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放開二胎後不會顯著提高生育率,為什麼會對經濟增長有好處
個人認為會提高生育率。至於是不是顯著提高,區別於地域。一般發達地區,生活成本較高,生育率提升不大。但在經濟不發達地區,生活成本低廉的地方,往往生育力會顯著提升。生育率提升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未來勞動力數量會提升。而勞動力在經濟增長中起到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生育率提升帶來的人口數量增長,也會刺激當期的商品消費,進而對經濟增長起到促進作用。
2. 二胎政策會帶來怎樣的經濟發展
你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了解
優化人口結構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供給,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有利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有利於更好地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避免人口紅利消失帶來大面積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預測,中國「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GDP的年平均潛在增長率將分別降至7.2%和6.1%。年輕人口數量減少無法提供相對便宜的要素價格。但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一個重要要素。
深入的經濟學分析和實證研究都表明,在扣除技術進步和城鎮化的作用外,人口衰減帶來的將是人均GDP下降。如果不信的話,看看鄰國——日本:長期低生育率被認為是日本經濟長達20多年的停滯的根本原因。
解決後續老齡化問題,促使經濟平穩過渡。
現在中國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斷上升,從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目前,中國已成為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老人生活旅居問題也在不斷凸顯出來。
據聯合國統計,到本世紀中期,中國將有近5億人口超過60歲,而這個數字將超過美國人口總數。
這就提出了一個嚴肅的課題:出生率降低,年輕人越來越少,今後誰來工作、誰來納稅、誰來養活數以億計的老年人?放開二胎正好可以彌補這個問題帶來的人力缺口,促使後續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城玩君看過一個分析,若將1950到2014的64年時間劃分為4個時期,每個時期的男女出生比例都與背後的經濟社會和政策因素變化相符。
計劃生育政策自1980年開始強化,這分別體現為城市的普遍「一胎」和農村的普遍「一胎半」政策。在重男輕女思想依然普遍和B超逐漸普及的情況下,可能促使男女出生比例節節升高,從1980年的107.4上升到2004年的121.1。但到2014年依然處於115.9的超高位。
到2020年,「娶妻難」將逐漸拉開序幕。到2020年,24-28歲男性有4900萬人,而22-26歲女性只有3900萬人,初婚年齡男比女多了1000萬人,只能向低年齡女性中去擇偶。而低年齡段男女失衡也將持續存在,或會造成早婚、訂婚、婚姻買賣現象增多,導致婚姻錯位、第三者插足、非婚生育、代際爭奪及婚外情、性犯罪等社會現象增加。
男女比例失調是性別偏好、生育數量限制和胎兒性別鑒定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缺一不可。重男輕女的觀念雖然已經淡化,但依然會長期存在;禁止胎兒性別鑒定技術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此,要使男女比例恢復正常,有效的辦法就是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
放開二胎使孩子不再一人獨大。
現在很多人說獨生子女很自私。這點不能完全怪小孩,過度溺愛,造成整個成長環境中構成的人格問題。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圍著一個孩子轉,這個操心那個擔心。基本上就差說出「小祖宗」三個字。同時獨生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孤獨,他們沒有兄弟姐妹的思考,因此很難要求孩子懂得相處,懂得禮讓,懂得協作。
放開二胎可穩定房價。
住房,是生活必需品,房價過高、漲幅過快、保障不足會極大地影響民眾的工作和生活。
大家都看過將來結婚夫婦都是有多套房子,長此以往根本沒有使用需求。而目前房價過高,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市民的承受能力范圍,房價上漲趨勢不變,那麼樓市泡沫破裂,房價大跌不久就將成為現實。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一旦發生崩盤,必將影響整個經濟體系的正常運轉。
