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疫情如何加快恢復我國經濟發展

疫情如何加快恢復我國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22 02:37:53

A. 房地產金融政策有何變化央行:加大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

1月15日,國新辦舉行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出席發布會,介紹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並解答近期的熱點問題。同時,出席發布會的還有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
此前,監管多次提及「要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會上,陳雨露表示:「基本匹配並不意味著完全相等,也就是說,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可以根據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治理的需要,略高或者略低於名義經濟增速,以此體現中長期內貨幣政策的逆周期調節。」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對於近期熱議的房地產調控問題,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央行將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購並舉,因城施策,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金融支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對於未來的貨幣政策方向、匯率調控、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等問題,會上也作出了相應回答。
靈活把握貨幣政策力度
此前,監管多次提到,今年要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那這是否意味著今年貨幣投放量將會增多?
對此,陳雨露表示,保持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是完善我國現代貨幣政策框架的一個重要內容。基本匹配並不意味著完全相等,也就是說,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可以根據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治理的需要,略高或者略低於名義經濟增速,以此體現中長期內貨幣政策的逆周期調節。
「在經濟運行的非正常時期,比如說遭遇到類似當前重大疫情嚴重沖擊的時候,經濟增速可能會大大偏離潛在的產出水平,這時貨幣政策就要參照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經濟增速來把握。」陳雨露指出,2021年人民銀行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靈活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以適度貨幣增長支持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末,狹義貨幣(M1)余額62.56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比11月末低1.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4.2個百分點。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指出,單位活期存款是M1里的主體,佔M1的比重九成,是最主要的構成部分。根據人民銀行建設的國家金融基礎資料庫逐筆採集的單位存款情況來看,2020年M1增速上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效果顯現。二是一些行業獲得了比較多的資金支持,由於項目還沒有全部實施,形成了一定的資金沉澱。三是存款產品的規范推動了活期存款的增加。
她進一步表示:「未來隨著疫情緩解,經濟企穩回升,投資項目逐步推進和開展,單位資金支出將有所加快,停留的單位活期存款也將有所減少。另外,由於規范存款產品帶來的結構性產品向活期存款轉化也會減少,所以我們預計未來M1的增長將會比較平穩。」
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
不久前,央行聯手銀保監會放出大招,出台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限制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近年來,監管對房地產的管控層層加碼,從房地產開發商到金融機構已先後被納入監管。那麼,2021年房地產金融政策會有哪些變化?
會上,鄒瀾表示,近年來,人民銀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緊緊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加強房地產金融管理,重點開展了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了房地產的金融調控。牽頭金融部門加強對各類資金流入房地產的統計監測,引導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合理增長,推動金融資源更多流向製造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去年房地產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於各項貸款增速,新增房地產貸款占各項貸款比重從2016年的44.8%下降到去年的28%。
二是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其一是落實長效機制,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其二是按照規則化、透明化方向,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三是建立健全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
三是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按照「租購並舉」的方向,加快研究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的政策。近期將公開徵求社會意見。
鄒瀾表示,下一步,央行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購並舉,因城施策,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金融支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嚴密防控外部金融風險
去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此外,2021年初人民幣繼續升值態勢。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總的來看,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與我國的對外貿易和經濟基本面是相符的。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此前公布了涉及1.9萬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另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最近表示短期內不會加息,而我國仍然是唯一採用常態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那麼上述刺激方案和寬松貨幣政策是否會對我國的金融環境造成影響?
孫國峰稱:「應當看到,去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有所貶值,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有所升值,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又有所貶值。這些波動都是正常的,說明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有升有貶、雙向浮動成為常態,發揮了宏觀經濟自動穩定器作用,為央行根據我國經濟形勢自主實施正常貨幣政策創造了條件。同時,我們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中國是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也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帶動了全球經濟的恢復,也有利於其他主要經濟體未來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進程。」
陳雨露表示,在剛剛舉行的人民銀行工作會議當中特意提出要嚴密防控外部金融風險。主要考慮的是當前全球經濟復甦是相對緩慢的,所以對實體經濟的壓力傳導和金融體系的內在脆弱性疊加在一起,外部的風險需要警惕。一是國際金融市場出現的脫離實體經濟基本面,波動幅度在不斷地加大。二是全球流動性高度寬松的背景下,跨境資本流動方向易變、波動也在加大。三是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前所未有,低收入國家債務風險還會進一步上升,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全球經濟復甦的進程。
針對上述三個方面的外部風險,陳雨露指出,重點還是要堅持國內優先的原則,繼續做好我們自己的工作。一方面,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夯實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另一方面,要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持續提升系統性風險防控能力。同時,還要加強在G20等國際平台上與其他各國的宏觀經濟金融政策協調,來共同為全球經濟未來的復甦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B. 如何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分析促進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的大格局

