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長樂與福清哪個經濟好
福清市的經濟抄比長樂襲市好。
按照2014年的數據,福清市地區生產總值(GDP)728.68億元,長樂市為533.08億元,故而應該是福清地區經濟發展更好一些。
補充:
1、長樂市是福建省會福州的門戶,名取自《詩經》「長安久樂之義。擁有空海陸三軸交通,國內屈指可數的空海「兩港」城市,屬國家頒布的開放縣(市)之一。長樂太平港是鄭和七下西洋開洋地,貢茶方山露芽與貢鹽產地。
2、福清市是福建省福州市轄的一個縣級市,福清簡稱「融」,雅稱玉融,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地處福建省海峽西岸經濟區中部樞紐和省會中心城市福州南翼,福清素有「文獻名邦」之稱譽。
㈡ 長樂市區人口多少
長樂市位於福抄建省東部沿海、地襲處閩江南岸最下游的閩江口,與北岸福州馬尾區隔江相望,福清市相連,西與閩侯縣毗鄰,東瀕台/灣/海峽,一個得天獨厚的江海半島。其政區圖酷似我國版圖(東北、華北、中原地區合成的一部分)。地理坐標為北緯25°40′-26°04′,東經119°24′-119°59′。陸地總面積658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1000平方千米。 人口68.2萬(2011年)。
㈢ 房屋契稅徵收標准2017長樂市有變動嗎
沒有變動。
首套商品房買入前提,90平米以下契稅1%,90平以上契稅1.5%,
二套房買入90平米以下契稅1.5%,90平以上契稅2%,
三套以及三套以上契稅3%,
㈣ 長樂市的由來
長樂歷史悠久,設縣始於唐武德六年(公元623 年), 長樂(399年—401年)十六國後燕慕容盛年號。至今有1380 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長樂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夏商時,屬揚州。秦漢時期屬閩。晉春秋和三國時,吳國、東吳在六平吳航頭(今吳航鎮)造船,因此,別稱吳航。晉朝惠帝時,將揚州部太康分為建安郡和晉安郡,長樂屬晉安郡原豐縣。隋朝大業間,晉安郡改為建安郡,長樂屬閩縣。唐武德六年(623 )由閩縣析立,取《 詩經》 「宅新邑,寧厥止」之義,縣名為「新寧」,縣治設敦素里平川(今古槐),不久改稱長樂縣。聖歷二年(699 ) ,析出長樂南部的太平、感德、崇德、孝義、萬安、長東、永樂、永福8 個鄉,設置萬安縣(今福清市)。上元元年(760),防禦史董玠因敦素里地形卑濕,將縣治移到吳航頭。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後梁乾化元年(911) ,改縣名為安昌縣;後唐同光元年(923 ) ,復名長樂縣;長興四年(933 ) , 王延鈞稱帝福州,國號大閩,改元龍啟,升福州為長樂府,以閩縣為長樂縣,以長樂縣為侯官縣,以侯官縣為閩興縣;清泰二年(935),閩縣、侯官、長樂均復舊名;後晉天福六年(941 ) ,改閩縣為長樂縣,改長樂縣為安昌縣;天福七年,復為閩縣、長樂縣,均屬長樂府,此後長樂縣名穩定下來。立縣至清,長樂為閩州、福州、長樂郡、福州威武軍、福州彰武軍、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等(均為今福州)所轄。1912 年,中華民國成立,廢府、州、廳,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福建省設東、西、南、北4 路道,長樂屬東路道。1914 年,改東路道為閩海道。1925 年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地方政制,長樂直屬福建省政府管轄。1933 年,以十九路軍將領為核心,在福州發動「福建事變』, 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劃福建為閩海、延建、興泉、龍汀4 省,長樂屬閩海省。1934 年7 月,全省設10 個行政督察區,長樂為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公署駐地,轄長樂、閩侯、連江、福清、平潭、永泰、羅源等縣。9 月,閩侯縣十三區的光俗、高詳、至德、紹惠、欽仁、江左6 里劃歸長樂第七區,時省府委員陳煌琳實地勘界並立碑太歲坑(今黃石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省設立8 個專區,長樂屬閩侯專區管轄。1955 年,全省改設5 個專區,長樂屬福安專區管轄。1959 年,復屬閩侯專區管轄。1970年改專區為地區,屬閩侯地區管轄。1971 年,改屬莆田地區管轄。1983 年7 月l 日,實行市帶縣體制,長樂屬福州市管轄。1994 年2 月18 日,長樂撤縣設市,仍屬福州市。
長樂現轄14個鎮、2 個鄉、2 個街道,共有231個村、14個社區居委會、6個居委會。全市轄:吳航街道、航城街道、漳港街道、營前街道、首占鎮、玉田鎮、松下鎮、江田鎮、古槐鎮、文武砂鎮、鶴上鎮、湖南鎮、金峰鎮、文嶺鎮、梅花鎮、潭頭鎮、羅聯鄉、猴嶼鄉。
長樂是中國「草根工業」的發祥地,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百強、福建十強行列,兼具空港、外港、內港和大型火電廠的投資優勢,是正在崛起的現代港口工業和濱海旅遊新城。
㈤ 福州到現在為什麼都不把長樂並入一個區,不都說了好幾年了嗎而且福州發展的慢,是沿海省份中最落後的。