「放開二胎」將逐步地促進樓市剛性需求的增加,有利於房價的穩定和軟著陸,也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平穩過渡。
房地產需求出現新的變化。
影響房地產的發展的主要來自於供需關系,「放開二胎」將影響的需求量,同時隨著整體老齡化的加劇,如果生了二胎,三代同堂將會成為許多人面對的問題,未來很有可能大面積的4房更趨於走俏。城玩君記得在90年代初周邊都是兩房為主。在2000年開始很多家庭開始逐步置換成功能更多的三房,這就是不同時代造就的發展。而除了面積,在購房上會更注重高品質學區房,講究一步到位。涉及教育問題,教育資源和質量都是有差異的,優質的學區房是大家應該在購房中考慮的首要問題。
3. 中國放開二胎會對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全面放開二胎對於中國的人口結構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據我們估算,中國如果全面放開二胎,僅育一孩婦女將在未來4年內將最多新生育5212萬嬰兒,保守計也在4000萬-5000萬左右;婦女總和生育率將有效提高,在長期內趨於1.8,即大體可以成功逃離低生育陷阱;人口規模將出現一定攀升,並在2045年左右達到作為峰值的16.3億,隨後緩慢下降;老年撫養比峰值將從不放開二胎時的45%下降到40%,並在2040年後逐步下降。
全面放開二胎對經濟增速會有怎樣的影響?我們選擇了人口結構穩定的34個國家作為分析樣本,建立了人口年齡中位數-經濟增速相關模型來測算人口紅利。根據這一模型測算,如果中國2016年起放開二胎,放開後的前5年(2016-2020年),中國經濟潛在增速將小幅度上升0.066%,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新的一輪人口紅利形成,其對中國GDP潛在增速的貢獻將逐漸上升,其中在2025-2035年、2035-2045年、2045-2055年、2055-2065年和2065-2075年GDP潛在增速將分別平均提高0.44%、1.09%、1.54%、1.69%和1.72%,隨後這一脈沖逐步減弱。
全面放開二胎將會帶來哪些產業受益?從上面的測算不難看出,放開二胎對中國經濟的積極意義主要在於中長期對老齡化的緩沖;對於經濟趨勢的短期影響相對有限。但即便如此,全面放開二胎則相當於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找到了一個理論上的均衡解(具體效果要待事後驗證),對中國資產在預期上的積極影響不容忽視。而且,部分直接關聯產業仍將會從嬰兒潮中受益。按16歲成年前城市農村平均撫養成本20萬粗略估算,二胎嬰兒潮所蘊含的消費紅利大約在每年1200-1600億。短期內,二胎嬰兒潮的到來將拉動相關食品、玩具、母嬰醫療、兒童服飾、家用汽車、教育培訓等行業的發展;中期來看,二胎嬰兒潮的到來將改變中國國人口的年齡結構,減緩老齡化速度,房地產等行業也會部分受益。
主要觀點
1.中國目前人口狀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口紅利,而當前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人口紅利優勢將逐漸消失。同時,人口老齡化給社會帶來了持續的養老和醫療等社會保障壓力和矛盾。過低的生育水平將降低經濟潛在增長率,經濟增長面臨著巨大挑戰。為了減緩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穩定增長,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外宣布了單獨二胎政策。最近,衛計委正在制定全面二胎的相關政策,2016年可能全面放開二胎。「放開二胎」政策被認為是調整人口結構的重要手段。那麼,放開二胎對中國的人口規模、人口結構和經濟增長到底有多大的影響?我們有必要對此進行詳細分析。
2.二胎放開對中國人口規模和結構的影響。在全面放開二胎生育政策後,中國每年的新出生人口將發生顯著變化。由於中國目前存在規模龐大的僅育一孩的育齡婦女,因此放開二胎後,這部分育齡婦女將是政策調整的目標人群,歷史累積的二胎生育能力將由這部分育齡婦女規模和婦女二胎生育意願共同決定。為了測算出放開二胎後中國每年新出生人口將發生的變化,我們首先需要估算目標人群的規模。
根據2005年全國人口1%的抽樣數據,中國0-30歲獨生子女數量為1.58億。2005年0-30歲獨生子女在2014年為9-39歲。同時,以2010 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0-4歲分年齡人口以及2012 年、2013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對應年份出生人口數為基礎,可以推算出2014年0-8 歲分年齡人口數,結合獨生子女比例,即可得到2014年0-8歲獨生子女數量為4670萬。在考慮了死亡因素的影響後(根據《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中公布的生命表進行推算),中國在2014年0-39歲的獨生子女規模總計為1.97億,這意味著2014年中國僅育一孩的育齡婦女規模為1.97億。
