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冠對世界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全球製造業格局將會發生變化。由於作為全球製造業核心區域的經濟大國均已爆發疫情,停產、停工,各國為控制疫情擴散而封鎖邊境,導致經濟活動趨於停止。而疫情結束後,重新恢復的全球經濟有可能會在原有基礎上重新洗牌,產業鏈和供應鏈都有可能由疫情所造成的影響而重新布局。
世界市場對中國製造業中心的依存度有可能進一步提升。由於中國最先控制住疫情,已進入快速恢復的階段。而世界主要經濟體基本上都處於產能不足的狀態,因此對於中國製造的需求可能會快速上升,除了醫療用品、葯品外,生活用品等其他日常消費品的需求也將大幅上升。
疫情讓世界看清了世界經濟對於中國的依賴性,此次疫情中,中國已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提供了人員、資金、物資援助,充分體現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有的擔當。同時,也讓世界看出了,在災難面前,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猶如外強中乾的紙老虎,關鍵時刻掉鏈子。尤其是美國在疫情期間,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表現,也使其國際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疫情促使一些國際爭端和重大事件出現緩和。如中美蔓延爭端和英國脫歐等目前都暫時擱置起來了。但另一方面,全球能源市場動盪對於地緣政治會帶來不可忽視的風險。美國與伊朗仍處於戰爭狀態,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三、疫情帶來的世界格局的最大變化就是,美國因衰落國際地位會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超級大國,而歐盟將會被邊緣化,東亞崛起,世界經濟中心將轉移到亞洲。
當今世界格局為一超多強,一超就是指美國這個超級大國,而多強則是指中國、俄羅斯、日本、歐盟、印度等國際地緣政治中的強勢力量。美國目前已成為新冠肺炎確診者最多的國家,疫情對美國的打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美國經濟的破壞作用,企業停工,失業率大幅上升;另一方面疫情對全球市場的沖擊也必將影響到美國的霸主地位。
歐洲緊隨其後成為疫情重災區。俄羅斯由於經濟滯後導致其經濟實力與其強大的政治軍事實力不匹配。日本的真實疫情可能比其所提供的數據要嚴重,而東京奧運會的推遲,除了直接的經濟損失外還將極大挫傷日本民眾對國家的信心。
印度在人均醫療資源方面不到我國的一半,一旦疫情擴散,其國力必將遭到重創。中國在疫情中已經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提供了援助,中國的行為可能為自己帶來一定的地緣戰略利益,同時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公信力則肯定會得到提高。
目前中、日、韓三國經濟聯系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2019年,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三方一致決定要建立共同的東亞經濟架構,從而加速東亞經濟的發展。此計劃如果能夠實現,那麼就將出現一個亞洲版的歐盟。疫情過後,世界經濟的中心將轉移至亞洲。
② 世衛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持續數十年,為何這么說
因為其對患者帶來的健康影響,對遇難者家屬帶來的生活影響,以及新冠疫情,對未來的政治社會影響,都將維持數10年之久。
我們再來看新冠疫情給社會帶來的影響,此次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社會的發展速度可謂說被拖了下來。全球那麼多的人面臨著失業或者已經失業,那麼多企業已經倒閉,那麼就意味著國家的發展政策受到了阻礙社會的發展腳步也被脫了下來。那麼那些失業人群以後能不能找到工作呢?這還是一個未知點,就算經濟在幾年之後能夠得到復甦,就業率能夠重新拉回來,但問題是有一些人可能就在這場沖擊中再也找不到工作。這種影響也是持續一輩子的。
③ 世衛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持續數十年,這代表了什麼
2020年是個讓人心痛的時間,也是足夠讓世人記住的時間。當我們滿心歡喜的跨入2020年,跨入了這個對稱年後,一場災難,一場世界性的災難不期而至。
從1月開始爆發的新型冠狀肺炎,直到現在半年多過去了,仍然沒有結束。當然,中國一直走在抗疫的前線,努力做好防控疫情的工作。在2,3,4,5月份的時候,中國人民是有多麼的痛苦,中國的醫生護士又是有多麼的堅強。
我們希望我們可以回歸到正常的生活,我們希望可以把口罩摘掉,自信的走在大街上,向每一個人打招呼!
