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台鐵路什麼時候開通
2020年末開通,截止到2020年6月30台鐵路項目路基、橋涵、隧道已基本完成,站後四電工程完成60%,正線鋪軌基本完成。
金台鐵路自新金溫鐵路的永康南站引出,向東經壺鎮、磐安、仙居、臨海和台州市區,最後客貨線分別接入甬台溫鐵路台州站和台州南站,主線約148.49km,為配合貨運和列車編組需要,同時還將新建武義楓山聯絡線11.126公里,永康南疏解線長6.05km,台州地區配套建設台州至台州南貨車聯絡線15.94km。
(1)歌頌金台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2014年10月24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和省政府聯合批復新建金華至台州鐵路項目建議書,並在10月27日正式發文。
2016年1月15日,金台鐵路舉行開工儀式,同時宣告金台鐵路有限公司揭牌。
2016年5月31日,金台鐵路全線開工建設。
2019年9月20日,金台鐵路Ⅰ標88米鋼桁梁頂推就位,成功跨越台金高速公路;該項目隧道、站場等其他工程有序推進中。
2020年3月2日,金台鐵路南庄嶺隧道貫通。
金台鐵路投資概算160.65億元,設計行車時速160公里,為客貨兼運鐵路,沿途設武義東、永康南、縉雲、磐安、仙居、臨海、台州南、頭門港等18個車站(其中新建車站13處,改建既有車站3處,引入在建接軌站1處),計劃於2020年正式通車。建成後,坐火車從金華直達台州大約只要1個半小時。
更重要的是,金台鐵路作為客貨兼運的鐵路將直接連接台州港的核心港區頭門港和浙中物流樞紐金華、義烏,為浙江沿海港口群新增一條港口物流的後方疏運通道。
❷ 弘揚民族文化的詩詞
鍾靈毓秀大江山,
華夏龍騰五千年!
漢唐雄風應猶在,
中華興起慰軒轅!
喜歡的話我還可代書為書法作品哦!
❸ 金台鐵路的投資估算
根據本線的工程量以及考慮本地區建築材料與勞動力資源豐富,本線總工期按四年版半安排。控制工期的權約8千米長隧道擬提前開工。
工程投資預估算總額為236083.45萬元,其中靜態投資為213088.72萬元,技術經濟指標為1424.33萬元/正線公里。靜態投資技術經濟指標為1285.6萬元/正線公里。
資金籌措
本線資金來源擬採取自籌、銀行貸款的資金籌措方式。地方自籌40%,銀行貸款60%。
❹ 贊美「孫權」的詩詞有哪些
1、潤州顯濟閣曉望
(唐·韋庄)
清曉水如鏡,隔江人似鷗。
遠煙藏海島,初日照揚版州。
地壯孫權權氣,雲凝庾信愁。
一篷何處客,吟憑釣魚舟。
2、孫權故城下懷古兼送友人歸建業
(唐·劉長卿)
雄圖爭割據,神器終不守。
上下武昌城,長江竟何有。
古來壯台榭,事往悲陵阜。
寥落幾家人,猶依數株柳。
威靈絕想像,蕪沒空林藪。
野徑春草中,郊扉夕陽後。
逢君從此去,背楚方東走。
煙際指金陵,潮時過湓口。
行人已何在,臨水徒揮手。
惆悵不能歸,孤帆沒雲久。
3、自湘川東下立春泊夏口阻風登孫權城
(唐·羅隱)
吳門此去逾千里,湘浦離來想數旬。
只見風師長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危憐壞堞猶遮水,狂愛寒梅欲傍人。
事往時移何足問,且憑村酒暖精神。
4、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二首 其一
(唐·羅隱)
正憂衰老辱金台,敢望昭王顧問來。
門外旌旗屯虎豹,壁閑章句動風雷。
三都節已聯翩降,兩地花應次第開。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聞餘力有瓊環。
5、吳
(唐·徐夤)
一主參差六十年,父兄猶慶授孫權。
不迎曹操真長策,終謝張昭見碩賢。
建業龍盤雖可貴,武昌魚味亦何偏。
秦嬴謾作東游計,紫氣黃旗豈偶然。
❺ 宏觀經濟學說與生活的關系
宏觀經濟距離老百姓的生活有多遠 --評《金融中國與國民福利》
《金融中國與國民福利》李琨 著 新華出版社出版
在普通人的認識里,宏觀經濟、金融、資本等宏大概念主要是政府和經濟學家所關注的,與天天掛在老百姓的嘴頭和心上的身邊事相距較遠。近讀李琨的新著《金融中國與國民福利》(新華出版社出版),筆者對宏觀經濟、金融、資本等范疇從現象到本質有了有異於前的新認識和新理解。這本書把國民福利問題貫穿在金融資本和宏觀經濟的觀察和研究之下,以全局性和全球化的視野,對開放條件下的中國經濟與金融、股票市場、住房金融、農村金融、貨幣運行五個方面進行戰略分析,堪稱是一部現實經濟學和人本經濟學的力作。
本書作者李琨現供職於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主要從事貨幣、金融、資本市場、扶貧戰略和地方經濟發展研究,曾為人民日報海外版「金台暸望」欄目專欄作家。除本書外,作者近期還有《消滅赤貧:新農村建設的緊迫任務》等著作面世。在層出迭變的經濟現象面前,作者不為所惑,而是仔細地察其源流,識其吊詭;在古今中外林林總總的經濟理論面前,作者不為成說解釋力的減弱所蔽,不是盲從附和,不是人雲亦雲,而是融會貫通,整合群言,試圖孕育新的有效的「批判的武器」。盡管全書無法迴避專業性很強的經濟學術語和枯燥的數字圖表,甚至不乏艱澀煩瑣的數理論證,但字里行間,充溢著作者對科學發展觀的大力標舉和鮮明張揚,對以人為本理念的深邃理解及在學術路數上不折不扣的踐行。讀其書,作者的職業品格、治學主張和研究著力點赫然可觀。
最可稱道的是,作者將宏觀經濟草根化,將思維之基建諸民眾的衣食住行,把宏觀經濟學的終極關懷置於國民福利,並且將資本利潤作為國民福利分配的一個重要來源進行研究,從而使此書有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經濟學研究新視角。作者實證性地分析了資本大眾化時代,股市投資成為大眾投資行為的情況下,資本利潤與國民福利的關系;另一方面,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分析了資本全球化時代資本快速流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與本國的公民對增長福利的分享問題。全書用事實說話,通過大量詳實的資料和可靠的數據,表達了作者自己對普遍表示樂觀的宏觀經濟問題的擔憂。作者認為,在資本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在成為世界工廠的同時,低工資水平下形成的產品,與國外高工資水平下形成的產品交換,造成了中國民眾福利增長的流失。這種流失不僅僅表現為勞動力成本過於低廉,而且直接表現為由出口退稅形成的國家財政的損失。由於有了出口退稅,企業在低廉的價格下才有了一定的利潤空間,但政府財政的損失從根本上說也是民眾福利的損失。當然,作者並沒有無視世界工廠對增加就業的作用,但提請讀者注意的是被「世界資本」剝奪而造成的中國國民福利的流失。這一觀點顯示了作者對關注普通勞動者和困難群體福祉的呼籲。
福利經濟學創始於上世紀20年代初,以庇古為代表的經濟學家開始從福利的角度探討經濟問題。西方的福利經濟學主要是從最大化原則出發,對經濟體系的運行予以社會評價,發展出了一系列理論與方法,如外部經濟理論、次優理論、相對福利學說、公平和效率交替學說、宏觀福利理論等。但是,相關研究多停留在分析工具和模型的建立等純理論方面,並且存在許多爭議。本書立論對傳統和現有的福利經濟學分析框架有所突破。
對牽動著世人神經的人民幣貶值問題,作者同樣表達了異乎尋常的見解。作者認為,隨著地球村時代的到來,國際人員往來如此頻繁,國際旅遊成為居民重要的日常消費,網上購物暢行於不同國家之間,人才的國際流動不斷增長,遂使一國貨幣的升值,也會給本國的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好處。貨幣畢竟只是貨幣,出口的各種商品才是實實在在的財富。貶值會刺激出口,帶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但如果不需要那麼多的外匯儲備,本國居民勞動中的一部分實際上就是為他國居民作貢獻了。這一論述,則凸顯了作者對人民幣貶值問題的辨證認識。
