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民營企業家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民營企業家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2021-01-22 04:14:20

⑴ 企業家對於中國經濟發展有什麼意義

企業家就是開拓者、創新者,企業家就是把科學技術發明引入經濟生活之中,把經濟推向前進的人。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幾十年各國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的歷史來看,各國的政界、經濟學界和企業界無不關心創新,無不把創新同企業家的努力、拼搏和開拓精神連接在一起,也無不肯定企業家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社會主義發展和建設過程中,既有公有企業,也有非公有企業,還有混合所有制企業,更有無數小微企業。

所有這些企業都在朝著追求卓越、開拓市場的方向前進,企業家在市場經濟的激勵下,為國家的發展、為企業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是參與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關鍵少數」和特殊人才。

(1)民營企業家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擴展閱讀:

繼續培育傳承優秀企業家精神:

1、要引導企業家樹立崇高理想信念。

強化自覺遵紀守法意識,保持艱苦奮斗精神風貌,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目前,許多企業都重視企業文化工作的開展。

最重要的就是培育企業職工的認同感,增強企業職工的凝聚力。從企業家、企業高管直到每一個普通工人,大家都需要有社會責任感。這種凝聚力,這種社會責任感,就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

2、要大力培育年輕一代企業家。

必須加強對家族的企業家精神的教育,要把前輩的開拓精神、創新創業精神傳承下去。政府也應當重視對年輕一代企業家的教育、引導和幫助。年輕一代完全有可能成為繼續拼搏的一代。

⑵ 企業家的解析

誠信是企業家的立身之本,企業家在修煉領導藝術的所有原則中,誠信是絕對不能妥協的原則。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更是信用經濟、誠信經濟。沒有誠信的商業社會,將充滿極大的道德風險,顯著抬高交易成本,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其實,凡勃倫在其名著《企業論》中早就指出:有遠見的企業家非常重視包括誠信在內的商譽。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利曼更是明確指出:「企業家只有一個責任,就是在符合游戲規則下,運用生產資源從事利潤的活動。亦即須從事公開和自由的競爭,不能有欺瞞和詐欺。」
企業家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原動者」,也是市場機制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因此,推動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動力」,也一定來自於這些民間資本者群體。
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和民間資本者群體已經無可爭議地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民營企業家和民間資本者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相對於公有制經濟體系內的其他經濟成分和生產者,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也離不開民營企業家和民間資本者群體的發展和壯大。
縱觀當今世界,很多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固然是缺乏諸多經濟要素,但是最缺乏的卻是能夠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家以及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經營管理人才。尤其是在我國,民營企業家和民間資本者群體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天然相容,互並為發展條件。因此,民營企業家和民間資本者是決不可能被排斥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之外的!
我國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關鍵階段,並且業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國未來幾年的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必將觸及到深層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調整,對於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不啻於是又一次嚴峻考驗!期間,必將涉及到如何正確地解讀和定義民營企業家和民營資本的地位和作用的問題。

⑶ 材料一:我國《憲法》中規定:「國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材料二:幾位民營企業家提出以

(1)個體、私營等多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內分,對充容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2)鼓勵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形成示範效應,並通過先富者帶動和幫助後富者,才能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3)國家加大對貧窮地區的投入;重視貧窮地區的教育,為當地經濟發展培養人才;貧窮地區應因地制宜,發展有地區特色的企業或行業;多鼓勵發達地區支持、幫助貧窮地區。

⑷ 企業家對於中國經濟發展有什麼意義

企業家的首要責任來是建立成功企自業,創造股東價值。歸根結底,創業和創新,是擴大就業,稅收,和解決社會問題(如貧困等)的根本之途。企業家是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動力。因此,我們必須尊重、愛護,和鼓勵企業家,尤其是在中國的青少年中倡導和弘揚將使中華民族長盛不衰永葆活力的企業家精神。

⑸ 企業家對於中國經濟發展有什麼意義

企業家的首要責任是建立成功企業,創造股東價值。歸根結底,回創業和創新,是擴大就業,稅答收,和解決社會問題(如貧困等)的根本之途。
企業家是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動力。因此,我們必須尊重、愛護,和鼓勵企業家,尤其是在中國的青少年中倡導和弘揚將使中華民族長盛不衰永葆活力的企業家精神。

⑹ 求論文:把握政策對於一名成功企業家的重要性

44%的民營企業家反映自己經常忙於跟職能部門跑關系忙公關而耗費精力;高達60%的企業家曾因為有關職能部門效率低、辦事拖拉、程序繁雜而喪失發展新項目機遇……」7月4日,廣東省情調研中心發布的《廣東民營經濟發展態勢及問題分析報告》顯示,民營經濟發展不平衡、企業規模小、缺乏品牌意識、融資難、管理體制落後等原因制約著民營企業的發展.

