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試論我國政治、經濟、軍事情況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的概述
政治是保證中央人民政府的唯一合法性,是保證黨的執政地位不動搖,經濟上是要建立獨立的社會經濟體系,即在中央宏觀調控下溶入世界市場經濟,軍事上以防務為主,後發制人的戰略,國家安全是內政,國防外交的綜合體現,是個宏觀策略
Ⅱ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1至2月企業復工復產加快,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民經濟實現有序運行,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前兩個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較大沖擊。但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2.第一季度GDP會否出現「負增長」?負面趨勢會持續到二季度嗎?
毛勝勇:目前,全國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基本判斷是3月GDP增長會有明顯起色。疫情影響將逐步減弱,前期壓抑的經濟活動將逐步釋放,二季度會比一季度有明顯回升,下一步還將出台一系列對沖政策。
3.失業率會否持續攀升?
毛勝勇:2月失業率整體有所上升,但重點群體總體情況比較平穩,25至59歲失業率(5.6%)比整體低0.6個百分點,20至24歲大專以上人員的失業率比上月低0.4個百分點。隨著生產秩序恢復,中央將以更大力度促進就業,下半年失業率整體會下降。主要包括:
加大宏觀政策的對沖力度,努力穩住企業,特別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業。穩住企業、穩住經濟運行,也就穩住了就業;
加大就業優先政策的力度,加大對重點人群如大學生、農民工就業培訓的幫扶,進一步推動靈活就業。
4.物價會持續上漲嗎?
毛勝勇:從價格構成的角度看,食品價格漲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豬肉價格上漲。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資運輸成本等。下一階段,生豬存欄和出欄環比將上升,價格呈現高位回落的趨勢,疫情影響逐步減弱。而在貨幣政策方面,有關部門將採取精準幫扶措施,不會對價格上行帶來明顯推動。整體來講,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回落的趨勢是大概率事件。
5.樓市漲幅持續回落,對國民經濟影響有多少?
毛勝勇:「房住不炒」的定位沒有改變,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政策,這一點很明確。中國投資領域和空間非常大,下一步既要擴大有效投資,也要努力推動消費提質擴容,著重在促進消費和擴大投資的結合點上發力,使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
6.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影響有多大?
毛勝勇: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確實有一定影響,主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時推進國際合作,借鑒中國經驗幫助國際社會;二是在全球經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推動把一些不合理的貿易壁壘、貿易規則破除和取消,讓世界經濟和貿易回歸到正常的軌道。
1至2月主要經濟數據
■ 口罩產量增長127.5%
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從產品產量看,醫療防護和生活所需物資增長較快,口罩、發酵酒精產量分別增長127.5%和15.6%,凍肉和方便麵分別增長13.5%和11.4%。截至2月25日,大中型製造業企業復工率達到85.6%,生產經營活動正在有序恢復。
■ 餐飲收入下降43.1%
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194億元,下降43.1%;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呈現增長態勢,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中西葯品類商品分別增長9.7%、3.1和0.2%。
■ 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
1至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6.3%;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下降35.9%。
■ 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下降3%
1至2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3712億元,同比下降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233億元,增長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
■ 豬肉價格上漲125.6%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1至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5.6%。其中,豬肉上漲125.6%,鮮菜上漲13.8%,鮮果下降5.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 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
