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影響西藏經濟發展的因素

影響西藏經濟發展的因素

發布時間:2021-01-20 11:27:11

A. 急需西藏經濟發展的建議

西藏自有的特色和優勢,全面加快農牧業、旅遊業、礦產采選業、藏醫葯製造業四大產業的專發展屬
1.調整農牧區產業結構,加大特色農牧產品開發利用力度,推進特色農牧業加快發展,努力增加農牧民收入
2.充分利用青藏鐵路建成運營的歷史性機遇,發揮高原特有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優勢,加快旅遊業發展,力爭用5~8年時間使旅遊業成為西藏的支柱產業
3.西藏的礦產資源具有巨大的潛力,但需要全面加強礦產資源的前期工作,礦產資源的開發應廣泛吸引各類社會資本的參與,側重於優勢、短缺類礦種的開發利用,並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4.西藏是藏醫葯的故鄉,藏醫葯已越來越為國內外關注,市場需求正在擴展,預示著藏醫葯產業發展的巨大潛力

B. 西藏富裕的原因

傳統意義上的經濟發展被界定為社會財富的增長、產業結構的優化以及人類創造財富能力的提高等諸多方面相互統一的過程;現代意義上的經濟發展,在注重經濟總量增長的同時,更強調和重視人類發展、公平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一、增長與變化:發展的基礎

當前西藏經濟不僅總量(GDP)突飛猛進,固有的產業結構也在發生深刻改變。三次產業在結構與比例上的變化說明西藏的傳統產業結構已經出現積極的變化,不僅出現了量的增長,而且呈現出質的提升。

二、人類發展:經濟發展的目標

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促進人的發展。通過對與西藏人類發展指數等相關問題的研究發現,伴隨著地方經濟的高增長,西藏居民,尤其是西藏藏族居民的人口增長、人均GDP、人均預期壽命、人均受教育程度等重要人類發展指數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因此,西藏的發展不僅表現為社會財富的積累,同時也表現為人的生存質量的改善與權益的保障。

三、可持續發展:建立在環境保護和綠色產業上的發展

隨著西藏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通過法律、行政和投入上的努力,更加重視本地區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此外,政府在產業發展政策的選擇上和對市場的引導方面,將生態產業和環境友好型產業優先考慮。在中國,西藏不僅是離天最近的地方,也是中國離污染最遠的地方。

四、政府與市場:對發展的倡導與促進

西藏正在經歷市場化方向的經濟改革,市場在資源配置,特別是在價格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鑒於西藏農牧區的市場機制固有的「勢利」效應,以及農牧區的相對落後和農牧民競爭力的相對低下,政府正在利用其行政資源,特別是中央給予的財政支持,糾正市場缺陷,促進農牧區和農牧民的發展。如果說改革開放初中期,西藏各地城鎮面貌發生的變化讓人記憶猶新的話,近年來農牧區的發展變化則令人印象深刻。

五、困難與挑戰:發展需要克服的障礙

西藏民主改革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雖然經濟發展之成就令人矚目,但由於諸多原因,發展仍面臨許多挑戰,其中,經濟社會發展成本高、市場發育程度偏低、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夠平衡、農牧民參與市場競爭能力不強、全區人力資本有待提高等,均是本地區將要長期面臨的挑戰,同時也是今後西藏經濟發展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http://www.cnr.cn/military/tebie/bgjmysq/fyxz/還有一些小內容,希望此網站對您有幫助

C. 西藏自治區經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制約西藏經濟發展的原因:
1.農牧民收入增長緩慢
2.經濟總量低
3.產業結構存在問題
4、勞動力素質偏低
5、未形成「造血」機制

D. 西藏經濟發展有何優勢與劣勢

西藏經濟發展的條件與優劣勢分析

西藏偏居祖國一隅,閉塞的交通與獨特的高原環境,強烈地影響著區內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經濟發展。

