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台灣相關政治或軍事戰略的發展對我們國家發展有什麼影響作用
目前兩岸差距已經太大了,台對大陸已經構不成太大影響,就拿台灣政治來說,就是一個笑話,台灣軍事也不行了,連我們一個戰區都打不過,軍人都是草莓兵
B. 如果台灣和日本打起來,台灣打得過日本嗎就目前的軍事力量而言!
台灣和日本打,台灣打不過日本,不過,中國肯定不會坐視不管,中國和台灣聯手,那效果就不一樣了,別忘了台灣的後盾也是美國,到那時候,美國是幫日本還是幫台灣呢?情況就更復雜了!
C. 台灣的軍事實力可以打下日本嗎
台灣與日本都是防守型的武器與戰術規劃,就要看誰打誰。
台灣打日本是贏不了的,日本打台灣恐怕也會翹辮子,以台灣這樣一個小島,其飛機密度及導彈密度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戰火頻繁的以色列),把自己裝備得像只刺蝟,所以它打人有難度,但別人想來碰它卻也會死得很慘。
台灣海軍是肯定輸日本,但空軍可不一定在日本之下,至少在日本擁有 F-35 以前是。如果是日本打台灣,制空權將在台灣方面,有制空權就有機會掌握制海權。至於陸軍實力雖懸殊,但雙方打起來應該不是靠陸軍決勝負,陸軍的影響最低。
然而現實情況是台日曖昧了數十年,彼此關系相當好,其實根本不會打起來(光看它們彼此免簽證,連對方的國內駕照都直接承認,每年還一大群高中小學生到對方家裡交誼,這些小孩長大後都是親台與親日,怎麼打)。
D. 從政治、經濟、軍事和國際地位方面談談台灣對中國的重要性。
首先是軍事地理位置。台灣對於中國沿海地區的重要性可以說是生死攸關的。日本韓國海上進版口石油,要通過台灣海權峽,如果收復台灣可以隨時切斷他們的供給線。美國為遏制中國的崛起所構築的太平洋第一島鏈戰略封鎖線中(北起阿留申群島,中經日本、琉球、台灣,南至菲律賓、澳大利亞、新加坡的環線),台灣是這條封鎖線中至關重要的「腰」,這條封鎖線的缺陷就在於這個鏈條太長,一旦台灣被中國統一了,他這個「腰」也就斷了,而這個至關重要的「腰」就將成為我們的一個楔子,老美苦心經營了多年針對中國的這條封鎖線就會徹底崩潰。 台灣對於祖國大陸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說是目前中國地緣政治的核心問題。做為中國的第一大島嶼,台灣若是統一了,大夥兒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包括了目前排名世界經濟總量第二的中國大陸和排名第十幾的台灣合作共贏前景非常樂觀。
E. 台灣的軍事,經濟實力如何,能和東南亞等小國相比嗎
與東南亞國家相比僅次於越南。「推薦答案」值得商榷。台灣軍事實力不容小覷是不錯。但絕對排不上亞洲第三四。在東亞還差不多,大概不及中國、日本、越南、韓國。可還有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西亞的以色列和伊朗啦!
F. 中國崛起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誰不喜歡有錢的夥伴?
當你強大了,自然會靠攏你,就這么簡單
G. 台灣軍事力量排名
基本上"AK47愛國"講的90%我都認同,除了"武器自主研發能力基本為零"與事實不符.
太空梭上很多零件是台灣做的,台灣沒有做不出來的武器,即使是核彈,只要取得原料,半年內量產沒問題.
台灣的武器研發主要受制與美國,有些美國不肯賣給台灣的東西,一旦台灣自己研發出來,美國就會主動賣台灣,還威脅如果不買,其他原本會賣的也不再賣,最經典的例子,就是F16,原本F16是無論如何也不賣台灣,後來台灣自己研發出經國號戰機,美國發現台灣有能力做戰機了,為了抑制台灣繼續研發戰機,就把F16賣給台灣,只要有錢,要買幾架他們就賣幾架,於是基於成本考量,剛剛研發出來的經國號,從生產規模到戰機性能都比不上已經成熟的F16,再加上美國政治上施壓,只好放棄繼續研究戰機,而那批研發經國號的研發人員,後來被韓國挖角,幫韓國研發了他們的戰機.現在台灣雖然不再自己研發戰機,但教綀機在國際上賣得不錯,也備受好評.
