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

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

發布時間:2020-11-25 16:03:38

『壹』 新冠對世界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全球製造業格局將會發生變化。由於作為全球製造業核心區域的經濟大國均已爆發疫情,停產、停工,各國為控制疫情擴散而封鎖邊境,導致經濟活動趨於停止。而疫情結束後,重新恢復的全球經濟有可能會在原有基礎上重新洗牌,產業鏈和供應鏈都有可能由疫情所造成的影響而重新布局。

世界市場對中國製造業中心的依存度有可能進一步提升。由於中國最先控制住疫情,已進入快速恢復的階段。而世界主要經濟體基本上都處於產能不足的狀態,因此對於中國製造的需求可能會快速上升,除了醫療用品、葯品外,生活用品等其他日常消費品的需求也將大幅上升。

疫情讓世界看清了世界經濟對於中國的依賴性,此次疫情中,中國已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提供了人員、資金、物資援助,充分體現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有的擔當。同時,也讓世界看出了,在災難面前,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猶如外強中乾的紙老虎,關鍵時刻掉鏈子。尤其是美國在疫情期間,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表現,也使其國際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疫情促使一些國際爭端和重大事件出現緩和。如中美蔓延爭端和英國脫歐等目前都暫時擱置起來了。但另一方面,全球能源市場動盪對於地緣政治會帶來不可忽視的風險。美國與伊朗仍處於戰爭狀態,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三、疫情帶來的世界格局的最大變化就是,美國因衰落國際地位會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超級大國,而歐盟將會被邊緣化,東亞崛起,世界經濟中心將轉移到亞洲。

當今世界格局為一超多強,一超就是指美國這個超級大國,而多強則是指中國、俄羅斯、日本、歐盟、印度等國際地緣政治中的強勢力量。美國目前已成為新冠肺炎確診者最多的國家,疫情對美國的打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美國經濟的破壞作用,企業停工,失業率大幅上升;另一方面疫情對全球市場的沖擊也必將影響到美國的霸主地位。

歐洲緊隨其後成為疫情重災區。俄羅斯由於經濟滯後導致其經濟實力與其強大的政治軍事實力不匹配。日本的真實疫情可能比其所提供的數據要嚴重,而東京奧運會的推遲,除了直接的經濟損失外還將極大挫傷日本民眾對國家的信心。

印度在人均醫療資源方面不到我國的一半,一旦疫情擴散,其國力必將遭到重創。中國在疫情中已經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提供了援助,中國的行為可能為自己帶來一定的地緣戰略利益,同時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公信力則肯定會得到提高。

目前中、日、韓三國經濟聯系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2019年,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三方一致決定要建立共同的東亞經濟架構,從而加速東亞經濟的發展。此計劃如果能夠實現,那麼就將出現一個亞洲版的歐盟。疫情過後,世界經濟的中心將轉移至亞洲。

『貳』 關於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一事,你有何看法

中國首次發現負利率歐元主權債券,受到了國際投資者的歡迎,認購超過發行量的四倍多。在人們認知中負利率就是賠錢,那麼中國負利率主權債券為什麼會受到國際投資者的認可,並且投資熱情高漲?對於這種現象我認為中國經濟發展良好,受到投資者認可,投資中國主權債券非常安全,國際上主權債券負利率很多,買入中國主權債券可以獲利,因此中國發行的負利率主權債券會被瘋搶。中國經濟發展良好,受到投資者認可。

國際上主權債券負利率非常多,買入中國主權債券可以獲利。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歐洲地區經濟比較低迷,利率一直處於很低的狀態,主權債券的利率比中國主權債券要低,因此購買中國主權債券,雖然是負利率,但是可以通過買賣獲利,並且中國人民幣有可能在未來升值,這樣會獲得更多利益。因此中國發行的負利

而且中國發行的負利率主權債券也可以成為外資的避風港,大家都知道雖然中國的疫情抑制住了,但國外還沒有抑制住,特別在歐洲國家,疫情還在蔓延,這對歐洲的歐元體系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也讓歐元在迅速貶值,而中國的人民幣在增值,這讓外資看到了希望,可以利用中國的負利率主權債券躲過這波歐元貶值風波,可以有效的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其實從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中國崛起是必然的,也已經開始崛起了,那麼你認為中國的負利率主權債券為何在國際上被瘋搶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叄』 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獲批,那會給我國帶來哪些好處

據最新新聞報道,由我國軍事科學院研發的新冠疫苗專利申請獲得批准,這是我國第一個新冠疫苗獲得政府批準的專利,這對於廣大的老百姓和全球受疫情影響的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利好消息,可喜可賀。

新冠疫苗專利獲批,這說明了什麼,並且會給我國帶來哪些好處呢?