國際國內是需要雙循環發展的。兩者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

當今世界政治經濟形勢波譎雲詭,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影響下,國內國際經濟形勢更是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復雜格局。在這種背景下,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科學分析研判今年上半年國內國際經濟形勢,會更加認識到加快促進這種「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形成具有極端的必要性,應該成為未來我國經濟政策的重要目標和著力點。

從經濟運行看,疫情對中國經濟的沖擊是短期的,中國經濟在疫情沖擊下呈現出深V型恢復的變化趨勢。從中國經濟一季度的數據看出,雖然總體上第一季度經濟增速下降6.8%。

但是如果對比3月份和1—2月份的數據,可以看出,無論三次產業的增加值,還是就業、投資、消費等其他各項經濟指標,都出現了增速反彈、降幅明顯甚至大幅度收窄的特點。而4月份和5月份的數據,進一步說明了中國經濟正在從這次強度前所未有的巨大短期沖擊中逐步恢復過來。

(2)疫情如何加快恢復我國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我國已經步入到工業化後期,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和消費市場形成了具有滿足規模經濟、集聚經濟的要求,具備依靠國內經濟循環為主的經濟效率基礎。

但是國內經濟循環為主,並不意味著我國經濟不再重視國際經濟循環,經濟開始內卷化。這里必須避免一個重要的錯誤傾向:由於中美貿易摩擦、疫情對全球化的影響和一些國家努力推動「去中國化」等原因,我國經濟參與國際經濟循環短期會受到明顯抑制。

我國的供應鏈會受到侵蝕,在這種情況下,相對而言國內經濟循環量「此消彼長」會大幅提高,由此就貿然判斷或者宣布我國國內經濟循環為主、國內國際經濟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C. 4.如何理解中央提出的「六保」政策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影響

1、「六保」既拉動消費,又促進投資。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基層運轉,有利於把被疫情抑制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培育壯大起來,穩定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2、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有利於拉動投資需求,培育更多新增長點,發揮投資對經濟發展的關鍵性作用。

3、落實「六保」任務,才能有效擴大國內需求,更好釋放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巨大潛力,為經濟恢復和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3)疫情如何加快恢復我國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1、保居民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把保居民就業放在「六保」首位,體現了就業的優先地位。當前,我國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穩就業壓力持續增大。保居民就業,就要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減負穩崗擴就業多措並舉,增強企業穩定和創造就業崗位能力。

2、保基本民生。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保基本民生,需要強化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將參保不足1年的農民工等失業人員都納入常住地保障。擴大低保保障范圍,對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失業和返鄉人員及時納入低保。

3、保市場主體。各類市場主體是居民就業的載體。保住市場主體,才能更好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重點是保中小微企業。幫扶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關鍵在於落實已經出台的階段性減稅降費、

減免企業社保費以及延期還本付息和降低利息負擔等政策,並將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讓更多受疫情沖擊、面臨短期困難但能恢復運營的企業存續下來,進而提高生存和發展能力。

4、保糧食能源安全。糧食與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保糧食安全,需要做到糧食生產穩字當頭,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堅持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依靠科技提高糧食單產,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供給。

5、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事關我國產業和經濟安全。當前,全球供應鏈體系加快調整,一些國家推進供應鏈分散化,提高「本土化生產」比例,全球供應鏈收縮,區域化、近岸化特徵更趨明顯。

6、保基層運轉。基層有效運轉是保障公共服務和基本民生的前提。疫情給一些地方的財政收入帶來階段性沖擊。保基層運轉,需要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對新增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兜住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底線。

D. 如何看待2020年中國GDP首超100萬億元

中國GDP首超100萬億元我覺得是好事,國家的經濟在不斷的增加,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未來的日子也會越來越有盼頭!

閱讀全文

與疫情如何加快恢復我國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