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開發區建設土地局
三門峽經濟開發區始創建於1992年4月,位於三門峽市市區西部,總面積14.9平方公里。西邊和北邊瀕臨黃河,隔河與山西省相望,東接市區,南臨連霍高速公路。209國道和310國道從區內穿過。現下轄7個行政村,總人口約4萬人。
王振江 局長、黨支部書記
李國方 副局長、工會主席
王振江簡介:男,河南省柘城縣人,1961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學專業。1982年7月~1988年9月,在水電部第十一工程局工作;1988年9月~1997年4月,任三門峽市土地管理局監察信訪科科長;1997年4月~1998年1月,任河南三門峽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地管理局局長;1998年1月~2010年1月,任三門峽經濟開發區建設規劃土地局局長;2010年1月至今,任河南三門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委員,同時兼任建設土地局局長。
【機構設置】開發區建設土地局成立於1998年1月。內設辦公室、建設用地科、地政地籍科、農宅信訪科、土地執法隊和地籍測繪隊。
【土地利用】2010年,開發區建設土地局積極採取多種措施為省、市、區重點項目提供用地服務。先後為三門峽速達公司,連霍高速三門峽段拓寬改造,南環路、北環路、跑架路拓寬改造等建設項目辦理用地手續,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認真開展衛星遙感土地執法檢查工作。按照濟南土地督察局和省、市國土資源局的統一部署,該局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開展了衛片執法檢查工作。
【地籍管理】按照市國土資源局和市政府《關於開發區土地管理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精神,進一步完善了開發區的土地登記制度,規范了開發區的土地登記程序。嚴格按照新《土地登記辦法》規定,切實保證土地登記權屬合法、程序到位、主體正確,提高土地登記的公信力,共完成土地登記初審13宗,土地抵押他項權利登記初審12宗,抵押金額3040萬元,城鎮個人登記初審573宗。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有序開展。該局根據開發區實際情況,按照調查工作統一進度,積極配合湖濱區和陝縣國土資源局,做好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修改核查工作,並上報待批。
【信訪穩定工作】2010年,共接待群眾因土地問題來訪8起25人,其中集體上訪3次18人,個人上訪5起7人,無來信,已按時按要求結案上報,化解了矛盾糾紛,消除不安定因素。全年無越級進京赴省上訪現象發生。
⑵ 法律對經濟開發區的土地使用有規定嗎
經濟開發區是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認定,基本符合國務院批準的《清理整回頓開發區答的審核原則和標准》(發改外資(2005)1521號),批准設立的開發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為所在市縣派出機構,一般入駐開發區享有當地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法律上沒有明文對開發區的土地使用進行規定,開發區的土地使用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⑶ 開發區土地利用狀況
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分東、西兩區,東區位於市區東部,西區位於市區西南部。兩區對外交通便利,距石家莊火車站均不足半小時車程,鐵路客貨運均十分便利。園區內道路布局為整齊的方格網狀,四通八達的道路網十分便捷。高新區主次幹道與石家莊市區主次幹道相連接,使高新區內路網規劃與城區路網協調一致,既相對完整,與城區密切聯系,又有方便的對外交通。
經過10多年的發展,高新區在經濟、社會和生態等各個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成為石家莊市經濟新的增長點,在全市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兩區合並後,高新區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1995~2009年間各經濟指標都有大幅度提高。按可比口徑,2009年工業總產值達733.89億元,同比增長13.1%;總收入達935.3億元,同比增長13.8%;凈利潤達39.62億元,同比增長11.5%;實際上繳稅費總額53.58億元,同比增長59.7%。
河北藁城經濟開發區位於藁城市良村,於1992年7月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命名的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以及河北省8個重點開發區之一,也是國家向外重點推薦、石家莊市重點建設的5大基地之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開發區內各項設備不斷完善,投資環境日趨優越,已經成為海內外有志之士理想的投資沃土和施展才能的發展平台。自立區以來,開發區一直保持較快的經濟發展勢頭,特別是近幾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稅收收入、出口創匯等都有較大幅度增長,到2008年年底,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已達155.83億元,開發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達138.31億元。
