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關於經濟開發區的社會實踐

關於經濟開發區的社會實踐

發布時間:2021-01-20 09:11:48

㈠ 南陽概況

歷史文化

南陽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東漢時期為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故有「南都」、「帝鄉」之稱。城西卧龍崗是諸葛亮輔佐劉備前的躬耕地。

南陽歷史上曾孕育出「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 范蠡及「智聖」諸葛亮,更滋養了哲學家馮友蘭、軍事家彭雪楓、文學家姚雪垠、科技發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當代名人。 南陽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荊紫關鎮躋身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南陽板頭曲、內鄉宛梆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經濟社會
農業南陽素有「中州糧倉」之稱,是全國糧、棉、油、煙集中產地。正常年景,糧食總產約佔全省11%、全國1%;棉花佔全省20%、全國4%;油料佔全省13%、全國2%。有6個縣市區是國家商品糧、棉基地,3個縣市區為國家優質基地。南陽黃牛居全國5大優良品系之首。

工業全市工業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三位。現已初步形成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紡織、

醫葯和輕工食品等主要行業,擁有各類工業企業13萬多家,天冠酒精集團、金冠電氣集團、普康制葯集團、南陽紡織集團、新野棉紡集團、河南油田、樂凱膠片廠等企業已進入全國520家主要企業行列。酒精、石油、膠片、中西葯、紡織品、防爆電機、卷煙、水泥、天然鹼、汽車配件等產品在全省乃至全國佔有重要位置。燃料乙醇被列為國家「十五」試點推廣項目。

科技教育南陽科技教育事業比較發達,擁有八所高等學校、十四所中等專業學校,勞動力素質較高;南陽是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的科技示範市。南陽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

綜合實力

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050億元,比去年增長13.3%,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16.8%、13.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13億元,增長54.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8.8億元,增長30%.糧食總產466萬噸,糧、油總產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1元,增長13.2%,農民人均純收入2894元,增長16%。

閱讀全文

與關於經濟開發區的社會實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