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要發展"縣域+互聯網"新經濟
縣域電商前景廣闊,一方面是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滯銷,另一方面是城市的人群對安全農產品的需求。對貧困地區來說,電商扶貧更是一個好渠道,聯合企業建立起更多更廣泛的縣域經濟互聯網平台是關鍵。
做好「互聯網+農業」,一是要「基於市場」將政府的作用放在市場中的規律基礎之上,讓它能有一個可持續的發展機制。二是要「信息透明」,用信息透明來助力現代化農業。三是「品牌價值」,農業、農產品是非標的,好產品要賣出好價錢,就需要有一個品牌為載體。四是「組織創新」,未來的市場藉助互聯網手段,去重新組織整個農業的產業鏈。
至於電商扶貧,著重要解決五方面問題。首先,拓通道,解決網上交易的通道問題;其次,要建設貧困地區不局限於在網上,在網下也要去構築網下的制訂;第三,通過培訓培育一支推動電商扶貧的網路大軍;第四,強體系,不僅有供應鏈體系,還有工作的推進體系,以及服務的體系等。最後,優化環境,包括軟環境和硬環境,這是電商扶貧的任務。
當下,縣域經濟迎來了新契機,應牢牢把握新常態下經濟發展主動權,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機遇,深化縣域經濟發展戰略。
縣域依託電商服務企業,快速激活當地電商服務平台是新經濟常態下縣域打贏「互聯網+」戰役的關鍵。
從2013年10月開始,國家工信部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推行的「騰計劃」工程,扶持1000個「專精特新」單品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及10萬家中小企業開展基於單品的電子商務應用外,要著力幫助實體企業培訓100萬名電子商務應用人才。如今承接這一工程的中國網庫已經依託自己在全國設立的近70個運營基地廣泛開展工作,已經取得一定成效,縣域玩轉「互聯網+」的主要難題正在迎刃而解。
2. 農村產業互聯網發展紅利大嗎
農業產業互聯網發展紅利前途都很大,可以自己賣出去,省去了很多成本費用,利潤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