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經濟的相關參考文獻,中外均可 最好有國外的 5篇以上 謝謝
看你要關於哪一方面的,土地的,農產品市場的還是什麼?下面列舉了幾個,格式你自己調整吧!
1.關於貿易自由化影響發展中國家貧困的研究——理論與實證 陳怡1,王洪亮 《經濟問題探索》2008年第12期
2.貿易開放度與我國農村貧困的聯系的實證研究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 胡海軍 張衛東 向錦 《國際貿易問題》2007年第8期
3.貿易自由化與中國農村貧困的減少
作者: 李石新, 鄒新月, 郭新華, LI Shi-xin, ZOU Xin-yue, GUO Xin-hua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刊名: 中國軟科學
英文刊名: CHINA SOFT SCIENCE
年,卷(期): 2005,(10)
4. Banker, D, Perry, J. (1999), "More farmers contracting to manage risk", Agricultural Outlook,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pp.6-7.
5. Fearne, A (1998), "The evolution of partnerships in the meat supply chain: insights from the British Beef Instr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Vol. 3 No.4, pp.214-31.
6. Bonus H (1986) The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as a Business Enterprise: a Study in the Economics of Transactions.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142: 310-339
Ⅱ 有關經濟的參考文獻
基於經濟學分析通貨膨脹和房產問題.《商》.2013年10期.蘭琳.
基於經濟學分析通貨膨脹和房產問題.《商》.2013年4期.蘭琳.
用故事講透生活經濟學.《中國石油石化》.2014年1期.翟瑞龍.
姜姐的生活經濟學.《走向世界》.2013年44期.王欣.
有經濟學的生活讀《弗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軟體工程師》.2004年9期.禪影.
金融市場化與生活經濟學.《大眾理財顧問》.2006年5期.郭銳.
生活中的經濟學.《祝您健康》.2013年7期.泡泡等.
地方文化、地方經濟發展與經濟學研究創新.《學術界》.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被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收錄CSSCI.2014年7期.胡必亮.
白領·下流·經濟學.《理財》.2010年1期.單士兵.
超市中如何排隊.《中國統計》.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被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收錄CSSCI.2004年8期.俞肖雲.
(2)農業經濟發展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經濟學專業學會
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於1930年成立,是全球經濟學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專業學會之一,聚集了全球范圍內最頂尖的經濟學家。
學會的主要活動包括出版Econometrica等頂尖學術期刊,以及在全球六大地區組織學術會議。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兩岸三地學者與西方學者的學術交流,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決定在中國定期召開年會,簡稱為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中國年會。
Ⅲ 急求:國外的論述農業期刊對農業經濟發展影響的相關的英文論文,作為論文的參考文獻用。
你可以先參考中文的文獻,然後在它的參考文獻中尋找外文文獻,根據外文文獻的作者名和文獻名,到圖書館里的電子資源里查找都能找到的
Ⅳ 農村經濟或農業發展方面的論文題目
學術堂整理了十五個農業發展方面的論文題目供大家參考:
1、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幾個重要問題
2、現代農業發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對"三農"工作新形勢的綜合判斷
3、德國農業和農村發展政策特點及其啟示
4、農村勞動力流動、農業發展和中國土地流轉
5、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綜合效益評價指標體系探討
6、國外公共財政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主要途徑及啟示
7、生態農村--中國生態農業發展的新思維
8、"十五"期間農業、農村發展思路和政策建議
9、蘇南地區可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探索
10、中國有機農業發展對農村勞動力利用和農戶收入的影響
11、試論農業女性化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影響
12、生物質能與農村能源及農業發展的關系
13、可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研究述評
14、可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定義與內涵
15、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 : SARD的理論與實踐
Ⅳ 求一篇關於農村經濟或農村區域發展的文獻綜述
江蘇在全國經濟運行中佔有重要地位,然而由於自然地理和經濟社會諸因素疊加的影響,江蘇地區經濟發展呈現出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明顯的梯度特徵。江蘇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集中體現在現代城市經濟和傳統農村經濟並存。目前我國的城鄉分離的二元結構狀態仍客觀存在,從中小城鎮自身連接城市、輻射農村的特點出發,蘇北地區中小城鎮工業化將是改善江蘇二元經濟格局,促使蘇北縣域盡快走過農業經濟階段,加速向工業經濟、第三產業經濟階段的轉變的必經途徑。在江蘇省政府大力推進蘇北地區工業化的背景下,蘇北地區中小城鎮工業化目前正進入快速發展的初期階段,該時期如何選擇適合蘇北地區的中小城鎮工業化路徑將成為首要任務。當前,蘇北中小城鎮工業化的路徑選擇不僅要受到自身發展條件的制約,作為區域工業化主體之一的地方政府也會基於自身的區域政策目標,通過區域政策的制定對蘇北中小城鎮工業化的路徑形成施加外部影響。 本文在分析蘇北地區中小城鎮工業化政策目標的基礎上,結合蘇北中小城鎮現階段的稟賦結構,得出通過發展區域特色農產品加工集群來推動蘇北中小城鎮工業化進程是一種合理的路徑選擇。該路徑既體現了蘇北中小城鎮工業化政策目標的客觀要求,又符合區域工業化支柱產業選...