④ 在全世界范圍內,新冠病毒已經令多少人喪生了
截至2020年10月2日,新冠肺炎全球現有確診7819353例,累計確診34449691例,累計治癒25606516例,累計死亡1023822例。對於中國來說,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但對於世界很多國家來說,他們仍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一、新冠肺炎世界疫情目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最多的前三國家分別是美國、印度和西班牙。其中,美國確診病例約750萬,印度確診約640萬,西班牙確診78萬例。從2020年初開始到如今的最後一個季度,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截至10月2日,新冠病毒已經使全世界約102萬人喪生。
而獨特的2020年,我們見證了很多以前根本無法想像到的歷史,比如,10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特宣布自己和第一夫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引發了全世界的熱論。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怎麼看呢?
⑤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什麼時候舉行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將於9月8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大會將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華網將對大會進行現場直播,人民網、央視網、中國網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和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社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平台同步轉播。
(5)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抗擊新冠疫情,以「生命至上」凝聚萬眾一心:
生命至上,是中國抗疫的根本價值觀。以人為本,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執政理念。為挽救生命,中國對患者不分年齡、貧富,全力救治。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14億中國人民,是抗疫斗爭中真正的英雄。在廣東,84歲的鍾南山擠上高鐵餐車,趕赴武漢。在浙江,一對多天未見的醫護夫妻在走廊通過眼神認出彼此,一個擁抱,各自奔赴崗位。在北京,外賣騎手高治曉,每天騎行100多公里,送出許多家庭的急需。
從全國400多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到自願宅在家裡的每一個普通民眾,中國社會的每一個細胞,都在為整個社會的有機健康奉獻犧牲,換來更多人的生命權和發展權得到保障。
⑥ 世衛稱新冠肺炎影響將持續十年,我們該如何有效防護
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影響是持續而深遠的,在生命健康、經濟、政治各個方面都有重要影響。我們作為普通人,不僅要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健康,還要清楚其中的經濟政治影響,做好准備。
因此,盡量保住自己的工作而少去跳槽,即使要跳也應該先找好下家;同時確保有一筆足夠的存款,因為一旦失業,也能夠支撐自己度過這段困難時期。少去參與股市等的風險投資,在經濟政治形勢不穩定的情況下,相應的風險必然大大增加,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充足的閑置資金,就不要去貪這些東西了,保住自己的基本盤才是當下的最好措施。
⑦ 世衛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持續數十年,真的解決不掉嗎
世衛組織所稱的新冠疫情影響將持續數10年,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不是解決不掉,而是在能解決的時候沒有解決,如果全球能夠在疫情萌發初期就將其扼殺在搖籃里,那麼所帶來的影響可能就只有今年或者短暫的幾年,可是如今傳染面積已經這么大,全球那麼多人受到了影響,影響持續數10年,還真的不是危言聳聽。
並且現在疫情還處在高峰期,問題是全球許多個國家仍然是易受病毒感染的體質盡管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以玩命的速度研發疫苗,可是等疫苗研發出來了,也可能要等到明年了,那個時候又不知道疫情是怎麼樣一番景象了,即使疫苗出來一情結束,可是那些唄,病毒感染的人群呢,他們以後的生活會因為病毒攻擊了身體內部某些細胞而造成影響,國家的經濟也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夠復甦很多,在這場疫情中遭受經濟打擊而失業,破產的企業和人數他們應該怎麼辦呢?