因為福州復太小,已遠遠滯後於其他省制會城市的擴展速度,所以前幾年福州市政府提出把閩侯和長樂納入福州,當時提案都已經通過了,可見當時福州乃至省里都有意要發展閩侯和長樂。但自從換了一任省委書記後,提出了大力發展平潭的號召,省市裡面就把工作重心都往平潭轉移了,誰還管你長樂、閩侯的死活。中國就這樣,一任領導有一任領導的「宏偉規劃」,換一任領導後,又重新瞎折騰,政策的不確定性太強,持續性、穩定性太差,朝令夕改。前一段,福州市城鄉規劃局公布新出爐的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草案,到2020年,福州市將形成一個特大城市(福州中心城區)、2個大城市(福清市、平潭島)、2個中等城市(長樂市、連江縣)、4個小城市(閩清縣、永泰縣、羅源縣、閩侯縣)以及若干個小城鎮,並構建「一主一區兩副」的中心體系格局。
你看,現在我們長樂只能跟連江之輩混為一談了,悲哀啊。
不過大部分長樂人好像都不屑於加入福州,因為我們長樂人有天生的優越感。哈哈……個人覺得加入福州唯一的好處就是能通公交
㈥ 山西經濟發展狀況
山西經濟狀況
山西地處西部內陸,盡管經濟發展存在著很大制約,但是在50年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地不斷深入,使山西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經濟實力逐漸增強。為山西經濟今後更快更大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99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可達176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20億元,財政總收入196.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5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0元。
作為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已初步形成了現代化的工業生產體系。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機械、電子、軍工、醫葯、輕紡、塑料製品工業等門類齊全,具有了相當的規模和實力。郵電通訊事業進入"八五"時期後,解放思想,奮力趕超,在較短的時間內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目前,全省的交通運輸已形成了以鐵路、公路、水運和民用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組成的綜合交通運輸網,干支銜接,四通八達,日益趨於協調和發展。山西鐵路以南北同蒲線和石太線為主幹,形成石太、京原、京包、太焦、邯長、候月、大秦和南北同蒲9條大鐵路干線13條主要支線和400多條專用線的鐵路運輸網路,分別與國家的鐵路大動脈京包線、京廣線、隴海線相銜接,可通達全國各大城市和秦皇島、天津、石臼所等海岸碼頭。1996年建成通車的太原至舊關高速公路與北京--石家莊高速公路相接,匯入京津唐、京深高速公路網路。1998年建成通車的原--太高速公路(太原至原平)是建設貫穿全省南北的大同至運城高速公路的階段工程。目前,山西的公路交通已形成以國道省道為骨架,以縣鄉道路為網路,溝通各鄰省與省內城鄉,銜接鐵路重要工礦企業重要經濟作物區的公路網路和以國有運輸為主體,集體和個體運輸業競相發展,並已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的交通工業體系和運輸管理體制。
山西民航事業同樣有了較快發展,目前與太原通航城市23個,航線22條,形成了以太原為中心的航線網路。改擴建後的太原機場可起降各類大中型飛機,年旅客吞吐量可達19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可達1.35萬噸。
1992年以來,鄉鎮企業每年以平均40%的速度發展,進入了高速增長階段。
山西農業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堅持不懈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並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山西農業正逐步走上貿農工一體化的道路。
山西的總耕地面積約3656.5千公頃,占土地自面積的23%。農業經濟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種植業盛產玉米、穀子、水稻、小麥、高粱、土豆、薯類、蕎麥、糜子和豆類糧食作物,及棉花、煙葉、甜菜、油料和麻類等經濟作物,干鮮果品主要有蘋果、核桃、紅棗、梨和葡萄,還有黨參、黃芪等多種名貴中葯材,養殖業主要飼養豬、牛、羊、雞、兔、驢、馬、騾及養蠶、養蜂業。山西的淡水養魚近年來不斷發展,可基本滿足城市鮮活魚類的供應。
㈦ 2017年長樂市公租房信息網公布
合格的申請人將在市公租房信息網上進行公示,可以關注公租房信息網。版
公租房申請的相關步驟:權
1、受理。對申請材料齊全的,申請點應予以受理,並出具受理憑證。