河北鹿泉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鹿泉開發區」)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與鹿泉市結合部,緊鄰石環公路。東距石家莊火車站7千米,西距鹿泉火車站4千米,東北距石家莊民航機場20千米。
鹿泉經濟開發區堅持以電子信息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二、三產業相配套,目前已形成了以信息產業、現代服務業區、醫葯化工業、輕工食品業4大產業為支撐的產業格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13所、54所,珠江啤酒集團、希望集團、鴻銳集團、天津頂津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和科研單位陸續入駐開發區。到2008年年底,區內已有企業110餘家,累計投資額達58億元,全區生產總值20.87億元,工業銷售收入64.6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5億元。
河北辛集經濟開發區位於辛集市區中西部,西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65千米,北距京津均為250千米,距天津港、黃驊港分別200多千米。石德鐵路、307國道、石黃高速公路橫貫東西,連接京珠、京滬高速公路、石太高速公路和京滬、京九、津滬3條鐵路干線,距石家莊機場70千米,對外交通便利。
自成立以來,開發區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從2006~2008年,各指標都有所提高,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規模企業發展迅猛,年銷售收入過2億元的企業達到10家,1億~2億元的企業22家,獲得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173家,產品在覆蓋國內60%以上大中城市的同時,還出口到俄、日、韓、歐美、中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僅在俄羅斯的直銷企業就達到了330家,年出口創匯4.64億美元。
表8.3 開發區土地利用狀況統計表
表8.4 開發區已建成城鎮建設用地構成情況表
分析表8.3,表8.4可得出,開發區土地利用具有如下特點:
各開發區評價范圍內,地勢平坦,除極少部分不可建設用地外(主要是河流、溝渠、坑塘),都可用於項目建設。已建成城鎮建設用地佔絕對優勢。
從已建成城鎮建設用地內部看,工礦倉儲用地是各開發區用地需求的主體,可見各開發區的土地利用結構符合其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的需要,園區建設基本按照規劃實施。
⑷ 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土資源分局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3年4月,規劃范圍為東至107輔道、南至鄭尉路、西至中州大道以東七里河橋、北至隴海鐵路線以南經北六路,規劃面積為12.49平方公里。2000年2月,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調整范圍為「隴海鐵路以南、京珠高速公路以西、機場高速公路以東約50平方公里的三角地帶」,於同年9月,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次對周邊17個行政村實行託管,形成東至京珠高速、南至西南繞城、西至機場高速、北至隴海鐵路線55.63平方公里的管轄范圍;2006年9月,第二次對位於京珠高速公路東部的9個行政村實行了託管,形成了82.1平方公里的管轄范圍。
吳振華 局長(女)
王旭 副局長
白東 副局長
樊傑 副局長
劉玉德 副局長
吳振華簡介:女,漢族,河南滎陽人,1968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文化程度,1986年7月參加工作。2008年2月至今,任鄭州市國土資源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土資源分局局長。
【機構設置】局機關設立1室、4組、1隊,分別為辦公室,地籍、利用、交易組,用地、規劃、耕保組,土地徵收清點測量組,土地徵收核算組,信訪、執法監察大隊。
【土地資源】截止2010年底,本區耕地2332.4公頃、園地308.3公頃、林地962.4公頃、草地297.8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3221.9公頃、交通運輸用地640.1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90.0公頃、其他土地9.1公頃。
【耕地保護】2010年報批土地完成占補平衡指標5266畝。因開發區無補充耕地後備資源,無法保障我區重點項目的順利報批,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領導前往駐馬店、信陽等地協調購買耕地佔補平衡指標;2010年經濟技術開發區異地購買耕地佔補平衡指標1744畝;市級協調中牟縣、惠濟區完成耕地佔補平衡指標3522畝。
