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國家級經濟開發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大陸為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而設立的現代化工業、產業園區,主要解決中國大陸長期存在的審批手續繁雜、機構疊床架屋等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問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由國務院批准成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我國現存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居於最高地位。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對外開放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大都位於各省、市、自治區的省會等中心城市,在沿海開放城市和其他開放城市劃定小塊的區域,集中力量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創建符合國際水準的投資環境,通過吸收利用外資,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現代工業結構,成為所在城市及周圍地區發展對外經濟貿易的重點區域。有利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利於國有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進一步提高吸收外商投資的質量,引進更多的先進技術。
1984年到1986年,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首先設立了14個國家級經開區;截止2015年9月,中國共設立219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所在地(直轄)設區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擁有同級人民政府的審批許可權,以提高服務效率,打造更加優越的投資軟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關注開發區,聚集投資,形成完善的產業鏈。
特點:
1、占城市的GDP總量大,對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貢獻大;
2、GDP增長率遠高於國家平均水平;
3、合同外資總額增幅、進出口總額增幅等數值均遠高於國家平均水平。
⑵ 國家對一個經濟開發區的定義法律
國家旅遊度假區,是指符合國際度假旅遊要求、接待海內外旅遊者為主的綜合性旅遊區,有明確的地域界限,適於集中設配套旅遊設施,所在地區旅遊度假資源豐富,客源基礎較好,交通便捷,對外開放工作已有較好基礎。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自然保護區域不同的是,國家旅遊度假區屬國家級開發區。
1992年,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開發利用中國豐富的旅遊資源,促進本國旅遊觀光型向觀光度假型轉變,加快旅遊事業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在條件成熟的地方試辦國家旅遊度假區,鼓勵外國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企業、個人投資開發旅遊設施和經營旅遊項目,並對其實行優惠政策。
同年,國務院批復同意建立包括江蘇太湖、上海橫沙島在內的11處國家旅遊度假區。1993年,國務院批復同意將「江蘇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下設的「蘇州胥口度假中心」和「無錫馬山度假中心」分別更名為「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和「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1995年,國務院又批復同意建立「上海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以取代「上海橫沙島國家旅遊度假區」,至此全國12處國家旅遊度假區基本成形,並延續至今。
⑶ 經濟開發區的定義是什麼
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最早在在沿海開放城市設立的以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版術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權定區域,後來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較為特殊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從發展模式看,增加區域經濟總量是其直接目標,以外來投資拉動為主,產業以製造加工業為主。
⑷ 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屬於縣級行政區么
【國家級開發區】是指由國務院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旅遊度假區等實行國家特定優惠政策的各類開發區。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進一步提高發展水平的若干意見》之第(五)條關於「開發區管理體制」。規定: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管理機構一般是所在地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除其中具有企業性質的外,根據授權行使同級人民政府行政審批、經濟協調與管理等職能。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原則上不與所在行政區合並管理或取消管委會建制。
⑸ 我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有幾個分別是
今年以來,有關部門新批準的中西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達11個。
作為專實施西部屬大開發戰略的重要措施之一,1999年國務院決定允許中西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其省會或首府城市選擇一個符合條件並已建成的省級開發區,申辦國家級經濟 技術開發區。今年以來,國務院已先後批准合肥、西安、鄭州、成都、長沙、昆明、貴陽、南昌、石河子、呼和浩特、西寧等11個中西部具備較好條件的省級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使中西部地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總數達到16個。目前,我國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有43個。
⑹ 國家級新區與國家級開發區有何區別
1、定義不一樣。
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新區的成立乃至於開發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總體發展目標、發展定位等由國務院統一進行規劃和審批。
國家級開發區是指由國務院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級保稅區等實行國家特定優惠政策的各類開發區。
2、功能不一樣。
國家級新區側重著眼於區域的發展規律,布局更多的會考慮通過新區的建設帶動區域的發展,成為一個區域的增長極,改變整個區域的發展態勢。
國家級開發區側重於產業發展的規律又著眼於區域發展規律。特別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不同的產業之間如何互補,突出產業的集聚優勢,政府都要發揮較大的作用。
3、首次設立時間不一樣。
國家級新區首次設立時間為1992年10月,上海浦東新區成立。
國家級開發區首次設立時間為1984年設立的國家級經開區。
4、數量不一樣(截至2018年12月)。
國家級新區總數共有19個。 此外,還有武漢長江新區、合肥濱湖新區、鄭州鄭東新區、南寧五象新區等地區在申報中。
國家級開發區共有219個,內地每個省區均有分布,其中江蘇省最多,有26家,其次是浙江省21家,山東省15家。
5、成立背景不一樣。
國家級新區是在新的發展背景下,對特定區域的發展做出重新定位,在進一步整合資源的基礎上,發揮該區域的潛在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
從而解決長期以來困擾中國經濟的產業結構同構和產能過剩困局,進而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產業能級,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國家級開發區設立一是接納國際資本和產業轉移的需要。初衷主要是吸引外資、引進先進的製造業,擴大出口創匯,替代先進材料和零部件的進口。
二是特區成功經驗的推廣和放大。在沿海城市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特區試驗成功後對外開放戰略的組成部分。三是充分發揮沿海港口城市的優勢,將對外開放與發揮國內工業基礎相結合的嘗試。