一.說明我國的疫苗研發已進入世界前列。

此次由軍事科學院醫學研究所及康希諾生物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是世界唯一進入第二期臨床驗證的疫苗。在7月20日,在世界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公布了二期臨床驗證的結果,數據顯示,臨床試驗的效果非常好,這充分說明了我國疫苗研發已進入世界前列。


需要說明的是,這只是新冠疫苗專利獲批,並非正式投放市場,但這一消息也意味著,疫苗正式投入市場已進入了倒計時,還請大家稍安勿躁,稍稍等待,注射疫苗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肆』 今年疫情沖擊下中美經濟差距詳情

【導讀】疫情沖擊之下,各國經濟增長不一。得益於良好的抗疫表現,中國經濟表現相對出色,幾乎是所有大型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美國經濟則相對較弱,整體屬於負增長。由於兩國經濟增長一正一負,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會加快追趕和超越美國。

從中美GDP增長歷史看,2020年中美GDP增速之差並不特別醒目。從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到2020年這42年間,中國每年經濟增速均高於美國。其中又有兩個階段經濟增速差尤為明顯。第一個階段是1991年到1995年。在這5年中,中美GDP增速差年均為9.7%。第二個階段是2006年至2010年。在這5年中,中美GDP增速差年均更是高達10.4%,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縮小與美國經濟差距最顯著的階段。在中美經濟年度增速差前10的排位中,有8年屬於這兩個階段。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美兩國2020年GDP增速分別為1.9%和-4.3%,中國GDP增速超過美國6.2%,這一數字要大大高於2018年的3.78%和2019年的3.82%。由於2020年的增速差,中國GDP將持續地縮小與美國的差距。按照匯率計算,今年中國GDP佔美國GDP之比大概率會超過70%。

中美GDP增速差大小,一是看中國GDP本身增速高低。二是取決於美國經濟好壞。當然,如果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中美GDP增速差通常就會顯著擴大。這集中體現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一段時間。

中國經濟總量由小到大,逐漸接近美國,是較長時間作用的結果。2020年6.2%的增速差,事實上只能排在中美建交42年的第24位。由於疫情有突發性和偶然性,2021年各國經濟有可能回歸常態,增速同比大都會上漲明顯。同樣根據IMF預測,2021年中國GDP為8.2%,美國為3.1%,增速差回落到5.1%。因此,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時段看,處於疫情階段的2020年,恐怕不是中國經濟追趕美國的關鍵之年,也非加速之年,但卻又是非常扎實的一年,構成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版圖中持續擴大份額的重要年份。

中美經濟增速差,是兩國國內經濟發展好壞的正常反映。哪個國家能充分調動經濟發展要素,通過不斷改革釋放經濟增長的活力,創造有助於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就必然會取得更好的發展成績。過於強調疫情對於中美經濟增速的不同影響,恐怕是誇大了疫情的歷史作用。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帶來嚴重的負面沖擊,沒有國家能夠倖免。中國不會從狹隘的中美競爭出發,為新冠疫情所帶來中美經濟差距的縮小而歡喜。更何況,中國已經明確了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經濟發展理念調整。如果說中國經濟總量未來超越了美國,不是、也不需要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這只是中國過去數十年經濟發展成功機制的累積結果而已。

危機之下,中美兩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整體地位反而進一步凸顯。從IMF的預測看,今年美國經濟增速要遠遠好於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其在發達經濟體中的經濟比重將進一步提升。中美兩國GDP佔全球比重也將超過40%。在這個意義上,中美兩國確實肩負著全球經濟增長這一特殊而重要的責任。中美兩國要超越雙邊經濟競爭,發揮全球經濟領導者的作用,通過國內經濟穩定和宏觀政策協調確保疫情之下的世界經濟穩定增長。

疫情對於全球經濟的真正塑造,不在於中國經濟加速縮小和美國的差距,而在於中美兩國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將進一步擴大與其他經濟體的差距。這和2008國際金融危機衍生的全球政治後果相似。