1、地勢高亢,寒冷,缺氧,人煙稀少。

西藏高原被喜馬拉雅山、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唐古拉山與橫斷山四面環繞,岡底斯山與念青唐古拉山橫穿其間,海拔5500米以上地面佔19.7%,4500~5500米的佔58.0%,3000~4500米的佔16.8%,小於3000米的佔5.5%。高原氣溫很低,年均溫低於0℃,海拔3658米的拉薩大氣含氧量只相當於北京的60%左右。人口增長很慢,勞力少與低溫缺氧明顯地影響了工農業與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2、偏居西南邊疆,高山峽谷重阻,交通困難。

西藏遠離內地,高山,峽谷重重,交通閉塞。境內無鐵路,也基本上沒有水運,公路運輸與牛、羊馱運是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3、自然資源的種類與類型多,地理分布相對集中。

藏北與藏南高原的光能、風能資源豐富,年日照多在2900~3390多小時,太陽輻射量達191~192千卡/平方厘米,每年大風日一般達50~150天。江河湖泊水面大,水量多,河川遠量居全國第二位,水能蘊藏量佔全國三分之一,並且70%集中分布在東南部,湖泊集中分布在高原地帶。森林資源99%集中在東南部,草原78%分布在藏北與藏南高原,耕地面積較少,90%集中分布在南部與東部河谷地帶。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67種,儲量較大的稀有貴重金屬礦產主要分布在羌壙高原。

4、水土資源的地區結合一般較差,影響其開發程度與利用效益。

礦產資源家底不清,已發現的稀有有色金屬礦與非金屬礦產資源遠景儲量較大,而煤、鐵與石油儲量較小。

5、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多,數量大,質量好,是一大優勢。

西藏野生鳥獸有500多種,有青藏高原特有的黑頸鶴、藏寒雞、藏馬雞,經濟價值較大的有沙錐、斑頭雁、赤麻鴨、綠頭鴨、綠翅鴨等。獸類資源中,藏羚,藏野驢和野氂牛系青藏高原特有的三種大型珍貴的資源動物;野生植物資源500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大的或久已利用的有1000多種,包括葯材、纖維、糖類、油料、香料、鞣料等各種類型。其中,葯用植物類中比較著名的中葯材有大黃、黨參、秦艽、貝母、丹參、蟲草、胡黃連、天麻,它們多集中在藏東三江中上游地區的山原地帶。

E. 西藏的經濟發展遠不如新疆好,原因是什麼

地形地勢,青藏高原往往是高寒缺氧的代名詞,高寒多變的氣候是一些人難以適應的;路路交通、空中交通西藏地區也就是這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交通的不便制約著發展速度;目前西藏南下出國的條件還不具備;相鄰的印度、巴基斯坦常年戰亂,主要還是依託喀喇昆侖公路為主,西藏邊境口岸的進出貨物輛和新疆阿拉山口、霍爾果斯沒法比的;其他因素,西藏發展的重點是靠山吃山的生態旅遊和高原生態農業,獨特的地理環境也不允許大興土木,發展傳統工業。

F. 左圖說明西藏經濟發展有了什麼變化,思考原因有哪些

了解這個問題,道先要明白歷代確切的關系。唐代,自從文成公主入藏,緊密版了聯系,更促進了西藏的權發展。宋代略過。元代,西藏歸屬宣政院管轄,從此開始納入中國版圖。明代,明政府在藏設烏思藏都司清代,設駐藏大臣,冊封達賴剌嘛和班禪,以前金瓶選靈童,進一加強了對藏的管理。以上說明了,西藏同中央政權聯系日益緊,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附:這位同學這個問題提出的背景是關於西藏分裂的問題吧,最近幾年國內外分裂分子倡狂益重。力圖想區別分割西藏屬於中國的事實。

G. 西藏為什麼經濟不發達

——從地理方面看,西部地區的地理環境相對較差,比如西藏平均海拔在三千到四千公尺版,有的地方權是五千公尺,這影響了這些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從經濟自身發展規律看,中國的經濟布局是東部地區歷來經濟比較發達。而西部地區資源豐富,但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在改革開放中,東部率先實現了改革開放,而西部地區相對來說要晚一些,這是經濟自身發展的原因,也影響了西部的發展。吳仕民指出,中國從本世紀初開始的西部大開發戰略行動,說明了對西部經濟發展的重視,這將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

