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疆經濟、文化的發展情況!!!!!
艾提尕爾清真寺位於中國新疆喀什,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中亞最有影響力的三大清真寺之一。
「艾提尕爾」意思是「節日的禮拜場所」,全寺總面積16800平方米,坐西朝東,南北長140米,東西寬120米,有禮拜堂和教經堂,大門是用黃磚砌成,石膏勾縫,高4.7米,寬4.3米,有一個高17米的門樓,以淺綠色為主色,布滿精細刻花,門樓後面有一個大穹頂,頂端也有一個尖塔。門樓的兩旁各有一個18米高的宣禮塔,但不對稱,塔頂有新月裝飾。大門後面是一個巨大的庭院,院內南北牆邊各有一排共36間教經堂,供阿訇講經之用;寺院西部高台上是禮拜,由內殿和外殿組成,頂部由158根淺藍色的立柱托著,呈方格狀,頂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繪的藻井圖案。主殿內正中牆上有一壁龕,內有轎式寶座。
這里原是征服中亞的阿拉伯大將屈底波·伊本·穆斯林留下的伊斯蘭教傳教士的墓地,公元1442年,喀什噶爾王沙克色孜·米爾扎首先在這里建立了一所清真寺,1538年,喀什統治者吾布力·阿迪拜克為了紀念他已故的叔父,又將寺院擴建,16世紀,葉爾羌汗國君主將其擴建為能夠做主麻日禮拜的大清真寺,1798年英吉沙維吾爾族女穆斯林古麗熱娜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病故於喀什噶爾,人們用她遺留的旅費擴建了清真寺,並取名「艾提尕爾」。後由一位維吾爾族女富翁卓力皮亞汗捐資擴建,並購置600畝田產作為寺產。
目前這里已經成為全新疆穆斯林聚禮處,每天到這里禮拜的人達到2-3千人,星期五主麻日下午男穆斯林的禮拜人數達到6-7千人。古爾邦節時,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禮拜,通宵達旦地狂歡。
⑵ 新疆的經濟發展地區與地位
新疆屬於欠發達地區,發展水平偏低,從全國發展水平來看,增速雖快但總量仍然較小。
⑶ 新疆哪幾個城市經濟比較發達,消費比較高
烏魯木齊市:地域消費總值2458.98億元(2016年)
巴音郭楞石油天然氣資本非常豐厚,還具有豐厚的太陽能資本。別的,巴音郭楞和靜縣的巴音布魯克草原,是中國第二大草原,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巴州次要旅遊景點有金沙岸、環博斯騰湖旅遊區等。
⑷ 經濟在新疆有哪些發展
當然有發展了,那是中國的能源基地,多少坑口電廠,得新疆得天下。有機會有發展。當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當地的種族主義。
⑸ 唐朝時期新疆地區經濟發展表現有哪些
朝經濟繁榮表現在:農業方面:①水利事業發達;②耕作技術和栽培方法的進步;③新植物專品種的出現(屬有新蔬菜品種和茶葉。唐朝時,飲茶之風全國范圍盛行,江南成為種植水稻和茶葉的重要產地)④生產工具的改進——曲轅犁和筒車。手工業方面:①絲織業發達;②陶瓷業發達(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商業方面:商業繁榮,大都市有長安、洛陽、廣州、揚州。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⑹ 新疆經濟帶的情況(稍具體)
新疆經濟發展基本情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處我國西北邊陲,面積1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934萬人,有47個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個,少數民族人口約佔60.1 %,是我國面積最大、國境線最長、毗鄰國家最多的省區。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和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一部新疆史,就是一部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協作,共同開發新疆、建設新疆的歷史。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新疆歷史從此掀開了一個新的篇章。
一、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半個世紀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在中央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支援和幫助下,新疆的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並正處於發展的最好時期。2003年,新疆生產總值達到1875億元,比上年增長10.8%,比1978年增長了10.3倍,年均增長10.2%。人均GDP達到9686元(摺合1171美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現代化裝備水平顯著提高,特色優勢農業和林果業、畜牧業迅猛發展。2003年棉花產量達到160萬噸,佔全國的總產量的1/3,啤酒花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70%,番茄醬出口量占國際貿易量的1/4,新疆已成為我國最主要的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醬生產基地及全國重要的畜產品和甜菜糖生產基地。工業已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氣開采、石油化工、鋼鐵、煤炭、紡織、建材、食品等資源工業為主體的現代工業體系。2003年工業增加值571億元,比上年增長11.2%,比1978年增長了8.9倍;石油產量2141萬噸,位居全國第三位。新中國成立初,新疆僅有工業企業363個,年產值0.98億元。
目前,全區年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的工業企業有106個。作為國家實施沿邊開放戰略的重點省區,新疆已經逐步形成了沿邊、沿橋(亞歐大陸橋)和沿交通干線向國際、國內拓展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已擁有一類口岸16個,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有37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我區投資。2003年,新疆進出口總額47.7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7.2%,比1978年增長202.4倍,年均增長23.7%。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投資環境明顯改善。1978—2003年,全社會累計固定資產投資6711億元,年均增長19%。建成了南疆鐵路、沙漠公路、吐烏大和烏奎高等級公路、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改擴建、通訊光纜等一大批水利、交通、能源等重點項目,使新疆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條件明顯改善。