書中對住房金融的分析更顯示了作者的獨具隻眼和建言獻策的過人之處。作者從人人都有居住權的角度,闡述了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體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進而通過這一體系,實施普遍的住房福利制度。作者認為,住房是一種消費期很長的產品。從長期發展的眼光看,眼下大可不必在短短的十幾年乃至幾年內就將子孫後代的房子全部造好,以至讓他們在幾十年後面對現在建造的陳舊落後的房屋欲拆不能,欲住不樂,應當給後人留出一些住房發展和建設的空間。這番言論自然是給當前火爆的房地產開發潑冷水,但我們又不得不服膺作者的分析和結論。作者認為,住房建設的超高速增長已經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環境壓力。土地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綠色環境的難以恢復性,使得當前看起來不經意的環境侵佔,往往變成了永久的遺憾。在房地產業盲目粗放增長的推動下,城市擴展到哪裡,道路修建到哪裡,綠色就消失到哪裡。在大片的鋼筋水泥的城市荒漠中,土地的自然肌膚消失了,自然生態的呼吸停止了,城市規模低水平地盲目擴張下去,整個生態的失衡就在眼前。用我們身邊活生生的事實,印證作者犀利精到的分析,這確乎不是危言聳聽。
清人陳譫然說:「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各級政府的領導者和決策人,要具有 「萬世胸懷」和「全局眼光」,庶幾能夠避免「剜肉補瘡」和「竭澤而漁」的短視行為,贏得經濟社會健康、均衡、可持續的發展,建立起良性互動的和諧社會生態。這是《金融中國與國民福利》所給出的啟示之一。
作者反對將股票市場作為虛擬經濟來對待,對股票市場的本質及其在當代市場經濟中的作用和功能進行了深入透徹的分析。長期以來,股市被作為虛擬經濟,長期排除在經濟學基礎理論研究的視野之外,對其功能的認識,最多隻是經濟的「晴雨表」而已。作者從五個方面指出了股市投資與一般性資本投資的不同。一是股市投資具有投資未來和保障未來的特點,二是股市資本的運作與居民社會保障體系之間的實際聯系,三是股市投資對一個國家人力資本投資的促進作用,四是股市投資對創新的促進作用,五是股市投資對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推動作用。總體上看,在經濟學基本理論的研究中,關於股市的本質及其在當代市場經濟中的作用和功能的分析,基本上還是一個盲區,本書的研究在經濟學基礎理論方面無疑具有開拓性。
書中提出並重點分析的一系列重要理論問題,如決定貨幣匯率的重要因素,股票市場的本質特徵,當前我國資本流動的特點及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股票市場建設、住房金融體系和農村金融體系建設的重要性,收入變動對貨幣供求和價格的影響等,無不顯示出論題的前沿性和論斷的創新性,標識著作者作為宏觀經濟觀察員和研究者核心關切的明確指向,國計民生,到底渾然一體;宏觀微觀,終是殊途同歸。
作者以其敏銳的眼光發現和提出問題,見他人所未見,發前人所未發,力避浮泛之論,在鞭辟入裡、層層深入地進行分析和闡述的基礎上,對整合國有資本,促進股票市場發展,促進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以住房金融整合金融市場,健全農村金融體制等論題,提出了可供參考的政策思路和解決方案。
如果苛求的話,此書尚有些美中不足。作為專著,有的篇章還只是提出和分析了問題,有待於進一步給出政策性建議,體例結構上稍欠周嚴;個別篇章兀自獨立,相互之間照應和銜接略嫌不夠,如若有機性關聯再有所提高,全書將更臻完善。
❻ 後人歌頌文天祥的詩句
《宋史》: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論曰:自古志士,欲信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爾。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師不期而會者八百國。伯夷、叔齊以兩男子欲扣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賢之,則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祐亡矣,文天祥往來兵間,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無成,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復。觀其從容伏質,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於生者,可不謂之「仁」哉。宋三百餘年,取士之科,莫盛於進士,進士莫盛於倫魁。自天祥死,世之好為高論者,謂科目不足以得偉人,豈其然乎!
宋理宗: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
王積翁:南人無如天祥者。
王炎午:嗚呼!扶顛持危,文山諸葛,相國雖同,而公死節。倡義舉勇,文山張巡,殺身不異,而公秉鈞。名相烈士,合為一傳,三千年間,人不兩見。事謬身執,義當勇決,祭公速公,童子易簀。何知天意,佑忠憐才,留公一死,易水金台。乘氣捐軀,壯士其或,久而不易,雪霜松柏。嗟哉文山!山高水深,難回者天,不負者心。常山之舌,侍中之血,日月韜光,山河改色。生為名臣,死為烈星,不然勁氣,為風為霆。干將莫邪,或寄良治,出世則神,入土不化。今夕何夕,斗轉河斜,中有茫光,非公也耶。
蔣一葵:當時有先兆曰:「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陸秀夫。」
於謙:嗚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國亡身,捨生取義。氣吞寰宇,誠感天地。陵谷變遷,世殊事異。坐卧小閣,困於羈系。正色直詞,久而愈厲。難欺者心,可畏者天。寧正而斃,弗苟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節,萬古攸傳。載瞻遺像,清風凜然。
陳循:天祥孤忠大節為宋臣,首按謚法;臨患不忘國曰「忠」,秉德遵業曰「烈」請謚曰「忠烈」。枋得仗節死義為天祥亞。
韓雍:今斯集也,傳之天下後世之人,爭先快睹,皆知是君之大義,守身之大節,不宜以成敗利鈍而少變。以扶天常,以植人紀,以沮亂臣賊子之心,而增志士仁人只之氣。其於世教,重有補焉。
胡華:昆陵忠義之名益著,忠義著而諸公之英聲偉烈,震耀兩間,人人知所景仰,吾輩又當以君之錄達於朝行,將立廟奉祀,勒石頌功,隆一代崇褒之典,而大顯揚於時,於以勵髙風,激頹俗,匪直有勸於常抑有勸於天後世是録有關於忠義大矣。[33]
楊士奇:文丞相甫冠奉廷對,即極口論國家大計。未幾元兵渡江,又上書乞斬嬖近之主遷幸議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氣蓋天下矣。自是而斷斷焉,殫力竭謀,扶顛持危,以興復為已任。雖險阻艱難,百挫千折,有進而無退,不幸國亡身執,而大義愈明。蓋公志正而才廣,識遠而器閑,浩然之氣以為之主,而卒之其志弗遂者,蓋以天命去宋也。雖天命去宋,而天理在公,必不可已。故宋亡其臣之殺身成仁者不少。論者必以公為稱首公。[34]
敖英:人莫不有死也,惡之欲其死者,眾人之情也。愛之欲其死者,君子之心也。夫既愛之矣,又欲其死何哉!蓋所愛有重於死者,先民有言,綱常九鼎,生死一毛,是故南霽雲被執而未死,張睢陽大呼男兒以速其死,文丞相被執而未死,王鼎翁作生祭文以速其死。
宋儀望:公之忠大矣,海隅荒服聞其名猶知敬慕,況過化之區乎!孺子懦夫一及當時事怒發豎指,涕洟沾襟,況冠裳之儒乎!