——從文化事業方面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由於長期以來,教育事業發展相對落後,比如人才的不足,這些也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表現在文化上的一些觀念,比如有些少數民族的商品經濟觀念意識不強。如在二十多年前,很多少數民族都以經商作為一件並不很光彩的事情,這是社會因素,也是影響西部經濟發展的原因之一。

H. 如何利用西藏優勢,發展當地經濟

特色優勢產業助推西藏經濟發展...高原綠色農牧業、礦產、旅遊、藏醫葯和民族手工業品,這些高原特色產業已成為當前西藏經濟發展的亮點.記者日前從西藏自治區政府了解到,西藏經濟已連續7年保持增速12%以上,其重要原因就在於西藏經濟決策部門在近年來的經濟結構調整中,堅持規模特色並重和優勢產業、優勢區域優先發展的原則,加強引導扶持特色優勢產業建設扎實推進。

據了解,西藏自治區近5年來共整合資金10.8億元,扶持發展了173個特色農牧業項目,加快了農牧業的產業化經營進程,農牧民的商品意識、市場意識、競爭意識迅速增強。在礦產資源開發方面,西藏地質找礦取得重大突破,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成效明顯。目前,玉龍銅礦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扎布耶鹽湖鋰資源開發二期工程正式啟動,「5100」礦泉水市場前景看好,優勢礦產業發展有了一個較高的起點。

在政府不斷推動下,西藏旅遊業正在成為西藏經濟的一個主導產業。2007年到西藏旅遊總人數達到了402萬人次,比2002年增長3.6倍;旅遊收入48億元,已佔西藏生產總值的14%。此外,西藏建築建材業、藏醫葯業、綠色食品業、民族手工業發展勢頭良好。通過實施優勢產業品牌戰略,目前,西藏已有中國馳名商標3件,全區著名商標35件;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西藏名牌產品分別達到2個、7個和12個。

西藏自治區主席向巴平措說,今年西藏將更科學地制定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健全完善政策措施,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為特色產業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環境。以特色農畜產品規模化經營、文化旅遊經濟集約發展為重點,用好用活特色產業發展資金,集中力量培育3至5家優勢特色產業企業。

I. 西北地區與西藏地區在經濟發展中具有的優勢是什麼

西部大開發是國家發展大力投資、興建!
其他各先進省、直轄市對西藏都有援建項目!

J. 怎樣才能發展西藏地區的經濟

1、開通公路。在不久的將來,面向南亞次大陸的陸地運輸,將成為西藏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青藏鐵路的通車,川藏鐵路的開工建設,拉薩到日喀則鐵路的竣工通車,西藏與印度、尼泊爾等國家的陸地通道即將打通。面對南亞次大陸國家的陸上出口,目前看來並沒有多大意義,但是,要具有發展的眼光。
2、利用高原條件。並不是只有西藏才有高原,但是只有西藏才有最全最廣闊的高原。高原地形本身就是一項寶貴的財富,開發這個財富將給西藏帶來極大的機遇和發展。

西藏的海拔,從幾百米的墨脫縣,到8844米,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海拔跨度最大、高原氣候環境最全的地區。西藏能源蘊藏量十分巨大,水電蘊藏量全國排第二,僅次於四川,光伏能源蘊藏量驚人。
3、培養本地化的民營經濟實體
2008年「314」期間,整個拉薩到處一片狼藉,唯獨一個地方絲毫不受影響,區區數天秩序恢復以後,又是一片欣欣向榮,這個地方就是太陽島。
西藏在高新技術特別是受海拔影響的高新技術的本地化研究方面,大有可為。

涉及到材料技術、醫學技術、生物技術、工程技術方面,西藏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這些領域的高原適應性研究方面,西藏完全可以說舍我其誰。
西藏的能源,不但蘊藏量巨大,而且全部是清潔能源。你運輸煤炭到西藏發展火電根本就不劃算,就地發展水電、地熱、光伏等清潔能源反而更劃算一些。
面向國內特別是東南沿海輸出電力,對西藏來說並不劃算,一來距離遙遠損耗大,二來輸電線路維護難度巨大。向南亞次大陸出口電力換取資源、市場,是一個很不錯的買賣。

閱讀全文

與影響西藏經濟發展的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