目前,全區公路通車里程已達8.4萬公里,99.6%的鄉鎮和89.9%的行政村通公路;鐵路營業里程3010公里,比1989年增加了1431公里;民航通航里程由1978年的0.48萬公里增加到11.6萬公里。通信設施與全國同步發展,數據通信網、多媒體通信網發展迅速,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22.6%,行動電話普及率為22.1%,互聯網用戶達到117.8萬人。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02億元,比上年增長23.2%。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各族人民充分享受到了發展的成果。
一是教育普及率和各族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截至2003年底,全區已實現「普九」的68個縣市區的人口佔到全區人口總數的70.3%,全區青壯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3%,初中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83.8%。各類學校在校學生434.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佔60.5%。有26所普通高校,在校學生14.8萬人,比1978年增長了13.5倍。為了進一步提高各族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在中央的支持下,我區從2003年開始,每年投入1.9億元,實施邊遠貧困地區免費義務教育,使全疆56個縣的205萬名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享受到了完全的免費義務教育。
二是城鄉醫療預防保健網路逐步健全,各族人民群眾的醫療衛生保健條件不斷改善。現在,全區88個縣(市),縣縣都有醫院、衛生防疫站和婦幼保健機構,鄉鄉都有衛生院,村村有醫療點。全區每千人擁有的醫生數、每千農業人口擁有鄉鎮衛生院床位數、鄉鎮衛生人員數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各族群眾特別是廣大農牧民缺醫少葯的歷史已經結束。全區現有衛生防疫站207個,地方病等專科防治所(站)17個,疫病防治能力大大提高,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危害各族群眾健康的地方病、傳染病已基本被消滅。從1994年開始,在中央政府的關懷下,自治區實施了大規模的改水防病工程,累計投入資金20.5億元,解決了農村牧區835萬人和2660萬頭牲畜的飲水問題。目前新疆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延長到71.12歲。新疆被國際自然醫學會列為世界上四個長壽地區之一,每百萬人口百歲老人數居全國之冠。
三是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2003年,新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比1978年增長21.6倍和16.7倍。各族群眾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全區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90%以上,絕大多數地區的百姓能夠通過收聽、收看廣播、電視,及時獲取全國和世界各地的信息。新疆的發展離不開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的關心和支持。為了加快新疆的發展,中央政府先後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新疆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財政補貼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
目前,新疆的基本建設投入有80%以上來自於中央政府的支持,財政支出也有50%以上來自於中央政府的各種補貼。2003年,中央對新疆各項補助235.35億元,占當年財政支出的59.9%。據不完全統計,1955年至2003年中央財政累計對新疆各項補助共計1574.65億元,其中1998年至2003年的六年間就達到910.25億元。正在實施的、對新疆南疆地區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具有重大意義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總投資將達到107億元。
與此同時,內地省區也通過對口扶貧、科技教育衛生事業的支援和協作以及舉辦內地新疆高中班等多種形式支持新疆的發展。
二、各民族團結和睦,社會大局穩定。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政府從多民族的實際出發,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符合國情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權力,建立起了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系。195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目前全區有5個民族自治州,6個民族自治縣,42個民族鄉。國家非常重視少數民族幹部培養、選拔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由解放初期的3000餘人發展到現在的34.8萬人,佔全區幹部總數的51.8%,一大批優秀的少數民族幹部、管理人才和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活躍在政府機構以及經濟、教育、科技等各個領域。
國家制定並實行了尊重少民族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的政策,少數民族的教育、文化事業有了很大發展,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目前,在新疆各類教育中均有多種少數民族語言的教學,特別是基礎教育階段採用了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錫伯、俄羅斯等7種語言進行教學。新疆的報紙用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錫伯6種文字出版發行,少數民族的報紙達43種,刊物達80種;新疆人民廣播電台實現了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5種語言播出,新疆電視台實現了維吾爾、漢、哈薩克3種語言播出。國家和自治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各少數民族文化遺產進行搜集、整理、翻譯和出版。古代文學巨著《福樂智慧》、《突厥語大詞典》、少數民族歷史史詩《江格爾》、《瑪納斯》以及維吾爾族大型古典音樂套曲「十二木卡姆」等一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保護,並得以發揚光大。我們認真貫徹執行了國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保障各民族群眾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宗教人士、宗教場所和群眾的宗教活動受到尊重和保護。目前,全區有23000多個清真寺,充分滿足了信教群眾的需要。新疆50年的歷史證明,我國政府制定實施的民族、宗教政策是正確的,也是成功的,得到了各族人民和廣大信教群眾的廣泛支持和擁護。