【土地利用規劃修編】自從2009年,全國開始進行第二次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經開區國土分局積極開展規劃修編工作,搜集了全區各鎮(辦)經濟統計情況、城鄉專題補充調查、統籌專題調查、新增建設調用地總量核查表、土地利用現狀分類面積核查表等相關資料。目前,京珠高速以西區域用地全部納入鄭州市450范圍。共保留基本農田2.5平方公里,並調整到東南部和京珠高速公路兩側,以滿足未來大項目建設用地需要。京珠高速以東區域8000餘畝土地進行調整規劃,為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先進製造業新城打下堅實基礎。
【建設用管理】2010年共報批土地10171畝,其中京珠高速以西2790畝,京珠高速以東7381畝。共批回土地8570畝,已供地330畝,可進入供地5553畝,省政府批回2687畝。京珠高速以西報批土地總面積2790畝,其中2010年度第一批城市實施批次,包括中興通訊、勤上剩餘地、路暢剩餘地、台商中心、村民安置小區、猛獅客車剩餘地等項目,報批土地2687畝。第二批城市實施批次,包括金榮房地產、安置小區、趙庄小學項目,報批土地103畝。京珠高速以東報批土地總面積7381畝(市本級批次1167畝,中牟縣批次6214畝),其中市本級批次的雙匯二期、宇通剩餘地、恆昊剩餘地、海爾、牧鶴、大王莊大孫庄小學項目報批土地1167畝。中牟縣批次的恆天、宇通新能源汽車、宇通重工整體搬遷、日產零部件園、龍工、雙匯剩餘地等項目6214畝。2010年省政府共批回土地8570畝,其中2009年批次5883畝,2010年批次2687畝。2010年度第一批城市實施批次,包括中興通訊、勤上剩餘地、路暢剩餘地、台商中心、村民安置小區、猛獅客車剩餘地等項目2687畝,省政府已批回,正在進行徵收工作。2010年完成開發區項目涉及區外土地徵收工作1宗(經北六路),面積24.5畝。
【土地利用管理】全面實施土地「招拍掛」工作,保證項目落地建設。2010年全年完成了河南中煙工業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鄭州)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海馬(鄭州)汽車有限公司、鄭州百事飲料有限公司等28家企業的土地「招拍掛」工作,土地總面積4602畝,總成交價11.3億元。2010年11月准備掛牌3宗,面積95.58畝,預計可徵收出讓金247萬元。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2010年,精心組織、明確分工,穩步推進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全面獲取了土地利用現狀信息,形成了包括數據、圖件、相關文字和土地資料庫等成果,全面查清了目前全區的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實現了土地資源信息的社會化服務,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土資源管理的需要。
【執法監察】完成了2009年度衛片執法檢查工作。國土資源部2009年度衛片執法檢查涉及經濟技術開發區圖斑99個,其中合法圖斑28個,違法圖斑51個,實地偽變化20個。7月16日,國土資源部下達了2009年度衛片執法檢查增補圖斑核查的工作任務,經初步核查,開發區共增補圖斑128個。經實地認定,128個衛片圖斑分解為105宗用地,用地面積2662.3畝。截止2010年12月,開發區2009年度衛片執法檢查工作任務已按時、按要求完成,有關數據填報已全部按時上報,涉及違法的圖斑已全部立案查處。2010年加強動態巡查制度,堅持每周二、周四例行巡查的同時,會同辦事處對所轄區域進行不定期巡查,有效遏制了新的違法用地事件的發生。2010年共發現制止違法用地行為8起,並通報督促各辦事處組織進行聯合拆除,將違法用地行為有效地控制在了萌芽狀態。
【信訪工作】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安排主要領導接訪日和工作人員下訪日制度。按照日常工作安排定期深入到村、組,認真排查信訪有苗頭的地方,了解情況,找出問題,認真同信訪人見面,同他們談心,聽取信訪人提出的問題、意見和建議,並根據法律、法規和文件要求,給予認真解答。2010年共收到傳真、文件、轉辦共計13件,20餘人次,政策咨詢9起,11人次,均復核復查完畢。
(張伏佳)
⑸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土地使用性質是工業用地嗎
不一定的呢,經濟技術開發區,根據這個名字來說是一個國家級的開發區,他有一個專屬的管委會,但是里邊涉及到的土地有很多種,工業、商業、住宅、綜合,都有的。具體還是要看文件的呢。
⑹ 經濟開發區土地法規定
《土地管理法》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
⑺ 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土地管理的職能是什麼
中國大陸為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而設立的現代化工業、產業園區,主要解決中國大陸長期存在的審批手續繁雜、機構疊床架屋等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問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由國務院批准成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我國現存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居於最高地位。
⑻ 經濟開發區的土地性質變更問題
你說的事項涉及到有沒有私自變更土地用途的問題,你可以到土地局查閱原來土地核準的用途是工業用地還是住宅用地。原來批的是工業用地,現在變成了商住小區這樣的住宅用地了,肯定就不合法。有權向土地主管部門舉報,要求查處違法用地。
⑼ 經濟開發區的土地由那個部門審批
政府和國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