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經濟發展質量

中國經濟發展質量

發布時間:2021-01-19 02:26:01

『壹』 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面對當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我們要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增長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與此同時,經濟運行也面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戰。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既要把物價漲幅降下來,又不使經濟增速出現大的波動,並利用有利時機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鞏固經濟發展的好勢頭。

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
當前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物價漲幅總體可控,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
第一,經濟增長總體平穩。上半年經濟增速雖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內需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民間投資保持較高增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高位回穩。經濟增速適度放緩,既有全球經濟減速的影響,也是我國主動調控和市場需求變化綜合作用的結果,總體上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
第二,物價漲幅總體可控。雖然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但物價漲幅趨於收斂,價格上漲勢頭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從需求結構看,在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下降的同時,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升。從生產結構看,農業生產投入增加,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快,現代物流、軟體、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從收入結構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快增長,財政對社會保障、教育和醫療衛生投入大幅增加,城鄉居民轉移性收入明顯增加。
總體上看,未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控制物價上漲勢頭的有利條件較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受水利等基礎設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資增長、產業轉移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因素的拉動,投資增速依然會保持在高位;最終消費在就業狀況改善、工資持續上升、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提高的情況下,將保持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會有所回落,但仍將回歸正常水平,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隨著穩健的貨幣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社會總需求增速放緩,加之糧食和主要工業品供應較為充裕,翹尾因素逐步減弱,以及穩定物價措施逐步落實到位,今後幾個月物價漲幅將有所回落。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隨著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保持我國經濟在更長時期內高速增長的難度在加大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條件相對較為有利,但面臨的矛盾仍然較多,突出表現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價高位運行。由於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短期內難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勞動工資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壓力將長期存在,今後一個時期抑制物價上漲的任務仍很艱巨。
第二,經濟增速放緩。從投資需求看,今年以來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幅明顯回落。從最終消費看,受汽車、住房等消費熱點降溫的影響,加之部分刺激消費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將有所減弱。從外部需求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與出口企業生產、資金、匯率成本提高等因素疊加,使得出口增速呈現放緩態勢。
第三,結構調整壓力增大。從需求結構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低於投資的貢獻率。從生產結構看,部分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長較快,局部地區電力供需偏緊,節能減排任務十分嚴峻。從收入結構來看,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增長仍明顯高於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結構失衡使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相互交織,總量平衡和結構矛盾交互疊加,加大了宏觀調控難度。
與此同時,受融資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工資上漲、匯率上升等因素的影響,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大,經濟效益下降。房地產市場成交量萎縮,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但大部分城市房價依然處於高位,買賣雙方博弈使市場陷入僵持狀態。

充分考慮國內外形勢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政策的滯後和累積效應,增強政策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貳』 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和不利,是緣著人們生活上的欠缺,在市場上的反應而定的。也就是說:經濟的專利、弊是屬看國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來把握的。好點子、好發明、好產品,永遠是經濟的綱。目前看,不利因素就是國人的劣根:湊付、滿足、文明高質量生活的漠視、破爛陳舊物品滿家等等原因造成的不思上檔次。除了國家的大建設擔著部分市場活力外,真正的經濟活力,永遠在百姓的生活質量要求中。推薦、宣揚世界在生活各領域里的先進用品,使國人產生對比感之下提升要求的關鍵。這點必須由國家倡導、媒體擔當才會活起來。

『叄』 中國經濟發展速度

中國的問題總的來說都是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目前我國的國力增強得很快,前景還是專很樂觀的屬。
我預計國家未來幾年會這么干:
1
循序漸進的政治體制改革
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引導群眾有序的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加強都官員的監督,改變公共權力過分集中於政府。
2
提高經濟發展質量,進行產業升級
目前我國的各種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在全世界排名幾乎都是數一數二的,但量上去了,質還沒有飛躍,國家會不斷出台政策引導產業升級。
3
更加註重社會公平
目前我國貧富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再不下大力氣處理,社會將走向分裂。我想國家現在也算比較重視這個問題了,也在加大投入,相信貧富差距擴大的趨勢會被遏制住。
4
控制通貨膨脹,主要會有以下各方面措施,利率恐怕還會加一些,同時加速人民幣將升值,調制外貿政策把順差降下來。
編輯於 2011-06-09
查看全部3個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倍市得_專業的市場調研公司
倍市得提供專業的客戶體驗管理系統服務,AI洞悉體驗反饋,BI實時反饋數據,全渠道全場景收集客戶體驗數據,及時修復不良體驗,增加用戶粘性。