最近也有一個例子,一種用於飛彈的特殊粘膠,台灣中科院向來都對美國采購,去年因為大陸施壓,不賣台灣了,台灣中科院用半年時間就把製造粘膠的技術掌握住了,於是美國又回過頭來把粘膠賣給台灣,迫使台灣不再研發那種粘膠.
台灣的天弓飛彈和天劍飛彈,准確度是超過美國的愛國者飛彈的,除了這些檯面上的武器,台灣的聯勤兵工廠每年對美國及部份歐洲國家製造數十億發子彈.
凡此種種,證明台灣具備武器研發能力,台灣對兩岸關系一向主張和平解決,而除了大陸外,台灣周邊沒有任何軍事威脅,不像大陸西有印度,南有南沙,東有日本美國,北有俄羅斯,強敵環伺,所以兩岸對軍事力量的立場與角度是不同的,著力在武器研發對台灣沒有太大意義.
H. 美國軍事實力是不是還沒有台灣軍事實力強大,我不關注軍事的所以就問問
這不是軍事問題。但凡你知道點歷史,都不會問這種問題。
台灣真要那麼厲害,當年也不會離開大陸了。
當年要不是美國罩著,太祖早就解放台灣了。
你竟然會問美國是不是比台灣弱?
台灣就差跪在地上喊美國爸爸了,哥們。
I. 台灣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狀況
AH-一W攻擊直升機
AH-一W現為美陸戰隊主力攻擊直升機。「立體化、機械化、自動化」為陸軍建軍目標,AH-IW攻擊直升機加入陸軍空中騎兵旅服役,充份發揮攻擊、機動能力,成為陸軍快速打擊主力。
OH-五八D戰搜直升機
為適應陸軍防衛作戰「預警短、縱深淺、決戰快」之特
性,OH-五八D戰搜直升機加入服役,使陸軍早期掌
握戰場機勢,達成防衛作戰目標。
CH-4七SD中型運輸直升機
美軍現役運輸機種,本軍空中運輸營現亦配裝此型機,其已具備數位式座艙系統為具有先進電戰能力之現代化直升機。
愛國者飛彈
為向美國采購之防空武器,射程為一六0公里,導引方式為雷達導控及半主動歸向導航,為陸軍主要之防空飛彈。
鷹式飛彈
為向美國采購之防空飛彈,射程為40公里,導引方式為半主動歸向導航,陸軍使用之防空飛彈。
天弓飛彈
由中科院自行研發,為陸軍使用之地對空武器系統,可份為天弓一型射程為一00公里及天弓二型射程為二00公里,其強猛之火力及精良的射控系統,足以應付任何來犯之戰機。
榭樹野戰防空飛彈
檞樹飛彈為美國福特公司製造,為陸軍使用之地對空飛
彈,採用光電或紅外線前視系統瞄準,為欄截低空敵機
之防空武器。
M六0A三型戰車
M六0A三型戰車是由M六0A一型戰車改輛型,為我國向美國采購之陸軍主力戰車,其主要的改良為射控系統、新式雷射測距儀配合彈道計算機,具備夜戰能力並可於核生化狀況下履行作戰,使其第一發命中率大幅提升,為我國目前主力戰車之一。
CM一一型戰車
勇虎戰車由中科院及兵整中心自行研發之中型戰車,配置精密射控系統,具有夜戰能力,於歷年重大演訓中,充份展現其優異性能與火力,為我國目前主力戰車之一。
4一及M4一D型戰車
本軍M4一輕型戰車首先於一九五八年美國軍援我國五五輛,往後陸續接收達七00輛之多,本軍與海軍陸戰隊均有配備。本軍M4一D輕型戰車是由M4一型戰車改良,可有效填補第三代戰車服役前的戰力空隙。
T82型雙聯2Omm機炮
機炮:T75型2Omm機炮×2
全長:3270mm 全高:1960mm 全重:2400kg(T82T)1600kg(T82F)
俯仰角度:-15°~ 85° 射界:360°
驅動速率:120°/秒(迴旋)60°/秒(俯仰)
瞄準方式:頭盔瞄準(具夜視功能)光學瞄準航速環瞄準
彈箱:200發彈箱×2 射速:每管1200發/份
射程:2000m 部署方式:機動部署(T82T)反空降堡(T82F)
基隆級艦
基隆級艦優異的遠距偵搜、區域防空、戰場管理、反潛能力及系統反應快、打擊縱深遠與機動性佳之特性,平時擔任重要海域偵巡任務,並延伸與擴大監偵范圍,增加我預警反應時間,同時配合聯合作戰演訓實施軍種聯合與兵種協同之三軍聯合作戰訓練;戰時則可擔任由不同作戰艦艇組成之作戰支隊旗艦,遂行聯合制空、制海,並藉由基隆級艦強大之作戰能力,增加支隊整體防空、反潛、反水面之防禦縱深,提升遠程作戰能力與擴大作戰半徑。
中和級戰車登陸艦
中和級戰車登陸艦裝載重大、耐波力強、速度快、兩棲性能佳、運輸功能多之特性,平時執行運補、演訓及擔任快速反應待命兵力,戰時依令遂行外島運補及兩棲逆登陸作戰。
安克拉治級船塢登陸艦
安克拉治級船塢登陸艦除取代中正艦及鎮海艦現有任務外,可縮短任務時程以節約護航兵力之負何,在執行兩棲作戰任務時,協同中和級戰車登陸艦組成快速兩棲運補船團,執行兩棲突擊、逆登陸及快速反應作戰任務。
錦江級巡邏艦