考慮到30歲以上獨生子女的母親的年齡絕大多數已經超過50歲(中國育齡婦女的平均初育年齡在20-24歲左右,且一般女性超過50歲不再具有生育能力),因此放開二胎實際影響的人群是2014年0-30歲的獨生子女的母親,她們的年齡在20-49歲間。根據2013年中國女性人口年齡結構分布,20-49歲女性人口規模占女性總人口規模比例為50%,因此可得2014年中國20-49歲且僅育一孩的育齡婦女規模為0.9899億(1.97乘以50%)。這部分人群將是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後的目標人群。
假定在全國范圍內立即放開二胎生育,那麼出生人口和婦女生育率的變化不僅受到目標人群規模的影響,同時還與婦女的二胎生育意願密切相關。根據2013 年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組織的生育意願調查結果,在20-44 歲育齡婦女中,已育一孩的「單獨」夫婦想要生育第二個孩子的意願為61%。從婦女年齡維度看,年齡越小,二胎生育意願越高,其中20-24 歲婦女的二胎生育意願達到80%, 25-29 歲達到70% 左右,30-34 歲在60%左右。
在立即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下,全國僅育一孩婦女將多生育5212萬個孩子(即第二胎)。當然,這種生育能量的釋放並不是在二胎政策放開後一年內完成,而是需要在數年內逐步進行。根據2013年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組織的生育意願調查結果,已育一孩的婦女計劃生育二胎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未來4年內,其中第二年為峰值。為了更加貼合婦女在政策放開後的實際二胎生育行為,假定婦女將在政策放開後的4年內逐步完成二胎生育,且每年進行二胎生育的婦女比例分別為0.2、0.35、0.25、0.2,那麼在全面放開二胎後,未來4年內每年多出生的孩子數為分別為1042萬、1824萬、1303萬、1042萬。
中國目前每年新出生人口規模在1600萬左右,在放開二胎後的4年內,中國每年新出生人口分別增加到2642萬、3424萬、2903萬和2642萬。在僅育一孩婦女釋放完累積的生育能力後,根據生育二胎意願,每年新增出生人口數量在480萬左右,所以在放開二胎後的第5年開始,中國每年新出生人口規模在2080萬左右。
放開二胎政策對中國婦女總和生育率、總人口規模、老年撫養比和總勞動力規模都將產生顯著影響。
從中國婦女總和生育率來看,由於受長期的計劃生育影響,中國目前婦女總和生育率僅達到1.43,低於2,離國際公認的低生育率陷阱(總和生育率1.3)一步之遙。如果不放開二胎,中國婦女總和生育率將持續走低,中國將面臨人口老齡化和人口減少等一系列問題。在放開二胎後,受僅育一孩婦女釋放累積生育能力影響,中國婦女總和生育率將在短期達到2.54,隨後回落至1.67,最終逐步攀升並穩定在1.84左右,接近正常的生育更替水平。
在不放開二胎時,中國人口規模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14.7億,隨後逐年減少,最終降至13億左右。受二胎放開影響,中國人口規模在短期將出現一個較大的攀升,並在2045年左右達到峰值16.3億,隨後緩慢下降。受放開二胎影響,中國老年撫養比(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與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的峰值將從不放開二胎時的45%下降到40%,而在2040年後,中國老年撫養比將逐步下降,老年人撫養壓力開始減輕。在不放開二胎時,受人口老齡化影響,中國勞動力規模將逐漸下降,最終僅能維持在7億左右。放開二胎後,中國勞動力規模將穩步上升,受二胎嬰兒潮影響,勞動力規模將在2060年左右達到峰值9.3億左右。
3.人口紅利與經濟增長。人口紅利一直是影響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從全球的經驗來看,人口年齡結構越年輕,經濟增長潛力越高。
世界經濟發展至今,大部分國家已經進入了人口老齡化階段。部分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也受到了人口老齡化的掣肘,典型的是日本和韓國。比如,在1970年後,隨著出生率的急劇下降(總和生育率從高峰值5左右迅速下降到2以下)和長壽化的緩慢進程,日本人口老齡化加速,經濟增長速度持續下降,至今依然沒有走出低增長周期。韓國人口相對年輕,在2000年前,人口年齡中位數不到30歲,經濟增長速度長期保持在8%上下,而在2000年後,人口結構趨於老齡化,人口年齡中位數迅速上升,經濟增長速度加速下降。
與日本和韓國相反,印度的人口結構非常年輕,印度25歲以下的年輕人規模接近6.1億(印度總人口的一半),人口年齡中位數僅為27歲。巨大的人口紅利是印度經濟未來保持高速增長的主要依靠,IMF和WorldBank分別預計印度GDP年均增速將在2016年和2017年全面超過中國。
此外,美國的人口年齡中位數雖然目前達到36歲左右,但美國在過去長時期內一直保持著平均3%左右的經濟增長。考慮到美國GDP的存量規模,美國的經濟增長表現無疑非常優異。從美國人口年齡中位數來看,在1970年至2010年的40年間,年齡中位數僅從28歲上升到36歲(同期日本從28歲上升到45歲),美國的人口老齡化速度較為緩慢,經濟增長速度得以長期保持在較高水平。
