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房地產泡沬破滅中國經濟正常發展

房地產泡沬破滅中國經濟正常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21 20:29:26

Ⅰ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後

傳統行業,尤其是礦產業崛起。投資黃金依然是熱門選擇,但可以考慮一下礦產企業股票
房地產不會破滅,黨和人民不會答應的

Ⅱ 房地產泡沫破滅後會怎樣

李翔最新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進一步表明,中國的實體經濟的增速正在放緩。按照宏觀調控本意,這應該是在預期內的。但隨著調控時間的不斷延長,各方針對中國實體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也越來越多了。引發擔憂的理由多種多樣,但大家所擔心的結果確是共同的,那就是中國經濟或將無法平穩渡過轉型期,主動調控的動作可能會引發中國經濟的硬著陸,而非政策制定者所期盼的軟著陸。
在現有的各種預想的硬著陸的劇本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中國房地產行業由調整開始進而引發崩潰,最終導致整個經濟崩潰。從房地產行業來分析的幾個常見視角如下:首先,在我國經濟轉型尚未成功完成之時,房地產行業的萎靡不振引發的房地產投資劇烈下滑將會直接導致與其相關的幾十個行業喪失增長的動力。更因為政府和銀行收緊銀根,地產商資金鏈緊綳,而地產商已把上游包括建材,施工等各個行業的資金轉移到自己手上,一旦最終資金鏈條斷裂,這種多米諾骨牌式的崩潰勢必會席捲這條鏈條之上的所有行業。
其次,整個地產行業的景氣程度與地方財政賣地收入息息相關,地產行業若雪崩,無異會把嚴重依靠賣地財政收入的地方政府拖入深淵。當地方政府喪失其掌控的經濟資源之時,原有的政府主導經濟活動也必將陷入停滯,相關行業隨即進入蕭條。最後,房地產價格泡沫的破滅,會帶來居民財富感的消失,使得我國內需消費受到嚴重壓制,致使我國經濟難以轉型。總之,基於以上的考慮,房價一旦持續大規模下跌,所有人都會成為輸家。
筆者不同意這樣的推斷,卻認為,如果政策應對得當,中國經濟未必被房地產行業所綁架。原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曾在媒體表示中國的銀行業可以承受房價40%的下跌而不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盡管很多地產商和學者對這個數據表示了強烈的質疑,但是考慮到中國較高的購房首付比例,筆者認為,房價下跌對銀行系統的風險確實是有限且可控。
而對所謂房價下跌帶來財富效應的消失,由此可能會沖擊我國消費市場的擔憂,則需要在全國范圍的住房徵信系統公布之後,方能有較為精確的評估。金融規劃有一個共識,一個家庭所擁有的第一套住房,不納入其可投資的財富范圍。也就是說,影響居民今後的生活水平的投資和消費決策,所依據的財富條件,並不考慮居民已有的第一套住房。覆蓋全國的居民住房信息徵信系統的建立,將為我們科學的分析和政府後續調控政策落實提供全面堅實的決策數據支持。
如果中國的大多數居民的住房並不是用作投機而是以自住為主,那麼房價下跌,打擊的就是以投機為主的市場需求。這樣對整個社會而言,由於相對收入較低的群體的邊際消費傾向要遠遠高於高收入群體,那麼我們可以期待的是,房產價格下降帶來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增加。照此判斷,則房價下跌帶來財富效應的消失,應該不會對居民的消費帶來十分顯著的沖擊。
另外一種情況,如果中國的房產市場確實已經變成了以投資為主導的市場的話,則政府就非常有必要利用財政稅收的轉移支付功能,盡快出台相應的稅收政策,按照政府的政策本意,盡力促使住房市場向著消費品屬性起主導作用的方向發展。正如日前住建部姜部長所說的那樣,全國聯網的信息系統的構建是下一步政策出台的前提和基礎。相信政府會在掌握全面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決策。中國的社會的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拉大不僅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巨大障礙,更是激發階層矛盾,引發不穩定因素的導火索。堅持不懈並不斷加大力度解決這個問題,是我國避免滑入中等收入國家陷阱,避免拉美化的關鍵所在。

