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二戰後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有

二戰後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有

發布時間:2021-01-20 03:57:33

A. 二戰後西歐日本經濟發展有什麼特點

西歐:西歐國家百廢待興,經濟高速發展,五、六十年代呈現繁榮景象專。(1945-1950年:經濟恢屬復時期;1950-1970年,高速發展時期;1970-1980年,經濟危機-滯漲;1990-今,復甦、繁榮時期)
原因:社會改革,調整政策,發展社會經濟;利用美國援助;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宏觀指導;發展高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新興產業。
日本:發展迅速,60年代末,日本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1987年,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一度躍居資本主義大國之首。
原因:社會改革,進一步消除了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後因素,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美國扶植日本;日本戰後實行經濟非軍事化,全力進行經濟建設;制定了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引進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生產率;積極發展教育,培養人才;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爆發,美軍的大批軍事及後勤物資訂貨,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B. 二戰後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

西歐迅速發展的原因,歸根結底是美國為了對抗蘇聯而給西歐大量注入資金的「馬歇爾計劃」。否則西歐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回復經濟。

日本戰後被美國嚴格控制經濟,沒來幾乎絕望,但是隨著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打響,日本作為美國亞洲前哨的作用日益突出,產生了美國「重新武裝日本」的想法,所以美國對日本大量注入資金,日本的騰飛是從兩次戰爭開始的。

其它發展的原因可能是美日歐之間的大規模的自由貿易所產生的,相比只下,蘇聯和中國則處在內部斗爭和內耗的階段,所以經濟發展緩慢。同時,資本主義在當時確實對經濟復甦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

C. 二戰後,西歐和日本的經濟恢復和發展的過程中共同原因對我國發展經濟有何借鑒意義

引進國外優秀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對我國經濟發展有很大幫助

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著手恢復和重建國家經濟。50~70年代,西歐經濟出現持續高速發展。這種高速發展主要是由於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這些國家雄厚的工業基礎及技術基礎、美國的大力扶植和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宏觀指導等多種原因促成的。首先,工業革命以及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西歐在人才、技術、管理經驗甚至對外經濟聯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為西歐經濟恢復與發展奠定了較好基礎。伴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進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又先後投資建立了一系列新興工業,如核能、計算機、激光、宇航等。同時,又對傳統的工業部門,如鋼鐵、汽車製造等進行了固定資本的投資和技術改造,對農業部門也注意提高農業機械化的程度。現代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技術後,極大的促進了戰後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其次,戰後美國加大對西歐的經濟援助雖是為了加強對西歐的控制、進一步鞏固資本主義陣營,以對付蘇聯,但在客觀上為西歐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再加上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採取了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尤其是西歐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宏觀指導,積極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利用國家力量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利於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和調節,促進了對基礎工業和新興產業的投資,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極大地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這一切都為50~70年代經濟的高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戰後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很快。50年代末日本經濟就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從50年代中期起開始進入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時期,60年代末,日本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日本經濟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戰後美國在日本進行社會改革,並推行非軍事化政策。通過改革,進一步廢除了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後因素。日本政府利用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國防開支小的有利條件,制定了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為戰後日本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二是戰後美國對日本經濟的扶植。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爆發後,日本接受了美國幾十億美元的「特殊訂貨」,這使日本經濟迅速發展起來。三是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先進科技,其中大力吸收國外最新科學技術,為己所用,推陳出新,成為促使日本經濟騰飛的翅膀。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日本在戰後初期科學技術落後二三十年,為盡快縮小差距,日本政府採用了「吸收性技術革新」戰略,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後再加以模仿、消化與創新,從而走出一條「引進、改良、吸收與創新」的新路子。在日本人的經營思想中,沒有「日本」這一概念,它的產品是面向世界的,引進觀念也沒有國界的分別,只要是對自己有用的都引進。正是這種大膽引進與創新相結合的精神,帶來了日本經濟的騰飛和現代化。

D. 二戰後,美國,西歐和人日本經濟迅速發展有哪些共同原因

第一,都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遇,促進了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升級改造。
第二,版都重視科技和教育的權發展,尊重和引進人才。
第三,都調整了經濟結構實現產業升級改造。
第四,抓住了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政治經濟發展相對穩定。

E. 二戰後西歐和日本經濟得以恢復、發展的共同原因是什麼

1.美國的扶持(西歐:馬歇爾計劃;日本:朝戰的訂單 )2.利用經濟的非軍事化
3.發揮專政府的宏觀調控,屬(西歐:國際干預經濟的方式(凱恩斯主義);日本:制定經濟計劃)
4.政府發展高科技和新興產業(第三次科技革命;日本政府重視科教)
必修一的內容...

F. 二戰後西歐和日本的經濟迅速發展的共同點,哪些經驗值得我們國家借鑒

共同點:都得到了美國在經濟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進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回發展教育答,培養人才;都制定了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
借鑒:
①要善於抓住機遇,注意加強國際間經濟聯系;
②要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人才,積極引進先進科技,大膽創新;
③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也是今天必須至始不移地堅持和貫徹的一項基本國策──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在改革中必須堅持求實與創新。

G. 二戰後,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有( )①美國的扶持支援 ②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③推行非軍

A.

H. 二戰後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共同原因

西歐迅速發展的原因,歸根結底是美國為了對抗蘇聯而給西歐大量注入資金的內「馬歇爾計劃」。

二戰後容隨著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打響,日本作為美國亞洲前哨的作用日益突出,產生了美國「重新武裝日本」的想法,所以美國對日本大量注入資金,日本的騰飛是從兩次戰爭開始的。

其它發展的原因可能是美日歐之間的大規模的自由貿易所產生的,相比只下,蘇聯和中國則處在內部斗爭和內耗的階段,所以經濟發展緩慢。同時,資本主義在當時確實對經濟復甦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

(8)二戰後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有擴展閱讀

二戰後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二戰後,全球經濟發展呈現兩個明顯的趨勢:一是區域經濟集團化,二是經濟全球化。

區域經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都是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產物,但二者是矛盾的統一體,既相互促進又彼此制約,經濟全球化是自然形成的,而區域經濟集團化是為保護本地區的利益通過特殊安排實現的;目前區域經濟集團化是經濟全球化在具體區域表現,其發展趨勢是經濟全球化。

雖然區域經濟集團化具有排他性,但從總體上看也促進著世界經濟中的相互依賴關系,並沒有遏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I. 二戰後西歐經濟發展的原因

1.國家經濟體制的來轉變(實行自經濟非軍事化,集中了財力和物力,人力,特別是德 國)
2.美國對西歐的"經濟援助"(著名的有"馬歇爾計劃")
3.戰後戰勝國較大程度保留了戰敗國的工業基礎(尤其是日本...)
4.國內政府的正確宏觀調控與管理,選擇符合國情與市場規律的道路運轉(消滅掉戰前束縛經濟的落後因素)
5.特別注重科技與教育的發展
6.這些地區人口素質本來就比較高,有他們的辛勤勞動

與二戰後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