廣東東西兩翼及山區的民營企業時常怨憤地說,「珠三角有地理優勢,又有優惠政策扶持,這只能讓發達地區更發達,我們落後地區更落後。」

按道理,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發達地區需要產業結構升級,傳統產業或層次較低的產業需要淘汰或轉移,實現「轉出去」。落後地區可利用豐富的資源,實現「轉進來」。然而由於市場經濟的滯後性、盲目性、自發性,使得這種產業轉移受阻,影響廣東省地區經濟統籌發展。

同時,法律、法規等制度的不健全也阻撓著民營企業發展的腳步。在我國整體上法律體系不健全的條件下,針對民營企業進行的立法則顯得更加不足,在不少領域還未立法。即使有立法,實際上執法也存在很大漏洞。

專家告訴記者,如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健全,假冒偽劣現象猖獗,打擊了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官員行為不檢點,地方「三亂」仍存在;部分政府職能部門辦事程序繁瑣,效率不高,不利於民營企業的發展。「相對於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經常受到政策上的不公平待遇。」

⑺ 結合材料,為什麼國家十分重視並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如果你是民營企業家,你覺得應該

你認為過去吃大鍋飯合理,建國行,發展競爭不合理了歷史之發展各國如此中國早晚道理

⑻ 為什麼企業家精神對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有重要影響

沒有企業家精神,誰去創業?沒有人創業哪來的就業?

沒地方去就業,大家都往政府單位跑,去不了政府單位還去哪?只有去種地了

⑼ 為什麼說企業家是經濟增長的國王

第一個命題是:市場經濟是保持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唯一制度。在其他制度下,經濟在一定時期內也可能出現增長,甚至比較高的增長,但不可能維持持續的增長。如果人類歷史按250萬年算的話,真正的經濟增長只發生在過去250年,也就是說在萬分之一的時間內,在19世紀之前人類漫長的歷史中,按人均收入算,全世界的經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一代又一代,人類的生活水平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為什麼這250年與之前不同?因為人類開始走向市場經濟。

第二個命題是:企業家精神是市場有效、有序運行的核心驅動力。沒有企業家,也就沒有市場經濟;任何阻礙企業家精神發揮的制度和政策,都是對市場經濟的背離。

上述兩個命題結合在一起,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企業家精神是經濟持續增長的源泉,企業家是經濟增長的「國王」。一部經濟增長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企業家創業創新的故事,全世界是這樣,中國也是這樣。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去描述企業家的創新和創業,就不可能描述出經濟增長的真面目。我和盛斌1989年出版了一本書,《經濟增長的國王:論企業家》,講的就是這一點。

理解經濟增長的關鍵是理解企業家精神,但非常遺憾,經濟學的課堂、教科書里並不這么講。主流的新古典經濟學里,我們看不見企業家的蹤跡。這是因為,新古典經濟學假定偏好、資源和技術都是給定的,每個人一樣聰明且無所不知,在這樣的假設下,企業家毫無用武之地。新古典增長理論強調技術進步和資本積累的重要性,但假定技術進步是外生的,與企業家的行為無關;它只關注資本量的多少,不關注誰在投資,似乎企業家投資和政府投資沒有什麼區別。在現在流行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里,政府成了經濟增長的主角,中央銀行行長比企業家更重要。這些經濟理論對增長的解釋,遠不如亞當·斯密和熊彼特給我們提供的理論有力。

按照亞當·斯密的理論,國民財富的增長主要來自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也就是每個人能生產越來越多的東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靠技術進步和創新;技術進步和創新依賴於社會分工和專業化;而分工的范圍、深度依賴於市場和市場規模。這樣,市場越發達、市場規模越大,分工就越細,專業化程度就越高;更細的分工和更高程度的專業化帶來技術進步和生產率的提高,從而導致財富的增加;財富增加帶來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分工進一步深化,技術進一步改進,由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是經濟增長的基本邏輯。