Ⅲ 如果中國房地產泡沫徹底破滅房價暴跌,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2.1導致社會資源配置不合理,經濟結構失衡房地產泡沫的形成、發展、膨脹直至破滅的動態過程,實際會在相當大程度上影響了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在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前,房地產價格迅速上升,房地產業高於其他產業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投資回報率誤導了各種經濟主體的長期投資行為,必然會吸引大量的社會資源進入房地產市場。會導致生產和基礎建設因缺乏必要的資金投入而得不到應有的發展,實業經濟領域生產效率下降,並逐漸衰退。特別是對農業和工業的損害較大,最終使整個社會經濟結構失衡。房地產泡沫所導致的資源配置扭曲會嚴重損害國家的綜合國力。2.2破壞金融系統運作,導致全面金融危機房地產泡沫時期,由於投機活動盛行,房地產市場預期回報率遠遠高於其他生產型產業,必然誘使許多銀行將大量貸款投放到房地產市場中。會使銀行資金投放標准被扭曲,喪失正常監督功能,結果會大大削弱銀行體系的風險防範能力。由於失去了公平競爭的標准,銀行之間也必然出現爭相給房地產市場投機放貸的狀況,甚至會向外國金融機構大量融資,這樣會加速房地產市場泡沫的膨脹。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將引發銀行等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的急劇增加,必然會出現大量呆賬、壞賬,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將成為泡沫經濟破滅的受害者;銀行首當其沖,由於抵押、擔保物價值喪失,金融機構面臨巨大損失,脆弱的銀行系統也將受到沖擊,運轉失靈,最後可能導致匯率體系的失衡,爆發全面的金融危機。2.3提高經濟整體運行成本,損害工業和農業的發展房地產業的發展對能源、原材料和土地等生產要素的需求較大。當房地產投資過快增長時,對相關生產要素形成了需求拉進型膨脹,從而形成了對其他相關產業的成本推動。一方面表現為房地產業發展直接相關的鋼鐵、水泥、電力等行業的價格迅速上升,消費量急劇增加,呈現出部分行業投資過熱跡象。另一方面表現為房地產業擴張形成的土地圈佔,極大地擠佔了農業生產用地面積,會間接推動農產品生產和相關工業的成本,使農業和相關工業的發展受到損失。由於房地產需求膨脹導致的投資品價格上漲,必然會延伸到實體經濟的各個部門。通過相關產品價格的上漲,會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中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投入成本。同時,隨著價格的全面上揚,既提高了整體經濟的運行成本,也有引發全面通貨膨脹的危險。2.4加劇社會兩極化趨勢,引發社會危機房地產泡沫泛起階段,大量投機活動盛行。一部分投機者利用房地產市場價格暴漲時機大量斂財,財富迅速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短時期內就造就了一批暴發戶。當大部分人開始將個人資產追風式地投入到房地產市場時,可能就是面臨著泡沫極度膨脹破滅的時候。結果不僅得不到任何利潤,而且還可能賠得傾家盪產。房地產泡沫的形成直至破滅的過程,加劇了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均、國民收入不平等現象,社會兩極化的趨勢更明顯。嚴重時會導致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發生,大批工廠倒閉、失業人數劇增、犯罪率激升、社會風氣敗壞、維持社會穩定的成本大大增加,隨時可能會引發社會危機。2.5影響城市發展形象,削弱競爭力房地產泡沫的生成和破滅都會對一個城市的健康發展產生不良影響。房地產泡沫的生成階段造成了虛假繁榮,重投機、輕生產,降低城市勞動生產效率,市場秩序紊亂,房價飛漲,甚至影響到人們的心理和行為,打亂整個城市的正常經濟生活節奏,城市健康發展受到較大的影響。同時,一旦房地產租金和價格高漲,增加了商業活動成本,使最終的產品和服務價格上升,商業競爭力下降;會影響城市對投資商的吸引程度,結果使一部分投資轉移到其他經營成本更低的城市。房地產泡沫一旦破滅後,會造成城市經濟的蕭條和企業不良債務纏身,甚至金融機構產生大量壞賬、呆賬;最終會在很大程度上破壞城市投資環境,降低城市競爭力。