『伍』 對比中美兩國應對疫情的不同,你有什麼啟示

啟示:我國面對突發狀況的處理能力比較強大。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還要看一個國家的基本政治和經濟條件。深受傳染病困擾的國家,往往是經濟落後、治理薄弱、社會動盪的國家,只要疫情及時控制,對經濟的影響將是有限的。

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第一次認定國際公共衛生緊急情況,受H1N1禽流感病毒影響最突出的是墨西哥和美國,美國近27.4萬人住院治療,1.2萬餘人死亡。2018-2019年美國流感季,3000多萬人被傳染,3萬多人死亡,但都沒有改變其長期經濟趨勢。

同這些國家相比,我國的經濟基本面更好、應對疫情能力更強、制度優勢更突出,就更能有效應對疫情,減緩對經濟的沖擊。

(5)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擴展閱讀:

武漢為抗擊疫情做出巨大貢獻以及犧牲,世衛組織對此高度評價。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表示:「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做的貢獻,世界欠你們的。當這場疫情過去,希望有機會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謝武漢人民,我知道在這次疫情過程中,中國人民奉獻很多。」

武漢及時遏制新冠病毒傳播,不僅為中國抗疫勝利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全球各國抗疫爭取到非常寶貴的時間。在經濟發展與老百姓性命面前,中國沒有任何猶豫就選擇了後者,但願其它國家也能向武漢學習,爭取昨日控制住疫情。

『陸』 新冠疫情在歐美已二次爆發,中國經濟面臨什麼沖擊

中國護國了中國沒有面臨的沖擊,這樣的裙款他們的爆發我們對我們中國一點影響都沒有

『柒』 疫情之下中國的具體做法

1、指揮體系集中統一

第一時間建立了權威高效、協同聯動的戰時指揮體系。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

各地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2、全國一盤棋

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由於當時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醫療衛生資源奇缺,在統一指揮下,統籌調度全國醫療資源支援湖北,各地數萬名「白衣天使」緊急集結、馳援湖北;

建立了16個省份支援武漢以外地市的對口支援模式,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強病人的救治工作。

3、以「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高於一切」的理念,果斷應對,堅決施策

以雷霆萬鈞之勢,多管齊下,共同發力阻斷傳播途徑、控制和消滅傳播源、隔離易感人群和感染者。各地春節期間取消各類大型活動;居民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嚴格核查登記小區來往人員和車輛;

特別是湖北13地先後宣布「封城」,進入全面戰時狀態,這在世界防疫史上絕無僅有。同時,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火眼實驗室和十幾座方艙醫院神速建成,「基建狂魔」實力確保疑似和確診病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4、強大的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協調能力。

戰「疫」是一次人民戰爭,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全民配合。從國務院、省市各級新聞發布會,到村裡的大喇叭、社區的明白紙,防疫要求迅速傳播到家家戶戶;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共戰疫情,戴口罩成為出門必備,一聲令下全民減少外出活動,都宅在家,足以把病毒「悶」死;

基層幹部、網格員、志願者參與社區防控,排查疑似,嚴防死守;防疫物資、應急物資企業加緊生產,蔬菜等食品供應保障超前謀劃;「健康碼」等信息平台適時啟用,大數據、高科技為抗疫賦能。

5、加大重症患者救治力度。

加快推廣行之有效的診療方案,加強中西醫結合,療效明顯的葯物、先進管用的儀器設備都要優先用於救治重症患者。

『捌』 中國將成今年唯一正增長主要經濟體,其他國家的狀況如何

關於今年中國的國內經濟發展來說是在穩步的向前發展當中,雖然說中國已經變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我們還有很多的困難和挫折等待著我們去面對。特別是在2020年年初的時候,新冠疫情的爆發,讓上半年的經濟產生一個大蕭條的局面。在6月份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後,中國的經濟又開始重新的穩步上前,中國將成為今年唯一正增長的經濟體。那麼關於其他國家狀況如何?

三、韓國這個國家的新冠疫情不容樂觀。

最後就是關於韓國這個國家的新冠疫情不容樂觀,本來國家實力就不如其他國家,雖然說在亞洲是較為強盛的,但是國民政府對於新冠疫情的處理上面還是有待提升。

閱讀全文

與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