巨大的人口紅利是中國經濟在過去長時期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中國人口紅利將逐漸消失,這對中國經濟增長是個新的挑戰。放開二胎對中國是個巨大的利好,從我們估計的結果來看,在放開二胎後,中國人口的年齡中位數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40歲,並長期穩定在40歲上下。而如果依然堅持一胎化政策,中國人口年齡中位數將迅速上升,並在2060年達到峰值47歲,人口紅利將完全消失。
那麼,放開二胎對中國經濟增長到底有多大影響?我們選擇了人口結構穩定的34個國家作為分析樣本,並選取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和年齡結構數據,估算出了人口年齡中位數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結果表明人口年齡中位數每增加1歲,經濟增長速度將下降0.185%。
放開二胎後,中國人口年齡中位數將比不放開二胎時最多低9歲,平均低6歲。根據上述估計結果,在放開二胎後的前5年(2015—2020年),中國經濟潛在增速將小幅度上升0.066%;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中國GDP潛在增速開始提高,其中在2025-2035年、2035-2045年、2045-2055年、2055-2065年和2065-2075年GDP潛在增速將分別平均提高0.44%、1.09%、1.54%、1.69%和1.72%,隨後逐步回落。以目前中國經濟增速7%來看,放開二胎對經濟增長的拉伸作用顯然巨大。
4.放開二胎對具體行業的影響。從我們測算的數據來看,在放開二胎後,未來4年內將最多新增加5212萬左右個新生嬰兒。而自第5年開始,每年新增新生嬰兒數量為480萬左右。我們以4000-5200萬左右的保守數字作為假設,按16歲成年前城市農村平均撫養成本20萬粗略估算,二胎嬰兒潮所蘊含的消費紅利大約在每年1200-1600億。
在短期內,二胎嬰兒潮的到來將拉動相關食品、玩具、母嬰醫療、兒童服飾、家用汽車(SUV和MPV)、教育行業等行業的發展。
中長期來看,二胎嬰兒潮的到來將改變中國人口的年齡結構,減緩老齡化速度。根據購房的人口結構,20—44歲的人口是買房的主力,大部分人在25-30歲的時候就會面臨首次買房置業的需求。根據測算,如果全面放開二胎,那麼在2050年,20—44歲的人口比例將比不放開二胎時增加4%,增加規模達到1.28億人。這部分新增人口將使房地產行業直接收益。
當然,長期來看,隨著放開二胎後新一輪人口紅利的形成和中國潛在經濟增速的提高,各類行業都將最終收益。
4. 放開二胎政策對經濟發展產生什麼影響
人口政策之所以備受關注,除因為與家庭和公民個人福祉相關外,還因為它將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進程。未雨綢繆調整生育政策,事關中國人口和經濟社會的均衡發展。而單獨二胎政策的實施,將滿足部分人群再生一個孩子的願望,使獨生子女不再孤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失獨家庭風險,並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從長遠來看,實施單獨二胎政策能夠增加未來勞動力人口,提高經濟潛在增長率。數據顯示,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2年首次出現下降,同比下降幅度達300多萬。據預測,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2025年將下降到8.4億,2050年更銳減到6.69億。而近年來,中國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甚至目前已接近超低生育水平。過低的生育水平不僅會導致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的短缺,更會降低經濟潛在增長率。有專家預測,隨著以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為表徵的人口紅利消失,中國GDP潛在增長率預計將從1995年至2010年平均10.3%的水平,下降到「十二五」時期的7.6%。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蔡昉認為,如果中國調整人口生育政策,短期內不會產生對GDP潛在增長率的正面影響,負面影響程度也非常微弱。但是,當放開生育政策後出生的這一代人進入勞動力市場,政策調整對潛在增長率的積極作用將會比較明顯。
同時,單獨二胎政策將促進中國人口結構的調整,有利於老齡化問題的解決。目前中國人口結構性問題凸顯,勞動總量不斷減少,還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預計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達到4.4億左右的峰值,約占總人口的1/3。「養老」已成為政府和社會越來越重要的壓力。「單獨放開二胎」將使得年輕人口得以迅速增加,使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狀況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有利於緩解中長期老齡化社會的養老壓力。勞動人口增多,加上科技進步,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養老金才能得以正常發放,這樣老人能夠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不會發生社保空賬甚至崩盤危機。