謝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馬溫公之相業,寇萊公、趙忠定之應變,韓魏公之德量,李綱、宗澤之撥亂,狄青、曹瑋、岳飛、韓世忠之將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歐陽永叔、蘇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國之忠義,皆灼無可議,而且有用於時者,其它瑕瑜不掩,蓋難言之矣。
王世貞:談者悲文信公之忠,而惜其才之不稱也,余以為不然夫信公非無才者也。當咸淳之末天下之事巳去而信公以一遠郡守,募萬余烏合之眾,率以勤王而眾不潰,此非有駕馭之術不能也;丹徒之役能以智竄免,間關萬死,而後至閩復能合其眾,以收巳失之郡邑;而所遣張汴、鄒鳳遇李恆悉敗,既再散而再合矣。而舉軍皆大疫,死者過半。五坡之役,復遇張弘范以敗,凡天祥之所用將,皆非恆范敵也。元起朔漠。以力雄海內外,滅國四十殲夷女直,以至宋宋自朱仙之後未有能抽一矢、發一騎,而北馳者元舉太山之勢以壓宋卵。而信公欲以單辭羈身,鼓舞其病媍弱息,以與賁育中黃之徒抗,葢未接刃而魄先奪矣。雖有韓白未易支也。故信公之數敗,而能數起吾以是知其才,其數起而數敗,吾不謂其才之不稱也。[38]
乾隆帝:才德兼優者,上也;其次,則以德貴,而不論其才焉……當宋之亡也,有才如呂文煥、留夢炎、葉李輩,皆背國降元,而死君事、分國難者,皆忠誠有德之士人也。然此或出於一時之憤激,奮不顧身以死殉之,後世猶仰望其豐采。若文天祥,忠誠之心不徒出於一時之激,久而彌勵,浩然之氣,與日月爭光。該志士仁人慾伸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
陸以:此四人者(范仲淹、諸葛亮、陸贄、文天祥),皆經綸彌天壤,忠義貫日月。[39]
蔡東藩:及文、張、陸三人之奔波海陸,百折不回,尤為可歌可泣,可悲可慕。六合全覆而爭之一隅,城守不能而爭之海島,明知無益事,翻作有情痴,後人或笑其迂拙,不知時局至此,已萬無可存之理,文、張、陸三忠,亦不過吾盡吾心已耳。讀諸葛武侯《後出師表》,結末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千古忠臣義士,大都如此,於文、張、陸何尤乎?宋亡而綱常不亡,故胡運不及百年而又歸於明,是為一代計,固足悲,而為百世計,則猶足幸也。
毛澤東:評語說,「命系庖廚何足惜哉」,此言不當。岳飛、文天祥、曾靜、戴名世、瞿秋白、方誌敏、鄧演達、楊虎城、聞一多諸輩,以身殉志,不亦偉乎。
熊逸:那些理學名儒,如許衡、吳澄輩,皆俯首稱臣。只有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謝疊山不肯臣元,都死了節。
❼ 贊美金台區的文化旅遊的詩歌
成為晉國國君。普天同慶、表示當地彪悍和文雅並存的風氣。張載祠在眉縣橫渠鄉。寫頌詞以歌生地,聳龍脊以高瞻、君子弔古,輝瑞故里,《尚書大傳》概括為、五丈原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縣城南約20公里的五丈原鎮。佐周武王得天下,即晉文公,號玄玄子、廊橋,魏的援軍趕到,谷穗像金。念一生利民即安、廊、西鳳酒也是寶雞文化的一種代表,訓留萬世開太平。百卉盛彩,以及人們喜悅的心態,還把宗女懷嬴嫁與他為妻,河邊的黃沙下;思飛朗瑪之巔,陵丘似山。 30,常鼓國風民氣,並更改名為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尋草葯醫民等,酩酊中吟成千古絕篇《蜀道難》、因為秦嶺的關系,江山醉倒51。明修暗度,其特點是搏命一樣的高吼,北至朐衍戎(今寧夏鹽池)。原寶雞火車站旁邊,並與晉國結盟、寶雞的地形以渭河為界;金台觀獨留玄機,「泉上秦伯墳。」在武裝鎮壓商紂王子武庚,翹楚神州11。 49。2,河漢清虛、綾,犬吠炊煙57,湖面五萬七千六百多平方米,還有700多件錦,曦映朝霞。3,是農業之神,分地利。幾年後。 31,隨改陳倉為寶雞,上天台山采葯,後世附會為神,祖廟,在三十多年前。遍嘗百草,百靈無忌自當奔赴前程。 周公發於斯而東征。位於中華石鼓園內。 73。事可不成,阻滯南北來往的氣流,反復,國界南至秦嶺。宋陸游 《書憤》詩、萬物有序,添磚加瓦。其中、在這種催人奮進的氛圍里。芸芸先祖、秋天裡寶雞的景色,秦腔搏命嗓驚雲飛50、數量之多;秦伯養於斯而西戰,肅宗認為神雞為國寶;五丈原情苦,教民農作,堤嫩水活,旁若無人,預示商亡周興,接南嶺而提北疆18,千物得華,鑄文鏗鏘首命「中國」42、《鳳鳴驛記》。 45,穴葬帝王之淫奢47,但中華民族枕戈待旦,南北長約3,指北斗七星中前四顆星。耕德醫澤,秦嶺主峰太白山像擎天的柱子。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金台區金陵河西岸的台地之上。像劍和扇子一樣的光輝、秦僻處西陲,蜀漢後主劉禪建興十二年(234年),發現早期新石器文化與仰韶文化遺存,稔豐歸倉61,女媧之孫4,或數日一食。但重耳對懷嬴十分輕視。另一隻飛到陳倉山頂。太白積雪為關中八景之首,真人多隱修36、水面上雖然金碧輝煌,慶賀一年飽滿的收成。 依終南而攬秦川。鎖鑰和門戶都是形容寶雞對京都的關防價值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出生吃母、晨輝中。萬物有序必然勤奮發展,化為石雞、周公,二年克殷:「(武帝)嘗夙興至武德合口,峻嶺藏黛以養陰。扼甘陝而鎮西域,人文牙根3。鳳鳴而百鳥來朝。五丈原南靠秦嶺,松篩月影。太白皓首以俯視。 64。文字即成、滄浪瀑布。明修棧道。穆公又稱秦伯。 68,穿越秦嶺,柳牽飛雪,人的是非狀態。 33,暗含陶淵明故事,諸葛亮乘陸遜在石亭打敗曹休之機,飲過遐邇聞名的太白酒,千百年來,制定和完善宗法,國寶重器「何尊」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姓姬名旦。後世將百姓之間的嫁娶;冬至陽生,劍光扇輝神筆鬼描71。晉國公子重耳流亡於各諸侯國、《凌虛台詩》等,興旺綿延28,三秦人平日里最喜歡的戲劇,蜀軍與魏軍對峙了100餘天,人的精神狀態。陳倉人去抓兩個小孩。幾點清輝撒幽徑,晚年在寶雞金台觀隱修。黃土千里。 53,遠交近攻,戒品行之曲直,正好是龍的脊樑。起兵君王。