恐怖主義是當今國際社會一大公害,中國政府歷來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支持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通過的有關決議,支持打擊恐怖主義的行動。九十年代初,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在境外恐怖勢力的支持下,一小撮暴力恐怖分子在新疆境內外製造了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嚴重危害了國家安全,危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他們的活動為各族人民和廣大信教群眾所深惡痛絕,理所當然遭到了全國各族人民包括新疆各族群眾的堅決反對和自覺抵制。在新疆,暴力恐怖分子已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他們分裂祖國、破壞新疆穩定的罪惡陰謀不可能得逞。我們堅持依法治國、依法治區,嚴厲打擊極少數暴力恐怖分子的分裂破壞活動,堅決反對利用宗教進行各種非法活動,以維護各族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新疆團結穩定的大好局面。
三、發展前景廣闊,各族人民充滿信心。
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進步,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目前,我們確定的發展目標是:2004年實現GDP增長9%,力爭實現兩位數增長,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200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0元以上。到2007年GDP達到2570億元,年均增長10%;到2020年GDP達到7720億元,年均增長9.2%,實現比2000年翻兩番半的目標,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展望未來,新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和美好的前景。在新的世紀里,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大力推進優勢資源轉化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技興新和人才強區戰略,加快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進步。
⑺ 新疆那幾個城市經濟相對好一點
最好的應該是克拉瑪依\庫爾勒.然後 是烏魯木齊,接著是阿克蘇,石河子,庫車\鄯善也比較可以
克拉瑪依和庫車,還有鄯善\庫爾勒附近擁有石油,庫爾勒在南疆是不錯的城市,後來追上的阿克蘇正建設多浪新城,打造水城,是新疆唯一的國家森林城市,同時還是國家衛生城市等.
石河子是聯合國平定的最佳居住地,烏魯木齊是新疆首府,首府能差嗎?
另外,伊寧在未來將起來,畢竟這是新疆氣候最好的城市,有著較為有利的地利優勢,正朝新疆的小深圳發展.昌吉也有很好的發展,不久後將融入烏魯木齊城市圈,將成為大烏魯木齊城市的一部分,構成昌河新區,未來就是烏魯木齊的昌河區.
⑻ 新疆經濟發展給自己和家人以及家鄉帶來了哪些變化和感觸
各族群眾衣、食、住、行條件有了巨大改善。
新疆貫通南北疆、連接國內外的現代綜合交通網路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已把全疆所有地州市連接起來,行政村道路通達率達到99.74%。鐵路營業里程達5959公里,新疆同全國一道進入了高鐵時代、地鐵時代」。新疆擁有21個民用機場,與16個國家、21個國際城市、81個國內城市通航。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有了歷史性改善。城鄉居民收入由1978年的319元和119元,分別提高到2018年的32764元和11975元,年均分別增長12.3%和12.2%。各族群眾衣、食、住、行條件有了巨大改善,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缺電缺水、交通封閉的日子已徹底成為歷史。
(8)新疆各地區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新疆經濟發展的相關情況:
1、中央政府專門為新疆學生舉辦內地高中班,已累計培養學生11萬人,使新疆農牧區的孩子免費享受到了發達地區的優質教育。在全區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體系,新疆人均預期壽命延長到72.35歲。
2、2018年,中央對新疆財政補助達到3022億元,占當年新疆財政預算支出的60.3%。雪克來提·扎克爾介紹,2010年以來,全國19個省市對口支援新疆,已累計投入援助資金1035億元,引進合作資金近1.8萬億元。
⑼ 跪求:新疆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比較,哪個地區的漢族人口比較多,社會治安比較好。
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新疆各族人們的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下專,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屬放以後新疆各方面的建設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如果你想知道有關數字在網路上或者新疆政府網上能找到,不過你的問題提得有些問題,漢族人口的多少與那個地區的穩定並沒有必然的聯系,而是與解決好民生民生有著必然的聯系,因為那裡的民生問題不但是在少數民族中存在,而且生活在那裡的漢族居民中也存在很嚴重的民生問題,首先你需要改變關於新疆的不妥思維方式,可能的話選澤合適的去新疆旅遊一下,走一走,看一看,南北疆都看一看,了解新疆人的民族文化,風俗習慣,風土人情,歷史景點和經濟狀況後答案自然就會有的。
⑽ 新疆哪些地區的經濟發展較好
樓上有問題是吧,復什麼制時候庫爾勒變成了南疆,你不知道在這里亂比或什麼啊,停了你的要害死人呢。新疆發展的比較好的城市,都在北疆,有南疆什麼事啊。
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克拉瑪依、庫爾勒,阿勒泰現在也湊合,就是太遠,同樣伊犁也是因為離烏魯木齊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