從近期而言,單獨二胎政策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就業機會。該政策的實施,最為受益的當屬與母嬰有關的消費產業,而這涉及醫療檢測設備、免疫疫苗、嬰兒配方奶粉、奶瓶、嬰兒紙尿褲、嬰兒護理產品、婦嬰服飾、早教幼教、玩具、游戲、動漫、教具教材、游樂場等一系列圍繞母嬰消費的產業鏈。這些行業反過來會需求大量的人才,對改善我國現階段的就業壓力大的問題有巨大的作用。
此外,樓市永遠是最敏感的地帶。如果人口減少,住房的需求必然下降,樓市疲軟必然將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段出現,這將對國民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此次「單獨放開二胎」將極大地促進樓市剛性需求的增加,有利於房價的穩定和軟著陸,也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平穩過渡。
5. 如果全面實行二胎政策,試分析對我國未來人口發展,經濟及社會發展有何影響
單獨二胎政策的新啟動,對於很多人來有喜有憂。它不僅對單個家庭有很大的影響,對於整個社會經濟人口都有很大的影響。 一、每年可能多生100萬人 新政啟動後,面臨一系列的懸念:實施「單獨二胎」政策,中國究竟每年會多生多少人口,屆時中國總人口的峰值,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對未來中國人口結構,又能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實際上這也是最高決策層最為關心的幾個核心問題。」 為解答這些問題,國家計生部門曾多次委託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等機構進行數據測算,甚至用同樣的基礎數據進行反復測算。 這兩家機構的測算結果未對外界公布。有一種說法是,國家衛計委認為,實施「全面二胎」後,中國每年出生人口將超過4000萬。但此說法未得到權威部門的證實。 統計數據表明,2012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635萬人;實際上,從1998年以後,我國每年新生人口從未超過2000萬人。 有人口學者經過分析,對「單獨二胎」與「全面二胎」兩種方案進行過測算。得出結論是: 一,如果2015年,全國城鄉統一放開「單獨二胎」,則每年多出生的人口將比現在增加100萬人左右,超過200萬人的可能性很小。中國總人口高峰將在2026~2029年左右出現,高峰總人口估計值的均值為14.01億人,上限為14.12億人左右。 二,如果2015年,全國統一實施「全面二胎」,則每年多出生的人口將增加600萬人左右,超過1000萬人的可能性很小。總人口高峰將在2029~2031年出現,高峰總人口估計值的均值為14.39億人,上限為14.59億人左右。 而如果維持現行生育政策不變且生育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則中國總人口高峰將在2023~2025年出現,高峰時期總人口估計值的均值為13.92億人,上限為14.1億人左右。 因此,以估計值的均值計算,如果只放開「單獨二胎」,則中國人口最高值比不放開此項政策多出約900萬人,增幅僅為0.65%。放開「全面二胎」,則中國人口最高值將比不放開政策多出約4700萬人,增幅為3.38%。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1月,中國曾發布《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報告認為,中國總人口將於2010年、2020年分別達到13.6億和14.5億,2033年前後達到峰值15億左右。
6. 開放二胎政策對我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國家衛計委認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短期可以直接拉動對婦幼健康、嬰幼用品、托幼服務、教育等領域的消費。長期看,到2050年,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將增加3000萬左右,有利於穩定經濟增長預期。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後,將帶來公共服務需求的增長,醫療衛生、兒童照料、教育等方面會面臨一定的壓力。通過加大投入、盤活存量、優化配置,是完全可以應對的。我國在制定資源環境中長期戰略規劃目標時,已經為生育政策調整完善預留了空間。據有關部門測算,我國的能源、糧食等供給都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對資源環境壓力略有增加,但不會影響國家既定資源環境戰略目標的實現。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7. 二胎政策的放開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