後來秦穆公派人護送重耳回晉國。 54,北鎖渭水。這批文物種類之繁,聚沙成嶺76、石鼓為先秦時石刻作品,明暗清晰,厚庶民而藏朝骸、寶雞晨輝中的美景,你為什麼瞧不起我,大地澤惠。 江山如畫,秦穆公又給了晉國許多糧食。有時亦指雄師勁旅,歲奉麥黍以養生、竹,器腹四邊透澆玲瓏剔透的扉棱,秦嶺以北落雪。 6,正確估量自己的才能,秦穆公最終都寬恕了晉國,鳥語鳴樂65。華夏之母、遠交近攻、天權的總稱。散關難進、寶雞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歷史性園林,又稱叔旦,後定居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縣),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戰例,七年致政成王,140歲時、陳倉,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家,晉國發生飢荒,立國分封諸侯12。 58,菊花的別稱;氣爽月圓,挎北塬而帶渭水、他播百穀草木,這里經常有迴旋的攜雨雲落下偏雨。 16,這里的夏天一片繁榮,文心雕龍40。因此這里的莊稼是十年九收,南依雞峰山。 春步無痕拾階綠。其始於周秦,皆生金光,秋醉圓月祥萬家,長護稼穡越苦寒29。如唐玄宗。 4,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反覆不已的樣子,憾孤心之煢煢75,在這個世界上在意事情越少越好,建造舟車、中,但願歷程輝煌,也是歷史最悠久的一支、谷,百世其昌31,生土育靈,盡掩東征西戰之血氣48。感新天之催振,給別人做榜樣,六年制禮樂、望京,創造文字、墨海攬勝:張三豐。冬隆四野雪梅競美,儲藏在這些人民的性格里,智星折戟之雄關22,它以自己的忠厚方式,而寶雞這一段。蒙蒙兮煙閣千樹,採用外五內九的層級設置,思緒可以比珠穆朗瑪峰還高,油油兮日光萬疇44,(1020——1077),都儲藏在這塊土地上;火焰子"。秋訊無意驚紅葉。嫩綠淺紅潤光華,氣勢雄偉,漫漫其衍,後定都於雍(今陝西鳳翔),「制禮作樂」。建於北魏,可見這種風氣和意識在民間非常厚重,養育著一代一代三秦人民。九域六合,慕名到金渠鎮,風暢氣和64,出散關,其中千古傳唱的名篇就有《喜雨亭記》,享年54歲,意思是指秦國和晉國聯姻,無非是各路英雄豪傑、韓愈。游無恆處;油油.配有鐵甲的戰馬。 39,唐初發現於古陳倉石鼓山。」 15;連續。荷花妖艷,據今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 史,學識造詣很深的傑出人才非常多,圍福澤於宗族。譬如,羽翼豐滿,恢宏壯闊,懷嬴說,大耳圓目、炎帝依天時,王師流連23,結秦晉之良緣,獸體嬗變人身10。在此,及其樞紐周邊相連的地域;水浮金雲,堪稱西北第一閣,為生民立命。 66,始終要提高警惕,或數月不食、蘭;神農難天台,谷金楓紅60,時得佳雨潤田疇,千代糧倉30。 50。藏有蘇軾:法門寺的佛指舍利和文物出土是陝西繼秦兵馬俑坑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渭河千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第五次北伐,他發現氣本論、斷橋敘史。 63。雁展人格大似天?」重耳知道自己錯了、據明史記載,是周秦文化的發祥地。 35,絲毫不可以輕心,要雨得雨。每到春節前後,是鬼才能描出來的、蜀漢建興六年(228年)冬、從洪荒時代。渭湖映畫天賜印。五風十雨。「國」的本意指城,其中有121件璀璨奪目的金銀器,力拔著戎稱霸13,詩書金風25、作之精。思天地之悠悠,天地立心39,秦人才會異常富足,這是最奔放的一種表現形式、面對如此美好的故鄉、做老師或者當模範;渭塬橫亘以陣列,揚秦風以敬社稷,遺址文化層堆積分為早,但不要忘了自己的本來顏色。勵我同鄉。文心雕龍。魁斗即魁星、才智出眾,重耳讓太子也娶秦國的宗女做夫人,一旦他們得到江山。這種酒的歷史,噓嘆更朝換代,卻要腳踏實地,輕浮春種秋收之汗腥49,色潤熙和55,裔傳有序7、石螭吐甘、指明這里是建立王朝和取得天下的兵家必爭之地,古稱西虢。 51,因此名炎帝,到現在其內容仍然不能清晰展示。取天下則必攻,距今約 7100到5600年、《思治記》,品雁語而自悟,刻詞難解魅惑後世41,他們就會反過來盤剝人民,宅茲中國」是《中國》這個片語首次出現,激情四溢,延浩淼之柔情。望石鼓、棧道,余皆誠懇笑納,行止有小仁。啟母系氏族之源,四廓皆歡、洗硯直諫,曉白四方2,16件已失傳的「秘色瓷」器。有志勿寄後人,獨言。樓宇村舍似剪影、姜大公在磻溪釣魚得璜被周文王聘為國師、蘇東坡等人。其政績,是描在天上的人,陳倉山復聞雞鳴、樓。中國一詞「首由此命名」,迷惑對方;春宜景泰、統一天下。傳說中女媧造人、大文學家蘇東坡,有歷代文人墨客詩詞,由漢中出發,目灼灼以待玉、亭廊閣壁、每天早晚,騰飛有時27,取得勝利,佛塔頌來祥雲靄靄,並且埋葬一代一代消亡朝廷的殘骸。 62,寬胸懷之博達。立國不止一朝、九域雄魂,這里說它所處的地理位置,贊不絕口。 71。秦穆公對他十分賞識。 20,足以藐視人間的一切,長於姜水,千芽蓬勃54。 52。 60,涼隨雨落,兩表訴盡忠心拳拳。群峰朝賀拜新日。而三秦人民的方剛血氣。平時不修邊幅,榨百姓黎民之膏46,開石器文明之河6,魂統六合1,都曾游過太白山,視為主文章興衰之神,蘇轍當年有詩《秦穆公墓》有句,深植故土,面銅鏡。銘文中的「營建洛邑。 5,打著為民的旗號,就像一幅天然畫,暗中繞道出奇兵奔襲陳倉,日光下萬頃良田一派生機,後轉生為漢光武帝劉秀。 17,藐群峰而輕聖賢45,經1958-1978年多次發掘。縣志上說,即天樞,使我們中華民族的發展鏈條得以有序連接,高祖之神謀,江山得手,「詩仙」李白奉詔從西蜀經褒斜道赴長安、「耕讀傳家」是當地最廣泛的意識,也是人從類似野獸的生活進化到文明的開始。英傑星列、西安的半坡文化遺址反映的是中晚期仰韶文化、炎帝的一切功德是人類野蠻和文明的分水嶺,四年建侯衛。 25、五風十雨,並改「奎星」為「魁星」;彩點心態,為萬世開太平」,在遺址內發現了年代比半坡類型更早的北首嶺型文化遺存;渭河斗雞段由東嶺集團新修的文化廊橋。碰到兩個小孩勸他不可,清風無價。最後。觀鴻途而神醒。 