『肆』 中國經濟的發展對中國的影響

一方面,這對中國有利:

1、國民經濟的整體實力經歷了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歷史性轉變。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

2、人民的生活已經實現了從貧困到總體福祉的歷史性跨越,並且正在朝著總體福祉的目標前進。

3、經濟結構從低水平向高水平、從不平衡向相對平衡進行了大幅度調整。經濟發展的協調性顯著增強。

4、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由弱到強,跨越式發展,支撐經濟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另一方面,對國家不利:

1、能源消耗嚴重,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實行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傳統的煤炭資源開發模式不僅浪費資源,而且造成環境污染,降低企業經濟效益,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巨大損失)。

2、對國民經濟宏觀調控能力和法律法規的挑戰。(二)城市化進程中亂佔耕地現象嚴重,造成城市土地佔用過度擴張而造成的農田破壞和佔用;城市化、重建和拆遷過程中政府控制不力,導致許多城市發生違法建設,獲得國家補償極為普遍。

3、各種收入差距仍在擴大(社會矛盾正在加劇)。

4、中國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依然突出(表現為農業基礎薄弱、製造業規模大而薄弱、服務業發展滯後)。主要由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驅動的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沒有根本變化)。

(4)中國經濟發展質量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發展成就

一、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中國的經濟奇跡是建立在中國耀眼的經濟發展成就基礎上的。從數量規模上看,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中國的經濟規模僅有3679億元人民幣;而到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已經高達82.71萬億元人民幣,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整體提高

從經濟增長的角度看,中國近40年的經濟增長確實稱得上是一大奇跡。

從人均GDP水平的角度看,1978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81元人民幣,僅為同期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是當時世界上典型的低收入國家;而2017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高達59660元人民幣(近8800美元),已經躋身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

從社會生活水平的角度看,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得中國在能源、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科教文衛等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取得諸多輝煌成就。

三、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以碳排放減少為例,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7年度報告》,最近十年間,中國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減少了將近41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顯然,中國的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轉型升級已經初顯成效。

『伍』 如何正確看待中國經濟發展

拉動經濟的有三大馬車:消費,出口和投資。目前中國的消費正在不斷擴大,但我專覺得引導力還不屬夠。很多消費者都是追尋品牌杠桿的影響力,很多國外的奢侈品中國工藝都不差,但人們都是為國外買單。我認為國家應該提高品牌競爭力。針對華為事件足夠知道我們國家在晶元技術的嚴重不足,因此國家可以大力發展經濟。

『陸』 中國經濟2018上半年表現如何

2018年7月24日消息,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上半年同比增長6.8%。盡管一些結構性、局部性問題仍存,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但中國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韌性十足。國際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半場」表現可圈可點,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海外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在平穩增長中不斷實現結構優化升級,這是中國經濟提升發展質量、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表現。

桑托羅說,上半年,中國在扶貧、科技、教育、環保等領域的投入不斷增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入,為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提供有力支撐。

中銀國際環球商品市場策略主管傅曉說,總的來說,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持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中國經濟運行內在穩定性、協調性增強,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增多,為全年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經濟學教授宋立剛表示,對於當前中國經濟來說,6.8%是一個不錯的速度,下一步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看質量,高質量的增長才能保證未來。

『柒』 中國的經濟發展前途怎麼樣

蘭州是一個不錯的城市,只是因為它不處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前沿,所以它的知名度回不是很高答。但它的地理位置獨特,是中國幾何位置的中心,所以它是一個大的擴散地,這里一共有16所高校,比如蘭州大學(全國排名31名),蘭州交通大學(全國第二所鐵路院校),蘭州理工大學(1919年建校,全國理工類排名86名),西北師范大學(師范類全國排名第四,前身是北京大學師范學院),所以,這里是相當不錯的!!!

『捌』 中國經濟如何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通過識別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來界定高質量發展。比如,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風險過度積聚、環境污染嚴重、創新能力不足都不是高質量發展;反之,促進共同富裕、防範化解風險、創新驅動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就是高質量發展。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是否有利於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否有利於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是否有利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標准,判斷是否是高質量發展。

有利於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發展就是高質量發展。

(8)中國經濟發展質量擴展閱讀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推動基礎研究、實現技術創新及突破、培養造就高水平人才和創新團隊,為創新發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

在微觀層面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企業創新活力,在中觀層面推動金融、房地產與實體經濟,生產性活動與非生產性活動報酬結構的再平衡,在宏觀層面維持較高的企業縱向流動性,打開創新創業企業成長空間,為創新驅動提供不竭動力。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發展質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