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四國按照經濟發展程度排名順序是怎樣的
越南
柬埔寨
緬甸
寮國(因為是內陸國,所以最窮)
『貳』 曾繁榮程度超日本,70年過去卻遠遠被甩開,緬甸國家經濟為何倒退如此之快
亞洲有很多國家在二戰結束發展都很快,但是也有一些國家一直呈倒退趨勢,緬甸就是典型的例子。緬甸從亞洲最富裕到亞洲最窮困,僅僅用了70年時間。很多人可能要問了,為何緬甸倒退這么快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個國家的繁榮程度決定了國民的幸福程度,緬甸現在應大力發展經濟,如果持續倒退,那麼必然有一天會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成為歷史的遺落產物。
『叄』 緬甸國家經濟怎麼樣
緬甸的經濟以農業為主,得天獨厚的溫度條件讓這里的農作物可以一年收幾成,這里生產的作物除了水稻小麥這些農作物以外還有甘蔗和黃麻這樣的經濟作物。除了農業,緬甸的旅遊業發展的也是相當迅速,這樣緬甸的經濟發展就相比其他一些同樣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富有一些。緬甸的旅遊業發展和周邊國家緊密結合,在一種合作並生的關系下一起帶動彼此的旅遊發展。緬甸的森林資源也很豐富,作為造船的優質木材,讓緬甸的經濟又上了一個層次。
『肆』 緬旬生活狀況現經濟、社會穩定性
21世紀初的緬甸經濟總體水平,並沒有在二戰之後有大幅的提高,反而比二次大戰前還低。據比較權威的一種估算,1936年緬甸國內生產總值(GDP)已達121.97億美元(當時人口1570.8萬),人均年收入776美元。據2004年11月的統計數字,緬甸國民人均年生產總值僅356美元,人均年收入自然比這個數字更低遠不及二戰前的人均年收入776美元。可見緬甸的經濟發展幾乎陷入停頓或倒退。
農業是緬甸國民經濟的基礎,農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棉花、甘蔗和黃麻等。緬甸森林資源豐富,全國擁有林地3412萬公頃,覆蓋率為50%左右,是世界上柚木產量最大的國家。柚木質地堅韌、耐腐蝕,是人類用鋼鐵造船以前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材料。緬甸將柚木視為國樹,被稱為「樹木之王」、「緬甸之寶」。全球95%的翡翠、樹化玉產自緬甸,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但多年來工農業發展緩慢。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頒布《國營企業法》,宣布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允許外商投資,農民可自由經營農產品,私人可經營進出口貿易。私營經濟佔主導地位,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5%。1992-95年緬甸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年均增長率達7.5%。1995年緬政府制訂了1996~1997年度至2000/2001年度五年經濟發展計劃,力圖通過優先發展農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五年發展計劃期間,緬甸年均經濟增長率達8.4%。2001年度,政府制訂了2001/2002-2004/2005四年經濟發展計劃,並制定經濟年均增長10%的目標。同時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通貨膨脹,使經濟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由於美等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及本身經濟結構的封閉性和脆弱性,緬甸經濟仍然未走出困境。
2001/2002—2005/2006年,GDP年均增長12.8%,經濟總量增加1.83倍。2010年GDP總額為383億美元,人均GDP約648美元。外債累計67億美元,外匯儲備約40.41億美元(2008/2009財年)。
『伍』 緬甸經濟怎麼樣
緬甸經濟落後是肯定的。普通工人每個月工資換算成人民幣也就3,4百塊。幾乎所有地區都是經常性停電。幾乎沒有自己的重工業,輕工業也是寥寥。
政治不穩定,恐怖活動主要集中在東部少數民族地區,緬族聚集區還算可以,不過今年(2010)4月中旬還發生過嚴重的爆炸。但總體來說比中東那種地方安全多了。
但緬甸有很多熱帶流行病,比如瘧疾(俗稱「打擺子」),他們告訴我,絕大多數的緬甸人在一生中都得過這種病。瘧疾如果萬一得了一定要回國治療,治癒可能性很大,但有個朋友在國內治好後還是留下了偏頭痛的後遺症。千萬不要在緬甸的醫院里打針,抽血等一切和血液沾邊的活動。那裡的艾滋病和其他傳染病(肝炎等)可不是一般的猖獗!所以在外吃小吃也要格外小心!