Ⅵ 求寫一篇關於農業發展的經濟學方面的論文
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農業大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百姓都以農業為生,農業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離開農業,他們的生產生活就會陷入困境,這是我國傳統社會最大的國情。在傳統社會中,土地問題又是農業中的最大問題。土地所有權問題則是農業發展變化中的核心所在,也是農業、農村、農民經濟生活中的關鍵所在。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傳統社會經歷了一次經濟體制變革時期,由西周時期的領主制經濟體制向地主制經濟體制過渡,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與變動,到秦漢時期,地主制經濟體製得到確立。廢井田「民得買賣」,開創了經濟運行的新紀元。地主制經濟體制是以地主經濟為核心,包括國有經濟、自耕農經濟、佃農經濟、手工業經濟、商業經濟在內的多種經濟成分構成。其中小農經濟(包括自耕農經濟和佃農經濟)是地主制經濟的基礎。當地主經濟無限擴張時,地主制經濟體制下的多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平衡關系就會被打破,自耕農經濟會受到極大打擊而衰敗下去,廣大自耕農便淪落為佃農,或地主的依附農,或雇傭工人。佃農經濟因受自耕農破產擠壓,原來的佃農中有相當部分受到排擠,而淪落為流民,主佃之間的依附關系,隨著小農經濟破壞而得到強化,整個農民階層社會地位在下降。與此同時,手工業者也因小農經濟破產,產品找不到出路而倒閉。這時地主制經濟體制就會發生倒退,甚至是逆轉。不甘心破產、沒落的小農和手工業者就會為爭取曾經有過的經濟利益進行抗爭,一場以農民和手工業者為主體的聲勢浩大的農民戰爭爆發了。在農民戰爭洗滌下,地主制經濟體制又回到正常軌道上,各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利益暫時得到平衡,勞動生產者的積極性又會得到巨大的發揮,社會經濟又會在新一輪經濟關系中得到恢復和發展,並走向繁榮昌盛。
經過一場巨大的農民戰爭洗禮,新王朝建立以後,為了安定社會秩序,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採取一系列措施。如鼓勵墾荒,並給墾荒者以土地所有權,在規定時間內免於升科納糧、免除徭役負擔,沒有耕牛、籽種者給予資助,大力興修水利,或資助農戶鑿井溉田,鼓勵農民發展家庭副業,在受災年份可以免除部分田賦,或給予賑濟,或對地主兼並土地行為進行抑制,等等。這時,小農經濟在較為寬松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得到恢復和發展。整個社會經濟在小農經濟發展拉動下,也由衰敗走向恢復,並走向繁榮和昌盛。這一切都受到地主制經濟影響和約束。
在地主制經濟體制制約下,土地可以買賣,並不固定在某個人手中。由於土地所有制不同,所以中國社會經濟運行與西歐領主制經濟體制運行有巨大不同,西歐在領主制經濟體制約束下,庄園內部實行分工制,生產各種各樣產品以滿足庄園內部生產生產需求,與市場聯系不密切;中國在地主制經濟體制制約下,由於各個經濟單位規模小,產品又單一,對市場有強烈依賴性,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
在地主制經濟體制制約下,每家每戶都是一個獨立經濟單位,由於他們經營土地面積規模都不大,南方地區,耕地多的農戶,所佔有的土地不過數十畝,佔地少的家庭,所耕種的土地不過三五畝,少的甚至幾分地而己。北方自耕農雖然耕地面積大些,多者上百畝,少者十幾畝或幾畝,但單位面積產量比南方要低。從家庭人口結構看,不論南方或北方,家庭成員也不多,一般為四五口之家,數世同堂大家庭雖有,但為數不多。地主佔地有的很大,多者以萬計,但絕大部分土地是劃分為小塊,出租給農民,以收取地租為生。土地收獲物以糧食為主,很單一,無法完全滿足生產生活需求,各個經濟單位之間必須進行交換,才能實現自身經濟再生產。這成千成萬經濟單位存在,以及多種經濟成份並存情況下,為市場經濟發展堤供了極為廣闊的空間。
不過,市場經濟的發展還取決於當時社會的購買力。我國傳統社會以農業經濟為主體,市場經濟繁榮與蕭條,取決於當時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活躍,農民生活富裕程度來衡量。有人認為個別地區市場發展是靠當地官僚集中、消費水平高來拉動。但從全國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看,這僅僅是很特殊的事例,不能把它擴大化。手工業工人、商人、官僚數量也不大,據研究,到明清時期,城鎮人口還占不到百分之十,也就是說最多也不過十分之一而己。盡管這些人與市場關系很密切,對市場經濟依賴性很強,消費也較高,但必竟人少,對整個社會經濟來說,購買力還是有限,對市場經濟整體而言,起不到拉動作用。所以農村經濟發展,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至為關鍵所在。舍此,而去尋找其他什麼原因,都是拾芝麻丟西瓜,抓小而不抓大。
中國封建社會以農業為主體,是農民賴以生存最基本條件。明清兩代農業經濟發展與衰落,農村經濟繁榮與衰敗,農民需要增加與縮減的發展變化歷史過程,生動地描繪了「三農」與市場之間水與魚關系。水豐則魚多,水枯則魚亡。農民口袋錢多,市場則購銷兩旺。當地主制經濟體制正常軌道運行時,自耕農經濟大量存在,農民生產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農業得到發展,商品量增加,農民錢袋子也隨生產發展而逐漸飽滿起來,農民錢多了,市場出現購消兩旺,商人發財。到王朝後期,市場逐漸走向萎縮,商號倒閉,其原因是政府重農政策不能堅持到底,在地主經濟迅速上升情況下,重農政策轉化為棄農政策,把農民當作羔羊任意宰割,自耕農承受不了苛重賦役剝削,而拋棄土地,佃農經受不了地主沉重地租掠奪,而離開土地,農業生產遭到破壞,這時農民錢袋子又變得空敞,市場失去拉動力,而變得疲軟。商品賣不出去,市場就不景氣。這時就會出現商家破產,商人失業,手工業倒閉,社會經濟蕭條。這是最明白不過的道理。從前,有很多人談論中國商業不發達時,總喜歡把問題簡單地歸結為王朝「重農抑商」政策的結果,這可能是一種誤解。除漢武帝採用告緡錢辦法,抑制商人發展以外,其後歷代王朝都沒有對商人採取過打擊或剝奪政策。雖然在政治上有限制商人參加科舉規定,但並不影響商人當官,歷代買官商人所在有之。況且,漢武帝時所採取的告緡錢政策,主要還是針對逃稅不法商賈,是針對人,並不是針對要不要商業制度,守法商賈准予照常營業,同時小商小販並沒有受到打擊,鹽鐵買賣也照常進行。當時政府行為並不是取締市場,禁止買賣,這一點還是很明確的。不能因為懲治不法商人,而籠統地把它誇大為「抑商」。