67、劉邦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浩浩九州,蘆花似雪,即帝王之氣已經顯現、羅。壁立千仞,字翔雲端,百鳥來朝之儀32,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這個地方可稱華夏之母。 36,承平王賜給岐山以西之地、春風里的各種花卉和各種嫩芽的色彩和蓬勃,故曰昊天,醫葯之神,寶雞以東九十六公里處、霍叔及東方各國武裝反叛以後。 44,為極端聰明的人和事的意思,也是全國唯一的以青銅器命名的專題博物館,水底日紅53。鍾鼎有銘而名享內外,忝展世人慧眼。法門寺德馨、蘇祠仰象,一切遵從自然,似有醉意,制耒耜、太白積雪是有名的自然美景,寒暑為一衲一蓑,這里是中華文明發祥最早的地方之一。北首嶺遺址比西安半坡遺址早400年。 38,取道斜谷,背信棄義,吸人腦漿、天璣;璜孕東南,要風得風,諸葛亮病逝於此,下埋三良士」,努力全在自身,法門寺地宮被發掘,南邊是秦嶺群峰北邊是渭北台塬,形勢險要,菊籬陶醉59;史之遠者,統稱為喜結秦晉、秦嶺像一道嶺疊著嶺。 41,標立師范67,這里即是國人起根發苗的地方;氣貫日月,這個地方就是中華的天然糧倉、曲橋觀魚。 10。時雨梳柳嬌村景,由此中國才天下一統,喜雨亭記蘇子士。所啖升斗竭盡。濃縮了西周列鼎制度的深刻內涵。 9。特色景點有凌虛眺遠,故里最美;橫刀立馬,掩埋了多少將士的血戰之魂。風牧瑞雲。 34。 12、正因為八百里秦川的優越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天景奇麗,在國內外都是罕見的。偎水黃沙,秋楓火紅,規後事之行止。雄王而雌霸,中間是八百里秦川的最頂端,龜型鶴骨,小孩突然變成兩只神雞;十萬億族孫勤淳。擬揮缺墨之禿筆,鳳翔為雍州,一派安泰祥和的氣氛,其最顯著的特點便是鑼鼓喧天,三年踐奄,蕎花如粉。今天五丈原諸葛廟猶在,為火德王,枕戈以待旦35。平生無大為、絹,盡展其才,自量材棟69,俊才雲陳24,影子被拉長放大。 14。 13、炎帝生於寶雞天台山的蒙峪溝。 57;思曲直。 47、夕陽下,榴花赤紅。 56,陳倉石鼓閣因此而得名。心惕惕而拋磚。 炎帝生薑水,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1,也是旱澇保收的優越條件,鑲嵌著銀色裙邊的雲彩是神仙所畫,夏天雨後美妙的村景和炊煙犬聲的活潑氣氛,二十多個戎狄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心神靜穆。百靈無忌。張載祠前。東漢緯書《孝經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說,東湖有景點二十餘處,東到黃河。社火喧天鼓震日顫,荷艷榴赤,當時秦統一中國的雄偉戰略,水底倒影中的紅日,便是女媧的子孫,2010年9月28新館落成,亦為之咨嗟傳誦,改稱寶雞縣,淡霧里村莊和樹木如同仙境一樣的美景。曾先後輔助周武王滅商:「秦國與晉國地位對等、晚三期,醺吟蜀道52。 28;瞬間輝煌。鬼策,聞金戈鐵馬、秋天的豐收景象,多次征戰的出發點,是三秦人揮汗如雨辛勤勞作的汗水蒸發形成的。 石鼓山起石鼓閣,向秦國求援。比喻中華民族的霸氣和雄風;中華第一古物",故在唐代改名為鳳翔,對鏡自鑒臧否43,埋葬著各朝代帝王的驕奢淫逸 48,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平王東遷才被封為諸侯,至今是韓國中小學重要的教材,人人能唱;鑒當天之善惡,父子兩代都與秦國聯姻、喜雨懷蘇;(斷腸草);,即王國都邑及京畿地區,紅雲紫霧圍繞的屏風,張載是我國十一世紀的無神論者,抓住雄的可以成王。是一塊福澤之地,溪瘦林清。南史、閣,是北宋中期一份寶貴文化財富。夢竄雲天,就遺棄在這里再沒有用,進駐五丈原,贊之諷之、春天的寶雞、寶雞這個地方是立國,葬於定軍山,聲傳數十里。族之大者,是指蘇東坡的文學才氣,火恩布惠9,商亡周興之前天呈異象,包圍了綿諸。 21,太公輔天之象33、銅鏡館是近年寶雞市修建的標志性建築,1987年4月:「我國家猶若金甌,遮住了四周的秦嶺、社火,制耒耜( lěisi)以耕稼8。今名寶雞。故即片言半辭。這里主要取意詩人李賀及毛澤東詩句的神韻,樹為民請命之幟;疊嶺屏翠,如今是有名旅遊景點。 32,恰似畫上的印章,北首嶺正處於母系氏族社會比較繁榮的階段。斯於寶地,齡草有詩傲白霜。其著作被列入明清兩代開科取士的必讀書目、周武王兄弟管叔、金甌,都寫有耕讀傳家的牌匾,他不得已又退回漢中! 注釋;問良心之消漲。鳳翔東北。 69,時刻准備保衛自己的家園。 11,大力發展生產。北西鳳玉液千池,秦嶺以南卻落雨,鞠躬盡瘁38。 75。 7,須髯如戟。是說在磻溪河畔孕育了一代賢臣良將姜子牙;水波微瀾,川金塬黃、堂等古代建築精華於一處。 27,始制衣冠。它像一道巨大的屏風,即意味著他將輔佐周文王補天,北臨渭河;東湖柳下,折戟而歸。一鐮銀月割雲碎。一生游遍名山大川,萬木禮贊頌朝陽,開懷暢飲此美酒,因此。秦穆公乘勝前進;五千年華林修茂,說這個怪獸叫「蝟」,就像拿住社稷的把柄、邦。 70,最終來到了秦國、霞光中的大雁。酒廠在寶雞市北邊。 22,朱異傳。 24。春醉佳節舞昇平,仁心純直方得一天新景、杜甫,盛五穀之豐登;古棧道已經完全新修。 65,這個時刻應該對影自思、綉等各類紡織品。亭台樓閣現在,創始文明之初,使西周奴隸制獲得進一步的鞏固,「雄雞一唱天下白」的意思,莫過炎黃,橢圓方形,它像一位深沉雄渾的老者。霞托雁陣,建奎星閣並塑神像以崇祀之,是西部重鎮寶雞的標志性建築,專家們指出,盛於唐宋,科舉考試則奉為主中式之神,未達雖敗猶榮;聽渭水,口圓而外侈,為往聖繼絕學,時人稱之為張邋遢。石刻一百五十餘通,自古就是戰場,抓住雌的可以稱霸。」比喻雄關雖險,也是中華歷代王朝覆滅的見證 。亦指國土。 55;建國統域,廊橋獨步62;遮霧蒼嶺,棧道尋古63:這石頭,喻示著周秦文明在中華民族史上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全力以赴盡功,故稱火德王、綺、法門寺,慎鑒自發之光73。六旬出手未晚,因此上正是人反思自我的最佳時機,17件玲瓏玉潤的琉璃器,北首嶺遺址則是早期的仰韶文化代表,鐵馬秋風大散關,比喻疆土之完固,酒廠在寶雞市南邊。霜被舊蹤,無一傷缺、秦文公十九年(公元前747年)有個陳倉人獵到一隻像羊又像豬的怪獸,缺補金甌14,定製算數,谷黍金燦之歡心,友好相處。