緬甸人民非常純朴,全國大多數人信仰佛教,很多地方可以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而且緬甸人本身對中國人就有一種特別的崇拜,非常友好(如同很多中國人會自然而然地對歐美人友好一樣),很樂於助人。不過在生意上當然沒有什麼友好不友好的了,該騙的照騙。
所以一定要告誡你叔叔,食品安全和防蚊蟲這塊兒千萬小心,其他的方面不用太操心。
緬甸自然風景非常優美,南部的海灘更是堪比南太平洋上那幾座你叫的上名字的小島,公務之餘還是去欣賞欣賞才是……
『陸』 緬甸的資源富饒至極,為何卻.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但多年來工農業發展緩慢。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頒布《國營企業法》,宣布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允許外商投資,農民可自由經營農產品,私人可經營進出口商貿。目前私營經濟佔主導地位,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5%。1992-95年緬甸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年均增長率達7.5 %。1995年緬政府制訂了1996/1997年度至2000/2001年度五年經濟發展計劃,力圖通過優先發展農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五年發展計劃期間,緬甸年均經濟增長率達8.4%。2001年度,政府制訂了2001/2002-2004/2005四年經濟發展計劃,並制定經濟年均增長10%的目標。同時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通貨膨脹,使經濟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由於美等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及本身經濟結構的封閉性和脆弱性,緬甸經濟仍然未走出困境。歷史上,1937年緬甸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2年5月被日本佔領。1945年3月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後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8年1月4日,緬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以吳努為首的政府實行多黨民主議會制。1962年,奈溫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吳努政府,成立革命委員會。1974年1月,頒布新憲法,成立人民議會,組建了「社會主義綱領黨「(以下簡稱綱領黨),奈溫任綱領黨主席,定國名為「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7月,因經濟惡化,全國爆發遊行示威,綱領黨主席吳奈溫和總統吳山友因而辭職,吳盛倫被選為黨的主席和總統。不久,緬甸各地再次爆發大規模反政府遊行示威,吳盛倫被迫於8月12日辭職,貌貌博士出任總統。1988年9月18日,以國防部長蘇貌將軍為首的軍隊接管政權,成立「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以下簡稱「恢委會「),宣布廢除憲法,解散人民議會和國家權力機構。23日將「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緬甸聯邦「。 所以,內戰,外困,歷史傳統等多方面原因導致貧困;
『柒』 緬甸人不想中國人去緬甸,是因為中國人很會賺錢
現如今,中國經濟發展很快,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也大大加深,這樣就促進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所以中國人對生活的追求也大大提高,出國旅遊已成為最普遍的旅行計劃了。
萊茵湖位於緬甸北部,是作為緬甸的第二大湖,是緬甸的避暑勝地,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觀賞,他海拔970多米,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白天溫度在20到30度,是人們能接受的正常溫度,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來遊玩。
在這種環境的引導下,很多遊客的到來,也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發展,促進了緬甸的經濟發展。但讓更多網友都百思不得其解,緬甸人很拒絕中國人來到緬甸。甚至討厭中國人,因為很多中國人在緬甸長期居住,在緬甸做生意,他們認為,中國人搶了他們的生意,中國人是很有生意頭腦的,也很勤勞,只要有經濟發展的,中國人都能占據比較前線去發掘,並發展起來,這對當地人來說,是比較大的阻礙,所以他們討厭我們中國人去緬甸,所以也不對中國人免簽。長期在緬甸居住的中國人口表示,緬甸人認為中國的產品特別差,很劣質,但其實是因為緬甸人相對經濟落後,買不起中國的產品,中國產品在很多國家都有被認可,並不是因為劣質品。還表示,沒有中國人,他們經濟能更加繁榮發展起來!這點也讓很人表示不滿:給你們帶來了經濟發展,卻要貶低我們產品價值。網友表示:活該經濟落後。在這種被貶低下,作為廣大網友的你們服嗎?