光華三號計畫錦江級巡邏艦系采國艦國造方式籌建,此型艦之任務為執行港口、海峽偵巡、外島運補護航及近岸防衛。
濟陽級飛彈巡防艦
濟陽級飛彈巡防艦為我國向美國租借之巡防艦,艦上配有最新式的聲納、攻潛魚雷及反潛直升機,是一種具有反潛、岸轟支援、護航、封鎖等多功能戰艦。
劍龍級潛艦
劍龍級潛艦為我國向何蘭購買之潛艦,現服役之海龍、海虎潛艦經實際操作及耐航訓練,證明是艘具備匿蹤與奇襲能力的海底奇兵。
達觀海洋觀測艦
達觀艦不僅具備搜整與建立各項水文資料庫的功能,對海軍而言熟悉與運用台海水文環境,更能滿足捍衛海疆的作戰需求。
康定級巡防艦
康定級巡防艦為我國向法國購買之軍艦,是廿一世紀戰斗需求所設計的巡防艦,稜角有致,如堡壘般之外觀,具有抵禦核生化攻擊的巡防艦。
成功級巡防艦
成功級巡防艦是由中船公司承建的巡防艦,系統、裝備較原有美軍派里級軍艦更為先進,是艘符合現代戰爭需求的戰艦。
康定號巡防艦發射雄風二型飛彈
康定號艦上之武器系統裝設采模組化的設計,可依不同任務安裝各式武器,配合中科院研發之雄風二型飛彈,是海軍制海作戰的要角。
幻象二000-五(一)
幻象是單座,單發動機有獨特的外型三角低單翼(翼前緣後良掠五八度)無水平尾翼,單垂直尾翼設計,進氣口在機身二側。
幻象二000-五(二)
幻象是輕型戰機攔截一架高度二4三八0m速度Mach三的敵機只要五份鍾,在高空高度性能為同級戰機中為最優。
幻象二000-五(三)
由法國達梭公司發展之戰斗機,其性能優越,配備精良,我國計於八十一年底購買六十架幻象二000-五型戰機,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使用此型戰斗機的國家。
幻象二000-五(四)
靈活的滾轉、慢飛、高攻角飛行,小巧的轉彎半徑,幻象戰機優異的性能是我空防鐵三角中的利器。
F-一六戰機(一)
F-一六超音速戰斗機之結構設計,集當今航空動力學之精華於一體,其最高時速超過二馬赫,六0秒內可由0.九馬赫加速至一.六馬赫以上,為世界一流之戰機 。
F-一六戰機(二)
推力大,爬升快,精密的航電裝備及視距外飛彈,使得F一六成為纏斗中的高手,足以應付任何挑戰。
IDF戰斗機(一)
IDF戰斗機為我國首架自行設計、製造之高性能戰機,七十七年十二月十日第一架原型機出廠,命名為「經國號戰機」,配帶天劍一型及天劍二型中程空對空飛彈,八三年起移交空軍服役。
IDF戰斗機(二)
加速快,爬升快,轉彎半徑小,配合國人自製天劍一、二型空對空飛彈,更是如虎添翼。
C-一三0H運輸機
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我空軍向美購得C-一三0H運輸機,增強空運作戰能力。
BH-一九00C運輸機
我國自美購得,於民國七十七年五月由專機部隊使用,擔任人員及行政運輸任務。
T-三4C教練機
民國七十四年,我空軍向美自購得此型基本教練機一批,於同年五月撥交空軍軍官學校,做為學官基本飛行訓練之用。
E-二T預警機
E-二T預警機,為我空軍鷹眼計畫,向美國格魯曼公司采購,已於八四年九月加入空軍行列,對台海防衛安全,對爭取台海早期預警,有相當助益。
AT-三教練機
AT-三教練機為我國自行研發設計生產,其配有現代化航電系統,為我空軍培訓練戰斗機飛行員使用的高級訓練機種。
F-五E戰機
由我空軍航發中心與美國諾斯普公司合作生產,首架F-五E戰機於民國六十三年十月卅日出廠,並命名為「中正號」。
S-七0C直升機
為我空軍救護部隊,俗稱海鷗部隊,執行陸、海上搜救、運輸、運補之得力機種,部份機型具夜視能力,可有效遂行夜間救護任務。多年來海鷗部隊一直擔任救護、救難任務,為深受民眾贊許之救難部隊。
雷霆二000多管火箭系統
由中科院自行研發之新一代多管火箭系統,配置高精度之定位定向單元及全自動化之射控系統,具備機動性高、投射火力強等特點,射程可提供陸軍作為反登陸作戰之面目標攻擊性武器。
天弓一型
天弓飛彈是針對密集機群所設計之地對空武器系統,具有多目標偵測與全自動多目標接戰能力。
天弓二型
天弓地對空飛彈其強猛之火力及精良的射控系統,足以應付任何來犯之戰機。
雄風一型
雄風一型飛彈為中科院首次自力研發完成之艦對艦飛彈武器系統,其命中率及可靠度為世界同類型飛彈之佼佼者。
雄風二型
雄風二型飛彈是繼雄風一型飛彈後發展較遠程艦對艦飛彈武器系統,其有可抗電子干擾之尋找目標器及自動接戰功能射控系統。
天劍一型飛彈
天劍一型具備高爆彈頭,低煙發動機及接觸性與主動雷射引信,它使用了前翅控制,並採用了近似響尾蛇飛彈的滾轉副翼裝置,可迅速有效的攻擊目標。