Ⅳ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會和美國一樣後果嗎,

在肯定中國經濟基本面,肯定在這個發展階段上中國經濟增長潛力還是很大的前提下,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確實面臨著很大的危險。這個危險在一定意義上可以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相提並論,美國次貸危機也是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由於房地產泡沫破裂引起的。
當然,中美兩國的情況有很大不同。美國房地產泡沫引起的原因是向太多的缺乏支付能力的人提供了住房,當房價下跌、他們不能還本付息時,成為造成整個金融系統崩潰的導火索。但中國不會這樣,中國買房子的人大部分是用現款,一家幾代人湊出來的錢,消費貸款風險也在可控范圍內,問題不會出現在最終消費者支付能力上。
但我們有自己獨有的問題。我們有龐大的以土地抵押融資的地方債務,大量資金經過各種理財產品,用信託方式流向房地產。這樣的情況下,泡沫的爆破點會和美國一樣,即當房價一旦下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開發商的資金鏈就會斷裂。所以如果中國來一場由房地產引發的金融危機,一定也是和美國一樣從房價下跌開始,只不過我們的房價下跌不會直接讓購房者破產,但會直接影響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以及信託資金和給開發商的償付能力,從而引起金融危機。
這個多米諾骨牌效應是:一旦房價下跌,所有的抵押品就貶值,所有的本金和利息償還就變得困難,資金鏈條就會斷裂,就會引發金融市場的巨大震動和海嘯。這可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茶杯里的震盪,而是真正的金融海嘯。
過去十多年的房價地價上升已經使很多人形成了思維定式,認為在中等城市以上,特別是大城市、一線城市房價會只升不降。但世界上沒有價格永遠上升的市場。任何東西物極必反,現在北京的房價已經可以和美國的紐約,日本的東京比肩了,我們已經把幾十年後人均GDP增加5倍10倍的房價提前達到了,今後的房價還往什麼地方漲呢?當房價停止上漲的時候,我們依賴於高房價的土地財政、房地產金融的危機就會被觸發,它帶來的危險我認為是巨大的,特別是對中國這樣的政治、文化、歷史傳統的國家,有著這么濃厚的投機文化。如果這次流動性短缺的金融風波能夠讓我們警醒,嚴肅認真地考慮如何避免、化解乃至應對一場可能的金融風暴,那麼這一次的虛驚就沒有白費。我們將來就會免去深深地懊惱和悔恨。

Ⅳ 中國房地產泡沫徹底破滅房價暴跌,會造成什麼樣後果

會造成房地產及房地產周圍的相關企業一蹶不振

Ⅵ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對普通老百姓買房有什麼影響

如果在房地產投機者在購買房產一段時間後預期房地產價格會下跌,投機者就專會大量出售房地產,從而屬使房地產價格下跌,這又會進一步加大房地產投機者對未來房地產價格下跌的預期。周而復始,惡性循環,房價越來越低,房地產業利潤越來越底,房地產開發商破產,銀行收不回對房地產業的貸款,引發金融危機。

簡單來說:房價下跌導致炒房的拋售==房價繼續下跌==房子賣不出==銀行錢收不回==按揭買房的還不起貸款===相關行業受到沖擊==通貨膨脹==月收入2000元只能買一顆大白菜