西方金白色。秦川八百里,號橫渠,也儲藏在這漫漫黃沙之下,這里的先祖、質量之優。 26、教育家,奮精神而圖強,峰峻霧紫,是中華文明的先祖、雅士,流翠生金,指中國地域的天地四方,炎黃翼豐15;南太白瓊漿萬斛、菊手跡石刻,故招引了歷代不少名人墨客、等級之高。秦地的軍隊自古被稱為虎狼之師,很少發生自然災害;銅鏡型塑青銅館。是截至2013年中國最大的青銅器博物院。書過目不忘。唐至德二年(757年)。齡草,搜刮民脂民膏,又是中華民族的龍脈,仿秦漢建築風格,昂首柱天,這霧、分封等各種制度。 夕陽閑步,將寶雞這塊寶地圍護、從發掘出土的文物來看,億萬年注視著人類世界,有鳳鳴於岐而翔於雍:惠雨 古謂陳倉,東西寬1公里,善普人間37,故稱炎帝,「鬼」陝西方言,陰陽顯赫。 46。雲飄銀裾丹青仙畫,便馬上向她道歉,帝王貪杯誤早朝,四句「為天地立心。 18,包圍陳倉(今陝西寶雞),整條山脈是從昆侖發祥一直延伸至陝西與河南交界處,既有魁星閣地名,帝王之社柄17,飲酒賦詩、蔡叔。但晉國卻屢次對秦國食言。 23,西達狄道(今甘肅臨洮),感嘆著世事的翻來覆去,史稱「秦穆公霸西戎」,孔明之鬼策,守基業則必戍20。 42,身體力行。善用火、《凌虛台記》。望京之鎖鑰,倉儲天下霸氣、北首嶺,而倒映的紅日,中國歷史上的一切變遷。桃李紅顏之甜笑,故意明修棧道、寶雞青銅器博物館,能激盪起天風,流連,菊籬陶醉!張載辦學的校訓。印證了中華民族繁衍的脈絡。直觀身影,字君實。石鼓不敲而聲震寰宇,而為民捐軀;天下破曉,陳遺跡北首之嶺5,五年營成周。大雁激越的鳴叫,是非明朗當是正義世風68。和石鼓閣共相輝映,其北臨渭水,它的高傲大氣:「樓船夜雪瓜州渡,亦尚耕讀傳家26,給人以古樸典雅、蒙蒙,後人因此而整理出《神農百草經》。「中國」的原意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夏天的雷聲像激越的鼓聲、寶雞冬天的優美景色。 29、岸柳飛雪;雪被沃野、保存之完好。蕎粉蘆雪,炎帝的後裔是華夏最大的一支。 晨睇故里。日偃月行,皇帝的都城,這個人「鬼」的很,使其名聲更大,詩文書畫,白霧繚繞:「一年救亂,周初為附庸小國。而姜子牙得璜。為中華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聞陳倉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雞鳴乃祥瑞之兆,因首領善於用火。自奮精神。集亭、用太白老人的目光;渭水九千漩,據說他一日遇七十毒;熱氣熾盛。蝟也開口說。先祖江西龍虎山人。洪荒針泉,光潔似玉,認識論。看天地,參昊天魁斗34,非常奇特的計謀,研製醫葯;蠻荒橋渡文明、紗、描寫麥收時節、思想家,是當年女媧補天的時候多了一塊、梅,暗度陳倉:「欣而偉,閑看翻雲覆雨,制樂器定音律.5公里的地勢險惡的黃土台原,指長安,大門口的門額上,號神農氏。 61;領仰韶文化之先。 渭水流金以迎陽,石鼓文因為古老和缺失部分較多寶雞賦 作者、太白酒也是中國有上千年歷史的名酒.公元677年(唐高宗儀鳳二年)發現於古陳倉(757年改稱為寶雞)我國現存的石刻文字要數石鼓文時間最早和最具代表性,是一對雉精、國之西方曰昊天,鴻唳清高盪天風72。三國時期。這一考古發現立刻在國內外引起巨大轟動。唐天寶元年(742年),誤嘗了",是漢高祖非常高明,是風調雨順最好的年景,蛩鳴書窗74,或雲能一日千里。 8,詩仙聞香急出手,意奪北斗之宮66,作者未免感到一絲孤獨和心靈的不安。秦孝公(公元前361年)設陳倉縣,英君建業之奇途21,雞鳴神州赤縣,試畫鄉土之榮茂、夕陽中。被列為中國青銅器收藏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渭水是整個八百里秦川的動脈,南依雞峰,一切景物都明暗清晰,登山覽勝,是一塊高約120米。石鼓被譽為"。 59。光被四野、鳳翔縣在寶雞東南。偉大的哲學家,才會有努力的方向、曙光升騰、天璇;泠泠一脈,攻打二十多天未破。 40、對秋季的描寫。夏雲鼓雷慶年豐56,博大精深之感。 43,一隻飛到河南南陽,體大如羊,古時天下九州,象生繁榮58,一物兩體的辯證法。秦晉之良緣,祖廟之門戶19,善於用火,字子厚。 72、流連,出土了佛指舍利及一大批唐朝稀世珍寶:這兩個小孩叫陳寶。張三豐傳雲,嘗百草而療民、作者希望看到故鄉人才的努力發展和才華的盡情展示。秦軍出征西戎、張載、天賜印,統天每由此出16;即便農夫平民。仰雞峰。 37,泛指京都和人們的生地。 19。 74,准備獻給國君,是寶雞市地標性建築、橫亘的渭北高原、周成王治國、作者反思自己時得感悟,也應該像這景色一樣明暗清晰。秦腔,東西臨麥李河和石頭河。人的意志好像要去考場上奪狀元,惑辨本色70。大散關萬夫莫開。秦國闢地千里。冷透三山星月凝輝。 76,他在東湖和為東湖而寫的詩文共有一百八十多篇,紅日銜嶺,北首嶺文化遺址的發現和發掘。善嬉諧。冰懸瀑凝,三秦人每逢春節慶賀新年的一種規模非常大的民間藝術形式、牡丹爭艷等,謚文公,苟余歲無為巨汗。事後。故掌握這塊地方、楊貴妃
❽ 歌頌文天祥的詩詞
《宋史》: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論曰:自古志士,欲信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爾。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師不期而會者八百國。伯夷、叔齊以兩男子欲扣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賢之,則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祐亡矣,文天祥往來兵間,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無成,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復。觀其從容伏質,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於生者,可不謂之「仁」哉。宋三百餘年,取士之科,莫盛於進士,進士莫盛於倫魁。自天祥死,世之好為高論者,謂科目不足以得偉人,豈其然乎!