1至2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0.2小時,比1月份減少6.5小時。
Ⅲ 試論我國政治,經濟,軍事情況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政治,經濟,軍事力量都是國家力量的體現,只有國家力量強大,才能保護國家的安全,維護國家利益。假如我國捲入戰爭,政治上:國家對內安撫民心,調兵遣將,對外利用外交尋求國際幫助;經濟:後勤供給,包括糧食、軍費、衣物、武器等;軍事上:軍隊,武器等。所以,三者很重要,都要發展
Ⅳ 因經濟利益對獨立性造成不利影響情形包括哪些
自身利益是注冊來會計自師或主要近親屬在被審計單位中擁有經濟利益,而不是因處於某種職務就因自身利益對獨立性產生不利影響,在被審計單位中擔任重要職務只要是因密切關系等對獨立性產生不利影響。而外在壓力一般題目中不會指出對注冊會計師構成威脅,外在壓力是指來自於客戶方或事務所方施加的壓力,進而會威脅獨立性,比如原項目負責人加入到審計客戶,那麼該人員對事務所的審計程序的選擇、審計程序時間的確定等內容都非常熟悉,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可能就會面臨在一些專業技術運用的壓力,這種壓力就形成了外在壓力。比如項目組成員在甲公司持有股份,同時審計客戶的董事長也在甲公司擁有股份,那麼從外部組織或個人看來,注冊會計師和被審計單位之間存在了某種內在關系,那麼這就形成了外在壓力的影響。
Ⅳ 疫情過後對經濟有影響嗎
我國產業鏈與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國深度融合,這些國家疫情加劇將在短期顯著沖擊我國工業生產,「滯銷」和「斷供」的風險雙重存在,部分地區出現「無工可復」的現象。從原料/元部件出口依賴來看,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是我國重要的產業增加值增值渠道。
在一般工業部門中,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金屬及其製品的工業原料出口占該部門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22%、16%、19%和20%,其中,對美國和歐盟出口占各產業原料出口增加值的比重為39%、43%、37%和18%,對日本、韓國分別為17%、12%、12%和10%,合計分別為56%、55%、49%和28%。
在高端製造業中,電子產業、電器設備、機械設備和交通運輸設備最終產品產值中,進口元部件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31%、19%、17%和18%,其中,從美國和歐盟進口占元部件進口增加值的比重為23%、25%、28%和39%,從日本和韓國進口比重為29%、21%、19%和18%,合計52%、46%、47%和57%。因此,若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降低原料/元部件供給,導致「斷供」風險極大,直接沖擊我國工業生產,其中,高端製造業面臨的問題更為突出。(趙忠秀,楊軍,2020)
Ⅵ 經濟行情對於貸款有什麼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顯然不僅僅在金融市場,從目前的情況以及發展趨勢來看,它會對實體經濟有何影響?次級貸危機的影響已經表現出來,美國的進口減少了。今年1月到8月,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明顯減少,整個美國的進口不如以前多了,但是美國今年的實體經濟並沒有那麼差,因為美國今年出口很好,製造業最終出口到中國的還是很多的,這種現象是少有的。今年世界上鬧糧荒,糧食危機,美國是農產品出口最大的國家,所以從實體經濟來看,美國經濟受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比20世紀30年代、60年代小得多,如果那時發生這種情況,那麼多大公司、大銀行倒閉,那可不得了。(現在)連華盛頓互助銀行也倒了,那是美國第六大商業銀行,美國五大投行倒了兩家,還有一家被並購,這在過去很難想像,但現在對美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還沒有那麼大。但是,次貸危機對實體經濟最終肯定要有影響。危機帶給我們很多教訓:第一,產品不能搞得那麼復雜,最後連經營的人都不知道風險在哪裡了;第二,監管機構對這些金融產品監管不力;第三就是宏觀經濟問題,過去十多年,美國經濟增長太好了,二戰以後都沒有這么好,我認為是經濟該暴露的問題沒有暴露,好多矛盾集中在一起了。經濟有一些周期性的波動也是正常的,這與一個人的身體一樣,都有波動調整的過程,有起有落,我覺得對於經濟、社會都是一樣的,我們能做的是不讓波動太大,調整太大。美國過去十年就是利率過低,資金過多,貸款過度,融資過度,最後問題都集中暴露了。
Ⅶ 情緒對社會經濟有什麼影響,尤其是信任
提升素質
按照規矩辦事
約束機制
文化養成
Ⅷ 疫情對各國經濟影響到底有多大
疫情對各國經濟影響都非常大,許多大企業倒閉,各國經濟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
Ⅸ 一個國家的經濟情況,主要受到那些方面的影響
蘇伊士運河,在埃及本國經濟發展上也具有極大的價值。據統計,每年約有1.8萬艘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船隻通過運河。中東地區出口到西歐的石油,70%經由蘇伊士運河運送,每年經蘇伊士運河運輸的貨物佔世界海運貿易的14%,在世界上適於海運的人工運河中,其使用國家之眾,過往船隻之多,貨運量之大,蘇伊士運河名列前茅。蘇伊士運河是埃及經濟的「生命線」和「搖錢樹」。過往船隻通行費,多年來一直與僑匯、旅遊、石油一道成為埃及外匯收入的四大支柱。現在運河每天為埃及政府收進200萬美元的外匯。船過運河按噸位繳納通行費,還要交付引水費和航標等費用。1993年運河收入達19億美元,1994年收入超過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