2、初審。自申請點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初審機構完成初審,提出初審意見。初審合格的提交市公租房管理局復審;不合格的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3、復審。市公租房管理局自收到初審材料之日起7個工作日提出復審意見。合格的進行公示;不合格的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4、公示。復審合格的申請人將在市公租房信息網上進行公示,內容包括收入、住房等相關情況,時間不少於7個工作日。對公示對象有異議的,市公共租賃房管理局接受實名舉報,並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核查。經核查異議成立的,應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5、輪候。經公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進入申請人輪候庫,申請人可在公租房信息網或申請點查詢。輪候期間, 申請人工作、收入、住房及家庭人數等情況發生變化,應主動和及時向原申請點如實提交書面材料,重新審核資格。
㈧ 福建省長樂市,現在人口多少
古代人口稀少,人口密度不高,南宋時,全縣每平方公里只有88人。隨著人口的逐漸增長,人口密度也逐漸上升,清道光九年(1829)202人,民國26年351人,上升速度加快,分布呈現沿海和內地之間的差異。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時423人,主要分布在城關、營前、潭頭、梅花、金峰、江田等鄉鎮。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時537人,主要分布在城關、潭頭、梅花、金峰、玉田、江田、鶴上等鄉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843人,躍居全省第四位。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又升到922人,各個鄉鎮人口密度情況為:每平方公里低於500人的有羅聯鄉;每平方公里500~1000人的有江田、首祉、文武砂、航城、玉田、首占、湖南、營前等鄉鎮;每平方公里超過1000人的有鶴上、潭頭、猴嶼、文嶺、漳港等鄉鎮;每平方公里超過2000人的有金峰鎮;每平方公里超過3000人的有梅花鎮;每平方公里超過4000人的有吳航鎮(江田和首祉、潭頭和猴嶼等鄉鎮的人口密度是分別合在一起計算的)。1994年密度上升為994人,比1953年增574人,比民國35年增713人。在18個鄉鎮中,密度最高是沿海地區的梅花鎮,每平方公里631人,其次是內地平原地區的吳航鎮,每平方公里547人。截至2006年,全市人口66萬人。
長樂以漢族聚居為主,又是多民族的地區。少數民族有蒙古、回、藏、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土家、哈尼、黎、畲、高山、仫老、仡老、裕固、京20個。
㈨ 福建省長樂市屬於那個地區市的
福建省長樂市屬於福建福州
㈩ 作文 我的家鄉長樂
我的家鄉---長樂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每一個人的家鄉都不同,我就給大家介紹介紹我的家鄉吧!
我的家鄉在長樂.長樂是一座半大不小的城市,說「縣」嘛,已撤縣十年,說「市」卻讓人有些慚愧,終究是半路出家,沒有市的氣勢、風度.
靠海吃海,長樂人處於丘陵地區,幸而東邊有那麼一片海。只是這片海演繹著長樂人的興衰榮辱。
長樂變靚、變美了。城區擴大了,樓房長高了,綠地增多了。這些變化,使我感到了長樂在快速的變化,在飛速地發展。
長樂在全速發展,著力構建「陽光長樂」、「活力長樂」、「平安長樂」、「民本長樂」、「生態長樂」,大大地改變了城鄉的面貌,社會的變化讓我感受到作為長樂人的自豪。長樂經濟的快速發展,月進億元,讓百姓受到實惠,城鄉區別在縮小,讓群眾欣喜,近年來長樂所取得的成就是舉世公認的。
眾所周知,福建是片文化沙漠,作為沙漠中的長樂文化貧瘠可想而知了。提起鄭振鐸、冰心長樂人是頗為自豪的。可惜祖籍長樂的冰心不是在長樂長大,也未接受長樂的教育,所以對長樂的熱愛遠比不上山東煙台或北京,所謂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就是此道理。設想冰心如果在長樂,其發展也許就不容樂觀。
碰這個巧回長樂一趟,竟然城裡添置了公交車,感覺非常地奇怪.
福建省長樂市被譽為「無棉之地鑄紡城」,這個不產一斤棉的東南小城從零開始,經過20多年的發展,紡織產業2005年創產值190億元,2006年將實現雙百億目標,牢牢占據當地經濟的半壁江山,長樂市於2005年被評為「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針織經編業是長樂紡織業中發展最早、成熟最快的傳統行業。其中,長樂經編業起步最早、規模較大的金峰鎮於2006年1月份獲得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的「中國經編名鎮」榮譽稱號,成為繼浙江馬橋鎮、楊汛橋鎮之後第三個獲此殊榮的經編大鎮。今年5月,在全國花邊業界享有盛名的花邊大鎮——長樂松下鎮也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評為目前全國唯一的「中國花邊名鎮」稱號。
很多的遊客來琴江,感到琴江的街道很特別,猶如進入迷宮,當年雍正皇帝批准水師旗營的設立,就請專家來戡察,採用昆明八卦圖,八卦分陰陽,琴江村以六條街為陽溝,另外六條街為陰溝,來區分陰陽,陰陽生五行,四門加炮山來代表五行,北門是水星,南門是火星,東門是木星,西門是金星,中間炮山是土星,中心太極分兩儀,清軍規定,一個協領管轄三個佐領,琴江比較特別,只有兩個,分為左右冀,總共513旗兵,駐防於洋嶼。從立營到琴江,八卦陣風格大體都保留下來,很難得。我想長樂發展旅遊,不興琴江村,那是沒有葯可治。
長樂,這塊古老的大地上吹起了幸福之風,吹進了人民的心窩,吹醒了沉睡的人們,吹亮了前進的道路。我愛你,家鄉——長樂,愛你這塊希望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