6、區域行政機構規格不一樣。
國家級新區的行政級別通常為副省級,部分為正廳級。 (註:珠海橫琴新區規格為副廳級。 )
國家級開發區為所在地(直轄)設區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擁有同級人民政府的審批許可權。
⑺ 經濟開發區是怎麼樣的定義
編輯本段經濟開發區由國家劃定適當的區域,進行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集中興辦一兩項產業,同時是給予相應的扶植和優惠待遇,使該區域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建立經濟開發區,有的是為了推動科學研究,開發高技術產業,故又稱為技術開發區。有的是為了引進外資,擴大出口,故又常常把這一類經濟開發區與出口加工區相提並論。經濟開發區是國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重要載體,在我國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進程里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經濟開發區是一個泛指的說法。是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科技工業園,高新技術開發區,各類產業工業園(比如農業開發區,化學工業園,汽車工業園等等)的一種通稱,也簡稱開發區。根據開發區的規模等級,可以分為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市級開發區等。開發區由某一個地方政府規化一個專門的區域,成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開發區投資有限公司,投入資金進行開發區的載體建設,比如《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等等。開發區也具有政府職能部門的性質,開發區的主要管理人員經常是當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層人員來兼任或專職。編輯本段開發區優勢體現開發區根據國家相關外資產業政策對外國直接投資企業的鼓勵類項目進行稅收減免(如企業所得稅的兩免三減半),優惠提供工業用土地和其他一些優惠政策,吸引各種資金和實體投資辦廠,辦公司。一般這種規化出來的地方都比較大,配套設施齊全,招商引資後能帶動當地經濟起飛。像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合作開發的蘇州工業園,天津開發區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⑻ 國家經濟開發區具備哪些條件。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暫停審批各類開發區的緊急通知》(國辦發明電[2003]30號)規定,自 2003年7月18日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一律暫停審批新設立和擴建各類開發區,包括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旅遊度假區、商貿開發區、工業園、創業園、軟體園、環保產業園和物流產業園等各級各類開發區(園區)。國家級開發區確需擴建的,須報國務院審批。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⑼ 經濟開發區是什麼
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在沿海開放城市設立的以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定區域。是世界自由港區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國在沿海開放城市和地區中,劃出一定的地域范圍,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較為特殊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在開發區通過舉辦中外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和外商獨資經營的生產性企業,以及中外合作的科學研究機構,開發新技術、新產品、發展新興產業,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服務。
經濟開發區根據開發區的規模等級,可以分為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市級開發區等。中工招商網資料記載,由國家劃定適當的區域,進行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集中興辦一兩項產業。同時是給予相應的扶植和優惠待遇,使該區域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
開發區由某一個地方政府規化一個專門的區域,成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開發區投資有限公司,投入資金進行開發區的載體建設,比如《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等等。開發區也具有政府職能部門的性質,開發區的主要管理人員經常是當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層人員來兼任或專職。
⑽ 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和國家級高新開發區的區別在哪裡
國家級高析開發區是指:高新技術開發區是指我國在一些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建立的發展高新技術的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的范圍包括:微電子科學和電子信息技術,空間科學和航空航天技術,材料科學和新材料技術,光電子科學和光機電一體化技術,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技術,能源科學和新能源、高效節能技術,生態科學和環境保 護技術,地球科學和海洋工程技術,基本物質科學和輻射技術,醫葯科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其它在傳統產業基礎上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高新技術范圍將根據國內外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而進行補充和修訂。
高新區優惠政策
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興辦高新技術產業,必須具備國家科委《關於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辦法》中規定的條件。認定工作由省、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科學技術委員會主管。興辦高新技術企業的手續是,興辦者向開發區辦公室提出申請,經核定後報省、市科委批准。高新技術產業享受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各項優惠性政策。如享受進出口貨物的關稅優惠,為生產出口產品而進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免領進口證,經批准可設立技術進出口公司,享受外貿經營權,可通過銀行發行債券以籌集資金,基本建設投資可優先納入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可以免購國家重點建設債券,可以自行制定產品試銷價格或自行定價,可以對用於高新技術產品生產的儀器、設備實行加速折舊,五年內企業交稅收新增部分可用於開發區建設,安排勞動就業和招收職工時可得到優先考慮等,國家對高新技術產業採取優惠政策是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成立高新技術開發區,也會成立高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簡稱管委會,負責統籌管理及招商等。
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最早在在沿海開放城市設立的以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定區域,後來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較為特殊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從發展模式看,增加區域經濟總量是其直接目標,以外來投資拉動為主,產業以製造加工業為主。
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方向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方向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經濟結構較為單一;享受的優惠條件少於經濟特區(只有工業企業才可享受一些優惠條件);著重於發揮樞紐作用,即對內對外輻射作用,溝通中外經濟聯系,通過外引內聯促進內地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為繁榮全國經濟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