但這個良性循環能夠轉動起來,最核心的驅動力是什麼呢?是企業家!這是熊彼特100多年前告訴我們的。該書德文版於1911年出版,英文版1934年出版。也參閱熊彼特,《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第二篇,商務印書館,2009年。

根據熊彼特的增長理論,如果沒有企業家精神,經濟生活不過是一個靜態的循環流轉;正是企業家精神打破了這個循環流轉,使得經濟增長成為可能。不是客觀上事先已經有了市場需求,企業家只是被動地滿足它;相反,市場是企業家創造出來的。分工是誰創造的?也是企業家。如果沒有企業家,人類只能過自給自足的生活。比爾·蓋茨最偉大的貢獻是什麼?是創造了一個軟體產業。技術進步更是企業家創新的結果。這樣說並不是否認技術人員的重要性,但創新和發明不一樣,創新可能需要發明,但發明不等於創新,創新的核心是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商業化。

技術進步了,人們的收入就提高了,但增加的收入如何變成新的市場呢?還是靠企業家!現在講的所謂「產能過剩」,實際上是企業家沒有創造出消費者喜歡的新產品,沒有把增加的財富變成新的市場。中國的企業家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經濟發展到現在水平的情況下,將人們不斷增加的收入變成真正的市場。這靠傳統的產業、傳統的產品是不可能做到的,只能靠創新。

把亞當·斯密的增長理論和熊彼特的增長理論結合起來,我們就得到一個 「斯密—熊彼特增長模型」,如圖1所示。

根據斯密—熊彼特增長模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表現,不是我們通常講的人均GDP的增長,更不是原來存在的產品的消費量的增加,而是新的產品、新的技術、新的市場的不斷出現,分工鏈條的不斷拉長和專業化的加深,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

按照超市零售存貨單位(SKUs)衡量,200年前人類使用的所有產品加起來不過10的2—3次方,今天是10的8—10次方,我們沒法想像它有多大,這些不斷涌現的新產品都是企業家創造出來的。我們現在用的每件工業產品都可以追溯到它的起源,都是企業家從無到有創造出來的。不僅是每個產品,而且每個產業的出現也是如此。傳統的社會只有農業、手工業等幾個行業,產品很簡單,現在我們有多少個行業?按照美國的多層分類標准,僅出口產品,兩位數編碼的行業有97個,4位數編碼的行業有1222個,6位數編碼的行業有5053個,而且還在不斷增加,這都是企業家創造出來的。如果讀者對一個行業有多大沒有概念,那就記住:「主要用於載人的汽車及其他機動車輛」屬於4位數類別的第8703類,「帶點燃往復式活塞內燃發動機,排氣量大於1500毫升、小於3000毫升」的客用車屬於6位數類別的第870223類。

中國過去30多年消費結構的變化很說明問題。如果只看人均糧食消費的話,中國經濟不僅沒有增長,而且倒退了:1981年中國城市居民人均消費糧食是145公斤,2012年是79公斤。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表現為新的消費產品不斷出現,原來沒有的產品現在有了。20世紀90年代之前,手機沒有,汽車沒有,計算機沒有,網路更沒有,現在都有了。

而且有些東西看起來是新的,出現以後很快就消失,像固定電話,從80年代中期進入家庭消費,但過去10年每百戶的固話擁有量不斷下降。80年代最重要的一些耐用消費品現在已經不值得統計了,如每百戶擁有多少輛自行車現在不再統計,因為沒有多大意義。所以說,經濟的增長就是新產品、新技術的不斷出現,而不只是GDP的增長。圖2描述了一些重要消費品的變化。

為什麼做到這一點?因為在競爭的市場上,企業家在不斷創新。

⑽ 經濟發展中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哪個更重要

在開始階段時,經濟學家更重要一些, 因為要評估、制定政策, 然後才會產生企業和企業家, 在運行過程中,也需要經濟學家評估效果。
在運行一段時間之後(如五年或十年),二者的重要性就相差無幾了。

閱讀全文

與民營企業家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