Ⅶ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會造成什麼影響

在肯定中國經濟基本面,肯定在這個發展階段上中國經濟增長潛力還是很大的前提下,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確實面臨著很大的危險。這個危險在一定意義上可以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相提並論,美國次貸危機也是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由於房地產泡沫破裂引起的。當然,中美兩國的情況有很大不同。美國房地產泡沫引起的原因是向太多的缺乏支付能力的人提供了住房,當房價下跌、他們不能還本付息時,成為造成整個金融系統崩潰的導火索。但中國不會這樣,中國買房子的人大部分是用現款,一家幾代人湊出來的錢,消費貸款風險也在可控范圍內,問題不會出現在最終消費者支付能力上。但我們有自己獨有的問題。我們有龐大的以土地抵押融資的地方債務,大量資金經過各種理財產品,用信託方式流向房地產。這樣的情況下,泡沫的爆破點會和美國一樣,即當房價一旦下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開發商的資金鏈就會斷裂。所以如果中國來一場由房地產引發的金融危機,一定也是和美國一樣從房價下跌開始,只不過我們的房價下跌不會直接讓購房者破產,但會直接影響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以及信託資金和給開發商的償付能力,從而引起金融危機。這個多米諾骨牌效應是:一旦房價下跌,所有的抵押品就貶值,所有的本金和利息償還就變得困難,資金鏈條就會斷裂,就會引發金融市場的巨大震動和海嘯。這可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茶杯里的震盪,而是真正的金融海嘯。過去十多年的房價地價上升已經使很多人形成了思維定式,認為在中等城市以上,特別是大城市、一線城市房價會只升不降。但世界上沒有價格永遠上升的市場。任何東西物極必反,現在北京的房價已經可以和美國的紐約,日本的東京比肩了,我們已經把幾十年後人均GDP增加5倍10倍的房價提前達到了,今後的房價還往什麼地方漲呢?當房價停止上漲的時候,我們依賴於高房價的土地財政、房地產金融的危機就會被觸發,它帶來的危險我認為是巨大的,特別是對中國這樣的政治、文化、歷史傳統的國家,有著這么濃厚的投機文化。如果這次流動性短缺的金融風波能夠讓我們警醒,嚴肅認真地考慮如何避免、化解乃至應對一場可能的金融風暴,那麼這一次的虛驚就沒有白費。我們將來就會免去深深地懊惱和悔恨。

Ⅷ 房地產泡沫破滅後會怎樣

最新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進一步表明,中國的實體經濟的增速正在放緩。按照宏觀調控本意,這應該是在預期內的。但隨著調控時間的不斷延長,各方針對中國實體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也越來越多了。引發擔憂的理由多種多樣,但大家所擔心的結果確是共同的,那就是中國經濟或將無法平穩渡過轉型期,主動調控的動作可能會引發中國經濟的「硬著陸」,而非政策制定者所期盼的「軟著陸」。
在現有的各種預想的硬著陸的劇本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中國房地產行業由調整開始進而引發崩潰,最終導致整個經濟崩潰。從房地產行業來分析的幾個常見視角如下:首先,在我國經濟轉型尚未成功完成之時,房地產行業的萎靡不振引發的房地產投資劇烈下滑將會直接導致與其相關的幾十個行業喪失增長的動力。更因為政府和銀行收緊銀根,地產商資金鏈緊綳,而地產商已把上游包括建材,施工等各個行業的資金轉移到自己手上,一旦最終資金鏈條斷裂,這種多米諾骨牌式的崩潰勢必會席捲這條鏈條之上的所有行業。其次,整個地產行業的景氣程度與地方財政賣地收入息息相關,地產行業若雪崩,無異會把嚴重依靠賣地財政收入的地方政府拖入深淵。當地方政府喪失其掌控的經濟資源之時,原有的政府主導經濟活動也必將陷入停滯,相關行業隨即進入蕭條。最後,房地產價格泡沫的破滅,會帶來居民財富感的消失,使得我國內需消費受到嚴重壓制,致使我國經濟難以轉型。總之,基於以上的考慮,房價一旦持續大規模下跌,所有人都會成為輸家。