天劍二型飛彈
天劍二型空對空攔截飛彈,採取中途慣性與終端歸向導引,具有多目標接戰及電子反反制的能力。
工蜂六型多管火箭系統
工蜂六型多管火箭系統,為火力旺、機動性高及操作容易之炮兵火箭系統,為執行反登入作戰有效武器。
(一)國民生產
一、95(2011)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4.31%
95年全球經濟可望持續穩定成長,我國出、進口動能可望維系,加上政府加速推動經濟體質改造工程,協助民間重大投資案順利進行,主計處上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至4.31%;另國際主要評估機構亦預測我國經濟成長率將優於94年,介於3.7%至4.5%之間。
95年以來,各項經濟指標均顯示,台灣仍維持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成長水準。其中,95年1至6月出口值1,060.1億美元,進口值982.6億美元,出口較94年同期增長12.9%,進口則增加9.5%;外銷訂單部份,95年1至5月金額達1,165.9億美元,較94年同期成長21.64%;至於工業生產方面,因製造業、水電燃氣業及房屋建築工程業份別增加8.47%、1.52%及33.78%,累計1至5月工業生產上揚7.88%。
經建會5月份公布之景氣對策信號,因貨幣總計數M1B變動率及股價指數變動率表現較佳,景氣燈號維持穩定成長的綠燈。另4月份景氣對策信號因工業生產指數變動率上修,使對策信號由黃藍燈轉為綠燈,呈現連續10個月綠燈,顯示經濟景氣穩健。
(二)工業生產
一、95年5月份工業生產指數為142.44,較94年同期增加8.60%
95年5月份工業生產指數為142.44,較94年同期增加8.60%,其中製造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水電燃氣業、房屋建築工程業份別增加8.47%、2.03%、1.52%及33.78%。
表2-2-1工業生產年增率 單位:%
年(月) 工業生產 申請核發建照執照面積
製造業 礦業及土石
採取業 水電燃氣業 房屋建築業
90年 -7.81 -8.36 0.05 1.12 -11.19 -38.18
91年 7.92 9.39 8.28 3.31 -20.66 6.70
92年 7.10 7.38 -7.43 3.77 8.87 22.87
93年 9.85 10.55 -4.42 2.95 4.93 49.87
10月 2.91 3.00 1.11 -0.81 8.82 23.96
11月 5.43 4.82 1.52 1.51 35.78 32.99
12月 -0.68 -1.69 1.91 0.64 31.96 29.58
94年 4.13 4.00 -9.84 3.72 11.37 1.64
1月 13.32 12.97 4.21 7.53 46.12 1.05
2月 -12.56 -13.76 -24.15 -3.74 23.68 2.30
3月 1.05 1.22 9.50 3.33 -12.81 19.96
4月 2.14 1.36 -1.60 4.95 36.91 -6.12
5月 -0.36 -0.24 -14.39 0.70 -5.70 7.36
6月 2.66 2.42 -15.80 2.25 15.92 26.49
7月 -0.76 -0.93 -19.69 3.17 -2.72 -20.30
8月 7.65 7.20 -7.64 2.79 45.40 -1.76
9月 7.69 8.03 -6.99 3.72 7.27 13.52
10月 8.53 8.17 -15.80 9.21 22.78 -7.71
11月 9.47 10.49 -14.63 5.27 -8.01 6.21
12月 9.27 9.79 -10.38 5.73 3.39 -11.27
95年平均 7.88 7.97 -6.17 2.84 19.27 -15.23
1月 4.09 3.74 -14.82 2.12 22.06 6.03
2月 14.13 15.85 -0.79 5.29 -23.75 -15.84
3月 7.65 7.10 -8.55 2.51 51.13 -30.45
4月
5月 6.07
8.60 6.17
8.47 -5.38
2.03 3.21
1.52 10.81
33.78 -8.82
