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安的行政區劃
南安市轄3個街道、21個鎮、2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共有32個社區、384個行政村。分別是: 名稱 直轄 街道 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 鎮 官橋鎮、省新鎮、侖蒼鎮、東田鎮、英都鎮、翔雲鎮、金淘鎮、詩山鎮、蓬華鎮、碼頭鎮、九都鎮、樂峰鎮、羅東鎮、梅山鎮、洪瀨鎮、洪梅鎮、康美鎮、豐州鎮、霞美鎮、水頭鎮、石井鎮 鄉眉山鄉、向陽鄉開發區南安經濟開發區、雪峰華僑經濟開發區
『貳』 泉州到南安市康美鎮雪峰開發區有多遠
57分鍾 40.1公里
途經:江濱南路、S307
泉州
從泉州市到海星街,行駛210米
右轉,專進入海屬星街,行駛120米
左轉,進入府西路,行駛490米
右轉,進入濱海街輔路,行駛950米
右轉,進入東海大街,行駛2.6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晉江大橋,行駛2.3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江濱南路,行駛12.8公里
右轉,進入黃龍大橋,行駛710米
靠右前方行駛,從黃龍大橋到S307,行駛590米
左轉,進入S307,行駛13.0公里
左轉,從S307到X305,行駛2.8公里
右轉,進入X305,行駛2.7公里
左轉,從X305到雪峰華僑經濟開發區,行駛660米
南安市康美鎮雪峰開發區
『叄』 南安溪美最新招聘信南安經濟開發區有沒有招工
南安經濟開發區現在網上沒有查到有可靠的招工信息,建議你直接去南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那邊的招聘欄里親自去找找,有招工信息都會張貼在招聘欄里的。祝你好運。
『肆』 南安市成功開發區三星招聘嗎
信息說的這么透徹,為什麼不能直接去一趟問問看呢?
我覺得有時候毛遂自薦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伍』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簡介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由泉州市委、市政府直接開發建設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范圍包括清濛園區、泉州特種汽車基地、國家級泉州出口加工區以及正與南安市政府合作開發15平方公里的官橋園區。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主動融入海西經濟區建設大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建設經濟強市、推動泉州跨越發展」的戰略部署,主動作為,開拓進取,致力升格擴區、轉型升級、提速增效、跨越發展,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產業新城,實現開發區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全面協調持續發展。2010年6月成功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先後榮獲了全國模範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國家火炬計劃電子信息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輕紡產業)等稱號。 1、清濛園(主園區):位於泉州市南大門,是泉州市中心城區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泉州市八大組團之一的江南池店組團的核心區域和交通樞紐。屬泉州中心城區部分。
2、官橋園:系南安市政府與泉州開發區管委會合作開發的產業園區,位於南安市官橋鎮區東北部,總用地面積22162畝。東距泉州出口加工區1.5公里、泉州市區12公里,北距南安市區15公里,南距國道324線500米;福廈高速公路出入口、泉廈高速鐵路站場、泉州港石井港區均在10公里半徑范圍內,距離廈門機場77公里、晉江機場2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海、陸、空交通便捷。官橋園區將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用地總面積6428畝。第一期用地已引進企業34家,在建企業20家,投產企業11家。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開發區新一輪發展的載體,官橋園區將借鑒國內外園區建設的成功發展模式,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進行高起點的園區規劃、科學的開發建設,力爭把官橋園區建設成為「上市公司的創業園、品牌企業的承載體、現代服務業的新高地」。根據規劃,園區將以建設新型產業重鎮為目標,致力發展紡織服裝、體育用品、機械一體化等傳統優勢產業,積極引進智能交通、汽車整車生產等現代產業項目,規劃設立紡織鞋服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機電與機械一體化產業園,配套建設現代物流園區、商務服務園區和生活居住園區等。
3、國家級泉州出口加工區:位於晉江市紫帽鎮,南至324國道,北至五道水庫,東至城市外環路,佔地3平方公里,是同期批準的面積最大的六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之一。泉州出口加工區將實行區港聯動的形式,既出口加工區和泉州的港口運輸聯動配套。總體的方向是重點引入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企業。主要有五類,包括汽車生產出口製造、電子製造、機電一體化、機械裝備製造及紡織鞋服輕工等本地主要優勢產業。
4、泉州特種汽車基地:是市委、市政府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構築新型產業體系的重要載體。該基地坐落在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泉州高速公路連接線東側,定位為汽車整車製造、零部件加工以及汽車相關配套產業,計劃用3至5年時間,構建閩南地區汽車產業核心區,打造產值超100億元的新興經濟板塊。首期引進項目為福建新福達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異地擴建項目,將以福建新福達汽車製造項目為龍頭,以整車生產帶動零部件等相關產業的配套延伸,形成完整的汽車製造產業鏈,構建汽車產業集群。 1996年,泉州市政府投資開發市本級開發區——泉州市清濛科技工業區,將其功能定位為泉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的經濟管理體制示範區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1998年,清濛科技工業區升格為福建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12.5平方公里。
2002年,泉州市清濛科技工業區啟動國家級開發區申報工作。2003年9月3日,不斷發展壯大的開發區正式更名為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9年,經濟危機肆虐,泉州開發區依然實現了工業總產值226億元,比增32.4%,財政收入10.04億元,增長15.5%,外商實際到資(驗資口徑)7600萬美元,比增108%,其主要經濟指標更名列全省開發區的前茅。
2010年6月,泉州開發區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泉州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0年6月21日,泉州市政府第74次市長辦公會議研究通過泉州開發區與南安市政府合作開發官橋園區框架協議。
2010年7月23日,泉州市政府批復同意南安市政府與泉州開發區合作開發官橋園區框架協議。
2010年7月30日,泉州開發區與南安市政府簽訂合作開發官橋園區框架協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