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新加坡經濟發展的特點

新加坡經濟發展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0-11-25 18:28:31

⑴ 中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國經濟發展有哪些不同特點

1.民族信仰方面不同。
中國較不團結,多民族風俗差異大,封建主義和土地制度影響深刻。
日本有武士道,其團結來自於當時列強的威脅,面對工業帶來的先進感,日本便倒幕了,追求強大。
2.發展的方式和學習的對象不同。
中國的發展方式是社會主義民主模式,一段時間還以計劃經濟的方式來控制國家資源,發展速度緩慢,近年(1992)來,引入外資和技術,中國在外貿和加工方面強大了起來。中國的學習對象是蘇聯,解體後開創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方式,只有自己才能決定命運。
日本的發展方式,就是以強者為師,最早的唐朝到清朝,(荷蘭的航海時代他們也有開創「蘭學」)清朝被打敗後,岩倉使節團周遊歐洲各國,最後決定學習新起的德意志國,當時鐵血宰相俾斯麥告訴使節們:「那些大國都只會照顧自己的利益,如果小國想要取得地位,那就只有在軍事方面強大。」後來一戰德意志倒下了,日本又開始學習打敗德意志的法國,後來二戰德意志風靡歐洲,日本人當然也向德國人靠攏咯。
3.生財理念不同。
中國以勞立財,低廉的勞動力和土地,人才緊缺,教育不普及,學習能力差(認為一個月2000 3000就能活下去然後初中就輟學的人很多。)。
日本曾有一句話,「鐵就是國家」,以技術人才立國。以鐵、鋼等工業為主要國家收入來源的日本,當時從在外國和引入的外資十分強大,戰後在以汽車和鋼鐵質量方面為主的技術人員很多,技術得到歐美認可。
可能還有很多方面。

⑵ 求新加坡的地理環境特點, 新加坡主要經濟部門發展的地理條件

利, 新加坡靠近海洋,交通便利;勞動力素質高;市場廣闊;
弊,水資源缺乏;國土狹小,國內市場小;缺乏礦產資源;

⑶ 對比日本和新加坡的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特點

他倆自然資源都缺乏,日本靠的是他的技術產業
,像汽車電子之類的,而新加坡就只靠的是他的旅遊產業.

⑷ .說明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新加坡經濟發展的特點。

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州、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的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新加坡依靠馬六甲海峽,大力發展轉口貿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貨物集散地。
東南亞的中南半島上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降水分明顯的旱雨兩季;而在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則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多雨,氣候濕熱。
農產以水稻、天然橡膠、椰子、油棕和蕉麻為主,天然橡膠主要在泰國,椰子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油棕在馬來西亞;蕉麻也稱馬尼拉麻,在菲律賓。礦產以錫和石油為主。

⑸ 新加坡經濟發展較快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新加坡經濟發展較快的主要原因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的典型國家——新加坡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梵文意為獅子城,又因國土小如星斗,故稱星洲、星島。新加坡國土總面積618平方千米,人口約有270萬,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這4369人。是世界上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1965年獨立後,立足本國實際,因地制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究其發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發揮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這個有利因素,成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的典型國家。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領土由新加坡島和附近54個小島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稱「東方十字路口」。北面與馬來半島隔著寬僅1.2千米的柔佛海峽,西邊有長堤相連,交通便利;在南面隔著新加坡海峽同印度尼西亞相望,海峽長105千米,寬1.7千米,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
新加坡地狹人稠,資源貧乏,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經濟,成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國際航運、航空和貿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和水文條件十分理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1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國際航空客運周轉量僅次於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為基礎,從鄰國大量進口各類初級產品,匯總、分級、包裝後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轉口貿易和航運業為主體的獨特經濟類型。
2、工業和技術服務中心 新加坡四面環海,以煉油和造船為核心的工業部門具有世界意義。全國建有五大煉油廠,年加工能力達4290萬噸,成品油出口額僅次於荷蘭居世界第二位。造船業為傳統的優勢部門,不僅能修造繁多的各項船舶,還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鑽井平台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工業以製造業為中心轉向技木密集型部門,大力發展電子工業,電視傳真設備、按鈕式電話、光纖光纜、電腦化列車控制系統等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近年來,發展重點又轉向新科技園地的建設上,大力培養科技人才,發展尖端技術,以適應改革工業結構的需求。
3、投資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訊,政局的穩定,國民素質較高等特點,使外國資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同時,各國銀行雲集新加坡,銀行總數僅次於倫敦、紐約和香港,成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國際旅遊和會議中心 就自然和歷史文化條件而言,新加坡並不具備發展旅遊業的突出優勢,但利用其適中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美化城市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簡化出入境手續,開展各種旅遊「外交」活功,從而吸引大量外國遊客旅遊及大批國際會議在新加坡召開。目前,旅遊業已成為新加坡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
總之,新加坡利用本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揚長避短,引進和運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成功的經濟發展道路。這一成功道路不僅為類似新加坡這樣的島國提供了發展模式,同時也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當然,由於新加坡在許多方面對外國依賴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