-20.11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二、95年5月份製造業較94年同期增加8.47%,以資訊電子工業增加15.52%最多
95年5月份製造業生產較上年同月增加8.47%,其中資訊電子工業增加15.52%,化學工業、民生工業、金屬機械工業亦依序增加6.30%、2.28%、0.59%。。
表2-2-2 製造業生產年增率 單位:%
年(月) 製造業
生產 以四大行業份 以輕重工業份
金屬機械
工業 資訊電子
工業 化學
工業 民生
工業 輕工業 重工業
90年 -8.36 -13.7 -11.65 2.03 -8.11 -9.49 -7.94
91年 9.39 9.36 17.84 7.29 -4.78 -2.54 13.73
92年 7.38 5.16 11.69 9.4 -3.22 0.22 9.59
93年 10.55 11.57 14.22 10.01 -0.73 1.80 13.04
11月 4.82 11.46 2.76 5.14 0.15 1.14 5.32
12月 -1.69 3.69 -2.89 -2.86 -6.81 -4.91 -0.82
94年 4.00 -0.30 10.80 0.48 -3.59 -2.60 5.70
1月 12.97 24.54 9.80 8.64 11.32 11.87 13.26
2月 -14.61 -12.72 -15.80 -10.84 -22.06 -22.43 -11.48
3月 -0.10 3.24 -2.92 0.74 -3.78 -2.83 2.30
4月 0.01 -1.28 -2.45 5.96 -3.66 -3.65 2.68
5月 -1.22 1.91 -0.88 -2.71 -6.19 -3.96 0.69
6月 1.63 -0.67 3.63 0.06 -4.56 -3.34 3.87
7月 -1.92 -6.58 4.88 -5.27 -4.65 -5.92 0.34
8月 5.90 -0.81 14.81 -2.36 1.22 2.70 8.34
9月 8.03 -3.65 20.22 2.65 -0.89 -0.92 10.28
10月 8.17 -3.46 20.72 2.29 -1.23 -1.03 10.45
11月 10.49 -1.63 23.20 5.88 -1.74 -0.13 13.15
12月 9.79 -1.08 25.36 1.12 -3.13 -1.68 12.76
95年1至5月月 7.97 -0.12 21.22 -1.84 -1.53 -1.07 10.20
1月 3.74 -6.13 17.49 -4.25 -6.14 -5.80 6.26
2月 15.85 8.03 34.15 -0.71 4.24 6.79 17.94
3月 7.10 0.41 22.84 -7.94 -1.12 -1.76 9.32
4月
555月 6.17 -1.75 18.72 -2.06 -5.17 -3.63 8.59
5月 8.47 0.59 15.52 6.30 2.28 1.16 10.20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三、95年5月電子零組件業成長達22.59%
(1)電子零組件業:因晶圓代工受惠於網通、手機晶片訂單之暢旺,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記憶體因新作業系統之推出,需求快速成長,連帶後段IC封測持續產量滿載;面板隨著良率提升及小尺寸市場搭上世足手機電視風潮訂單涌現;電源供應器亦因事務及醫療用品需求而增產,使得電子零組件業成長22.59%。
(2)機械設備業:由於台灣面板廠設備國產化成為趨勢,帶動電子半導體生產設備需求持續走高,加上NC工具機、針織機械、橡塑膠機械、事務機器及其她輸送設備外銷接單順暢,致5月份成長5.18%。
(3)運輸工具業:受原才料持續上漲,國內汽車買氣未見起色,各大車廠調整生產因應,加上汽車零組件業因內需疲弱而減產,致5月運輸工具業減少14.52%。
(4)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業:因無線網路新規格確立及技術提升,介面卡、網路連接器及無線通訊產品接單順暢,加上主機板受惠中低階電腦訂單挹注之增產,抵消NB因淡季效應及品牌客戶去化庫存,連帶監視器亦調整庫存之減產,致5月小幅成長1.72%。