筆者不同意這樣的推斷,卻認為,如果政策應對得當,中國經濟未必被房地產行業所綁架。原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曾在媒體表示中國的銀行業可以承受房價40%的下跌而不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盡管很多地產商和學者對這個數據表示了強烈的質疑,但是考慮到中國較高的購房首付比例,筆者認為,房價下跌對銀行系統的風險確實是有限且可控。
而對所謂房價下跌帶來財富效應的消失,由此可能會沖擊我國消費市場的擔憂,則需要在全國范圍的住房徵信系統公布之後,方能有較為精確的評估。金融規劃有一個共識,一個家庭所擁有的第一套住房,不納入其可投資的財富范圍。也就是說,影響居民今後的生活水平的投資和消費決策,所依據的財富條件,並不考慮居民已有的第一套住房。覆蓋全國的居民住房信息徵信系統的建立,將為我們科學的分析和政府後續調控政策落實提供全面堅實的決策數據支持。如果中國的大多數居民的住房並不是用作投機而是以自住為主,那麼房價下跌,打擊的就是以投機為主的市場需求。這樣對整個社會而言,由於相對收入較低的群體的邊際消費傾向要遠遠高於高收入群體,那麼我們可以期待的是,
房產價格下降帶來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增加。照此判斷,則房價下跌帶來財富效應的消失,應該不會對居民的消費帶來十分顯著的沖擊。
另外一種情況,如果中國的房產市場確實已經變成了以投資為主導的市場的話,則政府就非常有必要利用財政稅收的轉移支付功能,盡快出台相應的稅收政策,按照政府的政策本意,盡力促使住房市場向著消費品屬性起主導作用的方向發展。正如日前住建部姜部長所說的那樣,全國聯網的信息系統的構建是下一步政策出台的前提和基礎。相信政府會在掌握全面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決策。中國的社會的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拉大不僅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巨大障礙,更是激發階層矛盾,引發不穩定因素的導火索。堅持不懈並不斷加大力度解決這個問題,是我國避免滑入中等收入國家陷阱,避免拉美化的關鍵所在。
至於中國是否會重蹈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經濟陷入幾十年停滯的覆轍的擔憂,筆者的觀點是,中國經濟調整之窗口還未關閉,如果政策運用適當,應該是可以避免這樣的危險的。面臨外部經濟條件巨大不確定的時候,胡錦濤總書記在APEC的講話再次強調了中國的問題在增長中解決,凸顯了中央決策層對經濟增長的重視。而對經濟增長,決策層如今在漸漸形成一種新的認識:此「增長」不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來襲之時,用四萬億政府投資去刺激經濟產生的彼「增長」。國家新興的產業政策和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的一系列舉措,已經使得依靠投資拉動、密集型資源注入、追求GDP快速增長的「舊瓶」,無法承載拉動中國經濟新增長模式的「新酒」。無論如何,這種新的經濟「增長」是以催生若干嶄新的行業,而不是重新投入以房地產行業作為戰略產業的舊有範式。