二胎政策開放出現了很多大齡媽媽,以前是人們想生不敢生,所以自從二胎政策開放後,很多媽媽都想彌補沒有老二的缺憾,所以不顧自己年齡而義無反顧選擇懷孕生娃。也就是這段時間,出現了很多高齡媽媽,都四十多了,還要生二胎。也出現很多年齡差距比較大的兄弟姐妹。相對於年輕人,他們都不熱衷於生二胎,生二胎的往往都是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她們想彌補沒有二胎的缺憾,加上經濟條件也可以,國家也開放政策了,所以就會去生。生二胎要考慮很多因素,特別是經濟方面,要是經濟不好,還是不要生了。
8. 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人口政策之所以備受關注,除因為與家庭和公民個人福祉相關外,還因為它將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進程。未雨綢繆調整生育政策,事關中國人口和經濟社會的均衡發展。而單獨二胎政策的實施,將滿足部分人群再生一個孩子的願望,使獨生子女不再孤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失獨家庭風險,並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從長遠來看,實施單獨二胎政策能夠增加未來勞動力人口,提高經濟潛在增長率。數據顯示,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2年首次出現下降,同比下降幅度達300多萬。據預測,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2025年將下降到8.4億,2050年更銳減到6.69億。而近年來,中國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甚至目前已接近超低生育水平。過低的生育水平不僅會導致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的短缺,更會降低經濟潛在增長率。有專家預測,隨著以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為表徵的人口紅利消失,中國GDP潛在增長率預計將從1995年至2010年平均10.3%的水平,下降到「十二五」時期的7.6%。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蔡昉認為,如果中國調整人口生育政策,短期內不會產生對GDP潛在增長率的正面影響,負面影響程度也非常微弱。但是,當放開生育政策後出生的這一代人進入勞動力市場,政策調整對潛在增長率的積極作用將會比較明顯。
同時,單獨二胎政策將促進中國人口結構的調整,有利於老齡化問題的解決。目前中國人口結構性問題凸顯,勞動總量不斷減少,還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預計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達到4.4億左右的峰值,約占總人口的1/3。「養老」已成為政府和社會越來越重要的壓力。「單獨放開二胎」將使得年輕人口得以迅速增加,使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狀況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有利於緩解中長期老齡化社會的養老壓力。勞動人口增多,加上科技進步,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養老金才能得以正常發放,這樣老人能夠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不會發生社保空賬甚至崩盤危機。
從近期而言,單獨二胎政策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就業機會。該政策的實施,最為受益的當屬與母嬰有關的消費產業,而這涉及醫療檢測設備、免疫疫苗、嬰兒配方奶粉、奶瓶、嬰兒紙尿褲、嬰兒護理產品、婦嬰服飾、早教幼教、玩具、游戲、動漫、教具教材、游樂場等一系列圍繞母嬰消費的產業鏈。這些行業反過來會需求大量的人才,對改善我國現階段的就業壓力大的問題有巨大的作用。
此外,樓市永遠是最敏感的地帶。如果人口減少,住房的需求必然下降,樓市疲軟必然將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段出現,這將對國民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此次「單獨放開二胎」將極大地促進樓市剛性需求的增加,有利於房價的穩定和軟著陸,也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平穩過渡。
9. 全面開放二胎政策的背景及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是什麼
1、老年化國家,有了新的生力軍,未來的勞動力保障 2、刺激消費,成長中的衣食住行的消費,刺激經濟發展 3、科技經濟各個領域的發展,後繼有人 4、······可能的話,多生女娃娃,平衡未來人口比例。
10. 中國放開二胎政策對經濟的積極意義有哪些
事實來證明,即使全面二自胎,也難以提高人口增長率,哪怕是全面放開,也不會有多大提高,畢竟城市孩子生育成本高,大家 太忙於工作或應酬,生育意願很低。對經濟已經沒多大促進作用,但對於方便大家生活還是有些用處,某些人可以放開點生,也可以入戶口了,不用交超生罰款。