(5)石油及煤製品業:因煉油廠在去瓶頸工程後有效提升產能,加上去年同期業者進行設備停爐檢修作業,致比較基數偏低,5月大幅成長10.87%。
表2-2-3 主要製造業行業年增率 單位:%
中業別 95年5月份
較上年同期增減
電子零組件業 22.59
電力機械器才及設備業 -3.10
金屬基本工業 6.13
運輸工具業 -14.52
機械設備業 5.18
石油及煤製品業 10.87
化學才料業 9.35
造紙業 -2.68
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業 1.72
資料來源:同表2-2-1。
4、95年5月份房屋建築工程業較94年同期增加33.78%
房屋建築工程業5月份生產指數較上年同月增加33.78%,其中鋼筋混凝土造房屋增加41.48%;至建築業的領先指標-申請核發建照執照面積指數,95年5月份則較94年同期減少20.11%。
(三)商業
一、95年4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為9,075億元,較上年同期成長6.85%
95年4月份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9,075億元,較上年同期成長6.85%,其中批發業成長9.32%最多,餐飲業及零售業份別成長6.56%及1.26%。
表2-3-1 商業營業額 單位:億元;%
年
(月) 商業
批發業 零售業 餐飲業
金額 年增率 金額 年增率 金額 年增率 金額 年增率
90年 81,553 -6.66 54,264 -8.36 24,651 -1.99 2,638 -12.25
91年 85,878 5.30 57,325 5.64 25,920 5.15 2,633 -0.17
92年 89,272 3.95 59,545 3.87 27,064 4.41 2,663 1.13
93年 98,222 10.02 66,175 11.14 29,306 8.28 2,740 2.90
94年 104,667 6.56 70,720 6.87 31,015 5.83 2,932 7.01
1月 8,777 10.58 5,796 14.14 2,726 5.51 263 -5.05
2 月 7,641 0.67 4,799 -5.99 2,412 7.10 256 10.39
3月 8,768 9.50 6,047 10.60 2,508 8.06 226 3.18
4月 8,564 7.55 5,743 7.40 2,523 4.97 227 7.17
5月 8,469 5.63 5,601 5.22 2,580 4.55 246 8.35
6月 8,355 2.91 5,800 6.85 2,589 4.83 247 11.43
7月 8,484 3.52 5,707 4.75 2,689 7.35 261 7.51
8月 8,554 4.91 5,934 7.83 2,553 5.63 258 10.11
9月 9,000 7.22 6,211 6.97 2,558 7.59 230 9.92
10月 9,071 5.50 6,254 6.23 2,576 3.49 240 8.93
11月 9,232 7.78 6,441 9.38 2,560 4.00 230 7.14
12月 9,376 8.00 6,388 8.38 2,740 7.14 248 7.67
95年1-4月 35,827 6.86 24,463 9.28 10,358 1.86 1,007 3.62
1月 9,172 4.42 5,999 3.50 2,895 6.22 278 5.91
2月 8,324 11.46 5,702 18.82 2,372 -1.66 249 -2.83
3月 9,256 5.42 6,483 7.21 2,535 1.10 238 5.33
4月 9,075 6.85 6,279 9.32 2,555 1.26 241 6.56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註:自92年5月起商業動態調查之業別依中華民國標准份類(第7次修訂)辦理,往後商業系指批發業、零售業及餐飲業等三個中業別,國際貿易業已改依買賣性質歸入批發業或零售業下之適當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