『捌』 緬甸和中國關系好不好
這個問題以前我答過,現在再把那個事件給大家說說。
美國政府的智囊團認為,在東亞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對中國包圍圈中,共有兩個缺口需要填補。一是東面的朝鮮,二是南面的緬甸。拔掉這兩個釘子,從朝鮮半島、第一島鏈再到中南半島,形成一個完整的弧形封閉圈,中國就徹底被西太平洋「囚籠」罩住。所以,這一次為了保證朝鮮得手,可以先拔緬甸,再鼓動越南、菲律賓給中國惹點麻煩,使中國陷在那裡,確保幹掉朝鮮並順手搞掂緬甸,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完成對中國的包圍。
2003年春末夏初,「非典」還在沸沸揚揚、美朝為核武問題又搞得劍拔弩張的時候,美國先遣的特種部隊悄悄的在新加坡、泰國開始了准備活動。據成報消息,長期以來,西方一直以支持昂山素姬為借口,企圖扶植緬甸親西方勢力上台。911事件後,美國以反恐為由,乘機將中緬邊界的金三角地區列入反恐黑名單,並派特種部隊頻頻到泰國演習。去年伊拉克戰事結束後,美軍從原准備增援海灣的海軍陸戰隊三師抽調4000人,投入緬甸「反恐」戰場,對仰光軍政府下手意圖十分明顯。美國先遣特種部隊還在新加坡、泰國開始秘密准備,中方獲得了情報。美軍對緬甸下手意圖日益明顯。以美軍的戰法。很可能由先遣的特種部隊在中緬邊境開辟落腳點,後續部隊則可以直接空降「敵後」,在中緬之間打進一個楔子,駐扎在那裡,既可以支持緬甸反政府力量推翻現政府,又可以頂住中國向東南亞的發展。尤其在美國對朝鮮進行軍事干涉時,使中國南北難顧,手忙腳亂。在中國這頭大公雞的雞頭處動手時,先在雞腹處頂把刀,美國計謀不可謂不歹毒。作為應對,中央立即作出決策:中緬、中朝邊界,由解放軍接替武警負責的邊境防務,以防不測事件發生。由於二十多年前的對越自衛還擊戰,雲南的邊防部隊主要部署在中越邊境,中緬邊境已交給武警管理。九八年裁剩的六七個邊防團,只有一兩個在中緬邊界。為此,中央軍委先從中越邊境調兩個邊防團到中緬邊境,並從濟南軍區、北京軍區南調若干營組建新的邊防團,組成的邊防一線部隊,以輕武器為主,即刻接替武警防務;在邊防團身後的二線,有駐雲南的步兵三十七師的兩個團、步兵四十師的一個團以及換新裝不久的77169導彈部隊緊急由川入滇,構成前輕後重的前出態勢。必要時封閉中緬邊境,切斷美軍的退路.
當時雲南邊界沸沸揚揚川軍入滇,可能就是77169部隊的到來引起的。由於十多年以前中緬邊界部隊撤防以後,很多部隊營房被當地鄉、村政府占據或者出租,甚至被老百姓用來作邊貿的倉庫。進駐部隊接到命令以後,由當地武裝部緊急通知地方政府必須一個晚上騰空營房。事實上一個晚上根本來不及,往往由武裝部組織民兵連夜行動,動手把屋內家什、貨物扔到空地,先讓部隊住進再說,中美雙方圍繞緬甸問題劍拔弩張。
為了增強緬甸政府軍的實力,中國加速以軍援、租借方式向緬甸政府提供裝甲車、火炮、單兵防空導彈等各種輕重武器。緬軍為了迅速掌握新裝備,不惜以每月6000到8000元人民幣的代價,招募解放軍退伍軍人。據傳,現在緬軍中四川、湖南兵就有二千多人,大多數擔任基層軍官。殘存的緬共擊隊也一度被重新組編,這支擊隊是中方六十年代一手訓練起來的,現在殘存的8000人編成五個旅,其中兩個旅長還是當年的紅衛兵。
在其他地方,當人們的眼光還在盯著「非典」,滇西一帶風景名勝區,正在為沒有遊客而發愁。突然間,連續幾天,靠近邊界的幾條公路上車水馬龍,不斷有炮兵、摩托化、機械化部隊開進。與以往不同,這次我軍還在幾處地方修起了直升機臨時起降場,空軍駐雲某航空兵團正准備改裝,空軍緊急調廣空一個殲七航空兵團進駐雲南邊境一二線機場擔負戰備值班。另由李世興大校為部隊長,從全軍各部隊抽調人員組建信息戰分隊,與總參三部某局、駐緬偵聽分隊、空軍雷達5旅一起全面監控緬甸、泰緬邊界以及空情動態。為了有足夠的威懾,二炮五三基地新組建的96212部隊的兩個戰術導彈發射營,在距邊界兩百公里左右的公路上交替進行實彈機動,既是新裝訓練也是徉動。自對越自衛還擊戰後,雲南邊境還從未那麼緊張過。
在危難時刻,紅衛兵旅長親自到臨時前指所在的大理請戰:只要解放軍能封住邊界不讓美軍逃竄,並提供防空力量和裝備他們足夠的火炮、彈葯,他們就能保證讓美軍有來無回。
軍方經過慎重研究後認為,先手還是有緬甸政府軍擔當更有利,只有在緬甸軍隊抵擋不住美軍或者軍政府被推翻的情況下,可以見機讓游擊隊作為後手放出,與美軍展開游擊戰,並通過我方做工作讓他們與其他獨立邦、民族獨立勢力聯手,再去推翻親美政府並建立親華的聯合政府。於是,三百名游擊隊員來到雲嶺高原的成都軍區某訓練基地接受換裝訓練,由桂林空軍學院、廊坊導彈學院教官帶隊的兩個防空導彈、高炮分隊進入游擊隊控制區,先為其訓練防空部隊,一旦開戰就擔負防空任務。
中國的行動,通過各種半公開的途徑傳入美國耳中,五角大廈經過反覆衡量,覺得在緬甸不可能再有勝算。再加上伊拉克戰爭又陷入泥潭的現實範例,陣營內部也由於鮑威爾等鴿派人物的極力反對,最終決定取消緬甸「反恐」作戰。在冬天到來之前,美特種部隊悄悄撤離泰國。狼煙起了又消,一場驚心動魄的無形戰斗由於中方的「亦文亦武、示強於敵」的策略運用下,美方知難而退,仰光親華軍政權得以保住。
戰爭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永遠也不能放鬆警惕!