⑹ 新加坡的經濟為什麼發展的那麼好

新加坡經濟如此快速的發展,取得那麼令人矚目的成就,由來於政府長期有效的政策回和其他外部環一、答 國內政局的長期穩定。
二、 因地因時制宜制定經濟發展戰略,確立有新加坡特色的經濟結構。
三、 充分靈活運用經濟杠桿,促使經濟目標的實現。
四、 大力引進和合理利用外資;推行海外發展戰略。
五、 發展高科技,加速產品的更新換代。
六、 重視教育,積極培養和招徠技術人才。
境、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大致可歸納如下

⑺ 新加坡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經濟的特點

條件:1最主要的,國家獨立2利用西方國家轉移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機會3制訂了適合本國的,產業政策,發展外向型經濟政策3大力引進外資4利用第三次產業政策5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
特點:1外向型經濟2反戰經濟與環保同步

⑻ 簡述新加坡發展經濟的條件

新加坡海港是天然良港,可停泊許多艘大型輪船。簡介中提出:城市島國、人口稠密、天然良港是新加坡的基本國情。新加坡發展經濟的重要突破點:(1)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積極發展轉口貿易、對外貿易和航運業;(2)在發揮本國技術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外資和技術,發展煉油、造船、電子電器等工業;(3)利用本國的自然、交通優勢,積極發展旅遊業。

⑼ 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優勢區位條件

新加坡位於世界海上的十字路口,是亞洲僅次於香港的自由貿易港,因此吸引了各大洲的轉口貿易。此外,新加坡靠近赤道,是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宜人,植被茂盛,城市干凈,社會秩序良好,吸引了世界各地人才前來求學和就業,以及帶動了旅遊業的發展。

⑽ 新加坡的位置有什麼特點,並分析其對經濟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位於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馬六甲海峽,是歐洲版、非洲向東航行到東權南亞、東亞各港口及大洋洲最短航線的必經之路 ,海上航運十分繁忙。這種地理優勢有利於發展本國的對外貿易,促進新加坡的經濟發展。

(1)地處馬來半島南端,擁有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它是著名的國際大洋航線的樞紐,是東南亞的航運中心,還連接著太平洋和印度洋,起著溝通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海上交通的作用,交通便利
(2)溝通三大洲,連接兩大洋,港口資源豐富,有利於引進科技,發展知識(電子)產業、旅遊產業、深加工產業
(3)處於東南亞的「十字路口」發展旅遊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定位為「花園城市」
(4)首先是利用馬六甲海峽的交通便利,發展船運業和轉口貿易;其次是引進資金和技術,發展電子工業和海上鑽井平台;同時利用便捷的 交通,周到的 服務和熱帶海島風光發展旅遊業.同時,新加坡能這樣快速發展,和正確的國家政策分不開的.

閱讀全文

與新加坡經濟發展的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