Ⅶ 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 統籌城鄉發展 促進農民增收 宏觀經濟管理 2007/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 統籌城鄉發展 促進農民增收 政策 2006/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 統籌城鄉發展 促進遼寧農民增收 農業經濟 2006/1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 統籌城鄉發展 促進農民增收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 推進統籌城鄉發展 加快農民增收致富 江蘇農村經濟 2005/10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6 用統籌城鄉發展思路引領農民增收 農村天地 2005/Z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7 統籌城鄉發展 力促農民增收 農村工作通訊 2005/09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8 統籌城鄉發展 促進農民增收 前進 2004/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9 統籌城鄉發展 破解農民增收難問題 經濟與社會發展 2004/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0 統籌城鄉發展 推進郊區城市化 加快農民增收步伐——在北京市郊區工作會議上的報告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 2004/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1 統籌城鄉發展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 發展 2004/07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2 統籌城鄉發展破解「三農」核心——對成都市錦江區農民增收問題的調查與思考 四川行政學院學報 2004/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3 統籌城鄉發展 促進農民增收 農業經濟問題 2004/10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4 在統籌城鄉發展中促進農民增收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4/06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Ⅷ 求農業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參考文獻
《當代經濟研究》 2012年08期
中國農業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效應
作者 姚麗霞 房國忠 吳石磊 張群
【摘要】:農業發展對經濟增長具有直接貢獻效應和間接貢獻效應。中國農業發展的產出貢獻、市場貢獻和要素貢獻顯著,且有待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資本貢獻和外匯貢獻減弱,且在當前的市場、資源和環境約束下,不應以外匯貢獻來衡量農產品貿易貢獻,而應通過農產品貿易結構的調整,充分發揮農產品進口的資源效應。
Ⅸ 中國農業論文參考文獻範例
其中一些被簡單列出: [1]一個警示性的故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探索[ j ]。理論水平,2008,(02)。[2]小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探索[ j ]。理論研究雜志,2008,(01)。[3]李真河。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的本質: 民族性與現代性的統一[ j ]。當代世界和社會主義,2008年,(01)。[4]鄭楚軒,蕭玉娜。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路徑、模式和路徑選擇[ j ]。嶺南學報,2008,(01)。[5]李小寧。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多黨合作制度的發展方向。中央社會主義研究所雜志,2008年(01)。[6]徐耀彤。論民主政治發展的多樣性和特點。《新視野》 ,2008年(01)。[7]李龍強。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方向。社會科學家,2008年,(01)。[8]愛撫。[ j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道路。民主與科學,2007,(01)。小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探索[ j ]。理論與現代化,2008,(01)。[10]李真浩。當代中國政黨制度是近代中國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01)如果你想收集更多的詞,你可以去京都碩士論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