效投資,也要努力推動消費提質擴容,著重在促進消費和擴大投資的結合點上發力,使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
6.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影響有多大?
毛勝勇: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確實有一定影響,主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時推進國際合作,借鑒中國經驗幫助國際社會;二是在全球經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推動把一些不合理的貿易壁壘、貿易規則破除和取消,讓世界經濟和貿易回歸到正常的軌道。
1至2月主要經濟數據
■ 口罩產量增長127.5%
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從產品產量看,醫療防護和生活所需物資增長較快,口罩、發酵酒精產量分別增長127.5%和15.6%,凍肉和方便麵分別增長13.5%和11.4%。截至2月25日,大中型製造業企業復工率達到85.6%,生產經營活動正在有序恢復。
■ 餐飲收入下降43.1%
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194億元,下降43.1%;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呈現增長態勢,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中西葯品類商品分別增長9.7%、3.1和0.2%。
■ 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
1至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下降35.9%。
■ 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下降3%
1至2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3712億元,同比下降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233億元,增長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
■ 豬肉價格上漲125.6%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1至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5.6%。其中,豬肉上漲125.6%,鮮菜上漲13.8%,鮮果下降5.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 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
1至2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0.2小時,比1月份減少6.5小時。
⑽ 疫情期間,哪些行業對國家經濟有促進作用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爆發,國民生活停滯了了將近半年時間,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守護我們的生命安全。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都沒有渡過此次難關倒閉了,但是還有些企業卻因為疫情的原因促進了我們國家的經濟。比如說我們的;網上購物、遠成辦公、在線上課開會等等都在加快成長。這樣體現出來我國的計算機行業的潛力。網路發展帶來了很多的便利
疫情當前,宅在家中的我們在網上娛樂的時間也有所增長,有些在網上點餐和購物的人數也有所增長,疫情的時候人們很少出門,這也促進了電商網購和快遞的發展,網上超市和便利店也迎來了春天。疫情過後,國民的外出就餐和娛樂場所等地方的經濟也會有所恢復。在疫情期間,國家和世界各國人民對於口罩,消毒產品和各種醫療器械的需求也很大,這也幫助製造業恢復了一些。
我國一向堅持與鄰為善,加強和周邊國家的密切友好合作關系。我國也在不斷的加強外交的軟實力,並且積極地維護我國公民和企業海外的合法權益,並積極的參與外交,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形象,地位,聲望。並加強了我國的對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