Ⅸ 房地產泡沫破滅會出現什麼情況

說不會崩盤的無非以下幾種論據:
第一:政府是最大開發商,但是可以告訴你,政府只是最大受益人,並非開發商,收手只是時間問題,一旦找到新經濟增長點(比如IT一樣的新興行業),放棄房屋這種敏感的民生話題只是時間問題,09年末的緊急中經會議已經強烈釋放了這個信號,7.5萬億甚至更多投入到新興發動機的尋找工作中。之所以還是暫時不放棄房地產行業,很明顯,還沒有找到新出路。沒有任何一個政府會傻到冒著拉美化的風險搞經濟。山西煤炭收回國有就是先例,時機到了,放倒幾個商人不是大問題。
第二:銀行是最大的受害者(所謂跌了不還貸怎麼辦)。持這種觀點的人士無非是寄望於,銀行提供了個人支付首付外的其他房屋價款。這完全是種誤區。除了那些零首付的人士,基本可以放棄這個愚蠢的想法。因為不論多少,30%也好,40%也好,個人是支付了自己的鈔票在先才有可能從銀行貸到差額款項,但是銀行和房屋銷售方之間是100%支付嗎?回答是否定的,只是「轉賬」,錢款還控制在銀行手中,銷售方不可能扛著100%的鈔票滿街跑,被放倒拋棄的那天,銀行非但一分錢不會損失,作為第一債權人,不但可以控制這個風險,還可以從拒絕還貸的人士手裡收回房屋第二,第三次出售,賬面虧空總是可以補足的。抵押貸款這個事物到今天已經700多年的歷史了,並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因為不還貸而倒閉,美國那些因為貸款出了問題的銀行是信用貸款,給融資造成了杠桿泡沫,跟抵押貸款2回事哦。同時,也正因為這30%或者N%,證明了另外一個問題,實際安全房價就是現在的30%,只要收回30%,銀行是保本不虧的。
第三,購房人不接受,鬧事。怎麼可能,誤區太大了。在城市裡,房改房,政策房的持有者是大多數,商品房的持有者是小比例的,很多商品房持有者也是變賣了前者加了很少的錢轉換的商品房。真正虧損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興不起風浪,反而在「民意」的借口下很容易淪為窮人的斗爭目標,被再利用一把。現在分房,集資建房並沒有停止,你買比如1萬一米,很多人買幾千塊而已,不會有損失。只是名義價格下降而已。
第四,官員的利益受損。更是無稽之談,上千萬的別墅你買那是上千萬一分錢不能少,很多官員,紅頂商人,相關利益人購買幾十萬足矣,跌去一半又如何,錢財無損,還能騙個好名聲,何樂不為。
第五,地方政府土地財政,這是真正的和中央在博弈,不過好在中央集權的國家,真動起手來,換人就是了。反正那些錢又不能直接揣到任何一個地方官的口袋裡,想別的法子就是了。
第六,造成經濟連鎖反應。那你可以反過來想想,沒有貨幣化房屋的時候,經濟有沒有崩潰,只要工農業沒有收到本質的打擊,經濟維持向好是沒有問題的,而繼續維持房屋業的價格,正是摧毀這些國本的做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肯長期這么幹下去。
第七,城市化進程的誤區。認為城市化是把中國建設成北京,上海,廣州幾個城市,把人都弄來。恰恰相反,政府說的城市化是把現在落後的地區建設成新興村鎮,或許存在短期的房屋炒作抬價行為,但是長期看來,這張餅攤薄後,緩跌的趨勢非常明顯。
第八,地王頻出,怎麼可能崩盤。正是因為這個「頻出」,才預示了政府的英明,先看看地王都是什麼企業拿到吧,國企吧,那就是建立了所謂的安全緩沖帶。跌與漲的主動權被收到政府手裡去了。如果都是私企,民企拿到地王那才是要暴漲的前兆。政府這么做2手准備,如果可以繼續高價賣,就高價出售,何樂不為,如果不可以延續或者找到了新出路,就打壓,國企的後門反正通著銀行的前門,無所謂債務問題的。這倒是只有我國可以使用的利器。做平帳目就是了,不會少什麼,兩邊的利益都占盡了。
其他比如游資,外資什麼的都不值一哂,扔在中國經濟這條大船里,一個角落而已。另外,中國人的收入儲蓄比較高,雖然錢不多,抗風險能力還是不差的,這點比美國,歐洲人強一些,只是後續保障差一些,自己給自己保障就是了。
說了很多,是作為有房者的看法而已,其實對於每個個人,實際對於任何經濟事務的態度,建議你都應該持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態度,不要把所有的財富放倒一個籃子里,你可以考慮多種方式減少經濟變化對自己生活的影響,比如增加儲蓄,余錢才拿出來買房,買股票,賣古董什麼的。而且,儲蓄外第一理財方式是投資實業,絕不是投資磚頭瓦塊。希望你多考慮這方面。

Ⅹ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會怎麼樣

假如你前面半句話已經形成,還要看你購房的首付的比例和你現在的現金流。

我舉兩個極內端的例子,一個是小城市容的普通住宅,一個是北上廣深的房子:

小城市的,100平方,3500元一平,首付,2成,還30年,每月還款1500多,就算房產泡沫,大跌了,3500也不會跌多少,因為住宅成本就接近3000,所以你每月還是只要還1500,沒啥大問題。

北上廣深的:100平方,取中間值5w一平,首付2成,還30年,每月還款22000多,一旦地產大泡沫,假如跌到10000一平,你的房子總價就變成100w,而你還欠銀行差不多400w,那麼你肯定不會再還了對吧,因為房子只值100w,你會再接著還剩下的300多萬嗎,這樣發展的話銀行得全部倒閉,因為錢收不回來了!

而且一旦房地產泡沫,各個行業都會蕭條,你的工資還能每月還22000嗎?

就現在中國的發展情形,必須要保證房地產正常發展,就是不能過快,要維持在緩慢增長,這樣對國家,政府,人民都是最好的

下面的圖你看看:

閱讀全文

與房地產泡沬破滅中國經濟正常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