我軍海外秘密基地應該是有的,只是地址不會透露,最近又要修一條連接雲南和緬甸印度洋出海口的鐵路,可以說我國與緬甸的關系是極其密切的。
『玖』 緬甸和朝鮮哪國經濟好
從經濟總量看,緬甸經濟規模更大。2012年按照購買力計算緬甸的經濟總量是920億美元的GDP,朝鮮是540億美元的GDP。按照匯率演算法,緬甸是490億美元;朝鮮是370億美元。
從人口上看,緬甸人口6280萬。朝鮮人口2476萬。從面積和資源上看,緬甸是朝鮮國土面積的5倍多,資源總量上看,緬甸與朝鮮的資源都比較豐富,緬甸資源勘探還比較弱,估計緬甸的資源總量當在朝鮮的幾倍。
從實際經濟結構來講和發展程度來講,朝鮮的經濟更好。朝鮮有相對完整的和獨立的工業體系,朝鮮的重工業發達,其鋼鐵、機械製造、汽車、電子工業都有一定的規模和水平,盡管朝鮮窮但是世界上發展中小國能有朝鮮那樣的工業水平的可不多。
朝鮮實際人均GDP按照匯率來說2012年約為1900-2100美元左右,按照購買力來說是3500-3800美元左右。而緬甸按照匯率是820美元,按照購買力是1600美元左右。從人類發展指數看朝鮮是0.656,緬甸是0.495.朝鮮的人民生活水平要高於緬甸,但是吃的方面並不比緬甸強。主要是居住、醫療、教育比緬甸強不少。朝鮮的經濟水平和形態停滯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緬甸則還是傳統的農業國,經濟形態是四五十年代水平。
從速度上看,緬甸發展更快。但是從發展最近十三年速度上看,朝鮮平均發展速度是3.3%,且朝鮮經濟發展的波動度較大。緬甸實際達到了7.5%,緬甸實行改革和開放的戰略打破經濟封閉,緬甸的經濟成就正在越來越大。
『拾』 有關緬甸國家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
經濟:農業是緬甸國民經濟的基礎,農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棉花、甘蔗和黃麻等。緬甸森林資源豐富,全國擁有林地3412萬公頃,覆蓋率為50%左右,是世界上柚木產量最大的國家。柚木質地堅韌、耐腐蝕,是人類用鋼鐵造船以前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材料。緬甸將柚木視為國樹,被稱為「樹木之王」、「緬甸之寶」。緬甸盛產的玉石和寶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但多年來工農業發展緩慢。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頒布《國營企業法》,宣布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允許外商投資,農民可自由經營農產品,私人可經營進出口貿易。目前私營經濟佔主導地位,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5%。1992-95年緬甸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年均增長率達7.5 %。1995年緬政府制訂了1996/1997年度至2000/2001年度五年經濟發展計劃,力圖通過優先發展農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五年發展計劃期間,緬甸年均經濟增長率達8.4%。2001年度,政府制訂了2001/2002-2004/2005四年經濟發展計劃,並制定經濟年均增長10%的目標。同時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通貨膨脹,使經濟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由於美等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及本身經濟結構的封閉性和脆弱性,緬甸經濟仍然未走出困境。
地理環境:緬甸聯邦(The Union of Myanmar)。簡稱緬甸,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2005年,緬甸政府將首都從境內最大城市仰光遷至內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