⑧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脫鉤的速度呈現怎樣的狀態
全球脫鉤的速度越來越快,印度禁用部分中國APP,法國英國也是相繼宣布禁用華為5G,一個以內循環經濟模式正在逐步的發展起來。
⑨ 兩年之內是否能結束新冠肺炎疫情問題
鍾南山院士說過,新冠病毒將於我們人類共存亡,就像是以前的非典一樣,事實上,非典的病毒並沒有被完全消滅,還是有很多的人感染只是感染的人數比較少沒有產生大規模的疫情。病毒並沒有辦完全被消滅,所以還是有可能會再次爆發疫情,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做好防護的措施。病毒並不會完全消失,只會得到有效的控制。疫情原因導致的
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了很多的企業停工,致使公司不得不進行一部分的裁員。造成了很多的人失去了工作和收入來源,沒有辦法養活自己和家人。疫情原因導致了國家的經濟出現了滯後的狀況,導致了國家的經濟和國民的生活出現了比較困難的狀況。疫情並沒有被完全的控制下去,疫情雖然到現在為止沒有出現持續惡化的情況,但是也並沒有出現完全明顯好轉的情況。疫情原因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生活等。
我國的疫情目前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大部分的新增病例都是來自於境外。在一起過期間一定要進行自我有效的防護措施,勤於洗手,多開窗通風,講究個人衛生,在前往人多的地方一定要佩戴口罩,避免大規模的扎堆和聚會。
⑩ 1.中國為什麼能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階段性勝利論文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暴發與蔓延,是2019—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災害事件,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損害和沖擊。中國作為最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沖擊的國家,在全球抗擊疫情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中國力量、中國速度、中國智慧和中國自信,為世界各國建立應對疫情機制提供了參考和借鑒。為此,總結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經驗,與世界各國共同分享中國的戰「疫」經驗,為全球疫情防控、應急管理、風險治理及國際合作提供「中國經驗」,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及績效:中國力量與中國速度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已經成為人類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成功典範,最突出之處在於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打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彰顯了抗擊疫情的中國力量。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具有以下六個方面的特點(圖1)。
第一,統一領導,高效決策。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與國家最高決策層果斷的戰略決策是戰勝重大疫情的基礎和前提,集中統一領導和「全國一盤棋」的戰略思維及統籌抗疫部署是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的關鍵。面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僅僅依靠個人、民間組織、地方政府是不可能徹底控制住的,需要具有戰略眼光、全局意識、反應迅速、決策高效的集中統一的領導機構發揮戰略決策和統籌協調職能,全面推進疫情防控。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和高效決策是中國迅速控制疫情並取得階段性勝利的關鍵。
第二,全社會動員,全民參與。強大的社會動員組織能力與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是戰勝重大疫情的關鍵。依託各級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層的社區和村組進行廣泛動員,無縫隙、全覆蓋,形成抗疫的社會動員體系;依靠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構建防疫的核心基層組織網路體系;廣泛宣傳,使廣大民眾充分認識到疫情的危害,增強廣大人民群眾防疫的自覺性;採取各種強有力的「硬核」措施,獎罰分明,嚴厲禁止和處罰各種違反公共衛生安全的行為。
第三,全國統籌,對口支援。一是彌補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抗疫物資不足的問題,充分調配全國資源,實現全國抗疫物資的統籌安排;二是增強人民群眾的抗疫信心,通過多地大規模醫護人員的支援、醫療資源的投入、抗疫物資的充足供給,增強了人民群眾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決心和信心;三是加強不同地區之間、疫區與非疫區之間的分工合作,培養了地區協作、患難與共的精神;四是能夠實現當地醫院與全國醫療資源的有效對接、優勢互補,形成規模化、網路化的應對方式。
第四,科技抗疫,保障有力。一是動員民用和軍用高科技醫療設備集中投入疫情重點地區,保障先進設備的充分供給與高效配置;二是集中全國最優秀的專家和醫護工作者,深入重點疫情一線,遏制住重點地區疫情擴散蔓延勢頭;三是利用5G、大數據技術構建全國新冠肺炎疫情數據採集、傳輸、處理與應用網路體系,提高數據傳輸效率,降低數據成本,提高了抗疫效率;四是綜合集成交叉技術,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力度,保障了抗疫的應急之需;五是發達的交通網路體系,為抗疫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全國大量的抗疫和民生保障物資快速運達疫區,保障了抗疫物資和重要民生商品供應,穩定了社會秩序。
第五,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全國人民高度團結,積極配合並遵守政府制定的各種防疫措施,提高了抗疫效率,降低了各種治理成本。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廣大醫務人員不顧個人安危,英勇奮戰,體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第六,守望相助,國際合作。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中國在取得國內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階段性勝利的基礎上,積極援助世界各國。例如,截至4月12日,中國已同153個國家舉行83場衛生專家視頻會議,中國政府和民間已經或正在向1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多批急需的醫療物資援助,已有6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同中方出口商簽署防疫物資商業采購協議;中國已向伊朗、伊拉克、義大利、塞爾維亞和柬埔寨等國家派出多批醫療專家組,同時正在籌備向其他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派遣專家組;中國政府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支持世界衛生組織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應對疫情的能力,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中國為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