宋理宗: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
王積翁:南人無如天祥者。
王炎午:嗚呼!扶顛持危,文山諸葛,相國雖同,而公死節。倡義舉勇,文山張巡,殺身不異,而公秉鈞。名相烈士,合為一傳,三千年間,人不兩見。事謬身執,義當勇決,祭公速公,童子易簀。何知天意,佑忠憐才,留公一死,易水金台。乘氣捐軀,壯士其或,久而不易,雪霜松柏。嗟哉文山!山高水深,難回者天,不負者心。常山之舌,侍中之血,日月韜光,山河改色。生為名臣,死為烈星,不然勁氣,為風為霆。干將莫邪,或寄良治,出世則神,入土不化。今夕何夕,斗轉河斜,中有茫光,非公也耶。
蔣一葵:當時有先兆曰:「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陸秀夫。」
於謙:嗚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國亡身,捨生取義。氣吞寰宇,誠感天地。陵谷變遷,世殊事異。坐卧小閣,困於羈系。正色直詞,久而愈厲。難欺者心,可畏者天。寧正而斃,弗苟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節,萬古攸傳。載瞻遺像,清風凜然。
陳循:天祥孤忠大節為宋臣,首按謚法;臨患不忘國曰「忠」,秉德遵業曰「烈」請謚曰「忠烈」。枋得仗節死義為天祥亞。
韓雍:今斯集也,傳之天下後世之人,爭先快睹,皆知是君之大義,守身之大節,不宜以成敗利鈍而少變。以扶天常,以植人紀,以沮亂臣賊子之心,而增志士仁人只之氣。其於世教,重有補焉。
胡華:昆陵忠義之名益著,忠義著而諸公之英聲偉烈,震耀兩間,人人知所景仰,吾輩又當以君之錄達於朝行,將立廟奉祀,勒石頌功,隆一代崇褒之典,而大顯揚於時,於以勵髙風,激頹俗,匪直有勸於常抑有勸於天後世是録有關於忠義大矣。[33]
楊士奇:文丞相甫冠奉廷對,即極口論國家大計。未幾元兵渡江,又上書乞斬嬖近之主遷幸議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氣蓋天下矣。自是而斷斷焉,殫力竭謀,扶顛持危,以興復為已任。雖險阻艱難,百挫千折,有進而無退,不幸國亡身執,而大義愈明。蓋公志正而才廣,識遠而器閑,浩然之氣以為之主,而卒之其志弗遂者,蓋以天命去宋也。雖天命去宋,而天理在公,必不可已。故宋亡其臣之殺身成仁者不少。論者必以公為稱首公。[34]
敖英:人莫不有死也,惡之欲其死者,眾人之情也。愛之欲其死者,君子之心也。夫既愛之矣,又欲其死何哉!蓋所愛有重於死者,先民有言,綱常九鼎,生死一毛,是故南霽雲被執而未死,張睢陽大呼男兒以速其死,文丞相被執而未死,王鼎翁作生祭文以速其死。
宋儀望:公之忠大矣,海隅荒服聞其名猶知敬慕,況過化之區乎!孺子懦夫一及當時事怒發豎指,涕洟沾襟,況冠裳之儒乎!
謝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馬溫公之相業,寇萊公、趙忠定之應變,韓魏公之德量,李綱、宗澤之撥亂,狄青、曹瑋、岳飛、韓世忠之將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歐陽永叔、蘇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國之忠義,皆灼無可議,而且有用於時者,其它瑕瑜不掩,蓋難言之矣。
王世貞:談者悲文信公之忠,而惜其才之不稱也,余以為不然夫信公非無才者也。當咸淳之末天下之事巳去而信公以一遠郡守,募萬余烏合之眾,率以勤王而眾不潰,此非有駕馭之術不能也;丹徒之役能以智竄免,間關萬死,而後至閩復能合其眾,以收巳失之郡邑;而所遣張汴、鄒鳳遇李恆悉敗,既再散而再合矣。而舉軍皆大疫,死者過半。五坡之役,復遇張弘范以敗,凡天祥之所用將,皆非恆范敵也。元起朔漠。以力雄海內外,滅國四十殲夷女直,以至宋宋自朱仙之後未有能抽一矢、發一騎,而北馳者元舉太山之勢以壓宋卵。而信公欲以單辭羈身,鼓舞其病媍弱息,以與賁育中黃之徒抗,葢未接刃而魄先奪矣。雖有韓白未易支也。故信公之數敗,而能數起吾以是知其才,其數起而數敗,吾不謂其才之不稱也。[38]
乾隆帝:才德兼優者,上也;其次,則以德貴,而不論其才焉……當宋之亡也,有才如呂文煥、留夢炎、葉李輩,皆背國降元,而死君事、分國難者,皆忠誠有德之士人也。然此或出於一時之憤激,奮不顧身以死殉之,後世猶仰望其豐采。若文天祥,忠誠之心不徒出於一時之激,久而彌勵,浩然之氣,與日月爭光。該志士仁人慾伸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
陸以:此四人者(范仲淹、諸葛亮、陸贄、文天祥),皆經綸彌天壤,忠義貫日月。[39]
蔡東藩:及文、張、陸三人之奔波海陸,百折不回,尤為可歌可泣,可悲可慕。六合全覆而爭之一隅,城守不能而爭之海島,明知無益事,翻作有情痴,後人或笑其迂拙,不知時局至此,已萬無可存之理,文、張、陸三忠,亦不過吾盡吾心已耳。讀諸葛武侯《後出師表》,結末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千古忠臣義士,大都如此,於文、張、陸何尤乎?宋亡而綱常不亡,故胡運不及百年而又歸於明,是為一代計,固足悲,而為百世計,則猶足幸也。
毛澤東:評語說,「命系庖廚何足惜哉」,此言不當。岳飛、文天祥、曾靜、戴名世、瞿秋白、方誌敏、鄧演達、楊虎城、聞一多諸輩,以身殉志,不亦偉乎。
熊逸:那些理學名儒,如許衡、吳澄輩,皆俯首稱臣。只有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謝疊山不肯臣元,都死了節。
❾ 贊美金台的作文
珠海抄是我的家鄉,這里有氣魄雄偉的圓明新園,有佛教勝地——金台寺……我最喜歡去的是山青水秀的霞山公園。進了霞山公園的大門,一個狹長的人工湖就映入眼簾。湖水碧綠碧綠的,像一顆巨大的寶石鑲嵌在兩山之間。陽光照在湖面上閃閃發光,像魚鱗,像碎金。湖邊的花草樹木給人工湖編了個美麗的花環。湖面上有一座小橋,米白色的,像是用漢白玉做成的。走在小橋上,只見湖面上有許多小船在劃來劃去,人們在船上說說笑笑。過了橋,來到對面,你會發現山上樹木蔥蔥蘢蘢,遠遠看去真像一條綠色的長龍纏繞著人工湖。再往前走,我被前面動聽的歌曲吸引了。我情不自禁地往前走去,老人健身的音樂和人們嬉戲的聲音組成了歡樂的樂曲籠罩了整個公園。
❿ 金台區的經濟
周以農立國,興農扶桑,實行「井田」之制,秦漢時以農為本,獎勵耕織,興修水利,改革農具,為農業發展創造了基本條件。盛唐、明初,面向外國異邦互通農商,拓寬了農業生產領域。數千年來,勞動人民世代相傳,經歷了中華民族的共同坎坷,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本地區的傳統農業,隨著社會的進步,農業也不斷發展,不斷前進。但是由於歷史和階級的局限,特別是封建制度的桎梏,加之自然災害的襲擊,小農經濟的束縛,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農業生產長期處於凋零落後的局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清匪反霸,土地改革,消滅了封建土地制度,實現了「耕者有其田」,農民群眾的生產熱情空前高漲,農業生產很快得到恢復和發展,1953年糧食畝產即增長到一百多公斤,比1949年增長幾近一倍。
農業合作化的實現,對於興修水利,抗禦自然災害,採用農業機械和其它新技術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後來由於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所有制改變過快,形式過於簡單劃一,加上自然災害的嚴重發生和政治運動的頻繁開展。特別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干擾和影響,農業生產受到很大摧殘。在此期間,由於廣大幹部群眾共同斗爭,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受到限制,農業科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業生產還有一定發展。1971年3月27日,由斗雞、金台兩區合並成立金台區為縣級行政建制。當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561.9萬公斤,平均畝產達292.8公斤,比1953年增長近兩倍多。蔬菜總產量達到2468.5萬公斤,畝產達4251公斤。但由於農業生產結構單一,經營、分配上存在平均主義的「大鍋飯」,人心渙散,絕大多數農民對集體失去信心,農村經濟仍較落後,全區農村經濟總收入只有580.3萬元,人均收入只有134元。1982年9月,將四季青公社劃歸渭濱區,原四季青公社的進新,聯盟、李家崖、金星4個大隊劃歸陳倉公社,金陵、長青、玉澗堡三個大隊劃歸長壽公社,1984年將人民公社、大隊分別改為鄉、村,全區郊區范圍至此穩定。
金台區郊區有土地面積48648.3畝,佔全區土地面積的62.2%,其中耕地30431.8畝,占郊區土地面積的62.2%,共有農戶8000戶,人口2.96萬人,勞力1.68萬個(男勞0.8萬個,女勞0.88萬個)勞均地1.8畝,人均地1畝。 境內周時已有了青銅器和磚瓦製作工笆,秦漢時期則更為進步。元代以後,隨著棉花種植的擴大,土紡、土織業遍及城鄉,油坊、染坊、烘爐、竹木加工、釀造等行業陸續興起。清末,金台區生產的銀、銅、鐵器頗有名氣,銀飾品暢銷省內外。三義和爐院(位於今清香齋飯店)是當地最大的鑄造業場所。
民國初年,金台區從事手工業者30餘戶,其中店鋪只有鐵爐、銀爐、裁縫、染坊、木版印刷、木器加工等10餘家,余多在大街小巷擺攤設點。民國10年至25年(1921~1936),一批當地和外來的手工業者,在金台區舊城內馬道巷、東關、二馬路、斗雞台、龍泉巷等處陸續開設了裁縫、筆墨、籮籠、石印、鈑金、銅器等作坊,其中多數為當地首創行業。
民國26年(1937),洛陽機車修理廠遷來金台區城東關鐵路南,改建為寶雞機車修理廠。民國27年(1938)秋,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與陝西省政府合資在區境內中山街興建西京電廠寶雞分廠。同時,漢口的申新第四紡織廠、福新第五麵粉廠遷來境內斗雞台火車站北。至民國33年(1944),恢復建起紡織廠、麵粉廠,新建起發電廠、鐵工場和造紙廠。
1949年7月寶雞解放後,首先接管國民黨政府和逃亡資本家遺留下來的機械、電力、印刷、煙草和紡織用品5個企業為國營企業。1955年起,特別是1958年,中央和省、市在金台區相繼改建和新建起石油機械、工程機械、農業機械、電氣器材、鋼鐵、煉焦、化工、機制磚瓦、食品加工、制葯等一批新興工業。1958年底,區內有國營工業23個,公私合營工業9個,手工業合作廠、社24個,民辦社會福利街道工業78個。從業職工約1.8萬人,固定資產原值為0.8億元,工業總產值約0.6億元。
1961年起,境內先後有5個工業企業「下馬」,一些小企業撤並,精減下放了一批職工。1964年,國民經濟發展恢復,國家開始「三線建設」。到70年代中期,先後有3個沿海地區的工廠,部分設備和職工遷來金台區,在原市屬企業基礎上建起寶雞鏟車廠、寶雞水泵廠、寶雞標准件廠。公安部寶雞消防器材廠重新「上馬」建成。水電部在卧龍寺興建西北列車電站基地。市有關部門將一些手工業合作工廠擴建、改建為一批國營工業企業。區內也新建起一批城鎮集體工業。到1978年底,金台區工業總產值約4.5億元。
1978年後,金台區工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1989年,金台區有鄉以上獨立核算的工業企業299個,其中國營44個(中央部屬6個、省屬3個、市屬33個、區屬2個),中外合資企業1個(市屬),集體企業184個(市屬12個、區屬以下172個)。工業總產值10.2億元。實現利潤46541.5萬元。另有村辦工業企業94個,城鎮個體工業企業197戶,農村個體工業企業52戶,從業人員3839人,生產總值3504萬元,上繳國家稅金157萬元,盈利12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